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法学双语教学的价值与课程的选择

2020-06-01何赟

文存阅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法学双语教学价值

摘要:法学双语教学是用英语来传授法学专业知识,兼具学科教学和语言教学的双重任务。法学双语教学仍存在诸多困难,但不能因此就忽视它存在的价值,放弃探索之路。而目前开设的课程是否合适,应选择开设何种课程成为法学双语教学实践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法学;双语教学;价值;课程

早在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已将法学专业确立为最早需要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专业教学的专业之一。在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的倡议下,我国高校的法学专业开始双语课程的规模化建设。之后,教育部又将双语教学情况作为评估指标的观测点之一,促使了双语课程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然而,随着双语课程的开设,困难接踵而至,缺乏适合的教材,学生的英语水平达不到所开课程的要求,不当的双语教学损害了学科教学等等,但首当其冲的问题是应选择开设何种课程,是否目前开设的具有涉外性质的课程都适合。

一、法学双语教学的界定

双语教学是指用外语(在我国主要是英语)来传授非语言学科的教学。法学双语教学是用英语来传授诸如国际商法、英美合同法等法学专业知识。学界已普遍肯定了双语教学兼具学科教学和语言教学的双重任务,且应以学科教学为重,双语教学不能以牺牲学科教学为代价。双语教学的课堂媒介语言可以只是英语,也可以是中英文并用。课堂媒介语言的非母语性,是其区别与以母语讲授的专业课程的首要因素。

二、法学双语教学的价值

关于是否应开展双语教学,学界观点并不一致。有学者认为21世纪,英语要没落,语言的战国时代将要到来,会出现一批世界性的通用语言。学生中也普遍存在掌握中文就足以应付将来工作和生活的观点。然而,笔者认为法学双语教学有其存在的重要价值。首先,英语的强势地位是目前现实情况决定的,英语的通行为克服语言交流的障碍,促进科技、文化、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许多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国际公约及判例也多以英语为官方版本。法学专业学生若想获取最前沿信息、从事科研工作、或拓展高薪职业、出国深造几乎都需具备优秀的外语水平。当前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但复合型涉外法律人才却仍属于紧缺。

其次,传统的英语教学还未能使学生具备用英语进行专业领域和学术领域交流的能力。双语教学强调学以致用,符合语言习得理论,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自然而然地习得专业英语,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英语教学的不足。

从更深层面的专业素养培养来看,法学双语教学中普遍会涉及的比较法学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学理念的历史渊源,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和全球意识。虽然希冀通过一两门双语课程就能迅速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的想法并不现实,但若将双语课程从法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删去,这无疑是关上了学生探索法学世界的一扇窗。我们不能因为双语教学面临困难,就忽视它存在的价值,而放弃探索之路。

三、法学双语教学课程的选择

(一)国际法类课程为主的课程设置存在局限性

高校开设法学双语课程首先会考虑具有涉外性质的国际法类课程。然而,国际法类课程普遍内容庞杂,需先修的课程较多。以目前高校中开设较多的《国际商法》双语课程为例,《国际商法》是关于调整国际商事交易和商事组织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和惯例的总和,涵盖了国际货物买卖法、国际货物运输法、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法、国际商事仲裁法等内容。在笔者教学实践中发现虽然国际商法的法律文件和案例的英文材料较易获得,但内容过于繁杂,并且需要先修民法、合同法、商法、诉讼法等多门课程,专业术语多,势必要增加较多课时才不会损害学科知识,且国际商法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较少,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可开设以英美部门法为主的课程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要克服语言障碍带来的挫折感,求知欲相当重要。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因为内容多、理论深、系统性强,母语授课课时尚且紧张,故不太适宜开展双语教学。此外,讲授中国法律的课程,若设置为双语课,不免为舍近求远,因此也不适宜。笔者认为,从目前本科学生的英语平均水平来看,双语课程宜设置为选修课,或者为必选课(有多门课程讓学生选择),让感兴趣有精力的学生来学习。选择的教学内容应当有吸引力,比如,现在学生能接触到许多英美国家的法律类影视剧,学生对与我国不同的法律制度展现出浓厚兴趣,因此,建议可开设诸如普通法、英美诉讼法、英美合同法、比较企业法等课程。这类课程对其他课程知识的依赖性小,内容集中,专业术语相对较固定,也便于学生日后进行国际交流。

此外,可以网络资源逐渐丰富的MOOC为依托,设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线上学生自主学习有关MOOC课程,线下的课堂上教师可先对学生线上已学知识的重难点进行梳理和补充,然后结合有关案例或者主题进行分组课堂研讨和发言,一定程度上实现“翻转课堂”,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黄维娜.论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双语教学的定位及其实现——以广西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17-218.

[2]谈多娇.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的关键环节[J].教育研究,2010(10):91-94.

作者简介:

何赟(1980年—)女,浙江宁波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法学、双语教育。

猜你喜欢

法学双语教学价值
浅谈开放教育法学思维的培养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
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实践
黑格尔的第一节法学课
黑格尔的第一节法学课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