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艰苦朴素“第一老”

2020-06-01本期主讲人西充县关工委宣教团团长何斌全

关爱明天 2020年5期
关键词:路权四川

本期主讲人:西充县关工委宣教团团长何斌全

编者按

四月,一个追思缅怀的月份。有一位老人已经逝世半个多世纪了,然而他的形象却始终留在国人的记忆中:在新中国最负盛名的油画《开国大典》上,毛主席身后那位一袭长布衫、银髯飘拂的老人,在人群中显得格外醒目。那一天,毛主席用带有浓厚口音的普通话郑重宣布:“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为(国家)副主席。”那位老人就是张澜先生。朱德的老师,中央人民政府原副主席、民盟中央原主席张澜先生,4月2日是他诞辰148周年的特殊日子。张澜一生为官清正廉洁,生活艰苦朴素,是杰出的民主革命家、社会活动家、人民教育家和伟大的爱国者。他的布衣长衫从家乡穿到繁华的上海,穿到就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毛主席曾称他“中央人民政府艰苦朴素第一老”。

张澜先生一生,从动荡不安的清末到共和国的成立,致力于探索救国、民主、自强之路,经历了无数艰难和险恶的考验,始终刚直无私、正气磅礴,与日俱进、奋斗不息,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期系列专栏将特邀南充市西充县关工委宣传教育团团长何斌全,讲述张澜先生的故事,以引导青少年继承和发扬张澜先生的爱国情、报国志,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努力向上,勇攀高峰,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南充市建华中学新生走进张澜纪念馆参观,了解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上好爱国主义“第一课” 赵效泉 摄

张澜先生于1872年4月2日出生于四川南充乡下的一个佃农家庭。张澜的父亲张本清是个秀才,在乡村当私塾先生,张澜从小随父读书种地,一贯穿土布衣、打光脚、吃粗茶淡饭。当时列强侵略中国,清廷腐败无能,国家濒于危急存亡之秋。然而在山水阻隔的四川腹地,张澜和很多人一样,对这一切闻所未闻。一年又一年,他念着“子曰”长成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形貌,品学兼优、儒雅斯文,身上更兼有父亲的正直端方和母亲的克勤克俭。

22岁那年,他穿着生平第一双布鞋踏进了科举考场,并一举考中秀才。此后,张家博得“农家五父子、一门四秀才”的美誉,张澜自是其中的一分子。然而进学的欢欣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真正的乱世已经到来。

与日俱进寻找变革之路

次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甲午战败,举国震惊,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摆在每一个中国人面前。埋首于古籍经典中的张澜一下子被震醒了,亡国的危机令他感到椎心的痛,开始急切地寻找变革图强的道路。

1903年,31岁的张澜作为四川官派留学生东渡日本,进入东京宏文书院学习。亲眼看到了明治维新带给日本的巨大变化,张澜深受刺激,他迫切地希望光绪皇帝也能重掌大权,带领中国变法维新,走上图强之路,也愈加对大权在握、阻挡维新的慈禧满怀愤恨。在留日学生举办的慈禧太后七十大寿庆祝会上,热血的张澜大声疾呼:“皇太后既已年过古稀,还不退位,更待何时?”

一声怒吼,振聋发聩,吓坏了清政府驻日公使。张澜被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关押起来,并被遣送回国。从此人们也都知道了留学生里出了个不怕死的四川人。张澜回到了家乡,在南充县顺庆府官立中学堂,他满怀教育救国的热忱,大刀阔斧改革旧习俗,推行中西合璧的新课程。这所默默无闻的乡学很快成长为生机勃勃的近代新学堂。朱德就是张澜这一时期的学生。对于教务长张澜,朱德印象最深的是他的严厉与刚直。

不仅如此,张澜还在教育领域做出了更多的尝试。他自建小学堂,领着学生大搞体育运动;他鼓励学生自由思考,结合时事讲述经史子集,让学生自由体悟。他还倡办女学,呼吁解放缠足,带领女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多参加户外活动,释放自己的头脑与活力。

正当教育革新家张表方(张澜,字表方)的名字逐渐为川人所熟知的时候,急转直下的国事把他推向了另外一个陌生的舞台。

不畏强暴刚直不阿

1911年,腐败的清政府宣布将民办的川汉铁路权收归“国有”,转而以路权做抵押,向美、英、法、德四国银行大举借债。四川人民群起反对,四川总督赵尔丰企图镇压人民这场爱国运动,诱捕保路运动的代表张澜、罗伦等9人,特别对张罗二人大刀架颈,洋枪抵胸,胁迫他们屈服。张澜临危不惧,面不改色,据理力争,揭露清廷把路权收归“国有”的阴谋。他说:“既然准许四川人民出钱修路,断不能说路权不属于出钱的四川人民;既然‘庶政公诸舆论’断不能说四川人民争取自己的路权为非法,要是出尔反尔,把路权从人民手中夺出去卖给外国人,这简直是引狼入室,为害匪浅!”赵尔丰理屈词穷,拍案大叫“张澜你太横强”,当即喝令将他们囚禁,“候旨听斩”。

1911年的仲夏格外闷热。在有屠夫之称的赵尔丰的牢房里,当其他狱友纷纷以沉痛的笔调留下遗书的时候,张澜信手拈来的却是一篇由30种鸟名连缀而成的游戏之作《田家乐》,里面有“清流离垢浊,知希有余荣。谗无百舌忧,斗无批颊惊。得失信天缘,春锄安平生”,这便是张澜的风骨。毛泽东曾用“与日俱进”比拟张澜思想的进步,而在他的血液里,传统放达的文人气韵始终生生不息。

后因保路同志军和武装群众围攻成都,赵尔丰被迫将他们释放。这场四川人民的保路运动也就成了辛亥革命的导火线。正如孙中山所说:“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奇异,武昌革命或许要迟一年半载的。”

武昌起义后,同年冬四川成立军政府,张澜受命出任川北宣慰使。之后的八年里,他先后担任川北宣慰使、四川嘉陵道道尹和四川省省长,一路兢兢业业。他清廉自守,多有建树,成了人们口中所传的“川北圣人”。

四川有一年闹灾害,他的四弟致书给他,说希望在政府部门谋一个低微的职位,以挣一点现钱养家糊口。张澜就回信说,“我受百姓推举,实为百姓仆役”——说身系一切权力都是百姓所委托,怎么能用这样的权力来为自己的弟弟安排职位?然后还写道,“弟如爱我,应体谅我的心情,以在家中替我孝敬、侍奉老母为最好。”后来,亲朋故友来托关系的越来越多,张澜不胜其扰,后来干脆辞职一了百了。

虽然时局总把张澜推向高位,但他却一直坚守“清廉为民”的原则。在任时,张澜总把母亲和妻子留在乡下,让她们依旧过着养猪、种地的农村生活。平日里的张澜也是两袖清风,不但不会收受贿赂,对外应酬还总是自掏腰包。一来二去,张澜负债累累,不得不将祖辈留下来的几亩薄田变卖,家中一贫如洗。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路权四川
A gift I treasure
Pingtan in Suzhou
四川:不只辣,还很甜
“路权保护”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研究
路权分配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为路域环境“整容”——探讨公路路产保护与路权维护
卡车的路权限制及其影响研究
城市规划师告诉你,路权的定义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路权理论”的商榷
灾后两年新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