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洞村:深山苗寨焕新颜
2020-06-01张逸龙
张逸龙
“山沟两岔穷疙瘩,每天红薯苞谷粑。要想吃顿大米饭,除非生病有娃娃。”这首苗歌是早些年十八洞村人生活的真實写照。曾经的十八洞村,是典型的苗族聚居贫困村:通往村子的是一条挂在山壁的羊肠小路,坑坑洼洼,颠簸不平。村子里几十户人家的木屋依山而建,低矮陈旧、歪歪斜斜。村民们一年辛苦到头,日子却依旧过得贫苦不堪。2013年,全村人均年收入只有1600多元,全村贫困发生率高达57.76%。
2013年11月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沿着一排木篱笆,顺着一条青石板铺成的窄小村道拾级而上,走进村民家里,和村民亲切地拉家常、话发展……一幅幅温馨的画面,成为当地村民最珍贵的记忆。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从此,一场关于“精准扶贫”的探索实践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十八洞村成为闻名全国的精准扶贫示范村。
党建引领筑牢脱贫根基
“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鼓足劲,加油干,奔小康。”在十八洞村的村路墙上,这条标语格外醒目。今年71岁的十八洞村村民石拔哑说:“现在的生活,以前做梦都没有想到过。感谢习近平总书记,感谢共产党。”墙上的标语、老人的话语,无不昭示着:十八洞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十八洞村原来的支部班子只有3个人,平均年龄接近60岁,1人初中文化、2人小学文化,其中1人还是贫困户,班子比较弱,凝聚力不够。为有效推进精准扶贫工作,2014年以来,花垣县按照“尽锐出战”要求,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长驻村,并将其党组织关系下转到村党支部,全力支持“两委”班子开展工作。同时,在村委换届选举中推行“两述两评”制度,把讲政治、有文化、“双带”能力强、群众信任的能人选进班子。
班子引路,党员引领作用明显增强。村里修路占地没钱补,党员龙太金主动说“从我家先挖”,不到半年时间修出了一条致富路。十八洞村还开通了“湘西e路通”,实现了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办事不出村”;探索了“党建引领、互助五兴”农村基层治理新模式,通过“学习互助兴思想,生产互助兴产业,乡风互助兴文明,邻里互助兴和谐,绿色互助兴家园”,结成互助小组41个。在脱贫攻坚中,党员们凡事都冲在前面,处处当好榜样。群众对村“两委”的满意率由以往的68%上升到现在的98%。2016年,十八洞村党支部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扶贫扶根,思想先行。十八洞村是典型的贫困村,群众的思想观念滞后,过去存在较重的“等、靠、要”依赖思想,修路、盖房子、发展产业等都巴不得上面的人来搞,甚至建公共设施,还有个别人出来横加阻拦。工作队及村“两委”班子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开设道德讲堂,开展歌咏、舞蹈、小品、苗鼓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创新推行“思想道德星级化管理模式”,在潜移默化中对群众进行思想教育。
扶贫工作队驻村后,第一项工程是改造农网,村民施六金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因为电线杆要架在他家田里。他大闹村委会,扬言要把电线剪了。因为这件事,在村里的道德评比会上,施六金家被村民投票评为二星家庭,全村最差。高挂在大门上的二星标牌,让施六金浑身不自在。他摘下牌子,主动跑到村委会认错。从那以后,村里的大事小情,他都积极参与。
产业扶贫激活“造血”功能
曾经的十八洞村没什么产业,2012年全村只有417亩水稻、100亩玉米、300多亩烟叶,集体经济一片空白。六年多来,十八洞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因地制宜发展当家产业,形成了乡村游、黄桃、猕猴桃、苗绣、劳务输出、山泉水、中药材种植等“旅游+”产业体系。
十八洞村利用“飞地经济”发展的千亩精品猕猴桃基地,产品实现港澳直通。仅此一项,2019年十八洞村建档立卡户人均分红1600元。村里组建的苗绣合作社,发展订单苗绣让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业,2019年实现产值60余万元。引入的“步步高”投资的山泉水厂,每年给村集体分红,2019年已实现村集体分红66.4万元。
2019年,十八洞村旅游公司正式营运,村办“思源餐厅”正式营业,年游客量超60万人次,农家乐、乡村民宿、特色产品销售等同步发展,直接带动230人在家门口稳定就业。
“2013年以前,村里大约有三分之二的人在外打工,现在外出打工的人不到三分之一。”十八洞村第一书记孙中元说,随着村里的旅游、种植、养殖、苗绣、山泉水等产业日益红火,生计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村民陆续返乡。施芳丽就是返乡村民之一。
施芳丽和丈夫龙金彪曾经在浙江打工,每隔两年才回家过一次春节,待不上几天就又得匆匆赶回工厂上班。在看到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后,2017年,她和丈夫回到了家乡。随着十八洞村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30岁的施芳丽被村里聘为导游,每月有3000元左右收入。丈夫龙金彪则在村里的山崖上养蜜蜂,从2018年开始,他还担任了村里的农旅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专门发展乡村游和特色种植、养殖。
“吃住不用愁,衣着有讲究;增收门路广,票子进衣兜;天天像赶集,往返人如流;单身娶媳妇,日子乐悠悠。”现在的这首苗歌,唱出了十八洞村村民在脱贫奔小康道路上的甜蜜和幸福。2019年,十八洞村的人均收入达到14668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26.4万元,所有建档立卡户已全部脱贫,村民们奔小康的步伐越来越快。近几年,十八洞村先后获得“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省脱贫攻坚示范村”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