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至民国时期贵州茶业经营及其影响研究
2020-06-01马国君王紫玥
马国君,王紫玥
(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茶是今天全世界有名的生态饮料,中国、印度、日本、锡兰、肯尼亚等产茶国都提出了积极发展茶叶的政策,引起了世人关注。①参见汪敬虞:《中国近代茶叶的对外贸易和茶业的现代化问题》,《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6期;谢天祯:《中印茶叶发展对比研究》,《南亚研究》,1987年第4期;刘勤晋:《试论西部茶业的再崛起》,《畜牧市场》,1991年第1期等。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原产地,饮茶、种茶、制茶都源于我国。历史上茶叶曾在促进我国山地经济发展,和谐民族关系建构诸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②参见(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六十五《严茶议》。有清以降,贵州茶叶继续向前发展,并开始向人工管护茶叶品类丛茶转变,茶产量有了明显提高,但其传统的粗放型经营模式严重制约了黔茶的发展。加之,1840年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国内政局不稳,政府指导不力,我国茶叶产额迅速下降,直接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谐民族关系的维持,如何发展茶业,成了时之急务。在此背景下,作为我国重要茶叶产区的贵州也不例外,文献载“贵州茶产,几遍全境,茶产者占其大半”,鸦片战争后“市场被占,出口减少,兼以兵灾频仍,茶树多被砍伐,产量大减,现仅产六七万斤,运输邻近各县,不复出口矣”[1]17。这一现状,引起了贵州省政府、学界的高度重视,积极实施了一系列振兴黔茶措施,其间系统的茶叶管护知识,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贵州茶叶经济发展,为今天贵州山地经济发展和生态维护提供了宝贵经验。为深入这一题域,本文拟从清至民国时期贵州茶叶发展概略,政府、学界的茶叶振兴举措及其影响诸方面加以分析之,以服务于贵州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战略需要。
一、清至民国贵州茶叶发展概略
贵州“天无三日晴”,山区云雾多,昼夜温差大,是我国重要产茶区,对此,晋代的《华阳国志》,唐代的《茶经》,宋代的《太平寰宇记》等典籍皆有提及。明代贵州置省,文献对黔茶事宜记载逐渐详细,如(嘉靖)《贵州通志》卷三《土产》载,贵州宣慰司、龙里卫、新添卫、镇宁州、清平卫、思南府、程番府、黎平府等地均产茶,然以上区域茶叶品类主要是原生大树茶。值得一提的是,有明以降,中原的丛茶种植技术开始传入贵州,贵州省逐渐开始人工建设茶园种植丛茶,如万历年间江东之在省城附置茶园15处[2],与大树茶不同的是,丛茶是矮树灌木茶,有专门的茶园与管理人员,四季可以采摘,产量高且稳定,但基于当时的社会条件,这样的茶园开设情况与种植技术,文献缺载。然可以肯定的是,丛茶属于固定农耕经营方式,需要有专人管护、专人采摘,而在明代,尽管贵州内地移民不断增加,但其所处“四面皆夷”,①参见(明)王士性:《广志绎》卷五《西南诸省》。故丛茶的种植范围主要是在内地移民生息的卫所内以及府州县衙署附近展开,种植范围有限。
到了清朝,随着朝廷在贵州改土归流的完成,贵州的政区建设更其完善,与外界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以前“苗多汉少”的局面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为了发展地方经济,作为山地特有经济作物茶叶得以快速发展,当时的贵阳府、都匀府、安顺府、镇远府、思州府、铜仁府、遵义府等都是茶叶重要产区,1840年前,黔茶生产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1840年前贵州茶叶发展例举
从表1可见贵州各府均产茶,为提高茶叶产量,当地的少数民族亦积极参与其发展,如贵阳府龙里土人亦知“采芽以造”。独山州九名九姓“苗族以茶为生业”。“永宁州牧役司及水西的白罗罗”,“以贩茶为生”[3]。黔北各族居民还熟练掌握了饼茶加工技术等等,黔茶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①参见(民国)赵尔巽等:《清史稿》卷一二四《食货志五》。书载,我国产茶之地,“惟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四川、两湖、云贵为最”。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政府为提高茶叶总产量,贵州人工管护的丛茶得以快速发展。(乾隆)《滇黔志略》卷十八《山川》载:“卢山,在定番州城北卢山司南,极高俊,南有茶山。”(道光)《贵阳府志》卷四七载:“茶,山园中皆有种者,谓之丛茶。”(道光)《广顺州志》卷二《物产》载:“山园之茶,俗名丛茶。”(道光)《仁怀直隶厅志》卷十五载:厅境“茶,有大茶、丛茶二种。”(咸丰)《安顺府志》卷十七《物产》载:“茶,俗名丛茶。谷雨前揉者,名毛尖,色味俱佳,多出鸡场屯、狗场屯。”贵州黔东南为我国南方重要的人工营林产区,也是重要丛茶种植地,此清水江文书可以为证,现摘抄2件茶园买卖契约如下,以供参考。
契约1:
立卖茶园地人杨玉清,今因要钱用度,情原将到土名塘头冲大树脚上边[茶]园地一副,要行出卖。请中问到杨玉堂名下承买,当日三面言定卖价钱贰百肆十文正,其钱亲领,其地在于银主耕管为业。上抵□岗柴山,下抵银主田,右抵坎,左文益墦地,四抵分明,并无包卖,恐后无凭,立卖是实。
凭中黄大兴
道光三年十月初四日玉清笔立[4]。
契约2:
立卖茶山地契人潘万方,今因家下要钱用度,无从得处,自己情愿将到土名皆雅乡茶墦三墱,上抵潘通耀柴山,下抵潘万华茶墦,左抵卖主屋场,右抵买主柴山,四抵分明,欲行出卖,无人承就,自己请中上门问到潘仕发名下承买,当日凭中言定价钱五百弍拾八文整。其钱亲领,领不另书,其业在于买主子孙永远耕管为业,二主情愿,日后不得异言。恐有来理不明,任从卖主向前理落,不干买主之事。今幸有凭,立此卖契一纸为据。
外批 内添一字
凭中 潘仕彬潘通顺
请笔 潘仕泽
光绪五年十二月十五日 立契[5]
契约1中的“茶园”,即专门用来种植丛茶的园地,因这样的茶园位处山地,有的文献又称之为茶山,山园等。契约2中的“茶山”对应的是“茶墦”,具体为潘万方出卖的茶墦以及与之相连的潘万华茶墦。“墦”当地读“xiā”,意指用来种植旱地农作物的园地,这类土地因经长期耕种,透气性能好,故种上“茶”后就成了“茶墦”。“墱”,即人工建设的茶坎。“茶墦三墱”,即茶园形态是沿着坡面开垦的3块梯状茶坎,这已经是开设在坡地的现代样态的茶园了。据调查,当地人说,这样的茶墦已具有生态茶园的生产模式,有了茶园乔木、灌木、花草三层生态系统结构,执行的是茶林间作和茶粮间作方式。以上2件契约内容虽言及的是茶园买卖,但清晰表明黔东南各族居民已经经营高产的丛茶了,进而亦说明了方志文献记载贵州丛茶种植的可靠性。(道光)《黎平府志》卷十二《食货志》载:“茶之佳品极多,美恶皆由地土,亦视乎采取之及时。”“黎郡习俗原不尚茶”,今“阖境皆产茶”。
茶叶与生丝是我国传统的两大出口商品,1781-1790年,在中国销往英国的商品中“仅茶叶一项就达9 600万元”[6]。尽管黔茶在清代有了从古大树茶向人工丛茶转变的趋势,但受贵州传统茶叶经营模式的影响,难以适合西洋人饮茶的规模需要,弱点也十分明显:其一是贵州还有诸多地方茶树多为大树茶,茶叶质量虽甚佳,但规模经营人工丛茶的茶园与全国相较还很低,茶园还呈现为零星状态[7];其二是黔茶的加工技术多为手工,然同时期的印度、日本、锡兰等产茶国,都已经实现了茶业加工的现代化,黔茶的加工技术无法跟上大规模西洋人饮茶的需要;其三是茶业保鲜技术还有待提高,就盛茶器皿言,多为篾器装置,此可从《百苗图》“阿和贩茶图”窥见一斑[8],这样的装置虽便于贩卖运输,但在温暖湿润的贵州很容易导致茶叶变质变味。其四是地方政府对茶业的支持和鼓励非常的有限,基本都是民间自觉经济行为,茶叶经营为农村经营之副业,并没有上升到地方经济产业层次。故(道光)《黎平府志》卷十二《食货志》载:“府属之西山县属之罗槐,永从属之六峒(茶叶)较多,然皆叶老,方取以供一啜”。(民国)《水城县志稿》“林业”载:“城东百里许木城产茶”,“惜乡人未谙其制造法”,“春季滇人结伙购买,制造普茶出售”等。查阅清至民国文献,贵州省内当时茶树栽培具体情形见表2。稳,政府指导不力,直接影响了黔茶的发展。张肖梅著《贵州经济》载,贵州茶产虽遍及全境,后因军阀混战,“市场被(挤)占,出口减少;兼以兵灾频仍,茶树多被砍伐,(现全黔)茶产量(为)6-7万斤”,仅及清末贵州石阡县总产量的1/3[1]16。(民国)《湄潭
表2 清至民国贵州茶栽培情形
表2中提及的“油枯”,即油茶籽榨油后留下的油茶渣,又称“茶枯”“茶麸”,含有粗蛋白、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以及皂角甙素,其中皂角甙素是一种植物源农药,对地下害虫,如小象甲、蛴螬、蝼蛄等有很好的胃毒和触杀作用。以此作为混合基肥,不仅能提高茶树的营养,还可以防止茶叶的病虫害,一定程度反映了贵州各族居民在发展茶叶过程中已经掌握了施肥与病虫害治理的兼容。但茶叶管护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规模发展茶叶,最重要的是种茶观念的转变,从表2可见,贵州茶叶生产仅为农家副业,就种植、施肥、选地、剪枝、采摘等项言,技术粗糙,又不注意科学管理,直接导致茶叶发育不良,严重影响了黔茶的产量和质量。
1840年后,由于外国列强的入侵,国内政局不县志》之“名山胜境”载:“平灵台,县西北四十里,在蚂蝗箐,……顶上方广十里,茶树千丛,清泉醇秀。”但茶叶“所产无多”,成了“奇货”。(民国)《普安县志》卷十一《林业》载:“县属山箐阻深,最宜于林业,……然茶种者甚少,又不讲求焙制之法,故皆未发达也。”(民国)《开阳县志稿》卷三十二《商业》载:“本县茶为特产,但惜量尚不丰,每年输出贵阳约5 000斤。”(民国)《都匀县志稿》卷六《物产》载:“茶四乡多产之,……输销边粤各县,远近争购,惜产少尔。”(民国)《新修支那省别全志(贵州省)》载:“贵州茶叶改良前,栽培茶树属于农家副业,由于墨守旧法,不作任何改良,近年来产额急减。”民国时期,贵州省各产茶区茶叶管护情形见表3。
表3 贵州各产茶区茶叶管护情形例举
资料来源:《新修支那省别全志(贵州省)》(上),贵州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494-498页。
从表3可见,民国时期,黔茶存在一系列管护技术不科学问题,如不剪枝刺激茶叶发芽,管护不当导致茶叶发育不良等。加之社会动乱,导致黔茶“产量有限”,质量不佳,种植面积有限[9]494-498,直接引发贵州茶叶地位下降。《民国贵阳经济》载,金筑县,1948年产茶叶仅“478市担”[10]。国民政府工商部对1915年至1929年全国各省茶叶种植情况进行统计,年均种植面积,西南之四川为327 188亩,广西为77 899亩,贵州仅为1 645亩①参见(日)台湾总督官房调查课:《中华民国茶业史》,《南支那及南洋调查第百九十五辑》,正中书局,1943年版,第205页。等。对此,民国学人蒋君章言,“贵州的茶叶产量曾在国内占据极重要的地位,但是现在并无地方地位可言”。②参见蒋君章:《西南经济地理刚要》。(日本)《新修支那省别全志》载,“贵州省内,从清末到民国初年,茶产量达到了相当的数额。现在所知省内各县大半都产茶。其后由于内争及其他灾祸,茶树多被放置或被采伐,茶产量近年来顿减。加之,制茶方法采用的是旧有土法,故茶品质低劣”[11]30-31。因此贵州茶叶急需改良,以促进黔省的经济发展,张肖梅言,贵州茶业之发达与否,“若提倡出口上言,抵补入超贸易额,亦为有望事业,即以自给方面言,亦为当务之急,不能不予以改进也”[1]17。 丁道歉言,“黔省茶产,嗣以各地种植鸦片,未睱注意此项副业,数量当意锐减,惟以本省地处温带,山岭绵亘,荒坡原野之宜于植茶者,比比皆是,设于种植及培植办法,加以改良,仍不失为有希望之资源”[12]39。
二、发展黔茶政策及技术改良
贵州是我国的重要产茶区,对于增加国家及地方经济收入,建构和谐的民族关系曾发挥了重要作用,故黔茶自然为各地方官员重视。(康熙)《余庆县志》卷八下《艺文》载:“种桐油树、丛茶……,茶乃日用之物,余邑粗种,皆极不盛,务须拣买丛茶佳种,分植山坡之间,丛茶极多,贩于川犯甚便,何不勉励乎?。”“丛茶”为固定农耕式人工种植之高产茶,发展此类茶就得建设茶园,就得注意茶园选地,茶种选取诸多方面。资料显示,康熙时期,余庆县县城附近已有丛茶种植,但因为种植技术、选种存在诸多问题,故丛茶发展不盛。为了提高黔茶产量,政府出台了茶叶发展政策,进行丛茶管护技术改良等。(道光)《遵义府志》卷十六《农桑》载,绥阳县知县母祖扬在其《利民条约》中言,绥阳辖境之“山高地、寒地,隐晦地用来种茶,此间茶味甚好,佳者不减吴越。每丛五六株,空尺许,以便加粪。茶可耐荒,宜时锄理”等等,可以佐证清代时,贵州地方政府采取了积极发展茶叶政策。但贵州茶业发展进程中其实存在问题亦不少。
1840年后,是我国古代茶学向近现代茶学发展的一个转折点[13],也是贵州茶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以前贵州传统种茶、制茶、护茶技术的不科学性,在现代茶学发展进程中也甚明显,急需改革。宣统年间,庞鸿书出任贵州巡抚,以“钦命贵州巡抚部院庞”制发了《剀切示谕广兴茶利》札,为便于分析,摘抄全文如下。
钦命贵州巡抚部院庞
剀切示谕广兴茶利事:照得中国行销外洋物产,以丝、茶为大宗,但外洋来买中国的丝,织成货物,仍旧卖于中国。是蚕丝一项,中国并赚不得外国的钱。惟有茶叶一项,外洋需用,年多一年。现在印度虽已产茶,据西医划分印茶,说不如中国的茶,多含滋养质,可以益人。所以洋商卖印茶时,必掺入中国的茶内,使人不觉。可见中国的茶,乃一天然美品,其利是外洋夺不去的。你们贵州产茶的地方很多,只可惜种茶制茶的方法,不知讲究,所以每年所产,止够本省的用,既不比别省的红绿茶行销国外,亦不比武夷、普洱、六安、龙井,内地通行。其实贵州万山丛杂,下雾下雨的时多,就气候上考察起来,是一种好茶的地域,只要你们讲种茶制茶的方法,从此讲求,将来你们贵州的茶,能够行销外洋,这个利息,岂不是很大么?你们要讲求种茶的办法。
第一是要辨土质。土色赤而杂有砂石的最上,土色黑内无砂石的次之,土色或黄色或白杂有真土的为下。如卑湿的赤色土,或土内有积水,茶根受渍即死,便不相宜了。至于地位,种在山上,最好是斜坡,若是向西的山坡,坡下有河水湖水,既得水气,又受阳光,种出的茶,茶味最好。若在平地,泄去积水,种茶却也茂盛。
第二是播种。每年白露节后,茶子老熟,择其中有三颗核的,采来作种,采下不可暴晒。再于种茶地内,每隔四五尺,掘土成坑,坑深一尺,将坑土锨熟。下粪后,用糠灰与焦土,将茶子拌匀,每一坑种三四颗,坑上轻盖松土一二寸,不可踏实,到次年春暖时,茶苗自然发生了。茶苗生后,有草便锄,天旱即灌。苗高三四尺,将其树头折去,根下便多生枝条。若想先在近地多种茶苗,候苗大了,再行移栽山上,可先择向南肥地,锨细成畦,畦短不拘,阔约四五尺,畦上开沟三条,每条相隔尺余,至次年春暖时便可移栽了。
第三是培壅。茶苗生长后,根旁蔓草,每年至少要锄五六次,六月天气太热,宜铺草于茶根下,冬季霜雪严寒,又须用稻草或砻糠围护根下,加上薄土。每年如此陪护,至第四年便可采叶了。用的肥料,第一年茶根尚嫩,宜在茶树两旁,浇稀薄水粪。第二年根株已旺,粪可渐浓。第三年冬季,浇粪可渐浓些。四年之后,每年于发芽前浇粪一次,名曰春肥。摘叶前四五日,浇稀粪一次,名曰着色肥。冬季又浇粪一次,名曰寒肥。总之,壅茶的方法,必须离根数寸,用小锄掘一畦,浇粪其内,方有功效。五六年后,树高数尺,每年清明后,将树梢剪去,根下便多生嫩枝,或用镰刀割去老枝,余枝用草扎盖,每日用水浇灌,四十日后,除去杂草,全树俱发嫩芽,采叶既多,制茶尤美。
第四是采摘。采茶最好是谷雨前后,看枝上生新芽四五叶,每人携一小篮,择叶形尖细如笔头的采入篮内,小篮盛满了,可移贮大篮,大篮必放在日光不到处,每日早晨至午后,采的新叶,本日必须制。倘新叶采的太多,不及烘制,须薄薄的铺在席上,移置院内通风处,次日再制。中国向来采茶,必候叶皆长足,不分老嫩,全数摘下,烘制不及,堆积郁蒸,致茶叶片色味拒没了。今必须留住新叶,只采嫩叶。每过七八日,又采一次,自四月至八月,均有嫩叶可采,随采随烘,如此茶的色香味都好。
至于制茶方法,将新叶入炒茶锅内,一锅入叶四两,初炒时火力宜小,以后渐炒渐大,两手急急抄转,旁用一人扇去热气,候叶发茶香,炒已半熟,取出炒的新叶,置磁盘内,仍扇去热气。以两手重揉,复散入锅中,微火烘干,再入竹器中,瞎用炭火烘焙。若行外洋的茶,有红绿两种,红茶的制法,将新叶置席上,曝日一时许,仍用手揉,揉毕,投入猛火锅内,急拌数次,取出再揉,候汁出,盛箱内封密,曝日中半时,移入屋内,用草荐包裹,约半日取出,叶已蒸成红色,再移席上,碎其黏块,曝日中半时,复入焙箱内焙干。绿的制茶法,先筑窑按釜,盛水五六分,浇之水沸,釜上置一蒸笼,用竹箩盛新叶,蒸三十秒时,揭盖,以长箸捞和笼内的蒸叶,再掩盖蒸,如此两次散布盘内,扇冷,乃散入焙箱内烘焙,俟叶编黑色,取出带热轻揉,绿黑色,簸去茶屑,再入焙箱焙干,制茶的方法不过如此。
倘地方产茶已多,可以仿西洋用机器烘制,每日可采茶二十四五担,制的茶,最合外洋的销路。但买机器的成本颇大,必须大家集股,组成公司方可。
至于茶的利息,据日本农学家所说,每六尺为一步,三百步为一段,每段地所种的茶,四年后可以采叶,可得茶三百两,五六年可得茶千两,八年可得茶三千两,十年后可得茶二万两。贵州未垦的山地极多,现在又禁止种烟,你们的生计必须设法抵补。倘能照此方法,一家种茶数段,不须十年,便家家小康了。其各懍遵此示,广兴茶利,本部院有厚望焉[14]。
庞鸿书,字劬庵,号郦亭,江苏常熟人,光绪进士,授庶吉士,1907年任贵州巡抚,1911年因受到弹劾卸职。在贵州时间虽然不长,但其工作有益于贵州地方经济发展,颇受好评,文中言及其积极推动黔茶发展就是一例。庞鸿书的《广兴茶利》札收藏于今贵州黔东南清水江流域之锦屏县九寨,大致过程为贵州巡抚衙门将发展茶叶的文件印发并发送到黎平府,再由黎平府封发各府属总甲,故才有今天这份珍贵的清朝末年贵州发展茶叶的文件。文件内容有4:其一是系统介绍了茶叶在中国、贵州的重要地位,指出了中国茶业、贵州茶业的优点,揭示了贵州发展茶业大有前途;其二是要在贵州“广兴茶利”,就要辨土质、抓好播种、培雍、采摘、烘制、行销等关键环节,促进贵州茶业发展;其三是要扩大茶叶生产,就得“仿西洋用机器烘制”,“大家集股,组成公司”;其四是对贵州茶叶发展寄予厚望,指出“贵州未垦的山地极多,现在又禁止种烟,你们的生计必须设法抵补。倘能照此方法,一家种茶数段,不须十年,便家家小康了。其各懍遵此示,广兴茶利,本部院有厚望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庞鸿书主政贵州期间为振兴贵州实业所作出的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份《广兴茶利》札中蕴含了丰富的茶叶种植、管护知识,就茶叶种植与管护而言,其一是注意到了不同土壤通透性与茶叶的生长关系,如土壤太潮湿,透气性能又差,则不利于茶树的生长,故札中将种茶的土分为“土色赤而杂有砂石的”“土色黑内无砂石的”“土色或黄色或白杂有真土的”等三类,其中土色赤,即赤色土,该类土壤为古生代高温下形成的,特点是内杂粉石碎片与细砂,不十分沾重,适合水与空气流通,适宜茶树生长,故为“最上”。土色黑,即黑色土,此类土一般是由页岩风化成土,透气性较赤色土次。而“黄色或白杂有真土的”,黄色土,即为黄土。“白杂有真土的”,即白垩土。黄土与白垩土这两类土通透性能极差,不适合种茶,如种茶一定需要对土地改良,提高其通透性能。
其二是注意到选健康茶种与丛茶发展的关联性,《广兴茶利》札中言“茶子老熟,择其中有三颗核的,采来作种,采下不可暴晒”。茶为三束花序植物,有3个子房,具有三核种子者,为授粉全面,未受到病虫害的干扰,胚胎发育健全的优良种子。同时茶为常绿阔叶林下层植物,种子的休眠期较长,如果暴晒就会导致发育期延长,影响其休眠,这样就会导致种苗发育不良,影响丛茶的发展。
其三是播种“于种茶地内,每隔四五尺,掘土成坑,坑深一尺,将坑土锨熟。下粪后,用糠灰与焦土,将茶子拌匀,每一坑种三四颗,坑上轻盖松土一二寸,不可踏实”“将坑土锨熟”,目的是对土地改良,提高其透气性。“焦土”,即草木灰土,因其火烧后成焦状故称,作用亦是改良土性。“下粪后,用糠灰与焦土,将茶子拌匀”是典型的包裹下种法,目的是提高穴内土壤的温度,保持土壤结构的疏松度,防范虫害伤害种子,提高发芽率。据研究,通过此项技术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可以达到95%以上。
其四是在茶苗生长前三年,防止“六月天气太热,宜铺草于茶根下,冬季霜雪严寒,又须用稻草或砻糠围护根下,加上薄土”,言说的是随着茶树生长环境的改性,伴生植物减少,茶苗生长温度无法稳定而作出的决策,目的都是防止温度太高、或太低对茶树的伤害。
其五是为提高茶叶产量,对修剪余枝采用了扎草盖荫庇余枝培养新嫩芽法,札中载“镰刀割去老枝,余枝用草扎盖,每日用水浇灌,四十日后,除去杂草,全树俱发嫩芽,采叶既多,制茶尤美”。此段资料涉及扎草、茶树湿度保持、诱使茶树发嫩芽3项技术的兼容,原因是扎草盖在被割的茶树余枝上,目的是屏蔽日照暴晒,浇水是对高湿度发芽植物的补救,使之重新发芽。同时,为防止茶叶老枝病变对茶丛的影响,这些被修剪的老枝老叶,将带离茶园,进行集中处理等。
故《广兴茶利》札所含茶树管护的诸多知识,对于今天贵州茶业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对其具体内容,恕不一一做分析。但此政策在贵州还没有完全推行下去,清政府就灭亡了,这样的任务留给了继起的民国政府。
对如何发展我国茶叶,孙中山先生有言:“茶为文明国所既知已用之一种饮料,……就茶言之,是为最合卫生、最优美之人类饮料,中国实产出之,其种植及制造,为中国最重要工业之一。前此中国曾为茶叶供给全世界唯一国家,今则中国茶叶商业已为印度、日本所夺。惟中国茶叶之品质,仍非其他各国所能及。印度茶含有丹宁酸太多,日本茶无中国茶所具之香味。最良之茶,惟可自产茶之母国即中国得之。中国之所以失去茶叶商业者,因其生产费过高,生产费过高之故,在厘金及出口税,又在种植及制造方法太旧。若除厘金及出口税,采用新法,则中国之茶叶商业仍易复旧。在国际发展计划中,吾意当于产茶区域,设立制茶新式工场,以机器代手工,而生产费可大减,品质亦可改良。世界对于茶叶之需要日增,美国又方禁酒,倘能更廉、更良之茶叶供给之,是诚有利益之一种计划也。”[15]从孙中山先生所言内容看,基本是沿袭了清政府还没有完成的茶业政策,这样的政策,自然推动着贵州茶业技术的改良。(民国)《开阳县志稿》卷三十二《物产》载,县境“如能(对茶叶)予以提倡改良,则本县茶业,则将来自大放光明也”。抗战军兴,国民政府为了振兴战时经济,积极主张拓展茶叶种植,为国民政府换取大量外汇,1938年7月湖北羊楼峒茶业试验场场长徐方干向经济部递交的一份关于开发四川、贵州、云南三省茶业的报告,明确提出了开发西南茶区的计划。报告细致地分析了川、黔、滇三省的气候、土质、地形以及茶产分布等情况,认为西南各省的茶业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能,政府应该分步进行茶业调查,建设制茶工厂并设立茶叶试验站,促进植茶以增加茶叶出口,换取物资支持抗战。报告递交后不久得到了经济部长翁文灏的认可,翁文灏亲自致电川、黔、滇、桂四省主席,请求四省政府对茶业调查及后续开发的相关事宜给予协助。①参见《徐方干拟开发川黔滇省茶叶意见书及有关文书》,1938年7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经济部档案(四)12535。刘轸等人对贵州茶业调查后,认为当地茶产品质优,但数量较少且茶区分布较为散漫,主要以安顺、石阡两地产茶较多,而交通则以安顺最为便利,计划在安顺设立第一实验茶厂,改制外销红茶,在石阡设第二实验茶厂,制造内销绿茶,其余如贞丰、黄平、都匀、镇远等处以择适中地点配设示范茶场,建议先在安顺设立实验茶场,其购地建筑设备等费计国币5万元,石阡实验茶厂拟俟第二期再行设立。②参见《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二十八年度事业进行计划》,1939年5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经济部档案(四)29483。在此前提下,时任贵州省主席的吴鼎昌在《花溪闲笔》中说,贵州产茶,“品质优良,并不在他省之下,已定有二十八年度指导改进茶叶计划,预备设法改良品种,增加生产”[16]。贵州省府还制定了茶树栽培的奖励以及改良旧式制茶法的要义[11]30-31。《新修支那省别全志(贵州省)》言,“贵州省的地质、气候、土质最适宜于茶树的栽培,百年来盛行茶树。但对栽培法等历来不施行改良,故品质低劣,产量减少。为此省建设厅及农业改良所进行了省内最近各产茶区的改良计划,努力于优良茶种之栽培面积之扩张。首先着手的是在茶产量最多的安顺石板房开办茶业临时讲习所。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春对县内300位农民进行培训,每期100人,分3期完成。讲习内容有茶林的整理、抚育、保护、更新一九肥料的制造与施用,茶叶摘取法与焙制法的改良,茶叶的选别、包装与贮藏法的改良等,给予茶树栽培等指导,努力复兴省内茶叶”[11]30-31。
值得一提的是,1939年,国立浙江大学几经辗转西迁至贵州湄潭后,在湄潭与中央农业实验所、中茶公司共同成立了中央实验茶场,该茶场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由大学参与建设的茶叶科研机构,建场时由张天福主持场务,后由浙江大学农学院的昆虫学家刘淦芝教授任场长,茶场有试验茶园200余亩,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如刘淦芝的《湄潭茶树害虫初步调查》、徐国桢的《茯砖茶黄霉菌的研究》、李联标的《茶树育种问题之研究》,中央实验茶场的《论发展贵州茶叶》等等,研究内容涉及茶树病虫害、茶种调查、制茶学、茶区分布、茶园管理、茶叶产品、茶叶市场等,对发展贵州茶业乃至全国茶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③参见《湄潭茶场研究概况》,《农报》,1945年第10卷第19-27期。如刘淦芝《湄潭茶树害虫初步调查》一文率先提出茶树害虫64种和部分病害,指出贵州茶叶常见害虫有紫霞茶蚜、茶摆头、背袋虫、三星茶象、红颈茶天牛等,并于1941年在中国《农刊》刊出,这是贵州茶树害虫研究的最早报道。李联标、李成章等为代表的对茶籽储藏、茶籽浸水、茶籽选择、播种深度、茶园隐蔽、茶粮兼做等做了不少探索,这些研究成果为以后黔茶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贵州省立锦屏森林科初级实用职业学校以“培植森林干部,使其熟于普通林学理论之应用,林业技术之娴习,擅长桐油、茶、漆、银耳等森林副产品之培训与改良”等[17]。足见为了提高贵州茶叶的产量,政府、学界都积极努力,这样的努力一定程度刺激了贵州茶的发展,其留下的研究成果是今天贵州茶业的发展一笔重要财富,急需搜集、整理与研究,进而指导我省的茶业发展。
三、贵州茶业发展的影响
茶叶是贵州山地高效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战略地位在明代就已经提及。蒋介石在其著《建设贵州的急务》一文中言:“我们的国土虽然如此广大,但平原面积只占我国领土面积的14%,其他60%以上是山地,此外就是荒漠。所以我们要建设国家,一定要尽量的开发山地,利用山地。但我们要开发并利用山地,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必须造林。我们处在山地的同胞应该要知道‘不怕有山,只怕无林’的一个口号,如果山地不培植森林,那土地就等于荒芜,人民就无法富强,对于国家建设更是没有一点补益……,一种良好的环境,就可以增长我们的智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强健我们的体格,提高我们的文化。”进而又言:“所以今后我们贵州全体同胞人人都要以造林为第一要务。不但已有的森林树木,要好好的保护,而且要积极的培植,使其面积要一天一天的扩大起来。”①参见蒋中正:《建设贵州的急务》。茶属于重要的山地经济树种,山是茶赖以生存的重要地方,对于贵州言,98.2%是山,加之气候温暖湿润,“天无三日晴”,故黔省适应规模发展茶叶。在清前期,黔茶得以稳定发展,但其自身管理、经营、茶叶制作等存在技术缺陷,加之外国列强的入侵,黔茶发展缓慢。清末民初,在政府推动下,贵州的茶叶还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具体情况体现为茶园面积的扩大,茶叶产量的提高诸多方面。
(一)茶园面积的扩大。茶业关乎国家稳定,关乎国家经济发展,也关乎民众生活,贵州农民多赖以为业,在政府鼓励下,茶园面积不断扩大。如1875-1908年30余年间,贵州全省13府有9府产茶,“几遍全省。81 县中,产茶者占其大半”[1]11。清末民初,安顺种茶又有大发展,《续修安顺府志》载,“东乡二堡至石板房一带,土多砂质,宜于种茶,故山麓、园畔茶林几遍,而以诸屯所产为尤佳。农民多赖以为业,为出口大宗。东南乡旧川一带,其土宜茶宜竹,故茶竹出产颇多,茶植于丘垄之间,不碍园艺,比户有之,其产量稍逊于东乡,然制法精良,色香味俱佳,茶商称之为上品,销路甚广”。按:资料中的“丘”“垄”,指经人工改造的透气性能好的圆丘,长条状垄。原因是东南乡旧川一带石灰岩土壤颗粒细小,质地密,透水、透气性能较安顺东乡二堡至石板房一带土多砂质土地差,要种茶就必须将这样的土地改造成下垫有石头的透气性好的圆丘、或长条形垄。“园”,指的是长周期的多年生植物,“艺”,指短周期的1年生农作物。故“茶植于丘垄之间,不碍园艺”句,是相对前句“东乡二堡至石板房一带,土多砂质,宜于种茶”而言,意思是说“东南乡旧川一带”把茶树种在通过人工改造的具有透气性能好的丘上、垄上,这样的茶园不影响多年生茶树与短周期的大田作物的生长。从此看,当地居民已经掌握了茶园改造与种茶的关键技术,这种技术恰好促进了安顺茶园面积的扩大,使之成为民国时期贵州茶叶重要产地。《新修省别全志(贵州省)》载,都匀县青塘地“茶树栽培于清水江上源南岸4-5华里间”,团山茶产地“连绵周围二三十华里”,石阡县铁厂“周围连绵约十数华里都栽种有茶树。”普定县垛背“茶园绵延于三十华里左右”[9]495-497。安顺县以石板房为产茶中心,“东至沙子哨,西到二堡,南达旧川,北抵茨蔾坝,纵横四十至五十华里均为茶园”[11]32等等。“茶山”“茶园”的规模建设,反映了清至民国时期贵州丛茶的大发展,“不碍园艺”的茶与庄稼的套种技术揭示了茶农对茶与周围环境的精深把握,贵州茶园已经从粗放型的茶叶经营模式向专业化、规模化、科学化的茶山、茶园经营转变。
在民国时期,地方政府还在各县进行农林场扩充,其中就包括茶场的扩大,具体见表4。
表4 民国二十五年贵州各县农林场扩充限定植树亩例举
从上可见,清代至民国时期,在政府的鼓励下,学界的努力下,贵州的茶叶种植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样的发展必然会推动茶叶产量的提高,茶产业的迅速发展。
(二)茶叶产额的提高。如前文言,1840年后,由于国内动荡,加之管护失策,政府指导不力,我国茶业在世界范围内遭受很大打击,但在政府和学界的努力下,贵州茶叶产量还是有了一定提高。据统计,1915年贵州产茶27 000多担[18]。(民国)《石阡县志》卷十一《经业志》载,县境“城南五十里包溪大地方一带产茶,最富岁约出十余万斤,东贩湖南长沙,北贩四川酉阳,间亦有运至贵州省城者。又城北五里有梁家坡,岁出茶万斤,其味清香,较包溪茶尤美,人争购之”。而到抗战时期,在政府与学界的努力下,茶叶产量有了显著的提高,(民国)《贵州省农业概况调查》载:“茶之种植。甚为普遍,如都匀、镇远、石阡、瓮安、平越、贵定、贵阳、安顺、平坝,及开阳等县,皆为茶区,总计全省每年月产茶叶五万担。”[19]民国学人丁道歉于1944年统计贵州全省茶产量言,其中都匀、石阡凡九县产量合计,共“三十四万九千余斤”[12]39,近达以前产量之一半,具体产额见表5。
表5 1944年贵州茶产地茶产额概况
从表5可见,抗战时期,贵州茶业得到一定程度发展,其中安顺县茶叶年产量达到172 000斤,成为贵州省内最发达的制茶地。1944年中央农业实验所湄潭桐茶试验场《论发展贵州茶叶》载:“贵州全省茶叶产量总计为11 511市担,其中产量在100市担以上有23个县:安顺1 720担,湄潭1 250担,都匀400担,贞丰300担,开阳300担,独山280担,习水250担,关岭250担,贵定206担,大塘(雷山)200担,瓮安200担,毕节190担,平坝180担,织金180担,赤水150担,册亨150担,普定140担,紫云140担,大定(大方)120担,麻江116担,平越(福泉)100担,龙里100担,绥阳100担。”到1949年,贵州全省“茶叶产量 26 466 担”[20]。除以上诸县外,其他产茶县情况,虽无具体数据,但也可以反映茶叶产额的增加。(民国)《续遵义府志》卷十二《物产》载:“仁怀、习水两岸多畜茶树,地越冷越佳,年约出十万余斤,行销渝、泸间,曰怀茶。”(民国)《开阳县志稿》第四章《物产》载,开阳县“为产茶区,其质亦佳,为有名出口品”,境内“南贡附近之白沙坡一带产质最佳,年可数千斤。南贡附近所产之茶,在专制时代为贡品,南贡即以此得名,而茶亦以此驰名全县,满清末年,邑人李香池等,曾有蚕茶公司之创立,压制茶饼,有方圆两种,茶面有开阳贡茶四字,销行各县,为数甚巨。……本县茶之产量,至少在五万斤以上,除供应本地外,余贩运邻县”。(民国)《镇宁县志》卷三《民生志》载,县境“江龙一带所产茶叶,较之安顺茶色味俱佳,近来因茶价奇昂,销往贵阳,为运销出口一极大富源也”。民国《平坝县志》第五册《业产志》载,“茶叶亦为出口之大宗”等等。民国学人丁道歉言,“茶在贵州之产地亦广,以石阡、安顺、务川一带所产者为佳,全省茶产究有若干,以无详细统计,不能以确实数字表出,但其产量必不在少”等。从上材料可见,在政府的鼓励和推动下,贵州茶叶产量也有一定提高。
(三)茶业专门人才的出现与茶叶服务行业的发展。为了促进茶业的发展,在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促进了贵州茶叶的发展,形成了一批专门以生产、制茶专业的技术人才,如民国时期的都匀县有了专门采茶的职业群体,194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刘兆吉编《西南采风录》就记载有数十首与贵州“茶”有关的民歌,现摘抄《贵阳采茶歌》如下。
正月采茶正月正,采茶唱歌来开心。
长江后浪催前浪,世上新人攒旧人。
二月采花是春分,采茶娘子处绣帏。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三月采茶三月三,采茶娘子上高山。
自古贤妻夫祸少,古来子孝父心宽。
四月采茶麦刁黄,有子须当送学堂。
大家礼仪教子弟,小家凶恶教儿郎。
五月采茶五月五,采茶娘子受孤苦。
茫茫四海人无数,那个男子是丈夫。
六月采茶热难当,采茶娘子真惨伤。
画水无风空作浪,绣花虽好不见香。
七月采茶七月七,采茶娘子泪悲啼。
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
八月采茶桂花香,采茶娘子喜洋洋。
秋至满山多秀色,春来无处不花香。
九月采茶九月九,我劝娘子不用愁。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给儿孙做牛马。
十月采茶要立冬,我劝娘子嫁老公。
月到十五光明亮,人到中年万事休。
冬月采茶风雨飘,娘子行路心内交。
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
腊月采茶又一年,天下人人敬祖先。
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子孙个个贤。①参见(民国)刘兆吉:《西南采风录》。
以上采茶歌栩栩如生描绘了“采茶娘子”在1年12个月采茶之图景,揭示贵州茶业发展,歌词虽然没有什么技巧,却可以看到民众对于茶叶政治的态度,对国家茶政的支持。值得一提的是,是书搜集到的贵州采茶歌区域涉及今都匀、安顺、遵义等地,内容虽有差异,但都唱及1年12月的采茶情形,采茶歌中这些“采摘女”实际上是专门的茶叶采摘人才,有的采茶歌还言及“谷雨前后采茶,要看枝上生新芽四五叶”才采摘,充分反映了她们对茶叶不同月份的特性都有了精深的把握。另安顺县有专门“从事制茶业的约达 1 000 户以上”[11]32。同时浙江大学在湄潭建立茶场后,不断改进茶叶栽制技术,训练技术人才,为贵州省培养了专门的茶叶专业管护技术人才,从上可见,专门的茶业管护人才、采摘人才、制茶群体的形成,必然会推动贵州茶叶的产业化,促进贵州茶产业的发展。抗战期间,中茶公司在贵阳设立办事处,并在贵阳、安顺、独山、遵义等地开设门市部,负责茶叶的收购、运销等。据1948年《贵州商业志通讯》载,贵州较大的茶庄有天潭、天一、正兴德、集成、永茂、庆市、安徽等7家,并有经营茶食的商户140家,以及许多小贩和兼营商店。在茶业生产地湄潭,茶行、茶市、茶贩、茶馆以及茶叶消费,已经有相当规模了[21]。
概之,1840年至1949年这100余年间,由于外国列强入侵,我国社会动荡不定,贵州茶业虽得到一定发展,但茶产还是极其零散,种类庞杂,无市场标准可言,加之土法焙制无论从形式,产量仍然不高,销售情形多为茶农于赶场时自行兜售,农民售茶时习用箩篮等物散装。②参见贵州省档案馆10宗全25卷。就石阡县言,改良前“清末该县每年约产茶20余万斤,后社会不稳定,茶树被砍伐,茶园荒废。近来仅产六七万斤,只能给附近各县,向外输出已经不可能[9]493”。德江“茶,可获美利,然皆所产无多”。③参见(民国)《德江县志》卷一《物产》。足见清至民国时期,贵州茶叶种植规模、产量以及焙制方法还甚为有限,并不是大规模化的产业生产,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关注。
四、小结
历史上,茶是关乎国防稳定之重要物质,也是重要的山地生态经济物种。今天的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研究和发展中国茶叶就显得甚为重要了。因此展开贵州茶叶史研究,对于今天我们重新认识茶的历史贡献以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有着积极意义。从清至民国贵州茶叶经营看,茶叶经营既有现代因素的刺激发展,但又与没有脱离传统茶叶管理、制茶不科学的窠臼直接关联,加之社会动荡,直接导致这样的经营模式难以达到茶叶的规模生产。贵州山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98.2%,要发展山地经济与环境的兼容,推进黔茶的规模生产,以下几个方面还得引起重视。
(一)加强有涉贵州茶业文献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充分挖掘贵州历史上茶叶管护、加工等科学管理经验,显得甚为重要。贵州种茶历史悠久,各地方志、乡土文献等记载,贵州茶叶“有密林防护尤宜”④参见(民国)《八寨县志稿》卷十八《物产》。“茶,产水箐山者尤佳,以有密林防护地也”,茶叶种植“土质以砂土为上”等,指出了茶叶种植的地理生态环境,揭示了密林、土壤与茶叶间的亲和关系,这样的茶叶地选择和维护,对于今天有些地区毁林种茶,单纯的开殖成片茶园有重要历史警示价值,值得关注。
(二)需要充分认识传统茶业经营与现代茶业经营的历史贡献,总结其间的经验,以服务于今天贵州茶业的发展。贵州现代茶业曾经历了清末、民国三四代人的振兴或复兴努力,对于这些曾为改变我省茶业中衰共勉相策的先辈和这段历史,我们不应厚薄,而是应作为一个有机过程同样尊崇、同样重视,因为今天的茶业发展是以我们过去存在的问题为前提,通过几代人不断努力改良而达到的,其间一些很好的茶叶管护宝贵经验,仍可以为今天茶业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三)要促进贵州茶业发展,还需要多学科的交流学习。茶业发展涉及土壤学、林学、地理学、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诸多学科,只有加强多学科学者的互动交流,才有可能真正推动对我省山地农业文化的认识,也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对山地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进而促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