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①

2020-02-22祝辉

实事求是 2020年3期
关键词:新疆工作发展

祝辉

(中共新疆区委党校 政治学教研部 新疆 乌鲁木齐830002)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政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每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均结合不同时期的时代课题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新疆战略地位以及新疆工作面临的问题挑战和难题,从战略全局高度对治疆方略进行了长远谋划,提出总体目标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首要遵循是以推进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引领;基础和重点工作是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基础,以促进民族团结、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等为重点;基本方略是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美好愿景是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

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正确指引下,治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绩,创造了新疆稳定奇迹、形成了新疆经验,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这些成绩以铁的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治国理政必须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指导实践;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凝聚治国理政合力;必须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解答时代课题。

一、各族人民凝聚治疆合力的根本立场

人民主体论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传统文化、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国人民的选择、党带领人民的实践探索相结合的宝贵理论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实际,对人民主体论作出了一系列新论断,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各个方面。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其深刻内涵是,治疆目标以各族人民幸福为标准,治疆实践以各族人民共治为主体,治疆成果以各族人民共享为目的。

(一)坚持以各族人民幸福为标准

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1](P411)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以来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对“为谁谋利益”的原则性问题有最明确的立场。“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治国理政必须坚持人民立场,对“人心所向、力量对比”等关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的核心问题有着清晰认识。

在新时代党的治疆实践中,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为谁谋利益”的价值目标在新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阐明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之于国家整体安全、新疆长远发展以及各族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关系,道出了新疆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是做好新疆工作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抓手,要求正确认识和处理稳定和发展的关系。发展和稳定相辅相成,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局面,社会动荡不安,安居乐业就无从谈起,文明进步无法实现,美好生活沦为空谈。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的发展历程,只有社会稳定,经济才能健康发展,各族人民生活才能祥和安定;一旦社会稳定遭到破坏,经济就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会丧失。实践充分证明,稳定是最大的民生,稳定是新疆发展繁荣的生命线。今天的新疆,正处于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打赢脱贫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都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相反,如果失去了社会稳定这个根本保障,其他一切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甚至会葬送掉已取得的发展成果。因此,必须将维护稳定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高度警惕、警钟长鸣,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落实好各项维稳措施,为谋划长治久安赢得战略主动,为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而努力奋斗。

(二)坚持以各族人民共享为目的

关于未来人类社会形态,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作为生产的目的”,“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将由所有人共同享受”。结合马克思在《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系列科学论述,恩格斯阐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应该“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充裕的物质生活、闲暇时间、真正的充分的自由”。[2]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致力于回应人民日益增长的新期待、新诉求、新愿望,明确人民是发展的主体,强调人民群众在发展中要有更多的获得感,对如何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了精准回答。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新疆特殊的战略地位、面临的特殊问题、做好新疆工作的特殊意义,科学规划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美好愿景——实现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这样的战略设想表达了三组关系,即稳定和发展、物质和精神、客体和主体。强调团结和谐是前提、繁荣富裕是基础、文明进步是条件、安居乐业是归宿,治疆成果最终是要实现社会层面的团结和谐、经济层面的繁荣富裕、文化层面的文明进步、各族群众的安居乐业。这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战略安排,目的是让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动态进程中的根本要素、基本环节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做到有章可循。社会层面的团结和谐,能够为实现经济层面的繁荣富裕赢得前提,为实现文化层面的文明进步赢得主动;文化层面的文明进步能够反作用于经济层面的繁荣富裕;繁荣富裕和文明进步能够共同促进社会层面的团结和谐;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是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客观条件,最终指向主体层次和主观感受——各族群众的安居乐业。这些新的思想理念,实际上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治国理政“坚持以各族人民共享为目的”结合新疆实际的回答,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三)坚持以各族人民共治为主体

马克思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客观规律,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是革命或改革的实践,先进阶级及其政党是这一实践活动的领导者。综上可知,人民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而归根结底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民群众是推进历史前进的力量源泉。[2]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分别是群众史观和以人民为中心,把以往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哲学思想向前推进了一步,而且系统总结和提升整合了1978 年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我们都是追梦人”的重要论述即人民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体,也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体现了“人民共创共享”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凝聚起万众一心开创历史伟业的磅礴力量。

在新时代党的治疆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坚持以各族人民为主体共治。首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推进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引领”,[3]这就意味着所有治理制度、治理措施、治理理念、治理方式都贯彻了鲜明的现代化导向,各族人民是新疆治理体系完善和发展的主体,各族人民也是运用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效能实践的主体,各族人民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文化素质的“现代化”是“推进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旨归;其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3]体现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至上,紧紧依靠各族人民治疆、稳疆、建疆。新疆问题重要而紧迫等不得,长期而复杂急不得,这就意味着各族人民要牢固树立依法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的意识理念。要做到依靠各族人民依法治疆、依靠各族人民团结稳疆、依靠各族人民长期建疆。最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3]这就意味着,推进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落实首先必须凝聚人心,解决人心向背、力量对比问题。凝聚人心在于实现最大公约数,而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就是最大公约数,是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目标。坚持以各族人民为主体共治是尊重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全新认识。

二、立足新疆工作时代特征的方位把握

牢牢把握新时代新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建构的现实基础,坚持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基本理论,坚持和发展了我们党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并立足新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新疆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确定了我们党在新时代的治疆方略。

(一)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夺取伟大事业新胜利的新起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提出了新要求,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阶段给党中央治国理政作出了新启示,国内外形势和党情的复杂多变给党中央治国理政提出了新挑战。大时代需要有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大智慧谋划大作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准确把握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特征新要求,明确道路选择、发展思路、目标愿景、世界贡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国发展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治国理政实践中致力于谋划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怎样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既注重从战略全局思考谋划同党、国家、民族、社会、人民和个人有关的根本性、战略性问题,又运用系统思维,把党、国家、民族、社会、人民和个人,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置于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当中来思考谋划,即“战略辩证法”来处理治国理政实践中多对复杂交织的矛盾关系。

(二)准确把握新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准确把握新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际和国内结合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新疆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当中指出新疆战略地位特殊、面临问题特殊、做好新疆工作意义重大。战略地位特殊是指,新疆是我国西北重要安全屏障,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也是我国战略资源的重要基地和陆上能源资源运输安全通道。面临问题特殊是指,新疆反分裂、反恐怖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经济发展能力亟待提升;民族工作内外环境发生新变化,民族关系出现新情况新特点;宗教极端思想渗透蔓延,危害宗教和谐、社会稳定;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现实挑战,基层政权建设亟待夯实。据不完全统计,自1990年至2016年底,“三股势力”在新疆等地共制造了数千起暴力恐怖案(事)件,造成大量无辜群众被害,数百名公安民警殉职,财产损失无法估算。[4](P13)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之所在,也是新疆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这就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必须把新疆工作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站在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全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对新疆工作作出科学定位:即,做好新疆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从战略全局高度对治疆方略进行长远谋划

马克思、恩格斯曾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5](P544)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 年4 月考察新疆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统筹推进各方面工作,为抓住和用好历史机遇、实现新疆发展创造良好条件”。[3]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新疆战略地位以及新疆工作面临的问题挑战和难题,着眼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定位新疆工作,从战略全局高度对治疆方略进行了长远谋划,总体目标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首要遵循是以推进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引领;基础和重点工作是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基础,以促进民族团结、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等为重点;基本方略是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美好愿景是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3]

三、统筹推进基础重点工作的部署举措

“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基础,以促进民族团结、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等为重点”明确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部署举措,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法。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同新时代新疆工作历史发展阶段性特征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实施反恐维稳、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精心做好宗教工作、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增强各族群众文化认同、谋划南疆和兵团工作,新疆已连续3年多①截至《新疆的反恐、去极端化斗争与人权保障》白皮书发表之时(2019年3月),已有2年多未发生暴力恐怖案件;截至本文发表之时,已连续3年多未发生暴力恐怖案件。未发生暴力恐怖案件,包括危安案件、公共安全事件在内的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大幅下降,极端主义渗透得到有效遏制,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人民生活安宁祥和。[4](PP30~31)

(一)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法分析问题,就要认真分析新疆的基本区情所反映的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更好地分析新疆治理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新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以及反分裂、反恐怖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是新时代治疆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从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视角出发,把新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上,并确定其为总目标。综合历届中央政府治理新疆“没有稳定就没有一切”的经验,基于新疆“三期叠加”的形势,结合新疆面临的周边安全环境,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必须把“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定为新疆治理的首要任务。“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求做到,高举社会主义法治旗帜,大力提高群防群治预警能力,筑起铜墙铁壁、构建天罗地网,严厉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坚持把预防性反恐放在第一位;结合实际探索出反恐、去极端化的有益经验;积极参与国际反恐交流与合作。

(二)统筹做好基础和重点工作

强调“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并不等于否定发展,这是“重点论”中的“两点论”,坚持“两点论”,就是坚持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谋划新疆发展,把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促进经济繁荣发展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 年4月考察新疆时指出:“发展仍是解决新疆一切问题的关键。发展要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当地上,落实到增进民族团结上。”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就要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正确认识稳定和发展的辩证关系,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新疆经济更好更快发展,要求坚持就业第一、坚持教育优先、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不断提高对口援疆工作综合效益。

暴力恐怖活动的根子是民族分裂主义,思想基础是宗教极端思想,“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是主要思想来源。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分析,做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作要求统筹“治标”和“治本”的关系,要求把“以促进民族团结、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等”作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点工作,以筑牢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思想基础。一要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高举各民族团结大旗、把民族团结作为最大的群众工作,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坚持不懈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广泛开展交朋友、结对子活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要精心做好宗教工作,要坚持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好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坚持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原则,做到“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三要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文化认同,要做到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引领,筑牢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引导各族群众追求现代文明生活,不断丰富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各族群众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三)下大力气搞好新疆南疆工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

以“两点论”和“重点论”分析,在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过程中,要把新疆治理的各要素各环节置于一个有机整体统一起来加以完整把握,从而纠正片面化、枝节化、碎片化倾向,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全面协调治理。

新疆南疆是反恐怖、反渗透、反分裂的前沿,是我国新一轮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是我国新时代陆海并进全方面对外开放的窗口前沿,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组成部分。新一轮集中扶贫要素在配置上释放更大效益、和全国各地及周边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全国一道共同实现全面小康,南疆都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做好南疆工作,要尊重各族人民的呼声、需求、向往,切实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重中之重,采取特殊的财政、投资、金融、人才等政策,加大扶贫攻坚和民生改善力度,把执政基础搞扎实。自成立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新疆社会稳定等千秋大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要积极发挥兵团调节社会结构、推动文化交流、促进区域协调、优化人口资源的作用。把兵团放在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大局中,放到当前国际国内尤其是中亚地区形势中把握和谋划,兵团要坚持国家利益就是兵团利益,新疆大局就是兵团大局,真正成为边疆安全的稳定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大熔炉,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

四、不断增强治疆工作本领的科学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做好新疆工作是全党全国的大事,必须从战略全局高度,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3]这就需要我们坚持历史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把历史和现在结合起来、解决具体问题与解决深层次问题结合起来,全面把握好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眼前需要同长远谋划的关系,把国内形势与国际环境结合起来,把网上和网下结合起来,深刻理解和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落到实处。

(一)坚持历史思维,看清发展大势

历史思维,就是把具体事物和对象置于历史发展过程中进行思考,进而揭示事物发展的历史必然过程及其内在逻辑。认识和把握新疆问题表现出来的新情况新特点,看清新疆发展大势,应该有大的历史观,历史、现实和未来因素都不可忽视。要把治疆工作放到5 000年中华文明历史发展历程中思考,放到中国近现代历史当中来审视,放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与现实逻辑中把握,放到未来2050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征程中谋划,要对历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的一系列关于新疆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进行继承和发展。

(二)坚持系统思维,善于把握大局

系统思维主要是指注重事物构成的基本要素、结构和功能,注重对事物进行整体协同思考,注重各基本要素之间的协同、配合。从战略上审视和谋划新疆工作首先要正确认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看清做好新疆工作对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影响,看清新疆工作在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中的地位,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定位新疆工作。具体来讲:就是要把党委、政府、社会、公民有机统一起来思考;统筹中央和地方、东部和西部、地方和兵团、国际和国内的关系;注重党的建设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建设的协调统一;对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治疆经验、创新理论加以整合。

(三)坚持辩证思维,统筹协调各方

辩证思维主要是指注重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在注重矛盾双方对立的时候不忽视两者的统一,在注重矛盾双方统一的时候不忽视二者的对立;注重全面、联系和发展地看问题。运用辩证思维来化解新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既要克服极端化、片面化,又要避免在根本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从战略上审视和谋划新疆工作,要正确认识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基础工作和重点工作的关系,具体问题和深层次问题的关系,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宗教和谐、民族团结、党的建设等工作和新疆工作总目标的关系。坚持辩证思维要求我们要认识到发展和稳定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实现长治久安的有力保证;必须围绕稳定谋发展,以发展促稳定。

(四)坚持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

创新思维是指破除迷信、超越陈规、开拓创新。当前新疆面临的各种因素错综复杂,要夺取新时期治疆工作新胜利,开创治疆工作新局面,就必须积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就要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推进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运用创新思维同各种错误思潮和思想作斗争,同各种挑战、困难、风险作艰苦的斗争;要在实践中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构建出新疆稳定发展新秩序。

(五)坚持底线思维,争取最好结果

底线思维是指在选择性思考、谋划和行动时,从坏处准备,向好处努力,防患于未然。在新时期,各种难题、风险日益突出,这是对党中央治疆工作的严峻挑战。坚持底线思维,实际上是一种注重效果的思维,即积极争取好的结果,避免坏的结果,为避免坏的结果而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同时还意味着,不能因为可能会有坏的结果,我们就不积极作为。坚持底线思维,要求我们敢于破解治疆工作当中各种深层次的问题和难题,把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作为当前斗争的重点,坚持不懈开展反腐败斗争。

猜你喜欢

新疆工作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不工作,爽飞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新疆多怪
选工作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