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大辞典》 中治疗痰饮方剂的用药规律
2020-06-02翁家俊王美君
何 喆,张 琦,翁家俊,王美君,陈 浩
(1.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江西 南昌330004; 2.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 南昌330004; 3.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330019)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首见“痰饮” 之病名,它是由机体水液代谢失常引起的局部水邪停留的一种病变,根据停聚部位的不同分为“痰饮” “悬饮”“溢饮” “支饮”[1]。《素问·经脉别论篇》云: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故痰游溢诸经,内扰脏腑,外窜肌肤,病位较广,可变化为湿痰、食痰、火痰等,引发咳、喘、悸、眩、肿、小便不利等种种病证,故云 “百病皆由痰作祟”[2]。痰性粘滞,易兼他邪,变化多端,若失治误治,或治不得法,则易变生他证,缠绵难愈,中医对痰证的研究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经验[3]。
《中医方剂大辞典》 收载了自秦汉时期至1986 年底1 800 余种中医药,以及有关文献中有方名记载的9 万余首方剂,是目前载方最多、资料最全、考古较精确的方剂大典[4]。故本文通过收集该辞典中治疗痰饮的方剂来建立数据库,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总结历代相关方剂配伍规律,为该病证临床诊治及新药研发提供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方剂来源 《中医方剂大辞典》 中收载主治病证为痰饮的方剂。
1.2 数据处理
1.2.1 纳入、排除标准
1.2.1.1 纳入标准 纳入《中医方剂大辞典》 中收载治疗痰饮的方剂,包含“痰证” “饮证” “留饮” 等。
1.2.1.2 排除标准 ①不符“1.2.1.1” 项下纳入标准者;②主治及临证中虽含有相关关键字,但不是主要症状的方剂;③方名不同而组成相同的方剂不再累计,方名相同而组成不同的按不同方剂累计;④方剂中含有2015 年版《中国药典》[5]、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十三五” 规划教材《中药学》[6]及《中药大辞典》[7]均不收录的药物。
1.2.2 数据规范化 以2015 年版《中国药典》 为标准,并参考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十三五” 规划教材《中药学》 及《中药大辞典》 对药物名称进行规范,同种药物不以地域、炮制方法、别称区分,均作为为同种药物,如“桂心” “官桂” 统一为“肉桂”,“生半夏” “法制半夏”统一为“半夏”,“广皮” “橘皮” 统一为“陈皮” 等,但性味归经相差较大者,如“生地黄” “熟地黄”,“川牛膝”“怀牛膝” 等均按不同药物进行累计;仅计基本方药,不计临证加减药物;合用方剂算作一方,如治疗支饮、寒饮咳嗽、胸满不舒的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两方同用,故按一方累计;为令数据更具典型性,去除对性味的修饰词,如微寒、微甘统一为寒、甘。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本研究数据由双人分布录入Microsoft Excel 2010,再交由第三方进行审核校对,最终建立痰饮病证方药数据库,并对频次、药物类别、性味、归经等进行分析。采用IBM SPSS Modeler 18.0 中的Apriori 算法对药物进行关联分析,设置最小支持度为10%,最小置信度为60%,得到常用药对和药组,并通过关联网络图展示结果。采用SPSS 22.0 软件对统计频数较高的前16 味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变量间的相似性测度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将相似度较高的数据归为同一类,把互相疏远的归为不同类。
2 方法与结果
2.1 中药出现频次 《中医方剂大辞典》 共收入785 首治疗痰饮方剂,根据“1.2.1” 项下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发现符合条件的有733 首,含305 味中药,出现频次共5 255 次,具体见表1。由此可知,有16 味中药出现频次≥60 次,排名前10 位的依次为半夏、甘草、陈皮、茯苓、白术、人参、肉桂、天南星、干姜、枳壳。
表1 中药出现频次(≥60 次) 统计
2.2 用药分类 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十三五” 规划教材《中药学》 将中药功效共分为21 类,按照各类中药出现频次、频率进行排序,结果见表2。由此可知,出现频次最多的前五位依次为化痰止咳平喘药、补虚药、理气药、温里药、清热药,累计出现频率达63.73%。
表2 用药分类统计
2.3 药性 中药按药性可分为温、寒、平、热、凉5 类,每1 味中药对应1 种药性。本研究发现,各药性出现频次共5 152 次,前三位依次为温性药(2 460 次) >寒性药(1 254 次)>平性药(992 次),累计出现频率达91.34%,具体见图1。
图1 药性统计
2.4 药味 中药按药味可分为甘、苦、辛、酸、淡、咸、涩,每1 味中药可有多种对应药味。本研究发现,各药味出现频次共8 663 次,前三位依次为辛味(3 051 次) >苦味(2 507 次) >甘味(1 926 次),累计出现频率87.77%,具体见图2。
图2 药味统计
2.5 归经 归经是通过脏腑经络进行划分,每1 味中药可归属多条经脉。本研究发现,各归经出现频次共14 853次,前三位依次为脾经(3 431 次) >肺经(2 962 次) >胃经(2 475 次),累计出现频率达59.19%,具体见图3。
图3 归经统计
2.6 关联规则 通过IBM SPSS Modeler 18.0 软件对16 味高频中药进行Apriori 算法,设置最低条件支持度(S) 为10%,最小规则置信度(C) 为60%,提升度最大前项数为3,提升度(L) 大于1.0,结果见表3~5、图4。由此可知,共得到21 条药对与药组关联规则,包括二项关联11条、三项关联8 条、四项关联2 条,其中半夏-甘草支持度最高,半夏-天南星置信度最高,茯苓-白术、甘草提升度最高;当设置支持度≥15%时,核心药物组合为半夏-人参-陈皮-茯苓-白术-甘草。
表3 二项关联规则分布(支持度≥10%,置信度≥60,提升度>1)
表4 三项关联规则分布(支持度≥10%,置信度≥60,提升度>1)
表5 四项关联规则分布(支持度≥10%,置信度≥60,提升度>1)
图4 各中药之间关联网络
2.7 聚类分析 通过SPSS 22.0 软件对出现频次≥70 次的14 味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得到4 个组合C1~C4,分别是C1 木香、青皮、干姜,C2 黄芩、枳实,C3 白术、茯苓、人参、肉桂,C4 陈皮、半夏、甘草、桔梗、枳壳,具体见图5。
3 讨论
3.1 主要用药分析 在《中医方剂大辞典》 治疗痰饮的733 首方剂所涉及到的高频药物中,化痰止咳平喘药的使用频率最高,以温化寒痰为主,代表中药为半夏、天南星;补虚药以补气药、补阴药最常见,代表中药为甘草、人参、白术;理气药以枳壳、木香、青皮为代表;温里药以肉桂、干姜为代表,由此可知,化痰止咳平喘、补虚、理气、温里为治疗痰饮病证的主要用药偏向。在治疗痰饮时,首先要辨别痰证之性质,分清寒热燥湿之不同而选用相应的方剂,用药规律应切合痰饮病的病因病机观与治则治法,例如对于咳嗽痰黏难咳或有咳血倾向者,则不宜应用辛温燥烈之剂;表邪未解或痰多者,慎用滋润之品以防雍滞留邪[8]。
图5 高频中药聚类分析
3.2 高频药物药性、药味、归经分布分析 对治疗痰饮的药性、药味进行频数统计时发现,治疗痰饮的中药药性多选用温、寒性药物,药味多为辛、苦。采用温性药物时,多取其温阳化饮、燥湿行气、健脾益气之效;采用寒性药物时,多取其清热泻火、清化热痰之效;辛味能行、能散、能润、能燥,具有燥湿行气、解表祛饮的作用,如半夏、陈皮、厚朴等,多用于湿痰寒痰咳嗽的治疗[9];苦味能泄、能燥、能坚阴,具有清热燥湿、泻火存阴的作用,如杏仁、黄芩等,多用于火郁、痰痈的治疗。对于多种证型并存的痰饮患者来说,须诸药合用,标本具治,攻补兼施。
图3 显示,归经以脾经、肺经为主。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肺脾两脏是保证津液正常代谢的重要枢纽,若脾失健运,水液不化,聚湿生痰,为饮为肿,影响及肺则失其宣降而致痰嗽喘咳,此病其标在肺,而其本在脾[10]。肺主治节,司呼吸,为水之上源,可通调水道,外邪侵袭肺时,可导致肺失宣降,或郁而化热、化燥伤津,均可灼津为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居中焦,主运化升清,为后天之本,若脾运化不力或脾气虚弱,可使水湿不行,停聚为痰饮,故从脾治疗痰饮当为治本之法。
3.3 关联规则分析 对中医治疗痰饮方剂中的核心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发现药物组合频次较高的药对多为苦温燥湿、补气健脾之品,可信度较高的药对有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等中药的不同组合形式,四者也是二陈汤的组成,其组方严谨,配伍精当,燥化之中寓运行之法,重在治脾以消痰,为治疗湿痰证之基础方,也反映出药对频次挖掘与传统中医治疗痰饮在用药上有一定的吻合度。其他药对与药组主要是化痰止咳平喘药、补虚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的不同组合。
图4B 显示,蕴藏治疗痰饮的核心组方为六君子汤,由半夏、人参、陈皮、茯苓、白术、甘草6 味核心药物组成,该方由四君子汤加味而成,性味甘温和缓,适脾欲缓喜燥之性,可使脾胃健运,诸痰悉除。另外,关联规则网络图中还有诸多治疗痰饮经典方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苓桂术甘汤、木香顺气丸、温胆汤等,故在治疗痰饮时可根据患者不同症状选择以上药物进行组合施治[11]。
3.4 药物聚类分析 对治疗痰饮方剂中的核心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形成4 个聚类方C1~C4。其中,C1 为木香、青皮、干姜相伍,木香行气健脾,青皮散结消痰,干姜温阳化饮,为理气药与温里药相伍组合,可治食积生痰、胸闷腹胀等痰证;C2 为黄芩、枳实配伍,也是清热化痰行气组合,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枳实破气消积、化痰散痞,两者配伍治疗气郁化火型痰证时具有较好临床疗效;C3 为白术、茯苓、人参、肉桂配伍,有健脾理气、温阳化饮功效,它作为四君子汤加减,加肉桂以温阳化饮,对脾阳虚弱、寒痰停滞类病症而言,正是四君子汤司其法而不易其方的体现;C4 为陈皮、半夏、甘草、桔梗、枳壳相伍,也是化痰止咳平喘药、理气药、补虚药相配伍,它作为二陈汤加减组方,体现了燥湿渗湿则不生痰之理。另外,聚类分析还显示应注重补虚药的使用。
4 结论
《黄帝内经》 曰: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人体以阳气为本,痰饮水湿之邪则属于阴邪,易伤人阳气,阳被伤,则水液更加难以运化,标为饮邪充斥肺胃,故“以温药和之“是扶正之根本”[12]。本研究通过对《中医方剂大辞典》 中治疗痰饮的方剂进行频数分析及关联分析,初步得出了历代医家的用药组方规律,发现治疗时多用化痰止咳平喘药(半夏、天南星、桔梗等)、补虚药(甘草、人参、白术等)、理气药(枳壳、木香、枳实、青皮等)、温里药(肉桂、干姜等),以燥湿化痰、健脾行气、温阳化饮、清热利湿为主,临证常用二陈汤加减、四君子汤加减[13]。以上数据挖掘结果与痰饮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基本相符,对当代医家临床辨证施治用药、探索相关治疗新思路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