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婴幼儿血管瘤基于β-受体阻滞剂的综合序贯治疗临床研究

2020-06-03何小兵李海波狄奇刘珍银刘录王欢周少毅夏杰军张靖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浅表瘤体滴眼液

何小兵 李海波 狄奇 刘珍银 刘录 王欢 周少毅 夏杰军 张靖

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是婴儿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1]。发生率大概5%~10%,其中早产儿发病率高达30%,具有明显的女性优势。大多数的IH具有典型的增殖期、稳定期以及消退期[2]。IH最早期的皮损表现为充血性、擦伤样或毛细血管扩张样斑片。出生后6个月为增殖早期,瘤体迅速增殖,明显隆起皮肤表面,形成草莓样斑块或肿瘤,大小可达最终面积的80%,之后增殖变缓,6~9个月为增殖晚期。少数患儿增殖期会持续至1岁之后。瘤体最终在数年后逐渐消退,约40%的IH可自行消退。以往IH的标准治疗方案包括皮质类固醇、激光手术、冷冻手术、干扰素和长春新碱等。2008 年,Léauté-Labrèze等[3]意外发现了普萘洛尔可治愈血管瘤,两年后,Guo和Ni等[4]发现噻吗洛尔滴眼液对于眼睑部婴幼儿表浅血管瘤治疗有效,自此,血管瘤进入了以使用β-受体阻滞剂为主要治疗手段的时代,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5-7]。我们收集了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间在我科完成使用β-受体阻剂或联合其他治疗方案,并随访满6个月的血管瘤患儿的临床资料1 691例,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收集了1 691例婴幼儿血管瘤的患儿,其中男541例,女1 150例,均无心动过缓、哮喘、心功能不全病史。发病部位分布:头面部及颈部824 例(48.7%),躯干510例(30.2%),四肢186例 (11.1%),会阴部171例(10.0%)。累及2个以上解剖部位者246例;合并溃疡182例;血管瘤大小为1.5 cm×2.0 cm~11.0 cm×22.0 cm。患儿年龄为出生后18 d至18个月,平均6.5个月,其中年龄≤6个月1 396例(82.6%),>6个月295例(17.4%)。根据发生部位的深度不同而分为3型,浅表血管瘤指位于乳头真皮层的血管瘤,深部血管瘤指位于网状真皮层或皮下组织的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则两者兼有。本组病例中,浅表型213例,深部型328例,混合型1 150例。

二、治疗方法

患儿诊断明确后均开始积极的治疗,治疗的方法主要以局部外用和系统用药为主,辅助以激光或动脉栓塞。对于病灶位于眼周、鼻周及口周、面中部,以及血管瘤出现破溃及感染者,首选口服普萘洛尔片治疗,病灶直径>5 cm,厚度>2 cm则联合经导管动脉硬化栓塞术治疗;病灶在面部两侧、头皮、手足或者位于会阴区、腋下的,早期病灶较浅(浅表型)则外涂噻吗洛尔滴眼液,也可加用脉冲染料激光,治疗过程中若不能控制瘤体生长则口服普萘洛尔片;位于躯干及四肢的血管瘤则外涂噻吗洛尔滴眼液。

(一)外涂噻吗洛尔滴眼液

将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武汉五景药业有限公司,规格:5 ml,25 mg/支)浸透纱布,将其完全覆盖于瘤体表面,每日用药4~6次,作用时间不少于30 min。用药时避免用力摩擦瘤体表面,以防止溃破、出血而导致治疗中止。每次用药后观察瘤体表面变化,是否有红肿、皮疹、渗出等改变。瘤体出现破溃合并溃疡者禁用噻吗洛尔滴眼液,如果使用过程中血管瘤出现破溃及感染则停用噻吗洛尔滴眼液[8]。

(二)口服普萘洛尔片

用药前应对患儿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心肌酶、血糖、 肝肾功能、心电图、心脏彩超、甲状腺功能等。年龄≤2个月患儿收入院口服药物,>2个月患儿则门诊口服药物,均为1 mg/kg开始口服,一天两次,间隔至少8 h。一周后加量至2 mg/kg。服药后注意观察患儿有无口唇发绀,观察、测量血管瘤大小、质地和颜色变化,拍照记录。服药期间定期复诊,服药后的前3个月4周复诊一次,3个月后可6~8周复诊一次。每次复诊应复查生化、心脏彩超及局部B超以评估不良反应及疗效,若出现心肌损害、心功能受损、喘息、低血糖等情况应对症治疗,普萘洛尔片剂量应减半,不良反应严重时需停用药物。需注意在服用普萘洛尔片治疗期间,应避免长期禁食,若有必要,如手术需要或婴儿喂养不好,应暂时停止治疗。确保孩子在服药后吃东西。停止治疗不需要逐步减少剂量,如果停止治疗后症状复发,可以在相同条件下恢复原来剂量。如果儿童呕吐,拒绝进食或服用所有药物,忽略剂量,直到下一次预定剂量才给另一次。

(三)经导管动脉硬化栓塞术

要求年龄>3个月,体重>5 kg。适用于瘤体直径>5 cm,厚度>2 cm患儿,以口服普萘洛尔片为基础。患儿在全麻下治疗,首先用Seldinger穿刺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成功后置入4 F小儿动脉鞘,使用4 F超滑Cobra导管(日本,Terumo公司)及2.7 F Progreat微导管(日本,Terumo公司)超选择至供血动脉,注入平阳霉素及碘化油乳剂[9]。

(四)激光治疗

使用脉冲染料激光,波长为585/595 nm,适用于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增殖晚期,即一般年龄超过6个月,也适用于消退期后减轻血管瘤的颜色或毛细血管扩张性红斑。该治疗并无病灶选择性,对深部病灶无法抑制其生长[10]。

本组外涂噻吗洛尔滴眼液患儿321例(图1),口服普萘洛尔片542例(图2),行经导管动脉硬化栓塞112例,激光治疗182例,外涂噻吗洛尔滴眼液联合口服普萘洛尔片患儿200例,口服普萘洛尔片联合经导管动脉硬化栓塞术334例(图3)。

三、疗效评判标准和随访

疗效评价标准:患儿治疗6个月后采用Achauer[11]分级标准进行评价。Ⅰ级(差):瘤体缩小0~≤25%; Ⅱ级(中):瘤体缩小>25%~≤50%;Ⅲ级(好):瘤体缩小>50%~≤75%;Ⅳ级(优):瘤体缩小>75%。同时统计治愈率和有效率,治愈率:治疗效果达到Ⅳ级病例数占同组病例数百分比;有效率:治疗效果达到Ⅲ级及以上病例数占同组病例数百分比。所有患儿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到医院复查并评估治疗效果,最终以随访6个月为评价终点。浅表血管瘤记录瘤体大小,深部型及混合型病例均行B超检查判断瘤体情况。

图1 1A:患儿女,出生后三周发现左膝部红斑,3个月时就诊;1B:予外涂噻吗洛尔滴眼液3个月;1C:后行激光治疗2次,疗效为Ⅳ级。

图2 2A:患儿男,出生时发现左手部肿物,满月时生长迅速;2B:口服普萘洛尔片2个月后复查,疗效Ⅳ级;2C:患儿女,出生后一周发现左面部红包,生长迅速,3个月时就诊我科;2D:口服普萘洛尔片3个月及激光治疗一次,疗效Ⅳ级。

图3 3A:患儿女,出生时发现右面部肿物,满月时来我院就诊;3B:行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使用微导管造影可见右面部异常染色;3C: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化剂及PVA颗粒栓塞后右面部异常染色消失;3D:术后6个月复查,疗效为Ⅳ级。

四、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统计各组的有效率、治愈率,组间有效率与治愈率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本组1 691例患儿均完成随访及治疗工作,其中疗效达到Ⅰ级37例,Ⅱ级211例,III级392级,IV级1051例,总有效率85.3%,治愈率62.2%。对不同类型的血管瘤进行统计疗效,浅表型213例:Ⅰ级0例,Ⅱ级12例,Ⅲ级63例,Ⅳ级138例,有效率94.4%,治愈率64.8%。深部型328例:Ⅰ级9例,Ⅱ级72例,Ⅲ级79例,Ⅳ级168例,有效率75.3%,治愈率51.2%。混合型1 150例:Ⅰ级28例,Ⅱ级127例,Ⅲ级250例,Ⅳ级745例,有效率86.5%,治愈率64.8%(表1)。同时,还比较了浅表型与深部型、浅表型与混合型的有效率,进行卡方检验(表2),可以看出浅表型与深部型、浅表型与混合型的疗效比较均具有明显的差异,P值<0.01,深部型与混合型亦具有差异。进一步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溃疡和疤痕16例,占0.9%,残留脂肪结缔组织11例,占0.6%,表皮萎缩8例,占0.4%,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

表1 统计各组有效率及治愈率

表2 组间比较有效率

讨 论

目前IH的治疗方法有很多[10,12-13],一般为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及手术治疗。血管瘤的治疗目的应以无创、美观、经济为主,所以药物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案。 现在已经淘汰了曾经使用的放射治疗、核素贴敷或冷冻治疗等手段,因为这些方法后遗症多,疗效不可靠。以往认为大多数IH应按照“等待观察”的原则进行处理[14],然而,不可预测的结果和增殖后可能出现的严重并发症,对“等待观察”的原则提出了挑战,除了由于外观缺陷导致儿童心理创伤,少数IH增殖期生长迅速,可伴发溃疡、出血、感染或功能障碍(视力、听力、呼吸、吞咽等),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除体积较小、处于稳定期和非美观部位的IH 可暂时观察外,其他情况下均需及早治疗,治疗越早(<6个月)效果越好,且可防止后期大的残存。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给IH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15]。目前,β-受体阻滞剂治疗IH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16],推测其可能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1)收缩早期IH局部血管,缩小瘤体体积;(2)抑制中期IH血管生成,阻滞IH生长;(3)诱导并加速末期IH细胞凋亡,促进IH消退。目前临床上使用的β-受体阻滞剂包含有外用的如普萘洛尔软膏、噻吗洛尔乳膏、噻吗洛尔滴眼液、卡替洛尔滴眼液等,以及口服的普萘洛尔片。国内外已经有使用β-受体阻滞剂大量的临床报道,但仍然有些问题未达成共识,比如停止使用普萘洛尔片的恰当时机、使用安全剂量的范围等。此外,服药后可能引起低血糖、心动过缓、支气管痉挛、胃肠不适、嗜睡、手足冰冷、烦躁不安等并发症,巨大血管瘤患者容易并发高输出量性心脏损害,而β-受体阻滞剂可能会掩盖早期心力衰竭的症状。

IH临床表现复杂,个体差异大,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法,因此我们提出了婴幼儿血管瘤基于β-受体阻滞剂的综合序贯治疗的理念。临床上需根据 IH部位、大小、临床类型、患者年龄和体质情况等,选择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17]。对于表浅型IH,首选0.5%马来酸噻吗洛尔溶液湿敷或涂擦乳膏,并且应该尽早使用,如果效果不好,瘤体仍然增大,则加服普萘洛尔片,一般持续至患儿7月龄时,根据情况选用激光治疗,减少药物的使用。深部型IH首选口服普萘洛尔片,如果病灶直径>5 cm,厚度>2 cm则联合经导管动脉硬化栓塞术治疗。混合型IH口服普萘洛尔片,同时可以外用0.5%马来酸噻吗洛尔溶液湿敷或涂擦乳膏。 如伴发溃疡或感染,可用激光照射或0.5%利凡诺溶液湿敷,以促进溃疡愈合。针对部分血管瘤消退或治疗后遗留的萎缩性瘢痕,可以使用CO2点阵激光治疗。治疗后残存的病变或皮肤红斑,可用脉冲染料激光治疗。手术切除是最终考虑的手段,用于消退期血管瘤残存病变(残留肿块、瘢痕、纤维脂肪组织等)的切除与修整。本组通过基于β-受体阻滞剂的序贯综合治疗儿童血管瘤,获得显著疗效,有效率达85.3%,明显优于其他单用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方法。同时,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浅表型治疗效果优于深部型及混合型,所以为了避免血管瘤增生后带来的相关并发症,应该及时尽早对血管瘤进行治疗。

总之临床上必须根据IH患儿的具体情况,结合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合理选用一种或多种治疗方法。基于β-受体阻滞剂的序贯综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浅表瘤体滴眼液
血液抽吸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患者疗效研究*
超声造影定性与定量分析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的研究
冰珍清目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雾化治疗干眼并发视疲劳的临床疗效观察
视网膜大动脉瘤的多模态眼底影像和疾病特征
过敏性结膜炎 用药&护理
CT与高频超声对不同瘤体直径的腮腺混合瘤患者诊断价值分析
1型神经纤维瘤病切除术中出血量相关因素分析
滴眼液不可随意用
让学生的主动参与由浅表向深层漫溯
超声造影诊断颈部浅表恶性肿大淋巴结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