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MS联合Bobath疗法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疗效分析

2020-06-02丁闪闪邓海鹏张若尘赵洁张建萍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0年5期
关键词:痉挛性肌张力患肢

丁闪闪,邓海鹏,张若尘,赵洁,张建萍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急、病情危的脑血管疾病,研究显示,我国6省市的脑卒中发病率高达2.03%,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1,2]。另有研究指出,每年我国约有130万新增脑血管患者,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首因[3,4]。上肢痉挛性偏瘫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是肢体功能恢复的必经过程,在经过软瘫期后,约有80%~90%的偏瘫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痉挛状态,对其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5]。电动肌肉震动仪(deep muscle stimulator,DMS)能对肌肉、肌腱、关节囊内多种感受器产生局部刺激,促进肌肉感觉的恢复,缓解肌肉痉挛状态,促进运动功能恢复[6]。Bobath疗法又被称为神经生理疗法,治疗机理为通过维持患者正常姿势,来刺激其正常神经传导的恢复,治疗中枢神经损伤效果较好,常用于偏瘫、脑瘫的治疗[7,8]。目前尚未见两者联合在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中的应用,因此,本研究探究DMS联合Bobath 疗法对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在我院治疗的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50 例,纳入标准:确诊为脑梗死伴发上肢痉挛性偏瘫,且有影像学检查结果支持;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意识清晰,能够配合调研;病程在半年以内。排除标准:合并精神疾患;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近1周接受镇静药物或肌松药治疗;参与其他调研影响本研究结果。所有患者根据入院顺序编号,采用奇偶数法均分为2组各25例:①对照组,男14例,女11 例;年龄(61.98±1.51)岁;病程(3.12±1.15)月;左侧偏瘫10 例,右侧偏瘫15 例;Brunnstorm 分期Ⅲ期16 例,Ⅴ期9 例;②实验组,男15 例,女10 例;年龄(62.08±1.05)岁;病程(3.46±1.14)月;左侧偏瘫12例,右侧偏瘫13 例;Brunnstorm 分期Ⅲ期14 例,Ⅴ期11 例。2 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2组均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及DMS治疗:患者取俯卧位,设置DMS(济宁市佳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型号:F6)震动频率为60 Hz。治疗前在拟治疗部位铺浴巾一块,防止仪器震动对肌肉的损伤。将DMS仪振动头沿患侧菱形肌、前锯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进行滑动刺激,每个部位治疗时间为5 s,整体刺激1 遍后再重复4次。对患者主诉疼痛明显部位重点进行刺激,治疗时间约20 min,1次/d,连续治疗8 周。实验组另加用Bobath 疗法:每日对患者实施DMS 刺激后,将患者上肢摆放为良肢位,维持10 min后,在床上对患者实施四肢关节的主动和被动活动,而后进行体位改变,如由卧位改为坐位,坐位改为站立位,并进行侧身、翻身运动,在床-椅间进行转移训练。而后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肌肉放松,主要部位为患侧肌肉肌腹和肌腱的结合部,以及患者主诉疼痛明显部位。最后护理人员可使用支具、辅助步行器等设施对患者进行行走锻炼,并协助患者进行日常活动,目的在于尽量使高肌张力肢体适应正常体位以及日常生活活动。

1.3 评价指标

治疗8 周后,采用上肢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9]评定患肢的肌张力程度,分为5 级。0 级,无肌张力增高;1 级,肌张力轻度增高,表现为检测部位被动屈曲或伸展时,出现卡住感和释放感,或在关节活动范围的最后部分出现轻微阻力;1+级,肌张力轻度增高,表现为出现卡住感,并在其后的关节活动范围全程内(小于总范围的1/2)有轻微阻力;2级,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出现更为显著的肌张力升高,但尚能够轻松地进行受累部位的被动活动;3 级,肌张力显著增加,被动活动困难;4级,屈曲或伸展受累部位时僵硬。

1.3.1 临床疗效 显效,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肢MAS 评级降低≥2级;有效,治疗后患肢MAS评级降低1级;无效,治疗后患肢MAS评级无变化或增加。显效与有效之和为总有效。

1.3.2 肢体功能 在治疗前后,使用MAS量表评价患肢的肌张力,分为0~4级,级别越高,表明肌张力越高;使用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价治疗前后患肢功能,包括33项,能对屈曲、旋前、肩外展等活动进行评估,每项分值为0~2分,满分66分,得分越高代表肢体功能越好[10]。

1.3.3 患肢肌电信号检查 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是肌电信号的分析指标。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 d,患者取仰卧位,由同一位医师使用加拿大TT公司生产的SA7550型表面肌电分析系统检测患肢的肌电信号,通过表面肌电分析检测系统相关设备,用信号处理软件分析、处理肌电信号数据,得出RMS值。RMS值越大,患肢肌张力越低。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2.0 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后,对照组显效13 例,有效3 例,无效9 例,总有效16例(64.00%);实验组显效18 例,有效5 例,无效2 例,总有效23例(92.00%)。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前后2组患肢功能对比

治疗后,2组患肢MAS评级下降,患肢FMA评分上升,且实验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 治疗前后2组患肢RMS比较

治疗前,2组RMS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RMS均明显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脑梗死发生后,由于脑部血管出现闭塞或狭窄,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引起脑组织坏死[11]。无氧代谢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部分患者会出现大脑高级中枢丧失对随意性运动的控制能力,表现为患者肢体先出现软瘫,而后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代偿和功能重建下,神经功能部分恢复,此过程中,患者的低位中枢多表现出以痉挛为主的异常运动现象,上肢会呈现“跨篮样”动作,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如不进行及时有限的干预,还可能会引发关节僵硬和僵直[12,13],延长后期肢体功能恢复的时间,因而及早干预对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治疗后患肢肌张力明显下降,患肢功能恢复较好,且治疗后实验组RMS 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DMS 联合Bobath 疗法能显著缓解脑卒中偏瘫患者患肢的肌张力,改善患肢的运动功能。DMS 具有特定频率的振动,其对肌肉的刺激较深且强,能增加局部肌肉的血液供应,增加肌肉营养,开放淋巴回流,消除肌肉水肿状态,减轻肌肉的疼痛感。此外,DMS 还能刺激萎缩的肌肉,对加快肌肉平衡恢复有较好的效果,能加快患者肌肉功能的恢复。而Bobath疗法则可通过被动姿势,来避免患肢长期处于屈曲位,有利于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液回流,同时还能避免出现肌肉畸形,帮助肌力恢复。同时Bobath疗法在床上对患者实施四肢关节的被动活动,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患肢的血液循环,以对其神经系统产生刺激,使受损神经修复和再生,为后期肢体功能的恢复打下基础[14,15]。

综上所述,DMS联合Bobath疗法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的患肢肌张力,提高患肢运动功能。

表1 2组治疗前后患肢功能及RMS对比(±s)

表1 2组治疗前后患肢功能及RMS对比(±s)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组别对照组实验组例数25 25 MAS评级/级治疗前2.29±0.29 2.35±0.32治疗后1.53±0.33①1.09±0.21①②FMA评分/分治疗前13.06±3.11 12.96±3.21治疗后21.31±2.16①29.68±2.66①②RMS治疗前0.27±0.09 0.28±0.08治疗后0.41±0.12①0.53±0.13①②

猜你喜欢

痉挛性肌张力患肢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针刺跷脉穴位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
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型手震颤
空气波压力仪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指导对促进乳腺癌手术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无药无创纯手法调整痉挛性斜颈验案一则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针刺对中风痉挛性偏瘫研究进展
卵巢囊肿蒂扭转螺旋CT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诊断价值分析
别让肌张力障碍成为健康的“拦路虎”
乳腺癌术后患肢早期功能锻炼的护理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