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国企党建工作的创新研究
2020-06-01孟慧娟
孟慧娟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 1145(2020)01- 015- 02
摘 要 党的十九大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新时期,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国有企业党组织不断加强党建基础研究,创新党建工作模式,不断开创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局面。本文主要结合新时代国有企业的党建环境变化,阐述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与指导思想,探讨和提出了新时代国有企业开展党建创新的方向与方法。
关键词 新时代 国企 党建 创新
当前中国各类市场供需结构逐步稳定,国内经济市场发展步入常态化阶段,国企发展面临较大压力。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开展党建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保障党组织在国有企业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消除党建弱化、虚化、边缘化的问题,强化党的领导能力。因此,党建创新有助于国有企业更好地跟上时代发展、市场发展的潮流,完善内部制度并提升凝聚力,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一、新时代国企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新时代加强国企党建工作,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要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更好地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应只停留在领导行为上,更需要落实到企业的发展实践中去,覆盖到企业的核心业务工作中去,并有效服务于企业的稳定经营与长期发展,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工作的统筹兼容,使群众更容易接受党建工作,从而更好地发挥党建工作功能。
(二)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从国有企业的发展实际来看,改革开放三十年间国内经济大幅增长,国有企业改革、改制过程中出现了越发显著的社会化趋势,部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地位有所下降,少数国有企业党员干部出现了政治观念弱化、理想信念动摇的问题[1],这既会危害党风建设,也会阻碍党对国企的有效领导。面对这类时代性考验,我们必须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具体到实践中,一方面要确保党组织、股东会、董事会、经营班子的职责明细化;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把党建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中;其次,确保党组织对企业各级干部的有效领导,在区分好党群工作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优先保证党组织在干部考察、推荐、选拔中的主导作用,使党组织在企业干部选拔中把好用人质量关;最后,将党建与企业各类业务相融合,通过党建工作,将从严治党扩大为企业全面从严治理(内控),要关注国内经济环境变化、社会环境变化等对国企领导、党员干部意识形态的影响,构建更坚实的思想阵地,在改进党内风纪的同时构建风清气正的企业内部环境。
二、新时代国企党建的创新方向与方法思考
(一)党建与企业工作的融合创新
新时代下国有企业党组织应紧紧把握党建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变化,以加强党的领导力为基础目标,深入到企业基层管理和经营工作当中,为新时代国企党建工作创新提供基本的方向指导。
首先,企业党组织应寻找新的党建工作的切入点,结合企业实际发展需求来制定更有助益提升党建工作深度和广度的方案。将党建教育活动、企业经营活动有机结合,通过党群带动群团组织建设,以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加强党的建设,吸引职工群众参与,更好地将党的理论传递给基层职工,使企业借助更为密切的党群关系来强化企业内部凝聚力。从党建工作的实践角度来看,企业党组织应当发展并完善领导企业各项工作的权力,在非技术和经济性活动外,充分通过政治思想、政策要求来引导企业各类事务的发展和改革,以政治思想指导企业发展,避免企业做出错误决策。
其次,依据当前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规律,开展更有助于企业长效发展的党建创新活动。结合当前国内经济市场和环境的变化情况,将国企体质深化改革作为基本目标,运用政治思想分析发展中的制度问题、思想问题,最终通过党建教育、党员管理等方式推动企业制度优化、领导或决策者思想变化,从而在党建活动创新的同时推动企业良好发展。
具体到实践当中,企业党组织应寻找政治工作与企业核心业务的有效关联点,可将文化建设作为切入点,以党建工作指导文化品牌建设工作,进而实现在企业文化发展中的党建教育渗透。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平台进一步开展常态化、高渗透性的政治教育,提升基层职工群众的思想觉悟,强化职工的工作热情和企业归属感。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党建工作的流程和推进体系需要围绕企业工作而变化,同时也需要保证党建与企业经营工作的良好统筹。
(二)常规党建工作的形式与媒介创新
党建工作的形式与媒介应与时俱进地进行创新。当前,企业党组织开展的党建工作,多以传统党建活动为主,一些党员尤其是年轻党员对参加党建活动缺乏热情,使得党建工作的效率不高、成效不明显。基于此,我们在工作实际中,可以在传统党建模式的基础上,多去探索融入新的元素,如互聯网+党建。目前中共中央宣传部推出的“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就是一款集多样化、个性化、智能化、便捷化于一身的效果显著的应用。就新时代技术发展的趋势来看,移动互联网、云技术等都是发展主流,前者在党建工作中的应用可以突破传统党建活动的时空局限,更有利于党建工作在企业各项事务、职工群众的生活中进行渗透;后者可拥有辅助分析企业职工群众的思想与意识形态发展问题,提升党建工作的精准性。
由“互联网+”启发,我们可以尝试建立“党建+”,将党建作为主元素,探索多元化的党建品牌建设,如延伸到“解难题、抓教育、找亮点、强队伍、促发展”等领域中去,借助网络平台、大数据等科技手段,采用广大党员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进一步创新党建宣传教育模式,不断推进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形成各自特有的党建品牌体系。
(三)从严治党的机制创新
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国企党建的基本思想,国企党组织应针对这一目标及时建立起完善的从严治党党建工作机制:
国企党组织在党建工作中应当全面强化作风与制度建设。通过在党建工作中加强对作风建设的宣传,提升国企干部对个人行为的约束意识,改善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提升基层群众对党的领导的信任感和认同感,提升企业内部凝聚力。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企业内各个领域的管理、治理问题,使职工群众建立良好的秩序感、约束感,同时引导职工群众加入到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工作中来,实现闭环管理。
第一,构建系统化的党内治理体系。真正将从严治党作为顶层制度的标准和目标,由此构建涵盖党组织结构调整、党建队伍建设、党建工作考核、党员干部监督等在内的系统化监督、评价与执行工作体系,一方面强化党内治理体系的严密性,另一方面强化全体党员干部對从严治党主体实践形成高度重视。
第二,建立更规范的党建工作制度。新时代党建工作的定位、任务、目标都有所变化,因此新的党建制度也应随之变化。国企党组织应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进一步促进党政融合、党建与经营融合,由党组织领导负责企业内部同级政治工作任务、经营指挥任务,使从严治党思想向企业内部全面渗透。
第三,发展更精细的党建工作模式。以从严治党为指导,重视对党内政治生活、基层职工群众教育工作进行改革,细化党建工作的顶层规划,以多样化、个性化的党建活动替代以往的单一化活动,使教育活动符合企业实际、更接地气,保证职工群众的有效参与。
第四,提升党建工作的民主化。在从严治党的实践中,党员监督、党内风气建设等还需要借助群众力量,因此新时代国企党建工作要充分开放群众参与渠道,主动做到党务、企务公开,使基层群众更方便的行使监督权力,同时也从开放化的党内教育等工作中深入了解党对严格治理的决心和成效,构建更良好的群众基础。
第五,发展党建活动品牌。借鉴经济型组织的品牌发展思想,在企业党建活动中构建典型品牌和标识[2],以此吸引群众参与。要抓住党建亮点,善于挖掘人物典型,宣传党建活动品牌,塑造典型党员形象,提升职工群众参与党建活动的积极性,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的高低、开展党建工作的能力水平、汲取新事物新知识的快慢等也是影响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新时代新形势下,还要重视对各级党员干部的培训和培养,使其不断适应和增强开展党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新时代,国企党组织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从党建与企业业务工作的融合上,从活动载体和形式的创新挖掘上,从全面从严治党机制的构建上,不断促进党建工作创新,进一步推进党建工作新模式、实现新作为、焕发新形象,将党建工作创新融于日常,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换,扎实推进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为实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淦.新时代如何做好基层党建工作[J].时代报告,2019(2):66-67.
[2]黄亦君.新时代党建品牌建设的思考[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9(4):10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