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高中体育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2020-06-01李文元

文存阅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健康高中

李文元

摘要:在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以及发展备受关注,我国素质教育明确强调,老师除了需要关注学科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之外,还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采取创造性的教育教学策略推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本文以高中体育教学为分析对象,了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策略及应用要求,以期为实现高中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学生;心理健康

一、高中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

体育是高中教育教学阶段中的基础性学科,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体育的社会地位和教學地位有了极大的提升,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直接以简单体育活动的开展为依据,无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引导,最终导致学生出现了许多消极应对的情绪,难以意识到体育参与对个人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也无法得到提升,一些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开始重新调整教育教学思路,结合学生心理健康以及全面成长发展的实际要求,将丰富多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融入体育教学环节,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保障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之中,既掌握体育学习的技巧和核心要求,又实现个人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的综合提升。

二、高中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结合上文的相关论述可以发现,高中体育对体现学生的主体与价值,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及发展意义重大,高中体育老师需要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关注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的优化升级,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了解新课改背景之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内容、新要求和新标准,积极实现高中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完美融合,在引导和鼓励学生的过程之中突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负面影响,保障学生主动参与不同的平均学习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及价值。

(一)树立学生自信心

不管是体育还是其他学科教学都必须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积极性,课堂教学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保证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树立一定的学习自信心,高中生的学业压力较大,往往将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语数外等主要课程的学习上,难以留出时间和精力参与体育学习活动,同时对体育缺乏一定的兴趣以及自信心,一点不仅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全面成长性发展,还导致我国素质教育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对此,高中体育老师需要以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树立为依据,为学生创设成功体验,关注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的真实情况,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每一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优势以及不足,老师需要以发挥学生的特长为着眼点,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及时与生进行沟通和互动,将更多的情感因素融入课堂教学环节,在鼓励学生引导学生的过程之中,让学生拥有更多快乐的体验感。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应该尽量避免过度追求最终的体育成绩,而应该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以及学习兴趣,营造自由宽松的体育锻炼氛围,让学生能够在体育活动参与的过程之中真正享受身心所带来的快乐,只有这样才能够产生更多的成功体验以及学习自信心,从而在自主实践的过程之中主动的与老师进行交流以及沟通,不断实现个人的心理健康成长以及发展。

(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学生是学科教学中的主体以及对象,体育老师需要重新调整教学思路,注重师生角色的互换,将课堂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和自主实践,保障学生能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之中认识自我,克服个人的自卑感。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更为明显,教学内容和形式比较多元以及丰富化,老师需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气质类型设置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内容,关注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以及多元性,在理解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同时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让学生在深入参与以及主动学习实践中克服个人的自卑感,主动地与老师进行互动,正确对待自己所出现的各类问题及障碍。体育老师需要留出充分的时间和精力,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帮助和肯定,尽量避免学生对自己出现认知上的偏差。

(三)促进体育课外活动的开展

为了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利用,为学生的体育参与营造良好的外部空间和环境,体育老师需要注重课外活动开展的丰富化和多元化,加强课堂内外的互动以及联系,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成长为出发点,让学生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深刻的体验,进而提升个人的心理品质,实现自身的全面成长及发展。老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身体素质,积极调整现有的活动内容及形式,关注不同教学时间以及教学空间的应用要求,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之中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技巧和学习方式。

三、结语

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学存在一定的逻辑联系,高中体育老师需要注重细节要素的分析及解读,积极借鉴其他老师的优秀做法和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参与积极性以及兴趣,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教学实践活动,将课外教学与课内教学融为一体,让学生能够在主动学习和体育参与的过程之中提高个人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张进柏. 浅析高中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J]. 学周刊, 2015(29):201-201.

[2]周忠高, 徐俊. 试析体育教学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J]. 中华文化论坛, 2008(S1).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心理健康高中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