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分析

2020-06-01胡艺兰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6期
关键词:教学分析群文阅读思维导图

胡艺兰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型的、科学的语文教学方法,它具有十分明显的教学优势,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因此,这种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限,综合素养较差,教师有效地将思维导图纳入群文阅读教学中,大大提高了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思维导图 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 教学分析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6.003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系统阅读,有效弥补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不足,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思维,拓宽学习视野。而在群文阅读中积极融入思维导入,可以提升学生阅读思维的清晰性,构建高效、科学的语文课堂。

一、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严格按照大脑运行的规律进行深入思考,可以充分调动左右脑在思维、空间、图像等方面的潜能,从而充分挖掘和开发人类整个大脑的各方面潜能,比如动作、创造、记忆等。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是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关键部分。在此阶段,思维导图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和行业,小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要合理应用彩色笔、白纸。首先,学生要在白纸的中心绘制,保证留出足够的空白。思维图形是思维导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为了增强思维导图的清晰度,学生可以在不同部分使用不同的颜色,使用不同色彩将中心部分与分支部分有效连接。要尽最大努力保证思维导图的美观性,防止出现一条直线到底的现象。最后要保证思维导图整个绘制过程都使用图形。

二、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1.利用思维导图的直观性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在小学应用文群文阅读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是重要任务。为了在群文阅读中更好的应用思维导图,教师要以思维导图特点为基础,将符号、数字、色彩、线条等因素有效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出阅读主题与阅读信息间的密切联系,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给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合理插入与教学相关的视听内容,从而提升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生动性,更好的发挥思维导图重要的引导作用,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群文阅读教学中,快速实現阅读教学目标。

比如在学习《找春天》这一课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春天的认知和了解,教师要求学生在文章中标注出自己喜欢的、印象深刻的句子和段落,深刻体会使用的描写方法和技巧。通过深入分析和体会后,学生将会深刻感受本篇文章语言的魅力。为了培养学生群文阅读兴趣,教师要以文章为基础,选择同一类型的文章,引导学生积极进行群文阅读。在设计思维导图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以景物的颜色、动态等为基础,制作思维导图。为了增强群文阅读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师要将图片作为思维导图阅读教学的辅导工具,从而将阅读内容更加生动、直观、立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改变了传统语文阅读教学单调、枯燥的讲解方式,通过使用思维导图提升了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大大激发了学生语文阅读兴趣。

2.充分发挥思维导图功能

群文阅读的最终目的是以一定阅读主题为基础,将同一个单元或者不同单元的文章有效整合在一起。而思维导图具有丰富的功能,合理应用思维导图可以为群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重要保障。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鲁迅的文章时,要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文章为主要的教学对象,从而使学生全面、深入的了解鲁迅先生。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入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思考文章。首先教师要将多个作品进行对比,然后制定一个关键词,以这个关键词为基础开展不同层面的教学,鼓励学生在思维导图中寻找适合自己学习的思路和方法,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阅读水平,而且可以扩散学生的思维空间。

3.利用思维导图为学生寻找阅读连接点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他们在记忆和认知方面存在着一定不足。当小学生进行大量阅读时,会出现瞬间记忆和碎片式记忆的情况,这样无法达到预期的阅读效果。而小学语文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合理应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归纳、总结和提取阅读信息,建立不同阅读文章间的连接点,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文章阅读规律。比如在学习《草》《宿新市徐公店》这两首古诗时,小学语文教师要以古诗内容为基础制定相应的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中清晰指出两首古诗的不同之处。鼓励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准确找到两首古诗间的连接点,从而使学生牢固记忆两首古诗,深刻领会两首古诗的含义,认知和了解两首古诗。

4.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鼓励学生进行阅读积累

群文阅读为学生提供了多篇文章阅读的机会,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大量阅读积累的机会。记录自身的阅读感受和体验是提升学生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方式。思维导图是快速记录阅读感受的方式,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鼓励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升学生语文写作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比如小学不同年级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寓言故事,教师可以使用群文阅读的方式将寓言故事整合在一起。随后,要求学生合理利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在思维导图中融入自己的阅读感悟,有效整合寓言故事知识。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质量将会大幅度提升。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应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分析群文,使学生建立完善的阅读体系。为了充分发挥思维导图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小学语文教师要合理利用思维导图的直观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整体上提升群文阅读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梁健《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文学教育(下)》2019年第9期。

[2] 赵莹莹《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讨》,《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9年第12期。

[3] 张娜佳《浅析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应用》,《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年第1期。

[4] 罗玲梅《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语文课内外》2020年第8期。

猜你喜欢

教学分析群文阅读思维导图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中学物理教学探究
基于学习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高职院校《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