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代科学编排高职院校课表的思考
2020-06-01郝一洁
郝一洁
摘 要: 进入新时代,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院校课表的编排至少要综合考虑课程特点、教学条件和教师队伍三种因素;遵循以人为本、优化资源利用、合理搭配、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四项原则,科学统筹地进行编排。
关键词: 新时代高职教育;课表编排;教学秩序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20)01-0013-03
课表是载明一个学校在规定教学时间内,各门课程上课时间、地点、学生班级、任课教师的表格。课表承载着一所学校的教学运行秩序和节奏。课表的编排是学校教学运行管理的基础环节,科学合理的课表能有力保障学校教学秩序的稳定。因此,课表的编排不是简单地将课程按照时间顺序罗列在表格中,而是一项具有高度复杂性和综合性的工作。进入新时代,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更加剧了这项工作的复杂程度。
一、课表编排必须综合考虑的因素
高职课表的编排至少要综合考虑课程特点、教学条件和教师队伍三种因素。
(一)课程特点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传统的以理论体系为主的学科课程相比,新时代高职院校的课程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一是课程目标不再单一地定位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及其逻辑结构,而是更加注重理实结合,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判断事物的行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二是课程内容上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不断充实增多。三是教学模式上开始探索“做中教,做中学”,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行动过程,掌握学习内容。这些特点使得高职的课表编排不能再像传统的课程那样两节课一编排,大量理实一体、实践性、操作性较多的课程需要一次3节或者4节甚至更长时间的集中连排,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获得比较完整的行动体验和能力提升。
(二)教学条件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职院校在规模上有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为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各级政府都从教学硬件条件方面进行了大力的投入,同时,各高职院校还建设了一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教学条件和资源也是课表编排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
(三)教师队伍
课表编排时需要考虑的教师队伍因素主要包括四方面情况。一是校内专职教师可能一学期上多个班级的多门课程,排课需要避免教师时间上的冲突;二是校内兼课教师(在校内担任其他岗位工作任务而兼职上课的教师)时间上的特殊要求;三是所聘请的校外兼职教师上课时间的保证情况;四是要适当兼顾教师私人的一些实际困难,如进修学习、体质较弱、哺乳期、离校较远等。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课表编排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这里的人包括“学生”和“教师”。课表安排“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考虑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因素,科学合理地编排课程,既有利于学生学习,也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一方面课表的安排既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和学习习惯,又要让学生能够做到张弛有度、劳逸结合。这就要求课表的编排既要考虑课程性质,把不同类型的课程穿插安排,还要尽力保证一学期内每日和每周的课时能够均衡。另一方面,课表安排要考虑教师个人的特点和便利性,以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客观地说,很多时候照顾教师个人要求和满足学生学习需要是有矛盾的。显然,在有矛盾的情况下,应该优先满足学生学习。因为,保证学校的教学秩序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所以,课表安排“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有利于学生学习成长为主,兼顾教师个人实际困难。
(二)优化资源利用原则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从国家到地方到各院校都加大了对职业院校教学资源条件尤其是实习实训基地的投入。高职课程内容大幅度增加了实践技能性内容,教学方式也加大了实践动手环节,因此课表的编排必须考虑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这就要求课表编排之前,各任课教师务必基于院校实际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列明课程类型和授课条件要求。而课表编排人员必须做到对院校的各种教学资源,如教学班级规模、各类教室和实训室数量、教学教辅设备数量等心中有数。以便编排课表时,尽量做到物尽其用,尽可能减少资源的闲置或使用冲突,以实现教学目标。
除了基本的教学条件资源要充分利用之外,还必须要考虑时间资源的有效利用,一般而言,全日制学生的课程应该安排在白天和工作日的时间,要尽量避免晚上和周末时间排课。
(三)合理搭配原则
高职院校的课程从课程性质上主要分为三大类:公共平台课、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素质拓展课程。从教学内容和方式上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理论性较强,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学习起来相对脑力付出较多的课程,这主要是多数公共平台课、部分工學结合改革尚不到位的专业课程。另一类是实践性较强,学习起来动手操作较多,体力付出相对较多的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是工学结合改革力度较大的专业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考虑到学生学习的效率和难易程度,课表安排有必要针对不同的课程节奏安排不同的课时和时间段,并合理搭配。比如前者一般2节连排,后者一般3节或4节连排,同时要把间隔时间根据专业的特点和学习要求进行合理搭配。
(四)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课表承载着学校的运行秩序,是学校教学运行调度的总标准,因此,一旦排定就应该有较强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任何人不可随意改变。但保持课表的稳定性并不是说课表就是僵化不可调整的。在教学运行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客观条件发生变化,如学校临时安排学生参加一些大型集体活动,教学条件出现意外变化,教师因公或因私暂时不能上课等,这些情况的变化,应及时进行调整。一般而言,在每学期排课之初,就应该尽可能把本学期所有的变化事项考虑进去,以避免课表的频繁调整变化。但如果确有临时情况变化影响到课表执行,教务部门应该依据规范和程序进行课表的调整,并通知到师生和相关人员。
三、课表编排工作的组织和编排方法
(1)科学统筹高职院校的课表编排工作。《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明确指出面向教育现代化的第十项战略任务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高职院校院系二级管理体制改革是推动高职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2]。因此实行院系(或二级学院)二级管理是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趋势和方向所在。近年来,不少高职院校已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实践。高职院校二级管理体制下,通常把许多管理权限下放,其中包括课表编排在内的教学组织和日常运行管理权。显然,管理权限的下放有利于充分调动二级教学单位(二级学院或系部)自我管理和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但也出现了各二级单位各自为政,资源被切割不能共享的现象。因此,二级管理体制下,基于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虽然课表的主要编排权利下放给二级教学单位,学校也应该站在全校的角度进行适度的统筹,以保障教学资源的合理调配和充分利用。
(2)提前安排布置教学任务。为保障每学期开学时的教学秩序,一般应在上一学期的第16周或者最后一个月,根据各年级的人才培养方案,着手布置下学期的教学任务到授课教师,以便教务人员根据教学任务编排课表。
(3)搜集专业、教师、课程对课表编排的特殊意见和要求,并结合教学资源条件和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情况,综合分析各种影响课表编排顺序的因素。
(4)在一张空白表中列示出各种因素需要占用或避免的时间,以便正式编排课表时特别加以注意。
(5)以教学班级为主线,从难到易、从繁到简编排课表。一般而言,教师多头上的合班公共平台课程,因为涉及班级较多,编排难度相对较大,一旦调整涉及面宽且调整繁杂,应该优先安排。其次,结合合班情况,编排带多头课的教师的课程和实习实训资源利用率高的课程。最后,把占用公共教室或教学资源的单头课进行插空安排。
(6)健全教务管理系统,为学校科学编排课表提供技术支撑。据了解,虽然目前各高职院校教务排课采用了教务管理系统,实际上不少学校仍然是各二级单位先应用EXCEL手工将课表编排好了以后再输入教务系统,这样做实际上增加了排课的工作量。如果能够提升教务系统的功能,把所有教学资源的共享情况在教务系统中统一显示,无疑将大大节省排课工作量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不断健全教务管理系统,切实为学校科学编排课表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2019-02-23).http://www.gov.cn/zhengce/2019-02/23/content_5367987.htm.
[2]褚建偉. 高职院校院系二级管理问题归因与对策研究[J].中国培训,2019(8):24.
Abstract: Entering a new era, with the deepening of teaching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arrangement of curriculum schedul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take three factors into account: curriculum characteristics, teaching conditions and teaching staff. Following the four principles of people-oriented, optimizing the use of resources, rational collocation, stability and flexibility, the arrangement is carried out scientifically and comprehensively.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Arrangement of curriculum schedule; Teaching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