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探究

2020-06-01杨晓卉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32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有效性核心素养

杨晓卉

摘 要:初中阶段的历史知识教学,是带领学生探究历史的重要阶段,以具体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对人类社会发展历程进行探究与分析,更有助于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而在教学课堂上对学生的教学,还需教师合理规划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案,时刻以学生学习需求为教学核心,再加上核心素养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与此同时,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后,教师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合理选择,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学习动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历史的长河中学习璀璨文化,这也是对历史文化传承、教学的重要渠道,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教学目的,确保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 有效性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2.053

基于核心素养下,提升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充分考虑初中生的实际情况与综合能力,需要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每位学生学习需求。历史学科教学最注重学生要有一定的时空观念,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使学生能够对每个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事件内容、发展过程、产生的影响等全面地了解与掌握,以具体的历史事件进行探究,对学生思想、观念产生积极影响,在初中阶段就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历史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一、设置教学方案,改革教学方法

大部分的初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并不高,主要原因就是历史知识枯燥,所学习的历史事件比较多,各事件之间还会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都会在历史時间、内容等方面感觉到学习的难度,如果教师忽视对学生问题的解决,就会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逐渐失去兴趣。另一个原因就是传统化的教学方法带来的束缚,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结合教学内容的不同,为便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学习,设置完善的教学方案。考虑到初中生的自主能力有待提升,教师要充分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增强学生学习欲望的培养力度,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为课后自主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思维要活跃,教学面要广阔,绝对不能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灌输式教学,而且在教学方案设置中就要对历史结构进行设计,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自主能力,使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对历史知识进行研究与分析,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关注与重视,从而降低教师的教学难度。

例如:对“盛唐气象”课程的教学,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备课,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对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武则天的“贞观遗风”、唐玄宗的“安史之乱”等历史内容扎实地掌握,并结合多媒体,搜集与播放相关教学视频、图片等,便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研究与分析,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播放关于2001年上海APEC会议内容,在视频中让学生详细观察各国首脑的穿着,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各国首脑身上穿的是什么服装?”学生通过对视频的仔细观看,回答教师的问题:“唐装。”教师会再提问:“为什么在今天人们仍然喜爱唐装?说明了什么?”学生对问题详细地分析与探究,积极地表达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有学生回答:“是因为唐装的特殊性,如旗袍就直观地表现出唐装的特点。”有的学生回答:“唐朝的发展与影响都比较久远。”

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都会一一做出评价,绝不能重视教学进度而忽视对学生的评价,通过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对学生的引导与评价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然后教师进行课前引导教学的总结,以此为基础,引导出唐朝发展史相关内容,让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特色等,加深学生学习印象,整个教学工程与教学进度都能够符合初中生的学习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开放的历史价值观。

二、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为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突出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以学生学习为核心,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历史知识的学习逐渐产生兴趣。其次,要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对学生提出教学问题,学生可以自主分析,也可以小组探究分析,突出学生教学主体。教师时刻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教学内容的创新为分析内容,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更有助于准确地掌握每位学生的综合情况。教师要遵循“由简到难”的教学原则,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案,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历史知识学习并不难,去探究历史知识的奥秘与联系,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不断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我们都知道历史知识与现代化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与联系,而为使学生对历史知识全面地学习与掌握,还需要教师对历史知识进行拓展,使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等产生关联,以此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历史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效帮助教师人员降低教学难度,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对历史知识全面地掌握。

例如:对“第三次科技革命”课程的教学,教师就可以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我处理,合理安排课堂学习时间、学习内容。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对历史事件与影响的研究,帮助学生在对历史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对历史知识进行自我总结,确保每位学生的积极参与;另一方面,以课程基础知识为探究内容,包括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取得的成就、产生的影响等,新颖的教学模式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自主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学习欲望,便于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理解与掌握,然后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加深处理,逐渐拓展基础内容,以此去提升初中生的探究能力。

三、情境教学的实施,确保课堂教学效率

情境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应用,更符合初中生的学习需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引导者,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历史内容进行自主分析。为使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典型的历史事件,以讲故事的方式对学生教学。还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历史事件,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对历史事件进行讲述,既可以使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又以一种简单的方式让学生对历史内容全面掌握。教学情境的营创,使学生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下探究学习,亲身参与并感受历史事件的内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与思想,不断提升初中生的学科素养。

例如:关于国共合作相关知识的教学中,由于国共合作的时间、事件内容等不同,为使学生对每次合作的内容、时间全面地掌握,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扮演国共合作的人物,再现每次合作的事件内容等,一方面,使学生对每次国共合作的内容有一定的掌握,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另一方面,在学生积极参与、表演的过程中,教师能够以旁观者的角度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与分析,更全面地了解与掌握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方案的设计环节中以学生实际情况为依据,确保教学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最主要的是,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使学生尊重历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从而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的学习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高中阶段的受教情况,因此,初中生的学习压力也比较大,面对繁杂的学科知识,学生很难对每科知识的学习都有浓厚的兴趣,这也是大部分教师人员最苦恼的教学问题。那么为了使学生对历史知识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还需教师给学生提供新鲜感,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设计,选择新颖的教学模式等,都能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与学习欲望。让学生带着疑问对历史知识进行探究、学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更有效地提升历史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晶《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研究》,《学周刊》2018年第36期。

[2] 黎玉梅《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研究》,《新课程》2018年第7期。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有效性核心素养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