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化+层次化”高职数学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
2020-06-01吕靖谢珊
吕靖 谢珊
【摘要】面对高职数学课程开设与专业需求“供需不平衡”的教育难题,笔者总结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经验,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以“全体学生类别化、部分学生培优化”为主要思想构建数学课程体系,就这一课程体系的实施提供了建议.为解决以人为本教育观下的高职数学课程改革提供了一条新的探索之路.
【关键词】高职数学;教学困境;类别化;层次化
一、高职数学教学现状综述
高职数学多年来一个不争的教学现状是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究其原因,一方面,高职专业的设置主要是为满足社会对某一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从专业需求角度出发,以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为主要目的,对数学课程的定位是为学生在专业学习时提供必要的辅助服务.另一方面,我们把高职教育划分为高等教育,高职数学自然也归属于高等数学范畴,其知识体系以微积分为主要内容,相对封闭.高职数学教师绝大部分经过数学专业系统的学习,在教学中重视数学知识理论体系的搭建和严谨的推理过程.在高职教育理念的冲击下,教师感觉得到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下,高职数学应该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发挥作用,但又不愿去改变自己固有的知识结构,探索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之间的衔接点,最终选择保持以不变应万变的姿态、年复一年地从事自己熟悉的数学教育工作.这种数学课程与专业需求之间供需不平衡的现象在高职学生身上体现出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学生普遍认为数学难学,不想学.也有个别学校贴合专业需求开设数学课程,打破了数学严谨的知识体系,以专业需求的问题驱动为主要教学模式,得到学生肯定,教学效果良好.但在学生可持续发展中显得后劲不足,学生在学历深造、技术创新等方面因数学知识体系不扎实受到制约.
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查阅了大量国内外职教界有关该问题的相关资料,结合我院数学教学团队的教学实践,提出新的解决思路.
二、“类别化+层次化”课程体系的建构及意义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从培养人的角度出发,站在学生的立场来讨论高职数学课该如何上.大部分学生在选择职业院校之初都怀着掌握专业技术技能的心态,他们所学习的课程也以达到这一目标为主,兼顾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此,为学生授课的教师都应该考虑自己所授课程在对学生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中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其中数学知识是抽象的,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思维、空间想象素养提供动力,同时数学的应用也是相对具体的.它普遍存在于高职院校的经济管理、电气电子、计算机技术、机械制造、医药学、化工单元操作等专业课程之中,并以解决相关专业问题的方式来直观呈现.因此,它是高职院校各专业不可缺少的重要课程.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我们是以高等数学知识体系为出发点,寻找不同类别专业的公共需求,追寻的是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之共性,数学教师授课内容上仍然以严谨的知识讲解为主,致使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数学课的作用与意义.在专业课学习中用到数学知识时又需要专业课教师自己讲解,给专业课教师带来困扰.(见图1)
根据不同类别专业对数学知识的需求,我们为实现数学与不同专业的有机融合,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应用性数学课程的过程,这就是高职数学“类别化”[1].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将高职数学分为满足其职业教育阶段专业学习的应用型数学和满足其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数学知识,称为高职数学层次化.
在“类别化+层次化”数学课程教学中,我们提倡的是追求不同类别的数学内容之个性,并把个性之表现作为数学课程建设的必要成分,以专业需求为出发点,抛开高等数学框架的束缚,集合所需数学知识.在课堂讲解中,注重讲解专业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搭建数学知识与专业案例之间桥梁的能力,对另外一部分有进一步学习需求的学生提供深层次的高等数学知识.(见图2)
“类别化+层次化”数学课程体系的建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从知识输送应满足供给平衡的角度出发,站在知识的需求者学生一方,他们对数学课程的需求分为全体(工具性)需求和部分(知识性)需求;站在知识的输送者教师一方,将所输送的知识准确地投放到相应的需求者手中.向实现高职数学课堂上“教师好教、学生乐学”的目标迈进一大步.
三、“类别化+层次化”高职数学课程教学的实施途径
(一)了解相关专业的数学需求,形成高职数学“类别化”教学内容的基本结构和素材
高职数学教育者可通过开展某一专业(或专业群)教师座谈会、向某一专业(或专业群)毕业生发放电子问卷调查、查阅相关专业的教材等形式,了解该专业对数学课程中某些知识点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搜集者可以打破初高等數学的界限,关注初等数学在专业知识技能中的应用.将这些知识按照由简到难的基本顺序形成基本的教学内容结构.通过教学研讨,再调整结构顺序或增加少量必要的数学知识点.
通过调查整理,我们得出机电专业群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主要是三角函数、向量、空间坐标系及矩阵等;电气自动化专业需要三角函数、向量、复数、一元函数微积分、傅立叶级数、拉普拉斯变换等知识.其中,三角函数这一知识虽是初等数学内容,但在上述专业课程中应用广泛且有一定的难度.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我们很有必要将三角函数这一部分内容纳入高职数学内容中.
在确定内容结构的同时,也搜集到了这些内容的应用案例作为教学需要的素材,且同一个知识点在不同专业需求中的应用也不同,还是以三角函数为例.机电专业的三角函数主要要求熟练掌握三角函数概念及相关公式,能将解直角三角形、解斜三角形应用到机械加工中的对加工对象角度尺寸的确定等;而电气专业的三角函数则重视熟练掌握三角函数概念及相关公式,掌握正弦函数并用这些知识分析电流电路问题.因此,在为这两个专业的学生讲授三角函数知识时,内容不同、重点不同、案例更不同.
这样的数学课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更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学习相对应的专业课程,搜寻整理数学与专业课程之间“跨界”的部分,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对教学工作抱有极大的热情和责任感,为使学生学有所获去改变已习惯的授课体系,愿意主动向专业方向延伸.
(二)通过“必修+选修”的形式,实现“类别化+层次化”体系
通过跟专业任课教师共同商定讨论好的教学内容,在课时安排上就有相对大的主动权.一般根据不同专业需求,学生在第一学年任一学期,安排每周2到4课时不等的课时即可完成教学需求.我们把这部分数学课划分为“类别化”数学普修课.
以选修课的方式开设高等数学课,课程内容可根据自己学校所对应的专升本考试中数学考试大纲提供的范围进行选修,范围为全校各年级学生,时长为一个学期,每周4到6课时.既可以激励学生不断学习,为他们参加专升本考试打好数学基础,同时也为部分单纯热爱数学课程的学生提供可深入学习的机会.这样设置,在不多占用学校总课时的前提下,抓住想学习学生的兴趣点、破解想深造学生的难点,在校园内形成一种良性的学习氛围,传递正能量.
(三)在数学课堂中贯彻课堂思政,实现数学全方位育人的功能
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习惯不够好、持久性不强.在他们进入高职院校的第一年学习中,是他们学习热情相对较高的一个时期.数学课程是他们最先接触到的课程之一,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后续其他课程的学习.授课教师在课堂上应帮助他们克服怕困难的心理,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态度,注重过程考核和态度的养成,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树立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学习心态.
进一步鼓励部分学生怀抱更高的学习目标,提升学历.在较高志向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态度更主动,思考问题更深入,对自己要求相对严格,这些主观因素都会给学生后续的学习以及工作习惯的养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结束语
著名职教专家戴士弘教授曾经认为:“职业院校的学生不是来泛泛地接受知识、积累知识的,而是来学习实用就业能力的,要能在未来职业岗位上解决实际问题.”今天我们站在终身教育的视角下来看这句话,可以把它进一步理解为大部分职业院校的学生不是来泛泛地接受知识、积累知识的,而是来学习实用就业能力的,要能在未来职业岗位上解决实际问题.在满足这些学生对数学知识需求的基础上,为其中的积极向上者提供深造的台阶,以数学课堂为阵地,培养学生良好综合素养的形成,这都可以使我们的高职数学教育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游安军,等.高职数学课程范式——从模块化到类别化[J].数学教育学报,2017(4):92-96.
[2]朱惠君.CBE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职教论坛,2015(2):63-65.
[3]刘奇玲.从境外数学教材看高职数学教学的改革方向[J].考试周刊,2013(74):11.
[4]陈杰.对国外职业教育数学教材建设的研究[J].普洱学院学报,2017(3):72-74.
[5]曾庆柏.高职教学质量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9):5-8.
[6]欧笑航.高职数学“类别化”课程的构建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1):38.
[7]曾慶柏.高职数学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1):30-31.
[8]夏一方.构建实用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的高职数学课程体系[J].教育与职业,2012(5):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