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治疗对GERD患者的应用效果
2020-06-02高伟琪王留根付伟锋赵幸娜李和平曾西
高伟琪,王留根,付伟锋,赵幸娜,李和平,曾西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其症状不仅局限于消化道,还可累及消化道外的咽喉、气道。吸入性肺炎是GERD常见的并发症。反流胃酸误吸入气管及肺部,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引起抗生素使用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家庭和社会负担增加[1]。药物治疗如H2受体阻滞剂、促胃动力药、黏膜保护剂等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存在多种副作用,如心率失常、低镁血症、骨质疏松等[2-3]。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针对GERD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随机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GERD患者,入选标准:(1)符合《2014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意见》中的GERD诊断标准[4];(2)年龄30~55岁;(3)咽喉部残留严重程度分级Ⅲ级及以上;(4)签署知情同意,能配合治疗。排除标准:(1)其他原因导致的吸入性肺炎;(2)食管占位及严重肝肾功能衰竭。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干预方法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基础治疗相同,均口服奥美拉唑,每天1次,每次20 mg,晨起吞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综合康复治疗,具体如下。(1)生活方式改变。包括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高脂、油炸食品,少食粗糙食物,避免饮茶与咖啡等,减轻并控制体质量。(2)吞咽功能训练。①下颌抗阻训练。每日3~5次,每次5~10 min。②Shaker训练。每组20次,每日3组。③Masake训练法(舌制动法)。每日3次,每次5~10 min。④门德尔松训练。每日3次,每次5~10 min。⑤咽肌训练。假声训练:发“h”“a”“w”“k”音,最后“k”加重发声;反复训练:持续发“k”音数秒,激活上咽缩肌;反复吞咽或者重复吞咽;用力吞咽等。以上动作均可训练咽部肌群力量,每日3次,每次5~10 min。⑥咽部冷刺激。每日2次,每次3~5 min。(3)呼吸功能训练。①呼吸肌肌力训练。每日2次,每次10~15 min。②咳嗽训练。每组15次,每日3组。(4)有氧运动。功率自行车,每日2次,每次30 min。
1.3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具体包括:反流症状、咽喉部残留、吸入性肺炎发生率。(1)采用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评估反流症状[5]。(2)使用软管喉内镜吞咽功能评估法评估咽喉部残留,患者吞咽经食用色素染色后的水、稠糊及固体食物,观察吞咽后咽喉食物残留情况,并用以诊断咽期吞咽障碍,可评估一口量食物吞咽后、清嗓或用力吞咽后咽部残留量情况,其分级基于人体解剖标志,不受患者年龄、性别和体型影响[6]。本研究参考耶鲁大学咽部残留严重程度分级量表(英文版),翻译为中文版。见表2、3。
表2 会厌谷残留严重程度分级定义
表3 梨状窝残留严重程度分级定义
2 结果
2.1 反流症状治疗前,两组患者Gerd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erdQ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erd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GerdQ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2 咽喉部残留治疗前,两组患者咽喉部残留(会厌谷及梨状窝)严重程度分级人数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Ⅰ、Ⅱ级总人数所占比例高于治疗前,Ⅲ、Ⅳ、Ⅴ级总人数所占比例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Ⅰ、Ⅱ级总人数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Ⅲ、Ⅳ、Ⅴ级总人数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咽喉部残留比较[n(%)]
2.3 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治疗前,两组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治疗前后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比较[n(%)]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3 讨论
GERD是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及气道、咽喉等食管外组织,进而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和/或食管黏膜病理改变的一类临床疾病[2]。GERD为临床常见病,在全球总体人群中发病率达20%,在我国发病率为5%~10%[7-8],其典型症状是烧心和反流。胃食管反流病会引起吞咽障碍,发病率高达80%,吞咽功能及咳嗽反射的下降,会导致吸入性肺炎,GERD患者中肺炎累计发病率高于非GERD(HE=1.48,95% CI:1.31~1.67),表明GERD与肺炎的风险显著相关[9]。
目前临床常用质子泵抑制剂、促胃动力药等治疗GERD,但部分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反流症状无改善,且针对治疗GERD导致吞咽障碍的相关药物的报道非常少见。此外,有研究表明,在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超过4个月的GERD患者中肺炎的风险更高。导致这一现象的机制可能是: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改变了消化道及呼吸道的pH值,使细菌容易定植,质子泵抑制剂可能抑制中性粒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致肺部感染易感性增加[10]。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Toupet半折叠术等外科治疗虽可一定程度减少或缓解反流症状,但会对患者局部组织产生较大损伤,导致不良并发症发生,影响患者预后[11-12]。内镜下食管下端Stretta射频、腔内缝合、食管下括约肌区注射术后也会存在不良反应[13]。
综合康复治疗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教育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进食习惯,减少胃食管反流症状的发生,从而预防了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吞咽功能训练能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吞咽后咽部食物滞留,降低误吸发生率;呼吸功能训练能增加膈肌张力,从而加强患者的食管抗反流屏障功能,减少反流的发生[14];咳嗽训练使患者及时排出误吸物,降低误吸性肺炎发生率。
综上,综合康复治疗可以改善GERD患者反流症状,提高吞咽功能,减少咽喉部残留,减少误吸性肺炎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整体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