APP下载

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观察

2020-06-03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6期
关键词:疝的疝囊修补术

孙 坤

(崇州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四川 崇州 611230)

腹股沟疝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此病主要是由腹腔内的器官经腹股沟区缺损处向体表突出所致[1]。此病患者若未能及时接受治疗,可发生疝囊嵌顿、肠梗阻、肠穿孔、肠坏死等并发症。尽早对此病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诊断并及时对其进行合理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2000 万以上的腹股沟疝患者接受手术治疗[2-3]。本文对崇州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04 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旨在探讨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崇州市人民医院普外科2017 年6 月至2018 年9月收治的104 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1)其临床表现符合《成人腹股沟疝诊疗指南》[4]中关于腹股沟疝的诊断标准;2)经超声检查、腹部CT 检查被确诊患有腹股沟疝;3)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1)存在手术禁忌证;2)近半年内接受过腹部手术;3)合并有失代偿期肝硬化、腹腔积液、腹内高压或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4)合并有骨折;5)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开放组和微创组。开放组患者中有男性43 例,女性9 例;其中有腹股沟斜疝36 例,腹股沟直疝患者16 例;其年龄为20 ~53 岁,平均年龄(41.3±15.6)岁;其病程为1 ~10 个月,平均病程(4.7±3.9)个月。微创组患者中有男性44 例,女性8 例;其中有腹股沟斜疝35 例,腹股沟直疝患者17 例;其年龄为21 ~54岁,平均年龄(42.6±15.1)岁;其病程为1 ~9 个月,平均病程(4.2±3.5)个月。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相比,P >0.05。

1.2 方法

采用开放式疝修补术对开放组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是: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在其腹股沟区做一个斜切口。对其疝囊进行游离和高位结扎,然后将其疝囊还纳入腹腔。在腹股沟管后壁放置补片,然后将其缝合固定于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腱膜上。重建腹股沟管,关闭切口。采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对微创组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是:指导患者取头低足高的仰卧位,对其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其脐上缘处做一个长约2 cm 的弧形小切口,为其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在其两侧腹直肌外缘平脐处分别做一个0.5 ~1 cm 长的小切口,并经这两个切口将手术器械置入腹腔内。在腹腔镜的引导下,切开腹股沟内环上方的腹膜,并游离腹膜前间隙,使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去腹膜化。完全游离疝囊或在疝囊颈处对其进行结扎离断后,使用15 cm×9 cm 的补片对肌耻骨孔进行覆盖。使补片的下端覆盖住股管内口,上端覆盖住腹横肌的弓状下缘。缝合腹膜,解除气腹,并关闭腹腔。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包括尿潴留、阴囊积液、膀胱损伤、切口感染等)的发生情况和远期疗效。

1.4 远期疗效的分级标准

康复:治疗后1 年内,患者的腹痛、呕吐、腹膜刺激征等临床表现完全消失,其病情未复发。改善:治疗后1年内,患者的腹痛、呕吐、腹膜刺激征等临床表现明显改善。无效:治疗后1 年内,患者的腹痛、呕吐、腹膜刺激征等临床表现未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软件对本文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的对比

微创组患者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14.19±3.64)h〕、住院的时间〔(5.28±1.69)d〕均短于开放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26.87±9.15)ml〕少于开放组患者,P <0.05。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相比,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的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的对比(±s)

组别 例数 术中的出血量(ml) 手术的时间(min) 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h) 住院的时间(d)开放组 52 51.28±11.62 47.06±13.44 23.94±4.58 7.76±2.24微创组 52 26.87±9.15 49.23±13.71 14.19±3.64 5.28±1.69 t 值 12.784 1.022 12.909 6.846 P 值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开放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08%,微创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69%,二者相比,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n(%)]

2.3 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

治疗后1 年时,开放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62%,微创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15%,二者相比,P <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远期疗效的对比

3 讨论

腹股沟疝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根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可将腹股沟疝分为腹股沟直疝(经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和腹股沟斜疝(经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内环向内下方突出)。据统计,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人数占腹股沟疝患者总人数的95% 以上[5]。腹股沟疝患者在发病早期通常无明显的症状,在其行走、跑步、劳动、剧烈咳嗽时其腹股沟处可见肿块。随着病情的加重,其腹股沟处的肿块会逐渐增大,从而可导致其出现腹部胀痛、牵拉痛等症状,并会影响其活动。进行手术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手段。以往临床上主要是采用开放式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但效果一般。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迅猛发展及疝修补术材料的改进,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关的研究指出,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手术视野清晰、创伤小、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少等优点。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较好。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疝的疝囊修补术
不同假疝囊处理方法对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比较
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联合腹股沟小切口治疗特殊类型腹股沟疝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
成人腹股沟疝囊内面病理及细菌学观察
改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56例临床疗效分析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为什么会得疝气?疝的病因分析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嵌顿疝19例临床分析
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方法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