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高段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创新应用生活案例

2020-06-01孙合均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6期
关键词:教学创新道德与法治生活化

孙合均

摘 要:新课程背景及教育改革理念下,教师要致力于打造新型道德与法治教育课堂,做好各课堂环节,引入新的教育理念,加强小学高段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案例的创新应用,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生活化 教学创新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6.073

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加强对生活案例运用的创新,加强社会现实与学科教学的融合,用生活案例构建智慧课堂,用多种方法刺激课堂创新。本文将从理论层面浅议在小学高段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创新应用生活案例,以此推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的创新和开设。

一、创设全新生活化教学情境

在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许多和生活案例相关的知识点。但是当前教师并未完善利用这些生活案例,只是用生活案例辅助教学讲解或是验证知识点的真实性,而忽视了生活案例本身就是一种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因此,为了创新应用生活案例,教师可以在运用好生活案例的基础上,创设全新的生活化教学情境。

比如,在小学高段五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协商决定班级事务”,设计一次主题班会。教师可以在班会上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们进行协商解决,教师要要求学生得出结论、提出观点,并说出自己在班会中的体会,然后教师再进行教学。

如果教师为学生创设了生活情境,学生就能更加深入体会知识点,理解知识点,也能对知识点进行实际检验。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知,创设好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推动课堂进行;而非只是将生活实例挂在口头,讓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二、让学生在创新的快乐的课堂中享受学习

小学生天性爱玩、好动,对喜欢的事容易投入,但是对不感兴趣的事又不屑一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出和谐而平等的关系,营造出轻松和愉快的学习氛围,深入发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课本中的快乐因素,创造性地将快乐课堂尽量与实际生活相贴近、相吻合,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让学生受到快乐课堂的刺激与激励,激发学生的胜利欲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强化学生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记忆、理解和体验。

比如,在小学高段的六年级《学会宽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教学方式或教学环节,有效让学生融入快乐的课堂。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游戏教学的方法,有效刺激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一种接龙或击鼓传花的游戏方式,轮到的同学要讲述一个生活中关于宽容的故事,可以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可以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甚至可以是听来的,但是要求这个故事要接近生活。在教学中,学生提高了学习效率,了解了宽容的意义,知晓了宽容在实际生活中带来的效果,进而让学生学会宽容,从而健康茁壮成长,这是生活化的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创新运用。

三、开展热点辩论赛

在大学中,辩论赛比较常见;而在小学中,辩论赛的举办效果不佳,举办条件也不成熟,因此辩论赛的形式在小学教学中并不常见,甚至没有。但是,小学高段的学生的发育程度、思维广度完全有能力支持进行一场简单的辩论赛。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生活的哲学,是一门基于生活的思考、提炼的学问,“真理越辩越明”,辩论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丰满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

而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是学生所喜欢、所关心的,针对热点问题举办辩论赛,能有效让学生畅所欲言,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教师在学生辩论得出结果后,根据成果做出总结,趁机灌输知识点,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也能让课堂知识更方便学生吸收。

教师在课堂上要通过列举恰当的生活实例,为学生提供学习知识的契机,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深化教师的教学目标,将生活实

例创新性的融于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实践中。

参考文献:

[1] 李秀梅《构建生活化课堂凸显主体性地位——道德与法治课创新性教学策略》,《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20年第9期。

[2] 洪旭斌《构建生活化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创新探索》,《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20年第2期。

猜你喜欢

教学创新道德与法治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