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语言品读之“石”,攻诗词鉴赏之“玉”

2020-05-30丁秋菊

学语文 2020年6期
关键词:品读鉴赏诗词

摘要:诗词是高妙而典雅的语言艺术,作者创作诗词需要对语言进行反复的锤炼和推敲,读者欣赏诗词自然要对语言进行细细揣摩和感悟。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借语言品读之“石”,攻诗词鉴赏之“玉”。咬文嚼字,感受语言滋味;品味想象,领略意象意境;体验感悟,理解作者情志。

关键词:语言;诗词;品读;鉴赏

诗词是高妙而典雅的语言艺术,作者创作诗词需要对语言进行反复的锤炼和推敲,读者欣赏诗词自然要对语言进行细细揣摩和感悟。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借语言品读之“石”,攻诗词鉴赏之“玉”。中国古诗词的基本特征在于语言凝练典雅,对其鉴赏要以语言为抓手,细细咀嚼,可品读出诗词的百般滋味。中国古诗词的创作,注重景情相生,具有特有的意象意境,读者鉴赏时,应发挥想象和联想,由此及彼,身临其境。中国古诗词有托物言志的传统,读者鉴赏时必须注意从浅水区航行至深水区,透过浅层的形象来体察作者真正所表达的情志。

一、咬文嚼字,感受语言滋味

一语一世界。老子的“大象无形”,钟嵘的“滋味说”,刘勰的“隐秀”,梅尧臣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司空图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等,都表明文学文本的话语系统具有丰富的话语蕴藉特性,常常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诗词鉴赏离不开咬文嚼字,反复品味。

古典诗词篇幅短小,一字一句都是作者锤炼语言的精华,只有细细地揣摩才能体味出诗词内蕴的百般滋味。诸葛亮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成为一代文人骚客歌颂赞赏的对象。杜甫的《蜀相》在历代吟咏的佳作中备受推崇,其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自”和“空”用的极为精妙。祠堂之外春意盎然,生机勃勃;黄鹂的鸟鸣声悦耳动听,诗人的内心本该是欣喜愉悦至极,可是“入一自字、空字,便凄清之極”。这里的景色无论多美,无人欣赏,到这里的人很少,武侯呕心沥血的功业已被人遗忘,表现出诗人来此地产生的物是人非的感慨和对武侯功业被人遗忘的惋惜。反复咀嚼“自”“空”,诗人那种功业未就、壮志难酬之感亦凝聚于笔尖心头。

贺知章的诗篇《回乡偶书》脍炙人口,通俗易懂,读来朗朗上口。其中“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中的“儿童”是否与今义相同,是否可当“小孩儿”来理解呢?杜甫的《羌村三首》(其三)中有这样一句,“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人教版教材课本上对“儿童”一词的注释是“长辈对年轻人的称呼”,即为“年轻人”,而并非都是“童子兵”。但这很自然让人想起了贺知章的诗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我觉得这里面的“儿童”当成“年轻人”来讲表达的意思更深一些。如果把“儿童”当“小孩儿”讲,说家乡的懵懂小娃见到一位“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头儿,“笑问客从何处来”,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客”离家时,“儿童”(小孩儿)根本还没出生呢,几十年之后不认识久别家乡的“客”再正常不过了。但是如果把“儿童”当成“年轻人”解释,意思将大不一样,比作者小的年轻人在几十年前作者离家时应当是认识他的,由于“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世半消磨”,世事变迁,当年的风华正茂的离家之客,此时返家已鬓毛斑白疏落,当年的儿童,现在的年轻人已认不出来了,这样的语言表达更显得时间催人老,更令人感慨时光易逝,世事沧桑。

文学语言具有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等特点,在不同作品中体现出或生动形象,或深沉蕴藉,或平实质朴,或缠绵哀怨,或气势磅礴等特征。鉴赏文学作品时,就要咬文嚼字,感受语言滋味,领悟语言的内蕴。

二、品味想象,领略意象意境

古代诗人词人格外重视文学意象创造中的“意”与“象”的有机融合,重视创造出“情中景,景中情”的审美意象,而追求的最高标准就是从意象中升华出境界,即意境。不同意境的呈现离不开多种多样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语言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

郦道元笔下所引三峡渔者的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屈子在《九歌·山鬼》中写道:“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陶弘景吟道“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同样写猿声,杜甫的笔下又是怎样描摹呢。猿的叫声是凄切、悲惨之调,杜甫无奈,提笔还是写下了“哀”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是孤独感伤的杜甫心中的夔州风景。一“哀”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风急”是触觉所感,以言秋风之速、猛、冷。“天高”“渚清”“沙白”“鸟飞回”是视觉所及,“猿啸哀”是听觉所知;“渚清沙白”是静态,“鸟飞回”是动态;“清”和“白”乃物之色,“飞回”乃鸟之态;正因“风急”,因而猿啸更“哀”,而鸟飞愈“回”;“天高”是仰视,“渚清沙白”是俯视,“鸟飞回”可谓平视。两句十四个字,字字精当。“风”“天”“猿”“渚”“沙”“鸟”六个意象的组合匠心独运,有形有声有色有态,选取最能体现夔州特色的自然景物,烘托出杜甫的心境。

千古咏梅名篇《山园小梅》一诗中,颔联“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令世人赞叹赏读不已,但此句并非百分之百的原创,而是化用了南唐诗人江为的诗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林诗随之变更了“竹”“桂”二字,却营造了不同的意境,“竹”“桂”具体可感,“疏”“暗”,则朦胧隐约,虚实相生。这样的语言表达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还多了一层淡泊静谧的美感,令人心驰神往,浮想联翩。

发挥想象,把握意象意境,这是鉴赏诗词的基本途径和通道。学生在对诗词语言的鉴赏中,不仅领略了意象和意境,其思维品质和文学素养都得到提升。

三、体验感悟,理解作者情志

所谓抒情言志,情志就是感情和思想,是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情志在心,作者可借助语言来表情达意。陆贾《新语·慎微》言:“诗,在心为志,出口为辞。矫以雅僻,砥砺钝才,雕琢文彩,抑定狐疑,通塞理顺,分别然否,而情以得利,而性得以治。”文学作品则以语言为媒介表达人的情感,并激起人的情感。

古人云:诗言志;诗缘情。而抒情言志离不开诗意的语言,“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梅花凌寒独自傲然开放,无意与百花争春,更不理会群芳妒忌,不论外界如何评论,它只追求灵魂的高洁与纯美,即使零落成泥碾做尘,它的香气依然永驻人间。“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陆游以梅喻人,虽终生坎坷,亦忠贞无比,绝不媚俗。

《诗大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屈原首创香草美人的写法,“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思九州之博大兮,岂惟是其有女”。屈原追求美好的事物,有着美好的理想情志,笔下香草美人的形象比比皆是,后世诗人继承并发展了《离骚》中这种独特的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人们在诗中所传达的情志虽与屈原不一定完全相同,但无疑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一种向往,一种喜爱之情。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为凸显梁先生的“热心肠”,引用了《箜篌引》这一则材料,《箜篌引》看似讲述了一个至情至性的爱情悲剧故事:一个白发狂夫不顾一切渡河,不顾及妻子的劝阻,最终渡河而死。王国维曾评价“這十六个字构成中国诗坛最悲壮凄惨的一幕,是用血写成的”。可是学生对于这简单的十六个字所传达出的情感,却难以理解。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句式即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不同的重音即“无”“竟”“奈”“何”去反复诵读,体会从劝诫到质疑,再到结局的过程。接着又引导学生从梁启超的生平进行思考,梁启超在解释《箜篌引》时倾注了怎样的情感。学生联系历史,立马想到了谭嗣同。谭嗣同曰“大丈夫不做事则已,做事则磊磊落落了,一死何足惜。各国变法,无不因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学生在此基础上,理解了谭嗣同、梁任公、白发狂夫的思想共鸣了:为理想执著坚守、知其不可而为之。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在中国古诗词中,文学中的语言美能唤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引起人们对艺术语言的高峰体验。作者或流露出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愿望,或包涵生活哲理,或表现生活情趣,这些都需要读者深入体验感悟。

品读语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捷径之一,当然还需要有丰富的文化历史知识作支撑。借助对语言的品读来鉴赏经典诗词作品,我们不仅能理解诗歌的意蕴,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可以体悟文学语言的无穷魅力,提升文化修养,继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丁秋菊,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六中教师)

[责编夏家顺]

猜你喜欢

品读鉴赏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小学英语朗读技能提升训练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诗词之页
将能力培养植根于语段的阅读活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