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师“绣花功”,宅家作业莫烦恼

2020-06-01李双群

教育界·中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激励兴趣

李双群

【摘要】前方有医护人员奋战一线,后方有人民教师为孩子学习辅导。疫情当下,守护好学生,就是当前我们最要紧的事。文章巧用古诗句,从“赤橙黄绿青蓝紫”——作业兴趣是导火线,“春风化雨润无声”——作业激励是润滑剂,“柳暗花明又一村”——暂后生作业零距离,“一枝红杏出墙来”——暂优生作业放大镜四个方面阐述宅家教学,进行丰富多样的作业辅导实践,让孩子们不做无用功,不去假努力,不负韶华年。

【关键词】宅家作业;兴趣;激励;暂后生;暂优生

疫情当下,教育工作者虽不能像医护工作者一样奔赴抗疫第一线,但守护好学生,就是当前我们最要紧的事。本人所带的班级学生即将小学毕业,为了圆满完成小学六年的学习任务,给自己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在这个特殊时期,身为一线语文教师的我也想方设法停课不停学,尤其在线上作业辅导上使出十八般武艺。

一、“赤橙黄绿青蓝紫”——作业兴趣是导火线

枯燥无味的作业只能让学生望而生厌,作为老师必能体会。宅家学习这一特殊学习环境,对老师设计的作业要求就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设计的菜单式作业深受所教班级学生欢迎。要想语文学得好,每天的课外书阅读必不可少,课外阅读作业怎么布置反馈呢?书中标注、读后感、故事梗概、人物名片、思维导图、感情诵读、读书小报……一系列的菜单罗列了出来,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兴趣上来了,一个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五花八门的作业传到班级群里。爱绘画的学生做起了读书小报;思维敏捷、记忆超强的学生做起了思维导图;音色好、爱表现的学生开始了朗诵录音;心思细腻、爱动笔墨的学生做起了书中标注……传到班级群里的作业大家分享,互相學习,又起到你争我赶、共同进步的效果。

写作文是抓破头皮的事儿,以习作《家乡的习俗》为例,我视频里带着学生聊感兴趣的家乡习俗:打酱油、祭灶神、龙抬头……再介绍大家走进名篇:徐鲁《何时再得压岁钱》,陈鲁民的《年味》,迟子建《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关于年货的记忆》,不断呼唤学生的习作兴趣和热情,带着画面下笔作文,写出来的习作再请老师、家长帮着修改。优秀的作文不断发到群里与大家分享,同时趁热打铁,翻转着花样,布置学生“佳作大家品”的习作,并指导学生如何详略得当地品,让大家真正走进佳作情境并学习别人的作文优点,对比改进自己习作中的不足,提高习作水平。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疫战期间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和感人至深的事迹,成为学生与时俱进、极富动力的作业话题。学生自愿选择作业主题组合成小组,以作业主题给小组命名,踊跃表现。在两周时间里,各小组利用网络自主地搜集疫情资料,通过电话、视频等手段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并及时记录所获得的基本资料,分头进行整理,我则随时在线上予以指导。学生的作业成果通过多种多样的汇报形式进行:“防疫达人”组利用网络搜集“新型冠状病毒”有关科学知识,探查了病毒来源和传播渠道,讨论疫情给人类带来的启示,创作防疫三字歌提醒同学们该如何保护好自己;“宣传达人”组搜集并阅读有关战斗疫情的报道,开展关于“最美逆行者”“读书是为了什么”等话题讨论,用书信、绘画、书法等手笔赞颂抗战在疫情前线的工作者;“爱心达人”组给身边的人写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倡议书,制作一份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小报,宅家统计疫情状况向家人汇报,绘出“洗手七步法”张贴水龙水龙头处……家长纷纷表示“这样动手动脑不枯燥的作业,孩子们积极参与,既有协同合作的任务,又有独立完成的作业。不但学习了防护知识,而且在生活中学到了语文,在语文中找寻了生活,为这种创新作业点赞 !”的确,能调动学生兴趣的作业,不仅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把语文知识与社会资源进行有机整合,让学生的搜集信息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得到了增强和整体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春风化雨润无声”——作业激励是润滑剂

激励是和风,是细雨,是动力。对于特殊的宅家作业,我经常在班级群里举办作业展览,作业可自评、互评、大家评。我则从正面鼓励,多用“这道题思路很清晰”“这段话构思很巧妙”“作文添加这些语句可谓画龙点睛”“今天比昨天进步了一点”等肯定句,不吝啬夸赞的语言:“宝贝儿,你是未来的小作家啊!”“孩子,书读得多好啊!作文洋洋洒洒,立意颇深,很是大气!”有时不乏幽默诙谐句,比如这些答案简直“错哭了”,就比“全错了”更容易被孩子接受。班级群里涌出的一股正能量不断感染学生,真正让学生自觉自律作业。

“晚八点相约小黑饭”是我每天进行作业答疑和反馈的必做功课。设定这一时间主要考虑家长白天上班,晚上这一时间段可以和学生一起线上参与交流。对于作业反馈,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尤为重要,如2月12日语文作业,我是这样反馈的:准时收到所有同学的作业,真好!书写最漂亮的是叶梓卿同学、花梦旋同学,不仅思维导图做得棒,而且随感写得很有深度。得到三朵花的有17位同学,其中刘祺媛、蔡雨萱、秦子涵、陆子涵、孙梓庭、李安轩、祝轩昊、张雨蝶、杨雨萌思维导图做得很具体有创意,田馨妍随感写得棒,张嘉琪、王怡作业书写明显进步,郭哲浩、田诗怡自觉提前完成第二课预习,范紫涵读书背诵作业非常认真。比起昨天的作业,很多同学自觉性增强,有明显的进步。2月20日语文作业,我这样反馈:特别表扬四位同学——陈品澍和高邓杰同学作业书写进步明显,越来越好,高邓杰的作业还能提前给大家示范,真棒!郭哲浩的自主作业总有拓展延伸,章天一的课时作业,不仅选出正确答案,还把错误原因全部写出来,有如此优秀习惯的孩子才是将来飞得高远的雄鹰。2月23日语文作业这样反馈:孩子们,我总能在你们的作业中收获一份感动!特别表扬四位同学:耿华、郭哲浩、章天一同学书上的自主学习作业认真具体,有思考有拓展,张楚萌的作文在原稿上认真修改。沙先立、李雨泽、秦子涵、李益苇同学主动上传课外书标注认真保质,戴士超、田诗怡、祝轩昊、叶梓卿、花梦旋、陈品澍作文写得特别棒,刘晨杨、曹铭萱作业书写进步明显,越来越好。我们的作业反馈语言有了温度,有了情感,才能真正成为作业的润滑剂。

三、“柳暗花明又一村”——暂后生作业零距离

班级里总会有几位暂后学生让你担忧和牵挂。我的举措之一是私信家长零距离。请家长们把学生写的作业点对点私发,一方面是沟通孩子们的学习,另一方面是督促家长们监督孩子们的学习。只有和家长们联合起来,共同管理孩子们的学习,孩子们才可能学得更好。举措之二是电话零距离。每早8点半,王一同学准时打来电话,向我汇报一天的学习安排和作业要求,我也给该生提出学习建议,帮她把握方向盘。王一同学家长所在的酒店被定为接管外来务工人员的场所,工作繁忙早出晚归管不上孩子作业,一天孩子不做作业也不能反馈。了解情况后,我致电这位家长,同时为该生多操一份心,约定定时电话,让孩子准时汇报学习情况;与该生添加好友,作业每天规定时间点对点上传,发现作业问题及时反馈;学生作业进步,及时表扬,并与大家分享其优秀作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律。

四、“一枝红杏出墙来”——暂优生作业放大镜

暂优生和班级大部队共同完成的宅家作业明显“吃不饱”。为调动孩子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我在班级群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解答者就是我和暂优生。这就逼着他们要做放大镜,课外多寻找自主学习渠道,才能有解疑答难的水平。

暂优生用击鼓传花式作业,更能放大他们的能量,鼓舞他们奋发向上的进取心。我将暂优生分成两小队,让他们自愿参加。“古诗词击鼓传花组”,按照老师所选定的课内外古诗词背诵范围,规定时间背诵熟练,并在指定时间进入视频群聊击鼓传花,充分利用好学生的黄金记忆时光,积极鼓励他们不断积累;其次是“防疫集集号组”,本组成员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我以我手写我心。针对疫情这一特殊时期,以关注时事击鼓传花,每天由一位同学写下小段随感,午间12点与同学热线分享。下面是胡乐凡同学写的随感《论中国的脊梁》——“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这次防疫战中,无论是废寝忘食、奋战一线的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还是身患渐冻症却忘我工作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无论是脸庞留下深深勒痕的‘最美医生刘丽,还是剪掉一头长发,用热血书写‘90后这么快就长大了的小护士肖思孟……正是这些无数逆流而上、主动担当、不计名利的勇者,与时间赛跑,同病魔恶战,用他们的正直、善良和勇气诠释了中国的脊梁”。这些铿锵有力的话语字字扣耳,让每位同学深受洗礼:作为中国未来的脊梁,我们不能“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的举措既调动了暂优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又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全国防控疫情形势仍然严峻,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始终保持一颗坚韧的心,尽管线上教学带来的困难重重,作业有效性也大打折扣,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们要用一针一线的绣花功夫,用一股勇于挑战的力量,用一颗热愛学生的敬业心,来让一个个拦路虎“抱头鼠窜”。

总的来说,疫情期间的宅家作业,需要教师克服重重困难,因材施教,才能确保作业质量。同时,它也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未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激励兴趣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