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记”体散文的说理路径
2020-05-30冯渊
摘要:近年来,上海高考卷一直坚持考测论述类散文,特别是“记”体散文。“记”体散文重点在发表议论,说理富有鲜明特色。本文从如何逐层推进论点,如何围绕主旨组织材料,如何做到论证周详三个角度分析“记”体散文的说理特色;并指出,这三个问题既是阅读“记”体散文的重点,也是答题时应着力思考的方向。
关键词:“记”体散文;说理路径;议论
近十年来上海高考卷选择的非叙事类文言文阅读的文本是:[宋]彭汝砺《爱山楼记》(2019);[明]李贤《心源亭记》(2018);[宋]张耒《进学斋记》(2017);[明]朱舜水《勿齋记》(2016);[明]高启《静者居记》(2015);[东汉]徐幹《治学》(2014);[唐]权德舆《许氏吴兴溪亭记》(2013);[唐]柳宗元《潭州东池戴氏堂记》(2012);[宋]苏轼《稼说送张琥》(2011);[唐]元结《九疑山图记》(2010)。这十篇选文有八篇“记”,按照前人的分类,其中七篇是“台阁名胜记”,一篇是“书画杂物记”(《九疑山图记》);另外一篇“说”是论述类文本,一篇标题“治学”虽然没有文体标志,但很明显也是以议论为主的文体。所以,这十篇文章的主体部分都是说理。本文以此为例,来探讨古代“记”体散文的说理路径,希望对研究文言文的阅读与检测,乃至议论文写作中的逻辑说理,有所助益。
一、分析文章如何逐层推进
刘勰指出:“论如析薪,贵能破理。”[2]意思是说,论述一个问题好象劈柴一样,可贵的是能准确地劈在纹理上。分析问题要抓住要害,才能势如破竹。有些立意,是所有人一眼就能看懂的,文章立意止于此,意义就很有限;所以,立意要深入探索,逐层推进,作全面的分析,还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加以突破,务求得出最坚实、最可靠的结论。
我们看2015年上海秋考卷上的《静者居记》,试题是:本文说理层层推进,请对此加以分析。
①浔阳张君来仪,以“静者居”名其所寓之室,尝属予记之,久辞而未获也。
②一日,与客往候之,入其室,竹树翳深,庭户虚寂,落然无嚣声。客顾而叹曰:“美哉居乎!使张君不勤动于外、有以自乐而成夫静者,非是居乎?”
③予谓客曰:“子何言之戾耶?今有人焉,处空谷之中,栖长林之下,干戈之声不闻,车马之迹不至,其居静矣。而利禄之念不忘于心,穷约之忧每拂乎虑,虽夷然而行,块然而坐,颠倒攫攘,无异奔骛于埃壒者,子谓其果静乎?又有人焉,游于邑都,宅于市里,邻有歌呼之喧,门有造请之杂,心倦乎应答,身劳于将迎,其居非静矣。而抱廉退之节,慎出处之谊,虽逐逐焉群于众人,而进不躁忽,视世之挥霍变态倏往而倏来者,若云烟之过目,漠然不足以动之,子谓其果非静者乎?盖静也系于人,不系于居。人能静则无适而不静,是居之静无与于人,人之静亦无待于居也。虽然,亦有待其居而静者矣,然非此之谓也。《传》曰:‘居天下之广居。广居,仁也。自克己以复之,主敬以守之,至于安重而不迁,渊靓而莫测,则其体静矣,故曰‘仁者静。张君之志,盖在于是,而假以名其室,子岂未之思乎?”
好的论述文字,都能将道理层层剥笋、逐步推进,以使道理别具一格、深入人心。分析这种层层推进的说理过程,首先要概述句意、层意或者段意,得出基本结论。分析作者如何将道理讲得深刻透彻,前提是我们要清楚作者先后说了什么,关键是发现文章的意思在哪里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抓住这个变化,就能纲举目张。
二、分析文章如何组织材料
刘勰说,“凡大体文章,类多枝派,整派者依源,理枝者循干。”[3]这里所说的“源”和“干”,指的是文章的主旨和纲领。“整派”和“理枝”即安排文章的层次和段落,它们是必须在“源”和“干”的统帅下各就其位的。
2019年上海秋考卷上的《爱山楼记》,试题是:文章称颂甯公“知所以好之者”,全文围绕这一点展开,层层铺垫,笔法曲折,请加以分析。
①人情得所乐则喜,然皆累于物。徇名者劳,徇利者忧,驰骋田猎者危,乐酒者荒,溺色者亡。山水可以无累矣,而好之者鲜,知所以好之者尤鲜。樵夫野老,出入耕息,日夕于是,乌知所以好之?佛老之宫,深据险阻,得其形势,乌知所以好之?
②屏山在饶州浮梁东南,其秀丽出数重,其广绵亘数百里。其洞出于郁者为集仙,入以烛,既达,空洞深沉如大厦。溪横其前,其清若鉴,可见毫发,其音若佩玉,中律吕。
③外舅甯公宅于是,始诛茅而为庵,凌空而为桥,日与佳客游。以为未足,乃面一山之胜而作楼百尺。既成落之,四顾踌躇。山连如珠,或枯或菀,如云涌,如水波兴焉,如决聚讼而车徒趣焉。日星风云,雾雨霜雪,昼夜四时之气象消息合散于须臾。使绘画之工以微尘为墨,曾不得其仿佛,论说之士辨周万物,亦不能道其绪余。公方玩千里于一席,揽胜概于樽俎,几尽之矣,不亦善乎!公曰:“吾见其高明而有容,广大而无隅,登日出云,甘雨沾濡,草木润泽,遍覆昆虫。”予曰:“嗟夫,是知所以好之者与!”
题干明确要求我们围绕“知所以好之者”这一点,来分析全文是怎样组织材料布局谋篇的。分析这类文章,一定要牢牢抓住核心句“知所以好之者”——即,有人不仅喜欢某种东西,而且懂得沉醉其中的妙处。
文章第一段说,人得到了他喜欢的东西就喜悦,这是人之常情。好名者得名,好利者得利,好游玩打猎或者酒色,沉溺游玩或酒色之中,都能获得快乐。但是,作者篇首第一句就指出“然皆累于物”,这些爱好,最后都会让人在追逐过程中伤害自己的本性,带来很多危险。这是第一段的第一层意思;与之对照的是另有一种东西带来的快乐,不会发生危险。那就是自然山水,可惜有这份高雅爱好的人不多,懂得这当中乐趣的就更少了——“知所以好之者尤鲜”这个关键句出现了。最后补充一句进行强调:樵夫野老耕作其间,和尚道士生活其中,然而他们未必就懂得自然山水的妙趣。这还是证明“知所以好之者尤鲜”。
按照“台阁名胜记”的文体特点,应该是先描绘秀山楼的景致,再寄托感慨;但这类文章写法很自由,不拘形式。本文一上来就提出问题,引人思考:追求名利声色之乐是人之常情,却留下了隐患,追求自然山水之乐,会其乐无穷,可惜很少有人有这份雅趣。第一段要说的核心意思就是“知所以好之者尤鲜”。第二段描写了秀山楼美好的景观,寥寥几句,主要是为下文继续讨论山林之乐作铺垫。第三段接着描写外舅甯公住在这美好的景观里,而且修建了一座百尺楼。甯公赏玩于此,深得山野之乐。然后,作者引用甯公自己的话,说:我在秀山楼上,看到大山上雨露滋润,草木润泽、百虫滋生。——这段话揭示了甯公爱山的原因,暗示了“仁者乐山”的文化意蕴,仁者胸怀宽厚如高山,滋生并养育了万物。最后,作者情不自禁地感叹“嗟夫,是知所以好之者与!”与第一段感叹的“知所以好之者尤鲜”形成对照,再次突显了甯公的高人雅致。
我们来回顾一下,全文是怎样围绕“知所以好之者”这一点展开,组织材料、安排层次的:
第一段,文章由喜好外物的人多,写到喜好山水的人少,再写到喜好山水而“知所以好之者尤鲜”这一关键句。第二段,铺写屏山及爱山楼景色之美丽奇特,为议论做铺垫。第三段,回到寗公在秀山楼上得到的体悟,点出寗公喜爱山水,并解释其爱山水的原因,即甯公不仅是“好之者”,而且是“知所以好之者”。最后以作者称颂寗公是“知所以好之者”作结,呼应开头。全文层层铺垫,曲折有致。
题目要求分析“如何围绕主旨,组织材料,安排层次”,在具體阅读中,我们要思考各段落与主旨的关系,这些段落和材料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
三、分析论述过程怎样做到严谨周详
由具体建筑、景观引申出某个道理,既要引发读者深入思考,还要尽可能让读者心悦诚服。所以,立论时应该做到严密,不出破绽。“义贵圆通”“弥缝莫见其隙”[4],就是将所有论证上可能出现的漏洞都堵死,做到滴水不漏,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以2018年上海秋考卷《心源亭记》为例,来进行分析。试题说,第③段的论述在第②段的基础上推进了一层,请加以分析。
②噫!旨哉,“心源”之名亭也!夫源者,井内之泉也,而必冠之以心者,何哉?湛然以清者,水之本体也,苟终日荡之,未有不浊者也;虚灵不昧者,心之本体也,苟私欲蔽之,未有不昏者也。水之荡而浊者,有时静焉,则本体之清于是乎出矣。心之蔽而昏者,有时静焉,则本体之明于是乎在矣。甚矣,水之清浊有似于人心之昏明也!
③清而明者,莫不皆由乎静;浊而昏者,莫不皆由乎动。然水之浊者,静则清矣,初无用力于其间;而心之明者,虽由乎静,必有主敬之功焉。此心之明,德无或昏也,故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居是学者,睹“心源”之名,宁不惕然有所警哉?
第二段,开篇就发问,为什么以“心源”两个字来命名这个亭子呢?作者自答:水的本体是清澈的,但是如果整天摇荡它,也会变得浑浊;——有道理,作者应该不是讨论井水的问题,按照“台阁名胜”记体散文的特点,他一定要从这里引申出一点道理来。作者接着说,人心是虚灵不昧的,“虚灵不昧”是朱熹解释《大学》的句子,意思是说人心本来是明亮清澈的。作者认为,人心被私欲蒙蔽之后,也会变得昏乱。作者的意思是:将水的透明与人心的清澈作比较。从逻辑上讲,这是类比推理。这是第一层意思。作者接着说,经过激荡变浑浊的水,放在那里,静置一段时间,又会澄清。那么人心呢,被私欲蒙蔽的人心,让人也静静地坐在那里反省,大概也会重新找回自己的初心吧。这是第二层意思。
以上两层,基本将要讨论的问题讲清楚了。但是,作者没有停止思考,每立一论,要尽可能不留缝隙,不留逻辑的漏洞。在所有推理中,类比推理的可靠程度是比较差的,因为类比不一定能揭示事物的本质。那怎么弥缝这个漏洞呢?不能简单类比其同,还要发现其异。本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请看第三段:由浑浊到清明,靠的是“静”。这一点“人心”与“水”相似。但是“水”可以静置一段时间变得透明,“人心”单单是“静置”未必能变得澄澈。能发现不同事物的相同点,了不起;能发现相同之中的不同,更了不起。这样才能将问题思考得更加深入,将观点表述得天衣无缝。所以有了第三段“心之明者,虽由乎静,必有主敬之功焉”。人心不可能完全像被动的“水”,“人心”是时刻变动不居的,所以要通过“学问”“求其放心”,才能达到“静”的境界。这才是“心源亭”命名的真正原因,除了向亭中的井水学习,还要通过“学问之道求其放心”。
所以这道题可以这样回答:第②段论述了“心”和“源”的相似处,指出两者在本性及其变化上是相似的。第③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心”和“源”的不同处,强调了“心”的由昏复明,除“静”之外,还必须有“主敬之功”。
综上,我们以“记”体散文为例,分析了这类散文的说理过程,这是我们阅读同类作品的路径,也是我们回答相关试题的思考方向,对我们今天的论述类文本的写作也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吴讷,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于北山,罗根泽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2][3][4]刘勰:《文心雕龙》,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作者:冯渊,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高中语文教研员,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
[责编张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