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襄垣秧歌发展及其社会功能的转变

2020-06-01贾素梅王敏婕

北方音乐 2020年7期
关键词:社会功能

贾素梅 王敏婕

【摘要】襄垣秧歌是流传在晋东南地区的民间小戏,产生于明末清初的乡村社会,经历了从民间小曲到民间小戏的发展过程,在抗日战争中逐渐壮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达到发展顶峰。本文客观分析襄垣秧歌变革发展的过程,及其在不同发展阶段中社会功能的变化,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襄垣秧歌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关键词】襄垣秧歌;乡村社会;社会功能;民间小戏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7-0077-02

【本文著录格式】贾素梅,王敏婕.襄垣秧歌发展及其社会功能的转变[J].北方音乐,2020,04(07):77-78.

襄垣秧歌产生于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北部地区,最初以自娱自乐的形式存在,后逐渐出现在节庆、礼俗等活动中。乡村社会生活是主要表现内容,乡民不论是参与表演,还是作为观众,都能从中获得精神的愉悦和情感的共鸣。随着社会变迁,乡村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变,襄垣秧歌在随方就圆的适应环境过程中发展前行,在反映时代和社会发展特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作用。

一、田间地头的自娱自乐为襄垣秧歌的产生提供了土壤

襄垣秧歌产生于明末清初襄垣北部地区,由当地的民歌小调及劳动号子等曲调为基础发展而来,因以妇女们纺棉花时哼唱的小调为主,所以叫“纺花调”。后来在演唱时配上锣鼓,加入到闹元宵的红火中,称为“闹秧歌”,襄垣秧歌由此得名。襄垣秧歌的曲调由上下句构成,唱词主要是庆丰收的喜庆吉语,也作即兴编词演唱。乾隆十年(1746年),加入伴奏樂器,有了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演出服装,划分了人物和行当。咸丰十年(1860年),出现了由乡民自发组织的“自乐班”“同乐会”,除秋收后和元宵节外,还在其他特殊的日子表演,伴奏乐器增加了二把、三弦、笛子等。光绪年间,襄垣秧歌吸收西火秧歌的唱腔元素,在原有二性板的基础上创造了慢板、紧板。故事情节也逐渐丰富起来,其演唱形式和规模向传统大戏靠拢。襄垣秧歌在自娱自乐、这村演给那村看的互动中丰富了乡民生活,发展了乡村音乐文化,成为乡民广泛参与的非功利性民间活动,与乡村社会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自娱自乐成为这一时期襄垣秧歌的主要社会功能。

二、娱人、教化、娱神为使襄垣秧歌发展奠定了基础

(1884年)光绪十年成立的半职业性的秧歌班——十八村秧歌班,标志着襄垣秧歌走上了半职业化发展道路。襄垣秧歌在唱腔、服饰、砌末等方面得到改进,二簧、二把和胡乎成为乐队的三大主要伴奏乐器,演出剧目有《刘芳舍子》《双箭会》《训子》《断桥》《凤仙庄》《兰家岗》《河灯会》等50余本。襄垣秧歌由走街窜巷的自娱自乐性表演,转变为以演剧为生的舞台表演;观演双方由乡民与乡民的身份,转变为乡民与职业演员的身份,导致双方的交流方式由相互交谈转变为对话,襄垣秧歌在愉悦乡民的同时也体现出对乡民的教化功能。

清末民初,涌现出很多襄垣秧歌“自乐班”,产生了很多秧歌名艺人。后又涌现出很多职业戏班,促进了襄垣秧歌的革新发展。1924年成立的“改良新剧社”,除唱秧歌外还唱梆子,通过新拍莾靠大戏、改编传统剧目、自编反映现实生活内容的现代时装戏受到观众的喜爱。在排演时装戏时,“富乐意戏班”开创聘请女演员之先河,提高了襄垣秧歌的角色美感和辨识度。随着时局动荡,乡村经济衰败,敬神请戏成为乡民力所难支的重负,秧歌开始出现在了各类敬神和庙会的戏台上,势头更胜传统大戏。襄垣秧歌在娱人、教化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娱神的功能,提高了其在乡村社会中的地位。襄垣秧歌在与梆子腔同台竞戏的过程中,吸取梆子腔的唱腔板式,逐步形成流水和圪联两大类,伴奏乐器也分为文场乐器和武场乐器。襄垣秧歌得到长足发展,演出足迹遍及晋东南各县。

三、抗日宣传为襄垣秧歌壮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晋东南抗日根据地,襄垣秧歌凭借其在乡村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成为宣传抗日的重要手段。襄垣秧歌走向革命道路,由个人组织的班社演出形式变成由共产党领导的专业剧团。除上演《青峰山》《清河镇》《刘芳舍子》《小二姐拜节》《状元拜塔》《断桥》《刘家庄》等传统剧目外,还创作了大量反映时代特征的现代戏,如《捉汉奸》《小站岗》《劝荣花》《送夫参军》《送军粮》《搞好生产》《换脑筋》《换装杀敌》等,新排了《邺宫图》《韩玉娘》《万象楼》等历史剧和《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来成家庭》《天灾人祸》《血泪仇》《斗黑山》《白毛女》《赤叶河》《一家人》等现代剧。在发扬秧歌传统的同时,吸收和借鉴歌舞、话剧、歌剧及民间艺术的精华,使襄垣秧歌的唱腔板式更加丰富,演出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襄垣秧歌在宣传抗日、推动减租减息、婚姻自由、扶正压邪运动的开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时势紧张的社会环境下,获得了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空间。这一时期,襄垣秧歌的政治功能凸显,娱人、娱神功能和道德教化功能减弱。

四、专业化的发展推动襄垣秧歌进入鼎盛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襄垣秧歌剧团的编导力量、演员阵容、表演技艺、演出剧目等均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襄垣县委县政府抽调专职创作人员到剧团进行挖掘、整理、改编传统剧目的工作;召集秧歌名老艺人座谈,对梳理秧歌的历史脉络以及传统剧目的收集、整理、改编、继承发展等发挥了重要做用。1976年后,襄垣秧歌剧团对秧歌演出形式进行了一系列革新,在演出的剧目中加入武功戏、宫廷戏,新排了《雏凤凌空》《瑶山春》《三岔口》《挡马》等文武带打剧目,道白上也进行了改革,由方言改为襄普话,受到观众的喜爱。襄垣秧歌的社会功能在这一时期得到重新定位,此消彼长: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襄垣秧歌的政治功能弱化了;随着“破四旧”运动的开展,襄垣秧歌的娱神功能弱化了。襄垣秧歌的娱人和教化功能趋于上升,襄垣秧歌逐渐向传统回归,以专业表演者的方式向民众进行传统的对话,民众只是作为观赏者参与其中,襄垣秧歌在这一时期得到长足发展。

五、媒体发展和流行音乐兴起迫使襄垣秧歌重新寻找发展方向

改革开放初期,虽然秧歌剧团新排了《雷童宝投亲》连三本,移植历史剧《红楼夜审》《三夫人》《秀莲图》《绣花女传奇》《正气千古》等文武带打的宫廷戏,但剧团的状况日渐消沉。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广播、电视等现代传播媒介的普及应用,外来音乐文化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导致襄垣秧歌的演出场域和受众逐渐减少。襄垣秧歌由于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而遇到了发展得阻力。尽管县委县政府试图帮助襄垣秧歌走出困境,但最终没有起色,1994年襄垣秧歌剧团解散。

六、襄垣秧歌在地方政府引领下的发展

近年来,襄垣县政府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优文化发展环境,创新文化管理体制,设立乡镇文化站,有效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围绕“一台戏、一次文化活动、一场电影”的“三个一”工程,襄垣县委、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和襄垣秧歌剧团定期深入乡镇、农村进行巡回演出,改变了偏远地区看戏难的现状,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通过举办襄垣秧歌大赛等系列文化活动,更是把文化生活延伸到城乡的每一个角落,为襄垣县秧歌的发展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襄垣秧歌再次回归大众,在娱乐民众的同时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采,在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中走向现代,并以现代文化的新形态传承传统文化内核。

七、襄垣秧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的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多年来,我国始终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2008年,襄垣秧歌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襄垣秧歌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大量传统剧目得到整理和记录,音乐唱腔和表演形式也得到保护,并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开拓创新。新编历史剧《豫让与赵襄子》的音乐创作突破传统,受到群众喜爱。新编现代戏《山村母亲》的音乐、唱腔及过门设计具有强烈的现代气息,给襄垣秧歌注入了新鲜血液,提升了襄垣秧歌的艺术表现力,既让传统的秧歌音乐回归大众视野,又不断创作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新作品。襄垣秧歌在传承与创新并举中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为襄垣秧歌在新时期的发展注入活力。

八、产业结构调整对襄垣秧歌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第二、三产业在农村地区迅速发展。农耕不再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和全部生活,他们开始成为工厂中的生产者、第三产业的服务人员或民营企业主等。这部分人行走于城市和乡村之间,双重身份使其具有双重文化认同,但乡音乡情依然占据主要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双重文化结构比例不断发生变化。生产方式的转变最终带来文化生活的变化,人们对襄垣秧歌音乐文化传统的认同逐渐淡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了襄垣人既有的时空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审美感知,进而影响到襄垣音乐文化的生态环境。

九、列入非遗保护使襄垣秧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襄垣秧歌生发于乡村社会中,是乡村文化的凝结和体现,对于乡民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虽然有外来音乐文化的加入,但襄垣秧歌在乡村社会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依然拥有大量的爱好者。在襄垣秧歌剧团沉寂三年之后,1997年县委县政府责承宣传部、文化局对秧歌剧团进行整顿,并提供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经过两年的努力,剧团恢复了《赵兰英进京》《小二黑结婚》《绣花女传奇》《刘公案》《玉凤配》《雷童宝投亲》一二本等剧目,新排了《风流父子》《风流婆媳》《生儿大奖赛》等现代戏,襄垣秧歌逐渐走出困境。2008年,襄垣秧歌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襄垣县煤矿接管 剧团,在解决演职人员生活问题的同时,投资更新设备,致力于新剧目的创作,为襄垣秧歌的发展和秧歌的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襄垣秧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王德昌主编.襄垣鼓书精品汇集.内部资料.

[2]王德昌主编.襄垣秧歌.内部资料.

[3]程锡景主编.太谷秧歌音乐集[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4]关庆顺编.晋中秧歌音乐分析与创作[M].北京:华艺出版社.

[5]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1949—1989)[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贾素梅(1973—),女,硕士,人民音乐出版社,副编审;王敏婕(1982—),女年生,本科,襄垣县文化馆,副馆长,中级馆员。

猜你喜欢

社会功能
浅析音乐的美育作用
基层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探析
壮族(布偏)天琴文化的社会功能探微
浅谈爱德华·邦德《李尔》中的“布莱希特式”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社会功能探讨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当前我国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社会功能分析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
以数据新闻获奖作品探析数据新闻特征
浅析维吾尔族乐器独它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