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十八洞村”
2021-07-29张玉洁
张玉洁
我和中国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已经结缘5年。5年来,不分春夏秋冬,我走进十八洞村的每一个自然寨,和村民、村干部们相识相知。我用手中的笔,将她的故事传播到了全国和海外。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脱贫攻坚战中,大国小户的命运始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有幸成为十八洞村摆脱千年贫困的见证者,也将继续见证她在乡村振兴路上走向新的辉煌。
40余次走进十八洞村
十八洞村位于武陵山脉腹地,其所在的湘西州因为道路不通,基础设施差,旧时有着“中国的盲肠”的说法。
我初次踏入十八洞村是2016年3月底。当时,得益于精准扶贫“首倡地”这块金字招牌,十八洞村已经有一定知名度。彼时,湘西州的基础设施相较过去已大幅改善,但尚未全线通高速公路,我从湘西州首府吉首市乘坐小巴车在国道上颠簸了近两个小时到达花垣县城,而后又转乘私家车近一小时才来到十八洞村。
当时,我对十八洞村的全部了解都来自媒体的报道。在我的想象中,这是一个民族风情浓郁的少数民族村寨,随着媒体的广泛报道,自然会是车流不息和熙熙攘攘的人群。
然而,当我进入十八洞村时,却有些失望。当时,进村的道路已是6米宽的水泥路,但道路两旁还没有绿化植物,旅游配套设施仍在建设中,因为游客量不算太大,村内还没有在外摆摊的村民。我在梨子寨走了一圈,不到半个小时便走完了“经典路线”。第一次探访就这样在“长途跋涉”和“走马观花”中匆匆结束了。
但我心底的“失望”很快就在后续几次进村采访中被地方干部的敬业和村民们的友好热情驱散。
1986年出生的龚海华当时是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初见他时,这个高挑消瘦的小伙正熟练地给到访的记者们细数十八洞村的点滴变化。
201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学院的他选择回到湘西老家,通过公务员考试,来到十八洞村。2014年,全票当选十八洞村支书。
当上村支书后,龚海华在劳累和焦虑中瘦了20多斤。因为不是村里土生土长的人,为了更好地贴近村民,龚海华过年过节几乎从不回家,老百姓家有事他“随传随到”。渐渐地,村里人都接受了这个年轻的“外地”村支书。
因为经常写十八洞村的报道,有不少细节需要找龚海华核实。可不论多早或者多晚,龚海华总会第一时间回复我。这让我产生一种印象:难道十八洞村的干部都不休息吗?
事实上,在往后的采访中我才发觉,在十八洞村工作的干部确实都像“打了鸡血”,无论是龚海华,还是龙秀林、石登高、麻辉煌这几任扶贫工作队队长。在十八洞村工作的干部都有一种“首倡之地当有首倡之为”的使命感。
十八洞村的苗族百姓善良质朴。冬天,他们会在我进家门时招呼我到火塘边坐下烤火;夏天,他们会切开西瓜递到我的手中。采访到深夜时,他们还会给我端出一碗米豆腐。
5年多来,我已40余次走进十八洞村,每次进村看到的新的景象都会激发新的灵感,电脑、相机、手机里、采访本上关于十八洞村的片段和素材越来越豐富。
十八洞村在我和许多同行的努力下,不断地向外界展示新的一面。施林娇、施六金、杨再康、龙先兰等一批“草根人物”,龙秀林、石登高、麻辉煌、龚海华等基层干部,都成为了我报道中的主角。《在十八洞村,读懂中国“精准扶贫”》《十八洞村三任扶贫队长的“接力棒”》《深山苗寨,见证中老两党两国交往的一段佳话——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本扬在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工作纪行》《苗族大龄青年相亲记》《总书记的“精准扶贫”理念,这样在老挝落地生根》,这些来源于十八洞村的报道,登上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的版面和网站首页。
十八洞村的脱贫攻坚历程不仅受到国内关注,也是许多海外受众关心的话题。作为一名新华社的对外记者,我采写的一批十八洞村稿件通过中、英、法、日等语种播发,将以十八洞村为代表的中国老百姓生活的点滴变化和国家行动紧密结合起来,让世界看到中国脱贫攻坚成就之巨大。
“荣誉村民”
5年多来,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中,我在村内结交了一帮朋友,谁家结婚、谁家生了孩子,少不了发信息给我,甚至请我去吃酒。谁家有了烦恼、谁家有了喜事,也会和我分享。由此,我见证了十八洞村的点滴变化,也看到了一个个家庭从贫穷走向新的生活。
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十八洞村村民龙先兰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代表。
初识龙先兰时,只觉得他是个腼腆的小伙子,平日话不多,表达能力不强,但爱喝酒爱玩,一喝酒就醉。村干部提起的“反面典型”中总少不了他。而最让他“声名大噪”的一件事情是:醉酒后闯入省领导开会的会场,找领导“要钱要老婆”。
但在我看来,他懂感恩、讲义气。无论谁和他聊天说起他是如何从“反面典型”转成“正面人物”时,他总会提起一个人——十八洞村第一任扶贫工作队队长龙秀林。“感恩”和“感谢”也是他平日里说得最多的话。
龙秀林刚驻村时,龙先兰还是大家口中“烂泥扶不上墙”的“孤儿”,打架斗殴、闹事,样样少不了他。为了帮助龙先兰重拾尊严,一有空,龙秀林就跟他聊家常、聊人生,还时不时带上油盐米菜,到他家一起做饭。
逢年过节,龙秀林会把他带回自己家吃饭,龙秀林的家人也都把龙先兰当作家庭成员。第一次回家过年时,龙秀林的母亲还给这个“新儿子”包红包。
龙秀林的举动感动了龙先兰。为了让大哥放心,龙先兰一点一点改正自己。龙秀林又安排龙先兰外出学习、见世面,使他掌握了养蜂技术,又帮助他协调贷款,买来蜂群,还时常帮助他卖蜂蜜。
2015年底,为了帮助村里的大龄青年“脱单”,龙秀林策划了“相亲会”。“相亲会”上,龙先兰赢得了邻村姑娘吴满金的芳心。最终两人喜结连理,龙先兰重拾对生活的希望,村民们对他的态度也开始转变。
如今的龙先兰,结了婚有了女儿,工作干劲十足,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
去年11月,以十八洞村为原型的大型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在国家大剧院演出,龙先兰和妻女作为村民代表来到北京。出发前,龙先兰连夜赶到镇上购买了一台新手机,他说,要把这次在京的行程全部记录下来。
11月6日凌晨,我和他一同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当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龙先兰站得笔直,望着升起的国旗,高声唱起了国歌。
不单是龙先兰,因为工作关系,我先后和十八洞村驻村的三任扶贫工作队队长结识,并成为好朋友。
石登高是第二任扶贫队队长,犹记得在他驻十八洞村帮扶工作的最后一天,恰好我又到村里采访。在村部会议室里,石登高向我回忆起驻村帮扶期间的一些重要时刻。第一任扶贫队队长——龙秀林,第二任扶贫队队长——石登高,第三任扶贫队队长——麻辉煌。石登高对我说:“从名字来看,也是充满对十八洞村的祝福。相信十八洞村在脱贫后的乡村振兴中,也会再创辉煌。”
之后《十八洞村三任扶贫队长的“接力棒”》一稿就是他的话给了我灵感。
5年来,回忆起在十八洞村所接触的每一个人,还有石拔三、施六金、施林娇……他们的笑容在我脑海里走马灯一样流淌。每一个片刻都带给我一种亲切与温馨,正是与他们密切接触和近距离见证他们战胜贫穷的奋斗经历,我也被十八洞村认可,成为他们口中的“荣誉村民”。
和十八洞村一起续写新的篇章
今年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身着崭新苗服的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施金通走上领奖台,代表全村接过“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奖牌时,他的脸上写满自豪。这种自豪,源于十八洞村8年來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翻天覆地的变化。
猕猴桃年年结硕果,农家乐时时佳客盈门,蜂蜜、腊肉随着电商走向全国各地……贫困发生率曾高达56.8%的十八洞村,村民人均收入从2013年的1668元增至2020年的18369元。
今年春天,当我再次走进十八洞村时,龙先兰正在准备扩大养蜂规模,和蜜蜂一起尝到了“甜头”的他成为全村人眼中带头致富的明星人物;25岁的返村创业大学生施康又专门做了新的十八洞村短视频,继续在网上记录并分享村子里的美好生活;施林娇也通过直播带货,将十八洞村的腊肉、猕猴桃等特色产品销往更多的地方……
在十八洞村,扶贫工作队和村民们含辛茹苦战天斗地的画面像一部纪录片在我脑海里播放。尤其是当我回忆起最初到十八洞村看到的画面,再环视如今的十八洞村,仿佛有了一种时空穿越感。
十八洞村已经由过去的贫困村变为小康示范村,但十八洞村村民并没有停下脚步。村子新的发展规划、家家户户新的致富念头、村民新的早出晚归,十八洞村仿佛拥有了一股永不停歇的动力。
十八洞村不会因为脱贫攻坚的胜利而失去光芒,她仍将在乡村振兴中继续发挥引领作用,续写新的辉煌。
作为一名新华社记者,我依然是一个十八洞村的记录者。在我看来,十八洞村是一部未写完的书,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这里将有更多精彩的瞬间和难以磨灭的动人故事。我将继续用手中的笔去记录,继续讲好十八洞村的故事,写出更多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生动篇章。
(作者系新华社湖南分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