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管理哲学思想及其当代镜鉴以《道德经》为例①
2020-06-01李巧巧
李巧巧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 北京100091)
老子的《道德经》拥有完整的哲学范畴和系统的思辨逻辑,其中贯穿的动态管理哲学思想便是应时而变、因势而谋的“圣人之道”,即老子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老子所处时代礼文僵化,苛政戮民,统治者过分的“有为”摧残民生,导致朝政腐败,民心大乱,最终造成“为者败之,执者失之”[1](P165)的恶果。因此,老子认为国家治理当避免过分的“有为”而遵循“道”之自然之理和必然法则,求“无为”。因为过分的“有为”会让人的自觉心陷溺,“执”于外物,故而,无为方能无败,也只有“无为”方能达到“无不为”之效用。因此,老子管理哲学的论纲便在于“无为而治”,这一治理理念所倡导的维护万物发展,使万物因循自在规律发展演化的领导哲学思想对当今时代的政治领导仍有深刻的指导借鉴意义。本文以老子《道德经》文本为例,试图以具体管理活动过程为线索对老子管理哲学思想进行发掘、重构,并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阐发老子管理哲学的时代意涵。
一、老子以“无为而治”为核心的管理哲学思想体系
《道德经》中的管理哲学思想重视整体性、系统性与动态性。老子认为,作为整体的宇宙是一个相生相克的系统,变动不居的万物之运行因循“道”之自然理则,天道如此,人道亦然。若要使得国家得治,管理者就必须把握无形无相的“道”、变中之不变的自然规律,这一规律体现在政治领域就是“无为而治”。作为老子管理哲学思想的总论,“无为而治”包含了“和谐平衡”“抱一归朴”“谦下善救”和“无知无欲”四个方面互为表里的纲目,四者共同构成老子完整的管理哲学体系。
1.“和谐平衡”的管理原则。“无为而治”的第一要义是“不妄为”,即圣人倡导的“和谐平衡”原则,“和谐”即“守中”,[1](P13)平衡为“损有余而补不足”,二者相辅相成。老子认为,如果找得到一确定事物的“中”,就是找到了其相对稳定的状态,也就是找到了该事物的本质方面。这种找到事物之“中”并“执中”的行为即为“守中”,“中而用之”方能和谐,“不为”和“妄为”都会失“中”。国家治理的目的在于谋求和谐发展,只有消弭个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才能使人民平安富足,社会和谐安稳。老子谈“治大国,若烹小鲜”[1](P157)亦同此理。国之治理之要便是不扰民,因为扰则害民。只有领导者遵循“清静无为”的管理原则,顺应万物的和谐规律,才能达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事而民自富,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欲而民自朴”[1](P149)的政通人和之境。“圣人之道”在于效法天地,所以“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1](P129)之所以“无常心”,是因为圣人对百姓一视同仁,不存分别心,不执著于“为”于百姓,而是顺应其生长规律,重视“和谐”之道,“以百姓心为心”,使得民风归朴,社会安宁。因此,只有领导者以“致虚”“守静”[1](P35)为复命常道,在孤独中守得本真,在寂寞中回归自然本原,天地万物才会在自然而然的天地法则中走向和谐均衡,即老子所说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1](P117)
老子所谈的平衡即是“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1](P6)指相对的凡事都有相反相成的两面性,矛盾与斗争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并在“道”的引领下达到平衡,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法原理。“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1](P186)即天道法则就在于“损有余而补不足”使万物达得平衡。因此,老子认为“圣人之道”之所以能安邦治世,是因为圣人之道效法天道的客观规律而不是靠管理者有限的主观意愿作判断。圣人治世要求自觉顺应规律,而不是妄加干涉,肆意折腾必定破坏事物之间的平衡与和谐。只有圣人“无为”领导,才不会将领导者的主观意欲强加于社会,人民才能依据自身禀赋顺性发展。所以老子也规劝管理者要将习得的知识内化为智慧,遵循“无为”的自然之“道”,不造作,不矫饰。通过“损有余而补不足”最终达到“守中”的状态,同样,要“守中”便要“损有余而补不足”,故和谐与平衡实是二而为一的领导原则。
2.“抱一归朴”的管理思维。老子认为理想的管理思维是保持自然本性,着眼整体性和系统性,既从宏观处看问题,也对微观问题做多面向的省思,即“抱一归朴”。《道德经》指出了道派生万物的过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意指“一”有道生化万物的作用,国家政治是道由上而下的具体落实,即阴与阳“冲气以为和”。[1](P117)“冲”为虚,“和”为生,即生生不已。因此,“抱一”就是“抱到的虚气以生生的作用”。对管理者来说亦然,施令当顺应万物运行的自然理则,保持“一”统辖下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老子哲学不仅重视整体,也强调处于整体中的个体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老子所谈“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1](P55)正是此理。一个国家若内部起争端、闹分裂,必遭灾难。唯有凝聚力量、团结一体、国家才能富强安宁。
除了遵循道之统一性与整体性,老子认为管理者还需要做到“归朴”“用朴”。朴指心性的纯朴,“抱朴”是指保持自然的本性。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皆有两面性,相生相克,统合为“一”。正如老子所言:“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为官长,故大制不割。”[1](P73)文中所指“天下溪、天下式、天下谷”都是作为宇宙逻辑的“一”的不同表现形式,对“道”的遵循践行即为“德”,“常德”则指“德”的种种状态。知荣守辱,去除内心的私欲与贪执,不执著外在的名利声誉,使心地纯净有如朴木,将本心回复到自然本初的素朴纯真状态,便是有“德”的体现。治世的大法,就是要用“朴”,老子认为圣人之所以能为“百官之长”,正是因为他们能善用这些素朴的自然。因此,理想的管理者当把握宏观的整体,运用系统性思维,使得体制运行中的分工合作、分层负责等的各个环节协调一致,呈现和谐统一的整体状态,因为真正高效良性的管理是整体性的、系统性的,绝不会互相割裂,也就是老子倡导的“大制不割”。
由是观之,管理者当效仿“无为而治”的圣人之道,不执著于已有的声名成就,自视过高,还应当率先垂范,提高个人修养,达到素朴寡欲之境,人民才能顺性自化。因此,理想的管理者一方面要时时自省,检视和提升自身的觉悟修养,另一方面,在管理、决策等过程中当着眼宏观、着眼系统,注重前瞻性、有效性和最终结果,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和统筹全局的大局观。
3.“谦下善救”的管理态度。管理者需深藏若虚、礼贤下士、谦下不争。谦者不自盈,不苛责刚愎、夸耀彰显,不独断自恃、妄自尊大。“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1](P169)老子以江海比喻善于管理的圣人,百谷为人民,阐明了圣人善治的根由,是圣人谦卑居下不狂傲,不暴戾,以德服人而非以专断强权震慑人,所以才如同江海一般百川汇集、民心归附。如果违背人民的本性,用强制的办法加以统治,施行穷兵黩武之苛政,国家必将因为不合于“道”而走向灭亡,即“夫物或行或随;或觑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因此,老子认为管理者应“去甚、去奢、去泰”,[1](P76)施行圣人之道,不走极端,秉持“中道”,率先垂范、先人后己,修持虚怀若谷的容人美德和处下居后不争的雅量,放低身段,才能得到人才拥护。
除了谦下不争之外,老子认为管理者还应当秉承善救人、救物的管理态度。这一观点在《道德经》中被表述为:“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讁;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1](P70)意为善于行走、言谈、计数、关闭、捆缚等行为的人,不用借助外物就可以发挥行走、言谈、计数等事物本身内在的力量。之所以能如此,是因为老子所谈的“善”是真诚与真理、内在与外在的融通合一,掌握了事物内在的运行之大道,因而能够顺性而为、删繁就简、把握精要,最终达到“行所无事”的境界。因此,圣人之道之大智慧在于认识并把握宇宙万物的运行法则并顺应遵循它行事,这样不用事事心存计算也能将问题自然化解,也即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不抛弃物、抛弃人。因此,老子倡导的管理态度是一视同仁,超越善恶对待“无为”管理,老子所谓“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因循自然之理,静待时机然后“作为”,所谓“天道无亲,常与善人”,[1](P188)正是无为而自然之意。
4.“无知无欲”的管理修养。“无知无欲”是管理者实现自我超越的必备修养和必然要求。老子认为,理想的管理者行事力求公允,去除内心的偏见而作出公平公正的决断,克制过分的欲念时刻保养德行,为公办事,避免因损公肥私带来祸乱。“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1](P8)正是这一思想的具体表述。在老子看来,之所以过分推崇才德之人、稀缺之货能够引起人的贪婪之性,引发百姓争夺、偷窃、迷乱,是因为天地太虚之气的神正之德赋予人德行,但人的身体形质使人之德行出现残缺。因为人之身有“欲”,人之心有“知”,心之“知”与耳目口鼻等身之“欲”会不断驱迫人向前追逐,所得越多,所欲更甚,贪得无厌终会招致灾祸,“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1](P125)因此,人的德行必须约束人对欲求的追逐,欲求过度人便会丧失其德,社会便会陷于危乱。所以,老子认为,一方面管理者自身要戒惕贪婪纵欲的生活,荡涤内心的机伪巧诈之“知”,摒除偏狭之见,约束个人德行,归复“清静无为”的自然状态;另一方面,管理者也当以引领人归复自然本心为主,“虚其心,空其腹,弱其志,强其骨”,逐步消解能引发其作乱的思想和行为动因,让其不敢妄为造事,这样便能保持社会安定。
但值得注意的是,老子所谈的“无知无欲”有其特定的语境和内涵,因此断章取义的歪曲理解是不可取的。第一,老子所说的“无欲”,并非否定和压制人的本能欲望,而是反对过度纵欲,因为人之“五色”“五音”“五味”之欲,一旦放纵就会使人“目盲”“耳聋”“口爽”,声色之娱会损坏人之德行,使人“心发狂”“行妨”,[1](P60)所以圣人会摒弃这些巧诈之欲,而安乐知足。老子主张“无知”是因为“智慧出,有大伪”,[1](P13)此处的智慧是指机巧伪诈之意,在老子看来,人之“知”是有限的,容易因偏狭而产生偏见,容易因自以为“有知”而态度狂傲,因此老子主张“绝圣弃智”。[1](P15)第二,老子所说的“无知无欲”,并不是只针对民众,要使其回归到自己的德行上去,而是领导者更要身先士卒,率先修持克服“知”与“欲”的功夫,取得“去知”“去欲”的自我超越,才能将心“知”之机巧偏见与身“欲”之营谋竞逐一一消解,从而达到“无为”之境,做到“行所无事”。
总而言之,老子管理哲学的具体功用可以整合概括为以下四点:一则,管理者的施为一方面当保持自然本性,顺应自然规律,含藏内敛,不强作“妄为”;另一方面,着眼于“一”统辖下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动态性,既从宏观处看问题,也对微观问题作多面向的省思,保持部分之间的和谐平衡。二则,管理者自身当谦下不争,保持“静重”沉稳,时时自省,检视和提升自身的觉悟修养;对待下属当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一视同仁,不苛责刚愎、夸耀彰显,不独断自恃、妄自尊大。三则,管理者当淡泊名利,不执著于已有的声名成就,自视过高,保持原初的纯朴之性。四则,管理者当大公无私,为民办事,克制过分的欲念,时刻保养德行,戒惕贪婪纵欲的生活,荡涤内心的机伪巧诈之“知”,摒除偏狭之见,引领人民归复自然本心。
二、老子管理哲学思想的时代意涵
领导即管理,领导者是组织的核心,从一定意义上说,国家能否长治久安的关键在于人,在于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老子《道德经》中关于“无为而治”管理哲学的论述,对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
1.因循规律,把握全局。领导者的政举首先当顺应自然规律,因循自然之理而为,从全局出发,兼顾各个部分之间的动态平衡与和谐,即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倡导的恰如其分的“为”的具体表现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产力的发展要按照规律进行,而不能违背规律蛮干,这一发展理念正是对老子“和谐平衡”和“抱一归朴”思想的继承与弘扬。反观当下,部分领导干部没有树立正确的大局观、名利观和道德观,好大喜功,贪图名利,在组织发展的过程中枉顾具体实际情况,违背客观规律而“妄为”,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工作态度浮光掠影,工作原则违背科学,一味追求高指标,给辖区人民群众以及生态环境造成长久的、沉重的伤害与破坏,这无疑与习近平总书记对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2](P432)的要求背道而驰。
老子管理哲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无为”,《道德经》倡导的“为”之分寸启示领导者,在战略决策的各个环节既坚持原则,又坚持权宜。国家治理之战略考量注重长远规划,因此,领导者在战略愿景的构想、战略目标的制定和战略措施的施行过程中更应从事物的全局出发,在总体动态平衡和和谐中处理事物各个部分之间的具体性关系,同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灵活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态势,及时调整、变通与总体关系不和谐的部分,注重决策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真正达到“处一隅而知全局,在一时而想长远”的领导高度。
2.用人以公,以民为本。中国历史上凡是有作为的政治家都懂得,“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育材造士,为国之本”的道理,老子“谦下不争”“善救人、救物”的管理哲学思想亦同此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尊重人才,是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尊贤礼士才能国势强盛”。[2](P127)一方面,只有领导者自觉涵养品格,礼贤下士,重视人才选拔,对待部下一视同仁,不搞“裙带关系”、不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个人主义”,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才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才能提高组织凝聚力。另一方面,用人以公不仅是正确处理上下级关系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同事、上下级之间形成良好互动,柔化人际关系和推动组织走向辉煌之路的必要原则。只有领导者事事出于公心,下属才能体会到尊重感,才能拥有广阔的空间来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塑造和实现美好愿景。正如恩格斯所言:“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4](P697)只有组织成员团结有向心力,才能创造集体的辉煌历史,而这有赖于每个成员合乎本性的发展得以尊重和实现。因此,领导者当以身作则,不仅要涵养谦虚纯素的德性,公平选拔人才,并为之提供发挥禀赋才能的空间,不自傲、不打压、不居功,不刚愎自用瞎指挥,还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立足长远,把握当下。
以民为本是凝聚民心的关键,老子所谈的“善救人、救物”亦即此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是党的最高准则,领导者当以民为本,不忘初心,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曾借老子之言道:“古人也常讲,‘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各级领导干部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立身、处世、从政,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3](P15)这一论述正是基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领导干部当锤炼党性,以民为本,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及“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对老子“以百姓心为心”管理哲学思想的现代解读与应用。
3.德才兼修,为政清廉。领导者当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修身立德,把清廉作为为政之德、为政之道、为政之要。只有领导者德才过人,部属和人民才会上行下效,社会风气才能清正。老子《道德经》认为人之心“知”滋生偏见,人之身“欲”败坏私德,因此作为身负国计民生的领导干部更应“去知”“去欲”,只有领导者因“去知”而心存敬畏破除“官本位”思想,才能真正树立官德,[3](P16)因“去欲”而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才能做到“事事出于公心”。[2](P394)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保证领导干部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要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把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要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要求他们守德、守纪、守法。”[2](P388)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讲话正是对老子“无知无欲”管理哲学思想的发挥与运用。概言之,只有领导干部“为政以德”,率先修持克服“知”与“欲”,超越内心的私心与偏见,从而纯素朴实,“少私寡欲”,才能育化百姓,赢得百姓的拥护,在职位上才能事事秉公处理,不徇私枉法,贪污受贿,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从而达到老子所说的“无为”而“行所无事”。
三、结语
老子管理哲学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完备的体系,本文以《道德经》为例对老子管理哲学思想展开了发掘与重构。如表1所示,老子管理哲学思想体系以“无为而治”为总论,统辖“和谐平衡”“谦下善救”“抱一归朴”和“无知无欲”四纲目,四纲目具体的道德践履,便是“道”下沉为“德”。
表1 老子管理哲学思想体系
领导学是管理学,道德学亦是管理学。老子的管理哲学思想倡导的“守中”“谦下”“无弃物”以及“去甚、去奢、去泰”等深刻思想对当今时代我国的国家治理和约束个人德行、提高个人修养依然有重大启示,这一启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体现在因循规律、把握全局的国家治理理念方面;其二,体现在任人为公、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当中;其三,体现在德才兼修、清廉为政的工作作风当中;其四,体现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党和国家倡导并践行的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发展“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绿色理念、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实现中国梦等伟大举措的各个环节当中。总而言之,《道德经》中“无为”的管理哲学思想认为,无论在人事还是政事,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应当从统合的整体观视角观察事物,同时对部分进行细分考察,重视其内在部分之间的和谐,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灵活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态势,及时调整、变通与总体关系不和谐的部分,这一深刻思想对于当今时代提高个人修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依然有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