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专业视角下影响职业院校推进校企命运共同体建构的掣肘因素研究

2020-06-03俞凯江西省商务学校

消费导刊 2020年13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职业院校校企

俞凯 江西省商务学校

一、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

2002年8月24日《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要充分依靠企业举办职业教育;

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

2014年5月2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健全企业参与制度,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

2017年12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化产教融合的主要目标是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第十条“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全面加强深度合作,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最终形成命运共同体。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德国波恩大学Eichhorst等人总结出校企命运共同体表现为:

一是校企合作共同课程开发,保证了课程内容的社会适切性;二是校企对接市场,保证了人才培养过程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三是校企引进机制,保证提升质量吸引学生就读;四是校企建立完善严格的职业资格认证和质量保障体系,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五是校企为学生搭建了一个逐级晋升和有效转换的教育路径。

董仁忠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伙伴关系”(职教论坛,2014(33):4-9)中指出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伙伴关系是指为最有效满足利益相关者对职业院校教育的需求,通过校企利用各自资源、经验与优势,以合同为载体,以特定的职业教育项目为依托,通过合理的资源分配、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而形成的一种合作经营关系。李梦卿在“企业参与热情越高,职教春天就越灿烂”(中国教育报,2015-4-16)中提出,激励企业的机制,要从国家和省级政府层面建立。通过职业院校与企业的点对点合作,带动职业院校教学主线与企业技术技能实践主线线与线的重合,推动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的全面融通。

二、研究对象及目标

本文立足于中部欠发达地区江西的行业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特殊性。

(一)研究对象

江西省商务学校与100多家行业领先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专业覆盖率达100%,校企合作办学生覆盖率达73%,在当地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有松散型冠名班、紧密型订单班(与中职层次合作)和较高层次产教融合班(与高级工合作)等三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形式,其中校企关系最稳定成功的是产教融合班。

会计专业由于其行业私密性,其开展校企合作的难度较大,目前我校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公司主要有二类企业。

1.会计服务行业类

南昌市旭阳财务代账公司:该公司主要业务是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的代理记账、代理税务、工商注册、代理社保、管理咨询等服务,有2000多家当地稳定的中小企业客户。校企合作形式主要为紧密型高级工产教融合班,具体做法:每年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校企双方共商共讨;每年邀请企业专家进行访谈,从各会计岗位中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和代表性工作任务,修订重编部分校本教材,其中2019年开发一本出纳实务一体化教材《货币资金收支业务核算》;每周安排6节企业课,真账实操,完成报税、做账、装订账表及工商年检;企业接受教师和学生的暑期下企业实践,并接受大部分学生就业。校企合作特点是:双方有一定互惠共利,在短期内学生成才率较高,能容纳一定的就业,但受薪资水平的影响,学生成就感不强,就业稳定率不高。

畅捷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及合作伙伴:使用该公司软件的中小企业客户数量在4000万以上,公司在提供软件咨询服务时,需要帮助各类客户设计财务管理方案,在此过程中公司也能探索出大量的成功案例和部分就业岗位。校企合作形式为松散型冠名班,企业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渗透文化、参与课程开发、接受学生实习就业等。合作过程中双方平等互利共赢,提供学生的岗位主要是财务软件销售和技术服务岗,销售岗位对学生而言心智还不够,技术岗位对学生而言能力不够,同时受薪资水平的影响,学生就业稳定率不高。合作期间,企业存在技术商业保密,很难把关键技术奉献学校。

2.实体企业会计

江西瑞康供水设备厂、江西新瑞洪泵业有限公司等中小实体企业:这类企业特点是有独立的财务部门,采用一级集中核算模式,财务部门3-5人,会计主管1名,出纳1名,会计人员若干名。校企合作形式为企业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渗透文化、参与课程开发、接受学生实习就业等。合作过程中双方有一定的平等互利共赢,但本身这类企业体量较小,能提供给学生的岗位很有限。

(二)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与我校会计专业在校企合作中双方遇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以问题为导向,构建校企合作干预机制,明确我校会计专业的办学方位,培养切实可用的企业人才,形成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同时希望对其它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建设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采用资料收集法、文献查阅法了解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的研究现状及支持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了解我校会计专业校企双方的看法和困惑;采用定性分析法、集体研讨法,探寻适合我校会计专业校企命运共同体形成的标准和模式。

图一 研究思路

四、校企命运共同体形成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与我校开展校企合作的二类4家企业中,双方平等、有一定互利共赢,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一)问题

问题一:大智移云是制约校企命运共同体的技术瓶颈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 “互联网+会计”必定对目前会计行业产生重大影响,“财务机器人”“移动做账APP”等的兴起,使远程会计操作得以实现,人工智能替代了部分会计岗位,传统会计行业出现了新的问题。比如当你进行网上购物时,数据库中通过数据收据自动完成了所有的账务处理,与账簿信息完全一致,业务与财务完全融合,与业务背离的传统会计模式值得反思。

图二 业财融合

1.学校面临教育教学变革:

一是教材陈旧。我国各类院校会计专业目前使用的是学科体系教材,与工作岗位脱节严重。二是双师型教师缺乏。职业院校教师应具有3年以上职业工作经历和相应学历,每年下企业至少1个月,对大部分院校而言,双师型教师比例缺乏。三是教学教法需改进。基于工作岗位的教学方法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填鸭式的教学必须改进。

2.企业面临技术转型

①代理记账公司:短期内与小型代账公司合作较成功,但还属1人代账,即1个人代理1家企业,本身的效率和智能化很低,远远不能顺应大智云移时代的发展需要。

②小型财务软件公司:传统的手工账务操作已经逐渐被会计记账软件所取代,大到跨国集团,小到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得到了全面普及。“大智移云”时代对当前会计电算化软件模式有较大冲击。

③中小型实体企业: 超过80%的一般纳税人企业和超过95%的小规模纳税人选择了代理记账和报税,在大智移云背景下,中小型实体企业的体量解决职业院校的就业数量有限。

问题二:校企双方不完全对焦是制约命运共同体的现实难题

①利益供求不对焦。学校基本利益诉求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开发、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以及就业等人才培养过程;企业的利益诉求,聚焦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长远发展,除了希望获得人力资源支持外,更希望在技术攻关、产品开发、职工培训、产品推广等方面获得支持与帮助。因此双方只能基于某一项目层面合作,而无法进行全面深度合作,乃至命运共同体。

②人才培养质量不对焦。一是企业需要懂业财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学校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科研水平和技术能力都很难满足企业需求;再者职业院校学生缺乏职业规划急于求成,而企业不愿意支付薪酬来培养随时可能离职的学生。

③资源付出不对等。一方面,企业为学校师生提供学习先进生产工艺和管理的机会,学校受益较为明显;另一方面,职业学校在科研和技术开发研究方面积累不多,能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的能力有限,企业受益周期较长,产教融合的红利不明显,企业积极性不高。

(二)对策

对策一:大智移云背景下职业院校会计教学改革机制

数字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颠覆性地改变着会计学科的发展方向。传统的会计教学主要围绕着“凭证一账一表”展开,它关注的是会计本身技术处理的“一亩三分地”。这看起来好像无可非议,但在“大智移云”的时代,正在引发会计核算对象、成本核算方法、会计管理方式、会计报告要求、会计考核评价等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如何应对大智云移时代背景下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启动“业财融合流程管控”式文化育人模式

“业财合一流程管控”的核心思想就是“业务在会计中,会计在业务中”,按照业务流程来分析企业的资金运动,按照筹资、供应、生产、销售和投资等框架体制构建会计教学体系。会计教学与学习方法转向业务:经济业务发生——资金怎么运动——资金为何运动,会计人必须懂业务,业财因此合一。按照这种理念培养的会计人才必然可以满足企业会计人才的需求。

图三 业财融合育人模式

2. 构建“前店后厂”式产教融合生产基地

大智移云时代,职业院校应当根据会计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引入代理记账公司、财务共享中心、财税大数据中心,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培养企业所需的实用新型人才,实现校企合作双赢的一种前店后厂生产性实训基地。前店后厂,即企业的店面在市场,会计工厂放入学校;企业店面负责招揽实体企业的会计业务,会计工厂负责完成财务,学生担任员工,学校积极为企业提供所需的课程、师资、免费场地、水电和土地。

图四 前店后厂式生产实训

对策二:利益不完全对焦下的职业院校解决机制

1.引入双元制育人模式

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健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立共建共享平台的资源认证标准和交易机制,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建设一大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工学一体化教材,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每3年修订1次教材,其中专业教材随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动态更新。适应“互联网+会计”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推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普遍应用。

2.构建政府、院校和企业三方资源交换器

政府在交换器中起着引导服务作用,创造有利于合作的政策法规大环境, 比如按投资额30%抵免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院校和企业之间进行信息、技术、人才、资本等合作交流;院校和政府对企业进行“金融+财政+土地+信用”激励,将大大调动企业参与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图五 政府、院校与企业资源交换图

五、结束语

本文通过研究江西省商务学校两类会计专业校企合作案例实践经验,发现了大智移云背景下制约校企命运共同体技术瓶颈和校企双方利益不对焦的现实问题,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机制,通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渗透文化、共同参与课程开发、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共同交流培训师资、共同提供资源、企业接受实习就业、企业享受税收优惠等,最终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职业院校校企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校企合作五反思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