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B超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法对ICU患者进行静脉置管的效果分析
2020-06-03高秋芳
高秋芳,屈 峰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二区,山东 济宁 272011)
感染性休克又被称为脓毒性休克[1]。以往,临床上常使用体表定位法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静脉置管,但该方法常因患者的血管张力低、动脉搏动弱等原因出现置管困难。近年来,床旁B 超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法在ICU患者进行静脉置管中的应用率逐渐升高[2]。有学者认为,通过B 超的引导,医生可在短时间内对静脉置管的位置进行准确定位,进而降低患者穿刺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用床旁B 超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法对ICU 患者进行静脉置管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 年1 月至2016 年10 月期间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8 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了参与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患者进行静脉置管的位置存在明显的感染灶。2)患者患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3)进行液体复苏后患者的收缩压为40 ~90 mmHg 或其平均动脉压<60 mmHg。4)患者存在组织灌注不足的现象。5)患者存在乳酸性酸中毒。6)患者的排尿量<30 ml/h。7)患者存在急性意识障碍[3]。将这78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B 超组,每组各有39 例患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II)的评分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表(SOFA)的评分等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本次研究获得了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对比(±s)
SOFA 的评分(分)B 超组 17/22 50.85±13.91 23.15±5.84 16.21±3.24对照组 16/23 54.41±10.73 24.66±5.75 15.89±4.45 χ²=0.111 t=1.056 t=0.958 t=0.783 P=0.739 P=0.296 P=0.342 P=0.372组别 男/女(n) 平均年龄(岁)APACHII 的评分(分)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使用体表定位法进行静脉置管,方法是:1)帮助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将其双肩垫高,头转向左侧,使其颈部得到充分伸展。2)将患者的锁骨、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及胸骨头所形成三角区的顶点作为穿刺点。若在该穿刺点处可触及颈总动脉搏动,需将穿刺点向搏动点外侧移动0.5 cm。3)对患者的穿刺位置及周围的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后,为其铺放无菌手术洞巾。4)对患者的穿刺位置进行局部麻醉。使用穿刺针从穿刺点进针并抽出暗红色的血液后,为患者置入导管。对B 超组患者使用床旁B 超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法进行静脉置管,方法是:1)帮助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将其头部偏向左侧。2)经B 超检查对患者颈内静脉的位置、深度、走向及血流情况进行观察后,确定最佳的穿刺点。3)对患者的穿刺位置及周围的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后,为其铺放无菌手术洞巾。4)对患者穿刺的位置进行局部麻醉。5)在超声探头上涂抹耦合剂并使用无菌保护套将其罩住。在B 超的引导下,使用穿刺针从穿刺点缓慢进针直至抽出暗红色的血液,然后为患者置入静脉导管。由经过培训的主治医师实施B 超引导下的静脉穿刺置管法。两组患者的置管位置均为颈内静脉。对两组患者进行静脉置管后,分别记录对其进行穿刺的时间(穿刺针进入皮肤至静脉导管置入血管内的时间)、首次穿刺成功的患者例数、进行穿刺失误(包括导致皮下血肿、误穿动脉等)或置管失败的患者例数。置管后3 d,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患者例数。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进行穿刺的时间、首次穿刺的成功率、穿刺失误或置管失败的发生率及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 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进行穿刺的时间、成功率及穿刺失误、置管失败、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
B 超组患者进行穿刺的时间为(46.8±5.4)s,首次穿刺的成功率为84.6%(33/39),穿刺失误或置管失败的发生率为2.6%(1/39),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为5.1%(2/39)。对照组患者进行穿刺的时间为(95.7±9.2)s,首次穿刺的成功率为61.5%(24/39),穿刺失误或置管失败的发生率为17.9%(7/39),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为10.3%(4/39)。与对照组患者相比,B 超组患者进行穿刺的时间更短,其首次穿刺的成功率更高,其穿刺失误或置管失败的发生率及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进行穿刺的时间、成功率及穿刺失误、置管失败、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
3 讨论
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为感染性休克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可快速地为其建立补液通道,改善其体内循环血量不足的现象[4-5]。为感染性休克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还可对其中心静脉压的水平进行监测,进而评估其容量复苏的状态[5-6]。感染性休克患者易出现循环血量不足的现象,因此在使用体表定位法对其进行静脉置管时常会因其血管张力低、动脉搏动弱等出现置管困难。有学者认为,穿刺位置选择不当及反复进行穿刺可导致患者的穿刺点出现局部血肿、周围组织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同时,长时间进行穿刺易使患者出现血管内皮损伤、静脉局部血栓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导致其出现输液渗漏,进而可增加其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B 超检查具有无创、安全、可实时动态监测及操作简单等特点。本次研究中,在床旁B 超的引导下对患者颈内静脉的位置、深度、走向及血流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的观察,可确定对其进行穿刺的最佳位置,避免出现穿刺位置不当的现象,从而可降低其反复穿刺的发生率[7-8]。与使用体表定位法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静脉置管相比,在床旁B 超的引导下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静脉置管时其创面暴露的时间更短,其创面出现感染的几率更低。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患者相比,B 超组患者进行穿刺的时间更短,其首次穿刺的成功率更高,其穿刺失误或置管失败的发生率及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这说明,用床旁B 超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法对ICU 患者进行静脉置管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提高其首次穿刺的成功率,降低其穿刺失误或置管失败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