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发掘与保护

2020-06-01闵庆文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农业系统

闵庆文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一、引言

针对快速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所造成的传统技术体系丧失、生物多样性被破坏、农业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危机等问题,2002年8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约翰内斯堡举行的“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的一个边会上,发起了保护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以下简称GIAHS)倡议,并在全球环境基金(GEF)等支持下,实施了“GIAHS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项目,目的是建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有关的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保护体系,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与保护,使之成为可持续管理的基础。按照FAO的定义,GIAHS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1]。自2005年以试点形式确定第一批6项GIAHS项目以来,GIAHS的概念和保护理念已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可。截至2020年3月,22个国家的59项传统农业系统被列入GIAHS名录。

中国是GIAHS倡议的最早响应者、积极参与者、坚定支持者、重要推动者、成功实践者和主要贡献者。自2005年“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首批GIAHS保护试点以来,目前以15个项目位列世界各国首位,并率先开展了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截至2020年3月,农业农村部先后发布5批11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China Nation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以下简称China-NIAHS)。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各族人民创造了并不断发展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在这些民族文化遗产中,包括了那些适应当地生态地理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农业文化遗产,并因为蕴含着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民俗文化与生态文化景观,在保障当地居民食物与生计安全、维系社会和谐、调适人地关系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乡村振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所代表的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文化遗产更因其分布广泛、类型多样、内涵丰富而堪称典型代表,其中有一些已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农业农村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毋庸讳言,在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在内的很多地方,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仍然不足,农业文化遗产在促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潜在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本文将通过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进行考察,阐释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意义,梳理云南哈尼稻作梯田系统、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等典型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经验,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提出深入发掘、有效保护与持续利用的建议。

二、少数民族地区是农业文化遗产的宝库——基于11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分析

作为中国执行GIAHS项目的重要成果之一,原农业部自2012年启动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工作,并于2013年发布了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截至2020年3月,先后分5批发布了118个项目,这些项目涉及136个县级行政区域。在这些项目中,少数民族地区有38项、涉及45个县级行政区域;在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15项、涉及30个县级行政区域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中,少数民族地区有6项、涉及11个县级行政区域(表1)。

表1 民族地区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

2 3 4 5 6 7 8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内蒙古伊金霍洛农牧生产系统内蒙古乌拉特后旗戈壁红驼游牧系统辽宁宽甸柱参传统种植体系辽宁桓仁京租稻栽培系统辽宁阜蒙旱作农业系统2012,GIAHS 2013,NIAHS 2014,NIAHS 2017,NIAHS 2019,NIAHS 2013,NIAHS 2015,NIAHS 2019,NIAHS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赤峰市赤峰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丹东市本溪市阜新市敖汉旗阿鲁科尔沁旗伊金霍洛旗乌拉特后旗宽甸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有古文化遗存3 000多处。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的黍粟,距今已有7 700年到8 000年的历史,被誉为“世界旱作农业的发源地”。旱作品种丰富多样,粟分为黑、白、黄、绿四种颜色,黍则有大粒黄、大支黄、大白黍、小白黍、疙瘩黍、高粱黍和庄河黍等本地品种,具有抗旱、耐热、耐盐碱、耐瘠、早熟等优良性状。杂粮绝大部分种植在山地或沙地,人们世代沿袭着施农家肥、间作套种、镇压保墒和人工除草等传统耕作方式。蒙古族牧民根据雨水丰歉和草场长势决定一年四季的游牧线路,以及春、夏、秋、冬四季牧场的放牧时间。牧民-牲畜-草原(河流)之间形成了天然的依存关系延续至今,不断孕育和发展着蒙古族人民所独有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文化特质和宗教信仰,体现着深藏在蒙古族人民血脉之中的崇尚天意、敬畏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活理念。伊金霍洛汉意为“圣主的院落”,因祭祀成吉思汗而闻名。按照蒙古族习俗,在大伊金霍洛周围自然形成了禁地,不准开垦、砍伐树木、破坏草场、盖土房,从而使成吉思汗宫帐周围保持着原始草原环境和传统牧业生产,为成吉思汗祭祀提供了所需的牲祭、奶祭、酒祭、素食等供品,反映了蒙古族群众将他们遵循自然规律、敬畏自然、崇尚自然、爱护动植物的生态观、自然观与他们最杰出的领袖一同祭祀,代代相传。戈壁红驼是这一区域最适合也是最主要的家畜和1 540户养驼牧民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牧民通过牧养戈壁红驼,获得戈壁沙漠上最佳的交通工具,驼肉、驼奶等绿色食物,驼粪、梭梭草等生活燃料,并用驼皮、驼骨制作各种生产生活用具,形成了传统驼产品制作技艺、种质资源保护、以及“放归神畜”、驯骆驼、挤骆驼奶等原生态戈壁红驼文化。柱参源于野山参,栽培历史久远。柱参芦高体灵、皮老纹身、须长须清、珍珠疙瘩多、形态优美。400多年来,经历代参农培育,已形成圆膀圆芦、草芦、线芦、竹节芦四个特有品系,成为人参家族的一个独特种类。林下种植让柱参生长回归自然,参林双赢。每年农历三月十六,参农都要立庙祭拜最早养柱参的祖师爷,为其过生日。京租稻因在清朝同治年间专供皇宫膳用而被御赐得名,已有14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东北水稻种植最早的品种之一,具有株高、芒长、色黄、米质好等显著特点。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编制了祈求稻谷丰收的民族舞蹈——乞粒舞,传承了京租稻独特的农耕文化。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经自然或人工选择形成的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系列谷子品系,是不可多得的种子基因库,保存有齐头白、青苗子、红谷子、毛毛谷、苏籽粮(苏子白)为代表的传统品种,保留着“分缴耕作、隔沟灌溉”等传统种植技术,传承着源于传统农耕生产的多民族融合的传统节日和独特的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9 10 11 12 13 14 15吉林延边苹果梨栽培系统湖北恩施玉露茶文化系统湖南新晃侗藏红米种植系统湖南花垣子腊贡米复合种养系统湖南保靖黄金寨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湖南永顺油茶林农复合系统广西龙胜龙脊梯田系统2015,NIAHS 2015,NIAHS 2014,NIAHS 2017,NIAHS 2019,NIAHS 2019,NIAHS 2014,NIAHS 2018,GIAHS吉林省湖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自治州怀化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桂林市龙井市恩施市新晃侗族自治县花垣县保靖县永顺县龙胜各族自治县苹果梨是我国高纬度寒冷地区主栽的优良品种,也是北方寒温带地区名贵果品之一,因其外形丑陋又称“中华丑梨”。由1921年从朝鲜引种6棵梨的接穗,与今龙井市桃源乡小箕村的耐寒山梨嫁接而成,后经几代人精心培植,不断选育而形成了独特品种。恩施是茶叶的原产地之一,恩施玉露创制于清康熙年间,因获当地土司和当朝皇帝“胜似玉露琼浆”的盛赞而得名,在《中国茶经》中位列清代名茶。其加工延续了唐朝陆羽《茶经》中的“蒸之、焙之……”工艺,创新了特殊的搓制手法,是我国唯一保存下来的蒸青针形绿茶。侗藏红米稻种是珍贵的、难得的物种资源,除含有丰富的硒、铁、锌、钙、镁等微量元素以及植物性蛋白质、植物性脂肪外,还富含B1、B2、B6等多种维生素和1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侗藏红米不仅是侗家人的食粮,更是侗家人崇尚自然的精神支柱,被视为“神米”,与巫傩、祭祀、生育、歌舞、节庆等侗乡民俗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山上封山育林,山下引水灌溉,林稻相间、相辅相成。水旱轮作既丰富了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又改善了土壤的营养成分。子腊老谷种是明朝初年由引进的贵阳粘经驯化后形成的本地稻谷品种,经大力推广种植、进贡宫廷,苗族文化与农耕文化不断融合,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苗族农耕文化。连片稻田沿子腊河呈条带状分布,四面崇山环绕、森林茂密,形成了独特的峡谷稻田景观和神秘的苗寨风情。保靖县茶叶栽培历史悠久,至今保存着3 750棵百岁野生茶树,并形成了“保靖黄金茶”这一湘西古老、珍稀的地方茶树品种资源。古茶园是当地苗族、土家族和汉族三个民族共同经营的产物,包含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农业知识、技术和农业生态景观等内容,与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息息相关。核心区保留有超过200年历史的古老榨油坊一座仍在使用之中,存有古油茶林近600亩,古油茶树7 000株,其中100年以上有1 500株,树龄超500年的古油茶树1棵。保留有祭油神、茶油灯祭灶神、开山祭祀油茶树、封山祭祀油茶树、封禁油茶林、茶油药用、茶饼使用等传统文化。始建于宋代,完工于清初,形成了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小山如螺,大山成塔”的壮丽梯田景观,并孕育了独特的壮、瑶民俗风情。以梯田农耕为代表的稻作文化、以“白衣”为代表的服饰文化、以干栏民居为代表的建筑文化、以铜鼓舞和弯歌为代表的歌舞文化和以“龙脊四宝”为代表的饮食文化,构成了龙脊梯田独具特色的文化吸引力。

16 17 18 19 20 21 22 23广西恭城月柿栽培系统广西隆安壮族“那文化”稻作文化系统广西横县茉莉花复合栽培系统海南琼中山兰稻作文化系统重庆石柱黄连生产系统四川美姑苦荞栽培系统四川石渠扎溪卡游牧系统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2017,NIAHS 2015,NIAHS 2019,NIAHS 2017,NIAHS 2017,NIAHS 2015,NIAHS 2019,NIAHS 2011,GIAHS 2013,NIAHS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四川省贵州省桂林市南宁市南宁市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恭城瑶族自治县隆安县横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美姑县石渠县从江县经过数百年的自然进化和劳动人民的精心栽培,形成了恭城月柿这一独特的柿树品种,果形美观、色泽鲜艳,脆柿脆甜可口,冻柿清香甜心,柿饼甘柔如饴,并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壮族人民把水稻田叫作“那”,隆安被誉为“那”文化之都,是我国栽培稻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壮族先民古骆越人在这一区域因地制宜创造了“依潮水上下”而耕作的“雒田”生产方式,开辟了我国最早的有相当耕作规模和完备灌溉系统的水稻田,创造了石器时代稻作生产的专门工具大石铲,形成了许多流传至今的具有独特风情的稻神祭祀习俗和生产生活民俗,成为壮族标志性的稻作农业历史文化景观。茉莉经海上丝绸之路,沿海岸线从广西南部的北部湾地区传入中国,并以横县所在的南越地区为第一站。横县目前已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茉莉花生产基地,茉莉鲜花产量占中国总产量80%、世界总量60%以上,并形成了以茉莉花为核心的包括玉米、茶树、果树间作套种,凤凰鸡、青头鸭林下养殖的种养、加工技术与文化习俗。茉莉花与茶树、玉米、竹林、水稻等多种植物栽培套种间种于山地缓坡之上,按地形山势阶梯式种植。山兰稻是珍贵的旱稻品种,主要分布于海南岛山区和丘陵山地,具有独特的农艺特性和较强的抗旱生理特征,被作为稻作抗旱、优质育种的原始亲本材料。黎族人传统种植山兰稻的方式是“砍山兰”,即刀耕火种,并与其它粮食作物实行轮作与套种。山兰酒、山兰歌、山兰节都极具地方和民族特色。石柱有1 200多年的黄连种植历史,目前原料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60%。传承了完整的黄连种植与加工技术,并依托当地独特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包含丰富黄连文化元素的民俗文化特征。在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中,凉山彝族是最早种植、开发苦荞的民族,至少在公元前14世纪中叶甚至更久远,凉山彝族人民就已经驯化、栽培、种植和食用苦荞,举凡彝人出生、满月、成人礼仪、婚丧嫁娶、祭祖大典都离不开苦荞食品。在美姑县海拔2 800-3 400米的范围之间,是苦荞的发源地。藏族人民为适应高原地域所创造的“逐水草而牧”“尊崇天意、敬畏自然”的游牧生活方式,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了四季轮牧技术体系,传承着“顺应自然”的朴素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及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形成了“牧民-牲畜-草场-河流”复合生态系统。谷雨前后,侗乡人将秧苗插进稻田,随后放进鱼苗,等到鱼苗长到两三指再把鸭苗放入稻田。稻田为鱼和鸭的生长提供了生存环境和丰富的饵料,鱼和鸭在觅食的过程中,为稻田清除虫害和杂草,来回游动帮助稻田松土,鱼和鸭的粪便又是水稻上好的有机肥。这种生态农业模式在从江已经延续了上千年,并培育了香禾、田鱼、小香鸭等本土品种。

24 25 26 27 28 29 30贵州锦屏杉木传统种植与管理系统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云南漾濞核桃-作物复合系统云南剑川稻麦复种系统云南广南八宝稻作生态系统云南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2019,NIAHS 2010,GIAHS 2013,NIAHS 2012,GIAHS 2913,NIAHS 2013,NIAHS 2014,NIAHS 2014,NIAHS 2015,NIAHS贵州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普洱市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临沧市锦屏县元阳县红河县绿春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漾濞彝族自治县剑川县广南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自明清以来,锦屏就以杉木的栽培和贸易作为主要经济来源,从而在杉木传统种植与管理系统上较好地实现了生态维护和资源利用平衡。在侗族、苗族“尊崇自然”“万物有灵”“万物亲缘”等观念指导下,经过数百年的不断融合,逐渐形成了浓厚独特的锦屏山地农林文化。集中体现在流传至今的“靠山吃山、吃山养山”可持续发展理念,“向山要粮、以短养长”的生存智慧,“山当田种、极致利用”的耕作观念,“林粮兼顾、精耕细作”的生计模式等。面积约18万公顷,已有1 300多年的耕种历史,形成了森林在上、村寨居中、梯田在下、水系贯穿其中的“四度同构”复合系统。以“寨神林”崇拜为核心的传统森林保护理念,蘑菇房、哈尼四季生产调、长街宴等文化现象,“木刻分水”、水沟冲肥的资源管理技术,稻田养鱼、多样性栽培以及草喂牛、牛粪晒干作燃料、燃料用完作肥料、肥料养育稻谷的传统生态技术,确保了梯田农业的持续发展。以澜沧、宁洱、镇沅等地为代表的古茶园,茶林一体,生物资源丰富。少数民族的悠久种茶、制茶历史孕育了风格独异的民族茶道、茶艺、茶俗等内涵丰富的茶文化和饮茶习俗。这里是茶马古道的起点,6条保存完好的茶马古道被称为“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漾濞核桃种植历史可追溯到3 500多年前,1 000多年前的宋朝大理国时期就有商品核桃出现,目前种植面积达92万亩。仅在光明村,就有树龄在200年以上的核桃6 000多株,并以果大、壳薄、仁白、味香、出仁出油率高、营养丰富誉满中外。核桃与各种农作物间套作复合栽培,在耕种农作物的同时,又起到了为核桃施肥、中耕松土、除草、浇灌的作用。剑川稻麦复种、水旱轮作的耕作方式已经持续3000多年,是传统农业生产发展的历史见证和缩影,是农业文化、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型代表,具有文化、生态、经济等多重价值。水旱轮作,提高了复种指数,减轻了病虫草害,改善了土壤结构,促进了养分循环。“八宝米”是千余年来壮族人民驯化并培育的优良品种,并因明清作为贡米而得名,色泽晶莹透亮,成饭后,饭粒软和,富于黏性,柔软而不烂,饭冷而不散,清香可口。八宝稻作不仅天赋凛然,更能够精确地把控种植生产体系,精选土地,人畜耕种,顺时而为,培植有道。经过500余年的种植驯化,铸就了当今勐库大叶种茶内含物质丰富、茶汤明亮、醇香悠长的优良品质。1.27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是目前国内外已发现海拔最高、密度最大、分布最广、原生植被保存最为完整的野生古茶树群落,是茶树种质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基因库。各民族生产生活与茶息息相关,创造了以拉祜族七十二路打歌、佤族鸡枞陀螺、布朗族蜂桶鼓、傣族象脚鼓为代表的灿烂茶文化。

31 32 33 34 35 36 37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宁夏灵武长枣种植系统宁夏中宁枸杞种植系统宁夏盐池滩羊养殖系统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农业系统新疆哈密哈密瓜栽培与贡瓜文化系统新疆奇台旱作农业系统2013,NIAHS 2017,GIAHS 2014,NIAHS 2015,NIAHS 2017,NIAHS 2013,NIAHS 2014,NIAHS 2015,NIAHS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南藏族自治州银川市中卫市吴忠市吐鲁番市哈密市昌吉回族自治州迭部县灵武县中宁县盐池县高昌区鄯善县托克逊县伊州区奇台县高寒草原、温带草原和暖温带落叶林三大植被气候类型的交汇处,甘肃、青海和四川三省交界处,汉地农耕文化和藏区游牧文化相互融合,独特的地理区位为农林牧复合经营提供了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基础。农、林、牧之间的循环复合使其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游牧、农耕、狩猎和樵采等多种生产活动的合理搭配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灵武素有“塞上江南、水果之乡”之美誉,是枣树原生长区,栽培历史悠久,百年以上树龄的枣树就达1.7万多棵。灵武长枣从唐朝开始就被列为皇室贡品,被誉为“果中珍品”,距今已有1 300年的栽培历史。灵武长枣是经过长期自然筛选出来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鲜食珍品,是宁夏独有的枣类品种和地方名贵主栽品种。清水河冲积平原淤灌土和黄河冲积平原淤灌土,为中宁枸杞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条件。中宁枸杞种植始于唐、兴于宋、扬于明,经历1 000多年的栽培,中宁人选育出了上百个品种,目前世界枸杞市场70%以上的干果都与中宁枸杞同族同宗。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要举行盛大的祭拜枸杞仪式,祈望风调雨顺,枸杞丰收。盐池滩羊是由蒙古羊经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而形成的一个长脂尾、粗毛型的裘皮品种。盐池人在长期的滩羊放牧饲养中,熟练掌握了滩羊物候规律,创造了优良羊种选育技术,对留种羔羊开始最早的鉴定。独特的天然草场和水土资源,造就了“盐池滩羊”独一无二的地方优良绵羊品种。坎儿井是吐鲁番绿洲特有的文化景观,已有2 000多年历史,是古代吐鲁番劳动人民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杰出成就。坎儿井总长度约5 000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统,被誉为“地下万里长城”和“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坎儿井具有自流灌溉功能,克服了缺乏动力提水设备的问题,优良的水质可供农田灌溉和人畜饮用;输水渠道深埋于地下,减少了因气温高、蒸发量大所造成的水资源损失。哈密是哈密瓜的故乡,以盛产哈密瓜闻名于世,瓜以地名,地以瓜闻。哈密瓜是甜瓜的变种,享有“瓜中之王”的美称,是在哈密特定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中孕育出来的名优产品,已有2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哈密瓜栽培品种繁多,仅地方品种就有124个,其中栽培较广的有40多种,当地瓜农依然在这里运用传统方式种植着传统的哈密瓜。奇台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汉朝郑吉曾分兵300在此屯田。之后,历代军屯、民屯、官屯、商屯和农垦得以延续发展,在山梁沟壑间创造了万亩旱田,成为新疆农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这一“靠天收”的农业生产典型,主要以旱作种植为主,并涉及林业、畜牧和副业等农业类型。旱地景观随季节更替而变化,彰显着农耕文化的原生态魅力。

38新疆伊犁察布查尔布哈农业系统2017,NIAHS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察布查尔布哈又称为察布查尔渠、锡伯渠,是新疆伊犁锡伯营锡伯族军民在清嘉庆年间人工建造的伊犁地区最大的水利工程,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至今仍发挥重大作用,灌溉农田的粮食产量占全县粮食总产的70%以上。察布查尔布哈建成后,促进了农业生产,形成了当地锡伯族特有的农耕文化。合计152945

从表1可以很显然得出这样几个方面的信息:

一是少数民族地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占比高。从被认定的项目来看,少数民族地区共有3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占全国项目总数(118项)的32.20%。这38个项目涉及15个省级行政区域,占大陆地区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48.39%,占大陆地区有民族区域自治的20个省级行政区域的75.00%;涉及地级行政区域29个,占有民族区域自治的地级行政区域(自治州及有自治县的市地区、盟56个)的51.79%。比较之下,全国118个项目涉及87个地级行政区域,仅占全国地级行政区域总数的26.13%。

在全国5个自治区中,有4个自治区的15个项目得到认定,有项目的自治区占全国总数的80%,项目数占全国项目总数的12.71%;在全国30个自治州中,有12个自治州的16个项目得到认定,有项目的自治州占自治州总数的40%,项目数占全国总数的13.56%;在全国120个自治县(旗)中,有16个自治县的14个项目得到认定,项目数占全国总数的11.86%,有项目的自治县占自治县旗总数的13.33%。此外,少数民族地区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6项,占全国总数的40%。

二是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类型非常丰富。尽管目前尚没有较为完善的农业文化遗产分类体系,但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所认定的59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我国农业农村部所认定的11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系统特点与关键要素,可以将农业文化遗产分为6大类、16个亚类(表2)。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少数民族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虽然只有38项,但却几乎占据了所有类型。

表2 少数民族地区主要农业文化遗产类型

林果业主导型畜牧业主导型水、盐产业主导型复合系统主导型农业工程主导型林业经营类果品类茶业类草原游牧类畜禽品种类渔猎文化类水产养殖类食盐产业类产业复合类景观复合类水利工程类水土保持工程类土肥工程类贵州锦屏杉木传统种植与管理系统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宁夏灵武长枣种植系统吉林延边苹果梨栽培系统广西恭城月柿栽培系统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云南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湖南保靖黄金寨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湖北恩施玉露茶文化系统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四川石渠扎溪卡游牧系统宁夏盐池滩羊养殖系统内蒙古乌拉特后旗戈壁红驼游牧系统(黑龙江抚远赫哲族鱼文化系统)—— ——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内蒙古伊金霍洛农牧生产系统湖南永顺油茶林农复合系统云南漾濞核桃-作物复合系统云南剑川稻麦复种系统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广西龙胜龙脊梯田系统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农业系统新疆伊犁察布查尔布哈农业系统—— ——

需要说明的是,在渔猎文化中,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抚远市的“抚远赫哲族鱼文化系统”,尽管所属行政区域不是少数民族自治地方,但这却是一项典型的少数民族农业文化遗产。因为赫哲族是中国北方唯一以渔猎为生的民族,起源于东海女真赫哲部落,清代时被称为“鱼皮部落”。赫哲族人传承的鲟鳇鱼活体取卵、四季人工孵化、繁育、幼鱼驯养、投放等传统技术流传至今,“赫哲族传统手工鱼皮制作技艺”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因盛产鲟鳇鱼、大马哈鱼,而被称为中国“鲟鳇鱼之乡”“大马哈鱼之乡”。而鲟鳇鱼类是白垩纪时期保存下来的古生物群之一,1998年被联合国认定为濒危物种,被称为“水中大熊猫”。

如果考虑到还有很多尚未被认定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则完全可以占据所有类型。例如,广西东兴京族渔猎文化系统、西藏芒康盐井古盐田、宁夏与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的黄土高原淤地坝水利工程和西北旱地砂田农耕系统等。

三是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分布区涉及的少数民族数量较多。38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涉及4个自治区、12个自治州、16个自治县,按照民族自治性质,主体民族包括满族、蒙古族、朝鲜族、土家族、侗族、苗族、壮族、瑶族、黎族、彝族、藏族、哈尼族、傣族、拉祜族、白族、佤族、布朗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锡伯族等21个少数民族,而在这些地方还有僳僳族、纳西族、景颇族、布依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独龙族、仡佬、畲族、高山族、撒拉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近20个少数民族。

三、基于农业文化遗产特征与价值的几个成功案例的考察

农业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与一般意义上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不同,与传统意义上的农业遗产也有所不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类特殊的遗产。按照原农业部于2015年8月28日颁布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的定义:“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指我国人民在与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世代传承并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完善的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的农业生产系统。”笔者曾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农业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包括活态性、动态性、适应性、复合性、战略性、多功能性、可持续性和濒危性[2],并具有生态与环境价值、经济与生计价值、社会与文化价值、科研与教育价值、示范与推广价值[3]。

总体而言,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水平落后、生态环境脆弱、民族文化丰厚,肩负着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的艰巨任务,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一直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2012年6月14日,国务院扶贫办所确定的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已明确实施特殊扶持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共14个片区680个县,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在这680个县中,少数民族地区占54.41%;而在2020年所确定的52个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县中,少数民族地区更是占73.08%。

少数民族地区还是生态脆弱性、敏感性和重要性地区。根据国务院发布的两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名单,在被列入的636个有一半以上在少数民族地区。同时,少数民族地区还是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而这些也恰是构成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就有80多个传统村落、10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中侗族大歌更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语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包括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农耕技术和农业文化、乡村景观等要素在内的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可以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资源基础。这是因为农业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生物、技术与文化“基因”及相对富裕的劳动力资源,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方面发挥独特作用,从而实现乡村经济发展、民族文化传承、乡村社会和谐、乡村生态健康[4]。

在过去10多年时间里,通过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促进地方发展在一些地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是国家级贫困县,同时也是世界旱作农业的发源地和重要生态功能区,2002年获得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500佳”荣誉,2012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旗委、政府高度重视,书记、旗长亲自上阵,坚持品牌引导、产业带动,连续举办“世界小米起源”大会,邀请有关高校和科研单位专家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开展联合研究,成功开发小米系列产品,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新型农民等多种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与文化、生态、旅游业的有机融合。短短几年时间,成功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演绎了“小米撬动世界,遗产大有可为”的佳话,实现了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是我国唯一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双遗产”的地方,遗产所在地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均为国家级贫困县。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哈尼梯田主要因其壮丽的梯田景观引起人们的关注,以“门票经济”为主的旅游观光成为遗产资源旅游的重点,但也受到季节性和局地性的限制。经过研究和探索,地方领导和居民慢慢认识到隐藏在美丽的梯田景观后的其他重要资源的价值,将目光不再局限在梯田上,而是以梯田紫米和红米为代表的梯田农产品,以蘑菇房为代表的传统村落,以乐作舞、四季生产调、长街宴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山区地理优势,将观光旅游拓展到康养、健身旅游,将农业和文化融入旅游发展之中,利用稻作梯田的水资源优势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从而实现“一田多收”“一水多收”,同时涌现出了一批脱贫致富的典型。红河县嘎他村的郭武六,从小生在梯田、长在梯田。他从看似微不足道的鸭蛋里发现了商机,在村里成立了梯田养鸭协会和养鸭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不断推进养鸭业产业化发展,利用旅游发展机遇和电子商务等技术拓展市场,走出了一条以生态养鸭为龙头的种养殖业产业化发展路子。

四、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中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尽管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在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与文化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下面两个方面。

一是一些地方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意义和品牌价值认识不足,农业文化遗产申报积极性不高。

地域范围不大的浙江省,现已成功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2项,其中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3项。比较之下,少数民族分布集中、农业文化遗产资源更为丰富的中西部地区则少得多。比如,目前大陆地区只有上海、西藏和青海没有项目,而西藏和青海均为重要的少数民族地区。西藏有许多很好的项目值得关注,像藏东南峡谷地区农林牧复合系统、藏北高原草原游牧系统、山南河谷地区青稞种植系统、林芝地区传统森林经营系统、芒康古盐井等。30个自治州中只有12个有项目,而浙江省湖州市2区3县就有3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中1项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目标是“农业文化遗产全覆盖”。

二是一些地方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认识不足。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层级较低,资源整合能力不强,使农业文化遗产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保护“红利”远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农业文化遗产是一个系统,包括了农业生产、物种资源、传统技术、农耕文化、乡村景观等众多组成要素,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自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的联合。前文所述的敖汉旗成功之处就在于旗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农业、文化、旅游、生态等部门合作,把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乡村文化繁荣相结合,与传统村落保护和活化利用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及特色食品开发联系起来。而红河州及4县均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元阳县更是由县长兼任管委会主任,这就保证了将遗产保护、品牌打造、带动发展置于较高的层次和更好地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工作。为更好地发掘、保护、利用、传承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兹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地方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充分认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本地区、本民族独具特色的农业文化遗产。在多学科专家的支持下,开展农业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并在普查的基础上分析不同类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濒危状态和紧迫性,科学评估农业文化遗产的功能与价值及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生态与文化保护方面的作用,编制保护与发展和规划并融入区域发展规划之中,积极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甚至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打造农业文化遗产地域品牌。

其次,因地制宜地探索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有效途径。农业文化遗产是一个农业生产系统,是“活”的遗产,“创造型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其现实意义。现实中的农业文化遗产是人与自然共同演化的产物,并将随社会经济发展继续发生变化。在保护传统物种、技术、文化内涵不变和生态功能、乡村景观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大力拓展农业功能,提高农民就业渠道,通过产业融合实现农业生产价值增值和生态与文化价值转换。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否成功,关键是看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和多功能性的发挥、农民参与遗产保护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再次,重视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中的要素整合。以部门管理为特征的管理体制最大的问题是造成部门的割裂,实现要素整合至关重要。比如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其遗产范围几乎涵盖整个县域范围,不仅涉及水稻种植、鱼和鸭饲养这样单纯的农业生产,还有稻作梯田、传统村落、鼓楼、风雨桥、侗族大歌等等。侗族大歌等被列入世界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加榜梯田等被列为国家湿地公园,增冲鼓楼等被列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小黄、占里等还被纳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岜沙苗寨荣列国家“4A”景区,月亮山被列为自然保护区。在有限的区域范围内、构成一个完整的农耕文化系统的要素分别由农业、文化旅游、住建、文物等分头管理,难以发挥整体优势。应注意不同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合作,以便将蕴含在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中的农业生物资源、传统技术优势、优秀民族文化、美丽田园景观,打造成为“有文化内涵的生态农产品”“有物质载体的优秀文化旅游产品”。

最后,重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区域整合。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农业生产往往难以与现代集约化农业生产相竞争,除了生产效率差距和生态与文化价值难以在常规市场体现以外,一个重要问题是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难以形成稳定的产业规模,这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更是如此。应当注重相近或类似地区的整合,产业互相支撑、品牌共建共享。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的哈尼梯田涉及元阳、红河、绿春、金平4县,就应当编制统一规划,既注重差异化发展又注意规模效益。广西龙胜龙脊梯田与福建尤溪联合梯田、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江西崇义客家梯田共同组成了“中国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系统”这一项目,应当探索区域联合机制,甚至是与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及贵州从江加榜梯田等进行联合。从江已经成功申报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但与周边地方同属一个“糯稻文化区”[5],区域联合亦有现实意义。可喜的是,相关部门已进行了很好的探索。2017年8月31日,在黔东南州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从江县联合天柱县、锦屏县、黎平县、榕江县等地成立了“黔东南州稻鱼鸭复合系统产业联盟”,以“生态农业,绿色共享,抱团发展”为理念,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为依托,提升区域品牌价值,通过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挖掘遗产内涵,促进农业文化遗产、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的有机融合,带动生态农产品及特色农产品的销售以及联盟区域内餐饮、住宿、客运、物流、传统建筑及传统民俗民风生态游等行业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农业系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与文化遗产相遇
WJ-700无人机系统
品“助读系统”之妙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