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民间艺术进“时装专题设计”课堂的教学探讨
2020-06-02刘天元
刘天元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
1 中原民间艺术的概况
中原民间艺术形式积淀深厚、风格纷呈、历史悠远,纯朴稚拙的表现情趣极具地方特色,例如古老传说类民间文化花木兰传说、盘古神话等,体现民间手工艺质朴情感的朱仙镇木板年画、灵宝剪纸、汴绣工艺等,体现根脉传承技艺代代相承的禹州钧瓷烧制技艺、洛阳唐三彩烧制技艺等,传达出中原区艺术家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造型意识,如中原民间文化哲学思想中崇尚完整圆满、讲求对称偶数、动静结合、喜好以大为美等审美观念方面保留了相对的传承性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原民间艺术表现形式,这些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在造型表象、内涵美学方面体现出独具表现力的地方特色,在艺术家们独特的观察角度下,形式风格将浓烈、粗犷、神秘直白纠合于一体,为我们留下了深厚的民俗基因,也对中原民间朴素的道德观念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中原地区具有巨大的服饰品市场潜力与优势,但是作为服饰商品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中原民间传统文化的开发却出现了瓶颈现象,存在创新意识薄弱,产品开发领域不够丰富,尤其是在纺织服装行业的开发存在一定的市场空白,目前针对中原区服饰品设计在中原民间文化开发方面的相关研究较为贫乏[1],特别是从设计开发角度专门进行系统性专业性的可行性分析文献资料较为匮乏。
根据对河南地方高校服装专业设计类专业课程的调研,在民间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学研究课时安排上没有具体的说明以及详细的项目安排计划,以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时装专题设计”为例,该课程针对大三学生开设,对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起到巩固与拓展作用,先修课程为“形式基础”“服装设计基础”,后续课程为“时装设计创意”“毕业设计”等课程。然而该课程切入角度较为单薄,仅仅停留在时装流行时尚知识的基础环节,教学方式以被动灌输为主,学生缺乏主动设计意识和创新能力。课程内容中所出现的关于服装产品类别的设计方法涉及面较为宽泛,包含:礼服设计、童装设计、休闲装设计、运动装设计、创意服装设计、男装设计、女装设计。在45课时有限的课程学时中无法做到每个时装类别的深入研习,导致课程结题环节学生成果形式泛泛,存在不求甚解的现象。所以,在教学中融合中原传统民间特色元素进行服装系列设计,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在主题概念上的理解,充实课程内涵,也能够传习中原民间精神的精粹,是新时代背景下未来青年时装设计师社会责任感传承使命感的体现[2]。
2 中原民间艺术融入课程教学的意义
“时装专题设计”课程在课程教学大纲的引导上侧重于对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设计思维在文化内涵层次方面有所欠缺,这就主要体现在课程在文化专题方面的不足,将中原民间元素的丰富性、可创性融入于服装设计的选题创意阶段,可以通过逆向思维、同理思维的方法启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精粹进行重新审视,以中原民间传统文化的造型要素、美学特征作为研究切入点,深入挖掘民间传统技艺在造型方面的图案纹样艺术、色彩表达艺术、装饰工艺艺术以及材质应用艺术等元素特征,分析对其进行创意设计介入的方式,以艺术设计类学生崭新的专业视角观照中原民间文化,能够为中原民间艺术形式在服装产品设计方案开发方面提供更多的可行性条件,同时也便于在现代艺术设计产品开发的过程中梳理中原民间艺术的文化脉络。为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注入传统文化的活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研究式学习的兴趣。
3 中原民间艺术融入课程教学的措施
3.1 课程大纲子项目融合
通过探讨民间艺术文化在创意文化产品中的活化应用,在专业设计课程中致力达到挖掘、整理、传承、活化应用中原民间艺术符号与元素[3],总结中原民间艺术在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设立课程群,通过对中原区传统文化内容的资源整理与提炼发掘出具有中原区民间艺术特色的典型视觉元素进行课程导入[4],以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为例,结合现代创意服装设计的特点,使中原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到现代创意服装设计类别当中,在原有的课程大纲中设立项目结合环节,让服装设计的单项类别与中原传统文化课题项目发生交叉,切实的根据中原区本土品牌进行专题调研,针对本土市场整合中原文化进行课程设计,切实地把传统中原文化与课程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服装设计专业“时装专题设计”专业核心课程为例,如表1所示。
表1“时装专题设计”课程大纲能力训练内容改革
3.2 中原民间艺术移动端资源库的建立
利用该课程优势组建教学成果移动端资源库,教师在结课时筛选优秀课程作业进行微信平台程序库上传,在积累课程资料的同时能够更好的向下一届学生进行传播,实现《时装专题设计》课程在中原民间艺术方面的专项研究。使中国传统文化与服装设计教学有效结合。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也为毕业设计选题在文化价值方面的引导提供深厚的文化基础。依托于“点亮繁星”微信平台程序的话题栏目创建的民间刺绣手绘复原图资源库、民间年华作品资源库、创意民俗插画资源库,通过微信扫码即可查看里面的学生作品,可以在程序中实现评论和点赞以及转发,利用课堂资源优势向社会传达新时代大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理解与创新。
3.3 民间艺术与服装设计融合的创意设计
创意设计部分主要以中原传统文化与现代服饰文化创造性融合为切入点以中原民间项目为核心整合教学内容。引入创意性思维的国际化产品设计案例,结合跨学科的角度,让学生明白传统文化具有的设计价值。让学生学习产品设计的思维模式,结合到时装设计中去,这就需要教师对设计案例的筛选角度要新颖,观点要别具一格,通过课本知识的延展实现全球化背景下中原传统时尚设计的民族化。如图1所示,为学生在“时装专题”设计课程中根据中原民间年画的求全、求大、求美的设计原则设计的时装插画,构图布局符合年画空间扁平,平分主次的设计特征,图2为学生对木版年画制版过程的理解与创新,提取了木刻制版的剪影进行图案轮廓处理,黑色的背景象征了木版年画的镂刻过程,再以鲜艳的色彩按照图案内部空隙进行填充,满足民间艺术的风格同时在表达形式上又有所创新。
图1 新年画
图2 艳彩木刻
项目成果以服装系列实物形式呈现,要求学生分组进行,完成中原地域服饰系列设计的虚拟创意品牌设计,要求具备明显中原地域特色传统文化,结合该学期国际流行趋势开发产品,小组合作完成的内容有中原传统文化一手资料的信息收集,郑州地区服饰品牌的实地调研,要求确立系列设计的品牌标识以及设计理念的拟定,通过对中原地区服装顾客人群及产品价格的相关定位规划服装产品设计风格,最终以图册及服装系列产品实物进行佐证,在该课程学期末进行课程布展,以展览的作业的形式验证课程成果,并启用作业微信投票程序,通过网络交流让学生实现成果自检。
4 结语
中原民间传统文化为学生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素材。在服装设计中结合用中原特色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在教学中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也可以促进本土化服装设计质量的提高,让学生了解服装设计可以在具备地方标识的同时更具艺术性和审美性。 在服装设计课程的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用中原民间传统文化的精髓熏陶学生,还要注重用新时代服装设计的创新精神丰富学生的课程知识,在继承中原民间传统文化的同时,让传统与现代结合,使中原民间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在原有的课程大纲中设立项目结合环节,让服装设计的单项类别与中原传统文化课题项目发生交叉,力图使学生能够结合中原区市场实际需要设计出更符合时代需求的服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