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注释刍议
2020-05-30段金海
段金海
一、“孙叔敖举于海”误注
课本注为:“孙叔敖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相。”此注误。此句出自汉赵岐《孟子注疏》:“孙叔敖隐处,耕于海滨,楚庄王举之以为令尹。”但趙岐注早已引起质疑,清学者阎若璩《四书释地》云:“赵氏注:‘孙叔敖隐处,耕于海滨,楚庄王举之以为令尹。此亦是随文解之,实无所征。庄王时,楚南境东境去海尚远,而《史记》称‘孙叔敖,楚之处士。《荀子》《吕氏春秋》并以为‘期思之鄙人,期思故城在今固城县西北七十里。”(转引自焦循《孟子正义》)既然春秋时楚境不与海邻,则“海”字作何解释?笔者以为,当解为“极边远的地区”。古人认为中国四周都是海,故称陆地极边远的地区为海。如《左传·僖公四年》:“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荀子·王制》云:‘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注云:‘海谓荒晦绝远之地。则此所谓北海南海者,犹言极北、极南,不能以实地证之。旧注多误。”
另,常易引起误解的还有,孙叔敖并非姓孙、名叔敖。据清学者孙星衍考证,孙叔敖,蔿氏,名敖(通“傲”),字孙(通“逊”)叔。(可参焦循《孟子正义》)
二、“行拂乱其所为”误断
关于此句之断句,此前已有学者指出,“行”当属上,而不应属下。笔者亦主此说。原文当断为“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样语意方顺。“天”字作主语,自“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一气贯穿至句末“曾益其所不能”,一气直下,气势如虹。如“行”属下,语气上颇觉不顺,“行”的主语谓谁?与前后不相接,读时颇觉突兀、扞格。
“空乏其身行”中,“空”指穷、贫乏、困;“乏”,古代行而无资叫乏。故“空”指“身”言,指家居贫困;“乏”指“行”言,指在外出行时财资缺乏。当注为:“家居或在外出行都受贫穷之苦。”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松县实验中学)
[责编崔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