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问学“十八招”:让文本解读在质疑中擦出情感的火花
2020-06-01支学芹
支学芹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也逐渐深入,让学生站到课堂中央,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分享获取知识,构建以“问”定“教”、以“学”促“教”的问学课堂,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理想课堂。构建问学课堂的关键就在于师生的“问”,而影响“问”的内容与效果的最直接的因素就是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的感知程度。
关键词:课堂问学 质疑 咬文嚼字 细节推敲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4.020
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亚里士多德也曾经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也逐渐深入,让学生站到课堂中央,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分享获取知识,构建以“问”定“教”、以“学”促“教”的问学课堂,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理想课堂。构建问学课堂的关键就在于师生的“问”,而影响“问”的内容与效果的最直接的因素就是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的感知程度。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最好的传授,应该就是在学生想要明白卻又无法明白、想要表达却又无法表达的时候加以恰到好处的点拨。
一、课堂问学第一招:咬文嚼字
江苏省盱眙县的洪涛老师在一篇题为《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咬文嚼字”》一文中提出:咬文嚼字应是语文课堂上师生品读文本,内化学习内容的有效过程。因此,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时,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咀嚼、感悟、评析,深入品味语言文字表层意思和隐藏的丰富内涵,从而达到积累语文知识、理解语言文字、提高语用能力的目的,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在咬文嚼字中准确把握文章内涵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善于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关键词、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涵。同时,在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的过程中,也要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把握住文章的中心思想。例如,在课文《白鹭》的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白鹭的美,我关注到了文章结尾的这句话——白露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在课堂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思考,这句话中“韵”是什么意思?如果把它换成“刻”或者别的动词好不好?学生通过这样的比较,再反复地诵读,一下子就能从“韵”这个字感受到白鹭那优雅、柔和的美,从中深深感受到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2.在咬文嚼字中有效提升表达能力
语文的学习,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把这种能力在具体的实践中运用出来,因此,在课堂上开展语言文字的品读活动时,要及时与课堂练笔相结合,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例如,在教学课文《牛郎织女(二)》时,我抓住文章中这样一段话:跟牛郎一块儿干活,她喜欢;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看门前小溪的水活泼地流过去,她喜欢;听晓风晚风轻轻地吹过树林,她喜欢。在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后,我着重设计了这样两个任务:一,交流讨论,文章为什么把“她喜欢”放在句子的后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二,模仿这样的句式,仿写一段话。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很快完成了学习任务,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3.在咬文嚼字中激发培养质疑精神
我校“任务学习”课改理念的指引下,我们的语文课堂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已逐渐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问题,并对教材、教师的教学大胆进行质疑。结合文章的用词来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可以让学生在积极交流、发言中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对“咬文嚼字”的兴趣。
二、课堂问学第二招:关注细节
启东市长江小学的蔡娟老师在《品赏细节 感受真情》一文中指出:小学语文的学习内容相对简单,但是对于刚刚正式接触学校教育、语文教育的小学生来说,一切都是陌生的、新鲜的,这种未知也意味着更多的乐趣。因此,在通过细节开展情感教育时,教师应当在细节中挖掘情感亮点。
1.从语言文字的细节中升华情感
部编教材选录了很多名家大师的优美文章,其语言文字的细节描写十分精彩。但由于生活年代的不同,或是语言表达习惯的不同,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会忽略这些细节,这就需要教师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善于抓住这些细节,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问学。例如,在学习梁晓声的《慈母情深》时,我抓住文中这样的一段细节描写: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我先让学生反复诵读这段话,然后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文中为什么要反复出现“我的母亲”?如果去掉,或者把它放到句子的开头好不好?为什么?学生在简单的研讨后,马上从这样的细节描写中感受到了“我”内心的震惊,和对母亲的心疼。
2.从课文插图的细节中搜集信息
我们的部编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都配了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也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于语言文字,插图更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启迪性的特点,如果能有效利用文中的插图来进行教学,对于学生理解文本,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课文《父爱之舟》,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写的一篇回忆父爱的散文,文中就配了几幅吴冠中先生画的画作为插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我在教学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作者笔下,这条满载着父爱的小船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然后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插图,从图回到文本,体会这对父子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是如何互相用爱来温暖彼此的。
3.从阅读链接的细节中拓展延伸
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与我们广阔的生活息息相关,语文教材作为一种载体,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言交际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受文章篇幅、授课时间等的限制,我们在使用教材教学时,常会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部编教材为了弥补这一遗憾,在编排教材时特别增加了“阅读链接”这一板块,让我们在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延伸的过程中有了更多、更好的资源。
三、课堂问学第三招:情感激发
语文是语言文字的简称,是人类情感的重要载体,语文课程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贵州省六盘水市滑石中学的蒋斌、黄峙珈、张春等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研究》中指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标,这一目标应在具体教学中贯彻实行,同时从教师自身的情感引导、关注文本的精神内涵、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几方面做努力,让课堂生动起来,充满人文情趣。这就需要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引领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解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1.通过创设情境问学激情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创设语文情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由于学生知识积累的局限性,在对一些有特定背景的文章进行解读时,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从学生具体学情出发,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心中的情感,我先让他们观看了影片《火烧圆明园》的片段,和电脑复原的圆明园原貌与现状的对比视频资料。在学生观看完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对比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今天的破败,你心里有什么感想?然后再让学生带着已被点燃的情绪去学习文本,那种满腔的激愤和惋惜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
2.通过朗读感悟问学激情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有所感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既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一项基本功,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能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情感朗读,对于提高学生理解文本的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学课文《少年中国说(节选)》时,我给学生播放了央视朗诵活动中的一段视频,让学生对比自己的朗读,说说有什么不同的感悟。学生在反复的视听和模仿之后,很快就感受到了文本中那种骄傲、慷慨的爱国热情。
3.通过语言渲染问学激情
语文作为一种语言表达艺术,它本身就带有很强的感染性,教师在课堂中的语言表达,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是教师作用于学生精神世界的最重要的工具。教师的语言表达策略如何,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针对文本内容,进行适当的渲染,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语言运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也就是说,良好的教学语言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有效的课堂问学,就是能撬动学生心中这个地球的支点,问是学之端,学是问之行,学与问有效相生,互为依托,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解读文本,擦出情感的火花。
參考文献:
[1] 裴颖《在“留白”与“咬文嚼字”中析“方正”——对〈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的个案分析》,《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年第9期。
[2] 杨吟春《喝“春酒”与品“春酒”——“咬文嚼字”品语言》,《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年第9期。
[3] 焦玉静《浅谈生本课堂视野下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年第12期。
[4] 黄艳梅《建构“问学课堂”: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力》,《新教育》2020年第32期。
[5] 钱芳《策略引领,构建小学数学问学课堂》,《小学生(下旬刊)》2020年第12期。
(课题名称:《基于“任务导学”的小学语文“课堂问学”的实施策略的研究》,课题编号:LJHKTLX2019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