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轨迹、焦点议题与未来前景:体育投融资研究

2020-06-01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投融资体育产业体育

(杭州师范大学 体育与健康学院,浙江 杭州311121)

计划经济运行下的体育被视为公益性事业,其发展资金来自于政府,造成了财政的入不敷出。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为了缓解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所需资金不足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体育逐渐社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其中投融资成为体育发展的新动能。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简称46号文件)出台,明确提出吸引社会资本入驻体育、拓宽体育融资渠道等条文,鼓励各大资本巨头纷纷在体育领域大展身手,体育投融资成为时代弄潮儿,2015年10月至2017年11月,共计发生融资事件414 起[1],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加快推进股票、债券市场改革和法治化建设,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2]。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简称43号文件)中也明确提出鼓励金融机构创新质押贷款方式,以及发行专项债券、开发相关保险产品等多种具体措施,加大对体育的金融支持力度。然而,卓明川[3]、张欣[4]、高英杰等[5]相关学者认为在体育投融资过程中存在着信用缺失、机制缺乏、渠道单一、制度不健全、领域不均衡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体育的高效运行。基于此,笔者从体育投融资研究动态轨迹的回顾入手,系统梳理了当前学术界关于体育投融资研究的焦点议题,从理论、视角和方法等3方面提出未来突破的方向,以期为体育投融资后续研究提供思路和内容借鉴,为体育投融资困境的化解及实践活动予以全方位的理论指导。

1 体育投融资研究的动态轨迹

20世纪30年代,麦克米伦缺口理论的诞生,拉开了国外投融资研究的序幕。20世纪50年代,投融资理论得以持续改进和完善,此时期以莫迪利尼亚和米勒创立的理论为基准,将投融资理论划分为早期资本结构理论和现代资本结构理论。70年代以来,随着微观经济学理论拓展,各领域开始了投融资研究。在体育领域内,出现了体育投融资的整体研究[6]及体育设施[7]、高校体育[8]、体育俱乐部[9]、体育彩票[10]、体育赞助[11]等投融资研究。

国内体育投融资研究可追溯到2001年,随着研究不断宽泛和深入,发文量整体呈现出线性上升的趋势,具体表现为波动性缓慢增长,如图1所示。

图1 2001—2019年体育投融资研究年度发文量Figure1 Annual publication of sports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research from 2001 to 2019

图1显示,体育投融资研究的发文量在2005年、2008年、2010年、2012年和2017年出现高峰期。究其原因,主要受到政府政策和体育大事件的影响。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如何满足奥运会巨大的资金需求,体育投融资成为必然手段。在《对奥运会及我国大型运动会发行体育彩票融资的研究》一文中提到,政府投入不足严重影响着大型运动会的举办,而体育彩票的发行为化解这一矛盾提供了重要的经费来源,从此拉开了体育领域投融资研究的帷幕。2003年,随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民营投融资掀起了体育发展的新高潮,对此研究随之增加,最终在2005年和2008年形成了两个波峰。2009年进入后奥运时期,学者将研究目标转移到体育场馆的管理运营,因此体育投融资的研究成果数量呈现下降趋势。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作出“加大投融资支持力度”的指示,提倡体育企业、金融机构、民间和境外资本通过投融资方式共同参与到体育建设中来,体育投融资成为体育发展的迫切需求和研究焦点,发文量出现新拐点。

2011年,《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着重强调了鼓励民间和境外资本投资体育产业,以实现扩大、盘活体育资源的目的,激发了社会投资兴建体育设施的积极性,学界捕捉到这一信息,加大了体育投融资的研究力度,此阶段体育场馆投融资成为研究重点。之后,2013年北京联合张家口提出申办2022年冬奥会,吸引学界将目光聚焦到冬奥会的相关方面,受此影响,体育投融资研究成果出现下滑现象。直至2014年46号文件的出台及2015年商业巨头纷纷涌入体育产业,体育投融资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体育投融资再次进入学者的视野,发文量在2017年迎来新高点。随着2019年43号文件的发布,体育投融资的力度不断增强、方式不断革新、内容不断深化,体育投融资必将迎来新的研究热潮。

资料显示,体育投融资研究在数量上呈现出一定的差异,研究内容多集中于投融资的主体、客体、渠道和环境等方面,为后续体育投融资研究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鉴于体育投融资成为体育发展新引擎的趋势日渐显现,对此主题研究也将得到进一步深入挖掘,进而为新时代体育强国的建设添薪助火。

2 体育投融资研究的焦点议题:视角与方法

2.1 议题一:体育投融资主体研究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及体育发展的时代需求,体育投融资模式与时俱进,重要体现之一为参与体育投融资的主体范围不断扩大。体育投融资模式主要包括政府资本投融资模式、社会资本投融资模式和公私联合投融资模式[12]。政府资本投融资模式,投融资以政府机关为主体,通过财政支出、彩票公益金、体育赞助等形式筹集体育发展资金[13]。社会资本投融资模式是以社会为主体,以股票融资、债券融资和商业开发等作为开发途径[14]。公私联合投融资模式则将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投资体育,实现各参与主体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共同承担可能存在的风险和责任,主要涉及大型体育场馆、体育小镇、运动项目开发以及大型体育赛事等。依据主体在体育投融资不同阶段参与程度和形式的不同,具体模式可分为PPP模式[15]、BOT模式[16]、TOT模式[17]、PFI模式[18]和LBPF[19]模式等。归纳上述,体育投融资主体逐渐由政府主导、社会辅助向政府和社会相结合的形式演进。

体制机制是体育投融资健康卓效开展的重要保障。学者宋迎东[20]、余小刚等[21]从政府和企业两个主体阐述体育投融资体制机制的建设。于政府而言,其主导作用体现为营造良好的环境,出台相关制度法规,加强对体育投融资的宏观规划、指导、调控和协调。于企业而言,首先要强化体育投融资主体的定位,其次要开创多样化的体育投融资方式、改善投融资结构、合理开发投融资资源等。此外,法制建设、人才培养等也是体育投融资体制机制健全的重要环节。

在方法运用上,无论是体育投融资模式研究还是体育投融资的体制机制研究,均以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比研究法、SWOT 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等定性方法为主,加强定量方法的使用成为今后此视角研究的开拓方向。

由上述可知,体育投融资的主体包括政府、社会、政府和社会联合3种形式。这3种形式在不同时期、不同角色中都发挥着自身的热能,为体育投融资的开展注入了持续的动力。但相对社会、政府和社会联合的体育投融资模式研究而言,政府财政的投融资模式较少涉及,成为该视角的延伸之处。

2.2 议题二:体育投融资客体研究

2.2.1 体育场馆、基础设施投融资 体育场馆、基础设施是开展体育活动的物质载体,因此对该议题的研究较为丰富,其中大型体育场馆投融资研究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王子朴等[22]、雷厉等[23]、刘辉[24]等对大型体育场馆的投融资模式、收益及风险、影响因素、法律问题以及市场化改革等展开了具体的分析和探讨。也有学者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高校体育场馆投融资[25]、国内外体育场馆投融资比较和经验借鉴[26]等方面,而对于中小型体育场馆的投融资研究鲜有问津。

2.2.2 职业体育俱乐部投融资 职业体育俱乐部作为体育市场化、商业化发展的主要组织形式,投融资行为直接关系着其生存能力。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尚处于职业化发展的初期阶段,对投融资的需求日益旺盛,但融资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融资渠道较为单一、以风险投资为主,融资结构中外源性融资形成路径依赖等状况都已成为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投融资开拓之路上的“绊脚石”[27-28]。针对此问题,学者们各抒己见,百花齐放。张东炜等[29]指出国外职业体育俱乐部投融资资金来源广泛而充沛、单一和多元融资方式互补、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相结合等成熟经验,是突破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发展瓶颈的着眼点。王伟强[30]探讨了上市融资的可行性及风险,认为上市融资是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王勇[31]则提出经营理念落后、管理能力不足、运营效益低下是投融资难的深层肇因,因此加强俱乐部内部建设和市场开发,提升其盈利能力成为必然要求。

2.2.3 体育产业各业态投融资 体育产业各业态的投融资状况,对体育资本市场的繁荣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探索体育产业各业态投融资,是推动体育资本市场成长壮大的必然之举。资料整理归纳发现,此视角下体育赛事投融资、体育彩票投融资、体育旅游投融资和休闲体育投融资研究较为充实。在体育赛事投融资方面,林怡君[32]和何妮妮[33]指出,当前体育赛事融资方式更加多元化,包括政府财政拨款、广告赞助、商业银行贷款、发行债券以及门票经营等。建议体育赛事投融资应不断优化制度环境[34],完善法律保障机制[35],规避内外部风险[36],从而选择最优的投融资方案。在体育彩票投融资方面,徐晨纯[37]认为体育彩票实际上是为体育事业发展而采取的一项财政投融资政策,公益性是其本质特征。体育彩票为体育事业的发展筹集了大量的资金,应着力解决其发行种类单一[38]、地区和项目间分配使用不均衡[39]以及市场拓展能力不足[40]等问题。在体育旅游投融资方面,陈丽华[41]、肖红青等[42]主要关注到体育旅游融资机制体制、风险投融资机制及模式以及投资基金设立等内容。在休闲体育投融资方面,石晓萍[43]、郭春玲[44]、傅安贤[45]等研究内容分布于休闲体育投融资模式、法制环境、存在困境以及发展策略等。

2.2.4 高校体育经费投融资 高校体育经费是高校体育顺利开展的重要资金保障,推动着高校体育持续健康发展。因此,高校体育经费投融资研究具有较大的时代和社会价值。姜同仁[46]、王猛[47]等对比了中美高校体育经费投融资的体制机制、融资渠道以及开发方式。刘宗梅等[48]、宋韬等[49]等从加强重要性认识、优化预算与审计、完善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体育投融资客体研究成果盈满,无论是体育场馆、职业体育俱乐部、体育产业各业态还是高校体育经费的投融资探讨,都显示出全面、系统的势态,为此视角后续的深入化探索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美中不足的是方法多以定性为主,定量研究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此视角研究的深度,成为今后强化的方向。

2.3 议题三:体育投融资渠道研究

随着愈来愈多的资本不断涌入体育领域,体育投融资渠道势必显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形态,为体育资本市场增添生机与活力。总结相关研究,体育投融资渠道研究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即从体育整体出发,探索投融资渠道。微观层面,则以体育某一领域为研究对象,来探寻投融资路径。

宏观层面,学者多从体育投融资渠道的现状与对策、体育投融资渠道的影响因素、体育投融资渠道拓展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阐述。1)体育投融资渠道的现状与对策。学者李晓雷等[50]、卢川[51]一致提出体育债券、体育赞助、体育产业股权、体育产业基金、体育彩票等是体育投融资的重要手段。2)体育投融资渠道的影响因素。杭兰平[52]研究显示,“双轨制”的体育体制、政策法规的滞后、内外部结构失衡、公众意识落后、人才的匮乏等阻碍了体育投融资渠道的拓宽。3)体育投融资渠道拓展的可行性。学者刘远祥[53]从体育产业投资基金、银行贷款、国际融资、融资租赁、发行股票与债券、大型企业资金的投资转轨等方面作了可行性的理论分析,并对今后的投融资领域进行了展望。

微观层面可归纳为两大类:1)基于投融资模式。体育投融资渠道包括体育彩票投融资[54]、特许经营项目[55]以及体育产业市场[56]。2)基于体育产业门类。体育投融资则包括体育场馆[57]、职业体育俱乐部[58]、体育企业[59]等。无论哪种类别,学者们认为应从拓宽融资渠道、合理设计体制机制、提高风险意识和能力以及推行相应激励政策等视角完善投融资路径。

体育投融资渠道的研究多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案例研究等定性的方法,虽然较为丰富,但定量研究方法的缺乏成为此视角研究的短板。

体育投融资渠道的研究成果丰厚,不仅为弥补体育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而且在推动体育市场化、商业化发展方面予以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2.4 议题四:体育投融资环境研究

环境对体育投融资良性持续发展的影响不容小觑,尤其政策、法律和信用制度作为体育投融资的重要制度保障,其扶持和保护作用不可估量,因而对于体育投融资政策、法律法规和信用制度的研究逐渐获得学界的属意。

2.4.1 体育投融资政策 研究聚焦在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投融资政策、体育赛事投融资政策和政策的影响与制定实施。1)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投融资政策研究。学者马迅等[60]、任保国等[61]基于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投融资发展现状,提出了政策性建议,如健全法律法规、确立企业主体地位、完善投融资机制、建立多元化撤出通道、建设中介服务组织、培养高素质人才、营造良好环境等。2)体育赛事投融资政策。黄伟等[62]基于国外体育赛事投融资相关状况,认为政府在体育赛事投融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领导、组织、协调等作用,并给予相关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制定指导性政策和法规。3)政策的影响与制定实施。换言之,就是将政策作为影响体育投融资的一个重要因素,并提出政策制定完善和实施的方向。例如,徐飞等[63]以制度安排下PPP 公共体育服务项目国家治理的实施路径为研究对象,重点论证了中央政府的投融资政策与地方治理的博弈等情况,并提出地方政府应严格贯彻中央出台的顶层设计政策等实施与优化路径。

2.4.2 体育投融资的法律法规 学者刘辉[24]50-53等集中于体育投融资法律困境和优化路径两方面。在他们的研究中,以体育场馆设施的PPP模式为研究对象,指出体育投融资中法律法规的缺失、立法滞后层级低、内容不明确、外部融资法制保障不足、融资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应从建立法律服务咨询机构、加强财政政策制定、细化核心环节立法、改善外部融资法制环境,建立治理法律框架、完善法律体系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和优化。

2.4.3 体育投融资信用制度 集中在信用制度建设、商业性信用融资、信用风险评价、信用担保的作用四方面。在信用制度建设方面,彭珊[64]认为主要包括信用管理制度、信用评级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在商业性信用融资方面,吴俊生等[65]以职业体育俱乐部为例,提出可利用的融资方式有应付费用的延期支付、应付账款、分期付款、出售套餐等,但在实践中存在的社会整体信用状况不佳、俱乐部商业信用意识差和经营不稳定等问题亟待解决;在信用风险评价方面,杨满顺[66]以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行业因素、综合实力、供应链运营状况3个一级指标,宏观环境、行业成长性、企业基本素质、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信誉状况、核心企业状况、信息化程度、竞争力和上下游企业的合作等11个二级指标以及29个三级指标;在信用担保的作用方面,孙妍[67]指出体现在改善投融资环境、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运营效率、协调企业和产业结构平衡发展、规避投融资风险等。

在方法运用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但仍以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案例研究法等定性方法为主,而CFA模型构建、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综合评价法等定量方法鲜少应用。

依据上述,体育投融资环境视角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体表现出发文量较少、研究内容浅薄的现象,尤其缺乏专门性的政策、法律探索。此外,体育投融资内部环境,如体育产业和体育企业自身存在的投融资影响因素研究较为薄弱,因此,加强这两方面的探索和阐明成为此视角完善的目标。

综合评价与分析,体育投融资研究成果丰硕,成效显著,展露出内容丰富化、视角系统化和方法多样化的特征,为后续的进一步深入挖掘给予了较为丰厚的理论基础和借鉴。但不可否认的是,已有的体育投融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如理论运用相对单薄,首先诸多论文缺少理论的阐述,其次风险研究理论颇多,如信息不对称理论、信贷配给理论、信贷缺口理论即交易成本理论、信用关系论等,而其他层面的研究理论鲜少;各视角内部研究不全面不均衡,在研究对象方面,缺乏体育投融资的主体、政策和法律专门性研究,体育产业投融资的研究集中在体育赛事、体育彩票、体育旅游和休闲体育,极少涉及体育产业的其他门类;在研究结构方面,仍以“现状—问题—对策”这一范式为主,尚未深刻体现出体育投融资的特性,无法为体育投融资的实践提供针对性、有效性的指导。此外,方法上以定性研究居多,定量研究方法的缺乏直接影响了研究内容的深度和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因此,今后研究应尽量规避已有研究存在的弊端,紧随时代特征和社会焦点,抓住体育投融资的本质,并辅以数据统计和模型构建,寻找体育投融资研究的突破口。

3 体育投融资研究的未来前景

3.1 前景一:奠定新基石,夯实体育投融资研究理论

理论是研究的基础,对研究目标和结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面对以往体育投融资理论研究匮乏的状况,强化体育融资与相关学科融合研究成为当务之需。体育投融资作为体育学、金融学、产业学等有机结合的交叉学科,其研究涉及多领域、多范畴和多层次,如产业经济学、投资学、企业融资学、金融市场学、保险学等。借助上述学科成熟的研究体系,全方位、深层次挖掘体育投融资与上述学科的契合点,以探寻可借鉴的相关理论,包括行为金融学、MM 理论、权衡理论、信号传递理论、有效市场假说、波浪理论、江恩理论、MGS模型、BGS模型、AGS模型等。这些理论在体育投融资研究中的融会贯通不仅能够夯实体育投融资研究理论,而且能为体育投融资的实践活动给予新支撑和新导向。

3.2 前景二:散发新思维,开拓体育投融资研究视角

随着时代发展,体育投融资的发展模式、实践途径等也将进一步更新。借此时机,开创新思路,拓宽体育投融资研究视角就具有了时代价值。1)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深化,加强体育投融资主体的系统研究、均衡体育各领域投融资的探索、体育政策和法律法规的专门性钻研;2)体育产业投融资作为体育投融资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其各业态的开发也值得高度重视和探究。目前已有研究关注的焦点在体育赛事、体育场馆、职业体育俱乐部、体育彩票、体育休闲旅游等方面,体育信息服务、电竞、健身、培训、保险等方面有待深入探究。此外,运动项目是体育产业的元逻辑[68],通过体育投融资做大做强体育运动项目产业将成为时代之需,因此运动项目产业投融资研究也应得到学者的青睐。

3.3 前景三:借助新工具,解锁体育投融资研究方法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体育投融资研究的新工具和新方法将得以开发和运用,但并不意味着摒弃以往的方法,而是对以往研究方法的推陈出新。因此,首先得完善以往研究方法,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强化定量研究,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增强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其次,当今是互联网时代,依据时代特征和需求,利用计算机开发新量化研究软件,强化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外,通过计算机进行体育投融资相关情景的模拟,并辅以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使研究过程更符合实际操作,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

研究方法的突破带来的不仅是形式上的“花哨”,更重要的是能深化研究内容,提升研究结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开发新工具、解锁新方法迫在眉睫。

猜你喜欢

投融资体育产业体育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体育产业之篮球
投融资关注榜(2019.6.16-2019.7.15)
6月投融资关注榜(5.16-6.15)
4月投融资关注榜(3.16-4.15)
3月投融资关注榜(2.16-3.15)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