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通识选修课《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教学思路
2020-02-22叶发体
徐 昕 ,叶发体
(1.广西民族大学民族研究中心,广西 南宁 530006;2.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广西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其中有11个世居少数民族,即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多样化的气候地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服饰文化。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族群认同和文化价值观的表达。而学校教育则提供了平等看待多元文化传统的平台。
如今因民族文化传承场域的变迁和家庭场域的消隐使得学校开始担负起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服饰作为一种外显的符号,表达着群体意念和审美意识,是民族文化的精髓。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将地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列入通识选修课程,是区域特色文化传承的最佳途径。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辨识各民族的服饰及其发展脉络,体味服饰技艺的艰难传承,理解服饰的文化表征,培养学生对地域历史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1 现状
服装史是2003年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服装设计和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是艺术设计(服装方向)与服装设计和工程两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1]。一般有国内外两部分内容。其中中国服装史部分是从时间角度分析服装发展的变迁,培养学生现代服装设计的理念,会涉及到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内容。
为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的要求,伴着发展地方经济和传统文化保护的呼声,不少地方高校根据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办学思路,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融入到艺术设计的相关专业中。广西的高校对此也做了很多成绩。比如广西艺术学院的重点学科“设计学”下设置了民族服装与服饰研究的方向,强调民族艺术元素与设计教育融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也将民族服饰文化要素融入相关设计专业。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将广西少数民族服装应用设计列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等等。
当今,对回归乡土的向往以及多元文化的推崇,人们对民族服饰有了更多的期待。2017年3月12日国务院同意并发布了由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确定了“振兴传统工艺”的重大任务。民族服饰文化属于传统工艺,由技和艺构成。在地方高校,开设民族服饰文化的通识选修课,旨在通过高校的教学、科研平台,普及推广、深化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让民族服饰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对承续民族精神,保持文化特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并努力构建承担未来传承使命的学科体系。
2 教学设计
与服装设计专业的基础理论课“服装史”不同,地方高校选修“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课程的学生来源更广泛,程度不一,更多的是非设计专业的学生。因此学校应根据自身所处民族地区特点,以地方文化为根基,来进行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讲授。
2.1 服饰本体的突出
既然服饰是课程内容主体,所以在讲授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时也要注重其学科系统性,要让学生不仅仅了解当代的民族服饰风貌,也要了解服饰的历史积淀,从历史的角度回看服饰的继承与发展,交流与融合。
首先从服装学的角度,介绍少数民族服装的造型、结构、色彩和材料,让学生结合相关的图片和文字材料,通过对大批作品观赏的基础上,从繁杂的支系服饰形象中,提炼出典型特征,形成对各民族服饰的印象。
其次,从历史学的角度,在描述某一服装现象的同时,将服装发展的脉络串接起来。在备课时收集大量的考古学、美术史、文学史、宗教史等相关知识来丰富拓展教学内容,以历史画卷形式增添故事性及丰厚感,引导学生加深学习印象,增强对服饰艺术的领悟和理解。
在讲述少数民族服饰时,要进行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服饰对比,这样更容易形成历史的纵深感和服饰特征的轮廓化。当讲解广西隆林花苗女子服装时,系于其裙前长度在膝盖以下的刺绣围腰,是“蔽膝习俗的遗留”[2],可以将其与服装史中上衣下裳形制结合起来论述。服饰古制在学生脑海里就会有直观的印象,而不再是空洞的词条和抽象的概念;广西南丹白裤瑶女子百褶裙腰头两端有系带,穿着时从腰后向前围裹,绕体一周。这种一片式的结构,还见于广西三江的侗族,云南丘北的花苗等等。同时还可以和明清两代流行的襕裙进行联系。如《清俾类钞》载:“襕裙,自后围向前以束腰”[3];讲述广西南丹白裤瑶女子夏服时,要详细介绍其形制:前后两块布在两肩处缝合连接,无领无袖,穿上后两块布自然披落在前胸和后背。后背的彩色丝线绣有瑶王印。依据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认为“用两幅较窄的布对折拼缝的,上部中间留口出首,两侧留出臂。它无领无袖,缝纫简便,着后束腰,便于劳作……其名称应叫‘贯头衣’”[4]。同时结合早期贯头衣的形制,如西双版纳的布朗族即将一幅布对折,其中剜一洞,即可穿着。可以看出贯头衣的发展脉络。将这些互相联系,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打开眼界,将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相同或类似的服饰形象联系整合,从而增强对知识点的识记。同时学生也对民族服饰的历史价值有所认识,认清民族服饰的“活化石”作用。
此外,从交流的角度讲述中华传统服饰的融合丰富,促进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理解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意识。胡服骑射是民族服饰融合的典型范例,促进了中原华夏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融合。周锡保先生认为“赵武灵王改变服饰,当时亦有影响他处者,也给服饰起了不小的影响”[5]。壮汉文化的交流,导致壮族服饰的变化。宋以后壮人的左衽衣改同汉人的右衽衣[6]。清代白山司(今属马山)壮人“平日皆跣足,遇年节及喜庆宴会,男着袜履,女蹑花鞋,悉以布为之”[7]。湘西的苗族女性自清代雍正“改土归流”之后,服饰与当地汉族大致相同,如将原来穿的红裙改为裤子,爱用类似云肩的披肩装饰。[8]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也使得不同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也是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的。
第三,从工艺学的角度。少数民族因地制宜,发展出独具特色的织造、印染、刺绣以及银饰制作等服饰工艺,这些属于“传统工艺”的一部分,“具有历史传承和民族或地域特色、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主要使用手工劳动的制作工艺及相关产品,是创造性的手工劳动和因材施艺的个性化制作,具有工业化生产不能替代的特性”[9],其间蕴含了丰富的地方性知识。壮族的竹笼机通过竹编花本实现了花纹的循环操作,体现了传统机械的精妙;苗族、侗族的亮布工艺使用薯莨、红辣椒、鸡蛋清和捶打,体现了独特的染整工艺;广西南丹白裤瑶的粘膏染,所使用的防染剂即为当地独有粘膏树的树汁。工艺是服饰美实现的基础,了解、关注工艺的制作流程,才能更深刻认识服饰的价值。分析传统工艺蕴含的丰富科技内涵,有助于使之成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泉源和文化发展的有机力量,从而能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10],传承和丰富发展手工技艺。
2.2 文化背景的强调
服饰的发展变化历史,是生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服饰由于地理环境、经济、民俗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作为一种文化特质,是一个地方性族群文化社会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自我形象的定位[11]。虽然现代化侵袭,但是原生态的文化作为一种潜存的意义结构仍然构架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引导学生将这种服饰的差异性带入到文化的语境中进行解读,才能更好深化学生对民族审美、民族心理等的理解,也避免过重强调服饰的细节特征,避免程式化地讲述,从而造成过多知识点的识记。
民族文化的渗透,丰富了教学内容,但是要明确背景内容在各章节渗透的具体切入点。要根据教学重点,选择相关的具有代表性、影响性的视频影像或是图片进行多媒体教学,通过示范、讲解,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主动的学习与研究中去,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讲述融水苗族服饰时,笔者选择了“坡会”这个切入点。坡会是苗族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节日,是一个在村外田边、山坡或河滩举行的交际和娱乐性节日[12]。坡会综合了各种苗族文化元素,它包含的各文化成分之间有较强的内在逻辑性和关联性。为了教学内容紧凑,在“广西故事”(苗族坡会)的基础上,以苗族姑娘阿霜作为单线剪辑。重点突出苗族女性的盛装、银饰,服饰的交往功能以及当代苗族姑娘对传统服饰的看法。通过这样的内容编排,学生可以在真实语境中了解到民族服饰,具有代入感去思考相关问题。
民族文化的融入,包括民间文学、信仰习俗、工艺技术、形式审美等内容,涉及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设计学、美学等多学科,打通了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和条块分割,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同时满足不同学生的求知需求:既满足学生对“异文化”的了解兴趣,同时可以深化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以及弥补“在地文化”的认知缺陷。
2.3 与日常实际的联系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性中凝聚着许多新的灵感。通过课堂教学的引导和启发,包括严谨的知识构架以及直观的视觉体验,拓宽学生知识面和眼界,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服饰的体悟和鉴赏,从而让学生走出“民族服饰就是古旧传统”的思想误区。
可以通过一些知名设计师的作品,以及常见品牌的产品作为案例,将民族服饰与现代服饰做对比,讲述某类服饰的特征以及时尚的发展趋势,启发学生从中发现认识美。在讲述披裹衣式及贯头衣时,引导学生总结这类服饰的特征即为面料朴素单纯,宽松简洁,利用腰带的系扎,形成优美的垂褶,从而在平面衣料上形成立体感和韵律感。在追求返璞归真的今天,这已成为当今服装设计的一个潮流。虽然学生来源多元,但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提升学生兴趣,启发学生运用立体思维方式,发掘美的素材,理解鉴别美,以及形成自我的意向表达能力,并运用到自我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将本土的地方性知识和现代性资源融合起来。
3 “在地化”教学效果
“在地化”教育,即尊重“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认知基础,将教育与生活、与地方、与当地生态联系起来,将地方与环境贯穿于教育教学的过程语境中,使之形成主动式、参与式、倡导生态关怀并可持续发展的教育。”[13]对民族类大学来说,招收的很多学生大多来自民族地区。比如广西民族大学作为面向全国招生的民族高等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将近两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50%。因此地方高校,尤其是民族类高校,更应考虑自身实际,进行“在地化”特色建设,融入本土知识。
首先,民族服饰的学习,能够系统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也能更加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各民族服饰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体现中华文化的“多元”。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服饰文化的交流交融,相互借鉴,相互关联,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整体性及共同性。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把握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和基础。笔者所在的学校对此也非常地关注和重视。由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四部委联合设立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为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智库平台,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民族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重要手段。此次获批为第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的10家单位中,广西民族大学是唯一一所获得批准的地方高校。
其次,通过服饰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民风民俗,对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和认知传统给以应有的了解和尊重,增强学生的文化包容,促进各民族学生的互融共通,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学校教育沐浴在和谐文化之中。
第三,学生只有在了解文化的基础上,才具有文化主体性:即对现代化的“自主的适应”。这既是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契合要素的挖掘与选择,更是在本土文化与异文化相冲突之时,主动参与、学习与调适的能力[14]。在地化教育能深入到当地的生产生活实际中,让学校与文化知识真正成为滋养乡村社会振兴的源泉。比如少数民族的服饰工艺是乡村农耕文化的一个浓缩。乡土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乡村振兴就要在继承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守住文化根脉,立足现实需要,珍惜文化资源,并且面向未来发展。
总之,民族化和特色化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地化”可以为学校注入发展活力,彰显学校的文化特色,打造良好的学校品牌,提高学校的声誉。基于在地化教育视角的理论,其目的是实现文化自信与协调共生的教育发展,从而为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与长久发展提供坚实的智慧支持。
结论
服饰是“历史文化遗产的描述者”[15],民族服饰作为活化石,相应地反映出历史的层次性和社会生产力以及服饰的发展阶段。大学生通识选修课《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开设,在服装史教学的基础上,教学设计应结合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学生尊重传统和文化自信,也凸显了学校的“在地化教育”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