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2020-05-29周佳宋磊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雨课堂混合式教学

周佳 宋磊

【摘 要】分析“雨课堂”信息化教学平台实现混合式教学的可行性,结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特点,通过教学实践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可以丰富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方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雨课堂;机械设计基础;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04-0011-02

随着教育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通过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教育,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大趋势。混合式教学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二者优势互补,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雨课堂”作为一种采用融合技术的智能教学工具,为教师提供了混合式教学设计的新思路。本文以《机械设计基础》为例,探索基于雨课堂工具实现混合式教学的模式。

1   雨课堂实现混合式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混合式教学并不是传统课堂与在线学习的简单混合,而是针对两种学习形式中的各种学习要素进行有机融合。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希望能够打破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随时随地的享受学习资源。而在课堂上,混合式教学不再是将知识要点写在黑板上,由讲师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进行判断学生所学的知识程度,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课程。而是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软件工具,“推翻”传统的教学课堂,学生在课外就可以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场所。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应用性的软件平台,结合线上线下的教学环境,不仅可以为教师提供全面的教学反馈,也可以为教师提供快速应对学生求知需求的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一款满足这些要求的软件平台。

雨课堂是由清华大学推出的智能教学工具,将PPT、MOOC和手机微信融为一体,使高校的信息化教学进入了“互联网+黑板+移动终端”的时代。不同于其他软件平台,雨课堂将教学工具巧妙融入PowerPoint与微信,通过全景式采集数据驱动教学探微。其优点有:

(1)灵活的课前学习。教师可以在制作PPT时插入丰富的教学资源,除传统的文本、图片、动图等,还可插入慕课视频、网络视频等在线资源,并随时随地推送到学生微信。

(2)完善的作业题型。在PPT中可以快捷的设计主客观题目,通过单选、多选、投票、附件作答、拍照上传和语音回复的多样化方法满足不同的作业需求。且可以一键发送,使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题目,实现随时讲随时测。

(3)创新的师生互动。改变传统课堂的师生互动方式,通过弹幕、投稿、课堂红包、随机点名等,实现即使是在大班教学也能人人发言。教师可以更全面的掌握每位学习的学习情况。

(4)全周期的数据统计。借助雨课堂平台进行授课,可以记录课前-课堂-课后的全周期的教学数据,并科学的进行统计分析,生成报表。直观的展示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情况,方便有针对性地做出教学改进。

雨课堂的以上特点使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而且解决了以往混合式教学在实践中存在的针对性不强和耗费较多教学设备的问题。因此,借助雨课堂工具进行混合式教学是可行的。

2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机械设计基础》是高等学校中近机械类专业所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该课程包括了机械类专业课程中《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门课程的基础部分,目的是培养工科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锻炼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思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然而,《机械设计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现实问题,主要体现在:

①理论教学侧重推导,学生理解有难度;②教学实例与专业相关程度不高;③实验课时少,内容更新欠缺,组织形式单一;④课程设计偏重计算,项目单一;⑤教学缺少反馈途径和沟通互动平台[2]。由于该课程具有内容繁杂、抽象,实践性强的特点,非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中有相当的难度。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时间所限,教师不得不将大部分时间用于讲授课程,与学生互动的时间就不充足,也就不能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只能被动的生硬的接受,存在着理解不到位,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的情况。这就违背了该课程设置的初衷。

3    雨课堂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的應用

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实施中,使用雨课堂进行混合式教学。课程共64学时,学生58人。

3.1   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主要是指课程资源的建设。由于《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理论性强,概念抽象,故在课程资源建设时应包含更多的动画、图片、视频等,以弥补实践教学条件不足的缺点。但是这类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是十分耗时耗力的,而雨课堂提供了丰富的在线课件资源供参考,还支持在PPT中插入慕课和网址,这就极大地丰富了课程资源。

在制作课件时,应做好教学设计,利用好雨课堂的习题设计功能,提前在课件中的相关知识点位置插入合适的题目。制作好的课件通过雨课堂的“上传试题/手机课件”功能发布推送给学生。并在公告中提示章节预习的重点难点,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课件在发布时可设置截止时间,以督促学生课前预习。学生可通过手机微信查看推送课件,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异步的自主学习,突破时空的限制。对遇到的难点知识,可点击“收藏”或“不懂”,教师进行查看后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并针对学生预习过程中遇见的问题进行疑难解答[3]。

3.2  课堂授课

正式授课开始前,学生通过微信扫码签到的方式进入课堂,教师可通过后台实时的查看学生出勤情况。节省了教师为掌握学生出勤情况而点名的时间,对学生也形成约束,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出勤率。讲授的过程中,PPT会同步到学生手机上,这一功能解决了以往课堂中因投影设施出现的问题。如学生座位角度、环境光线,投影仪灯泡老化等导致学生课上看不清投影的问题。

在《机械设计基础》课堂上,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分组讨论法往往能获得较好的效果,但传统课堂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一般会占用较多课堂时间,且不能使每位学生的想法得到充分表达。雨课堂的分组和讨论区功能提供了便捷的手段。教师可采用随机或指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快速分组,并在讨论区发布主题讨论帖,学生针对主题进行回帖,这种方式可以使每位学生都得到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同时,课堂上还可开启弹幕功能,学生随时提出疑问,老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疑点问题进行重点讲解。

在《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实践中采用了BOPPPS教学设计。雨课堂的互动答题功能是BOPPPS教学中前测和后测环节的辅助利器。丰富的习题类型可满足不同知识内容的检测题目设计。教师通过学生的答题情况统计,可以快速准确地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情况。

3.3  课后分析

由于雨课堂提供了全周期的数据统计,教师可直观的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方便教师进行教学分析和总结。

4    结语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的教学实践,借助“雨课堂”平台进行了混合式教学。应用这种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前大学课堂存在的学生低头不学习的情况,将手机变成学生学习的工具。

【参考文献】

[1]李清.浅谈混合式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

[2]范勇,吴姝芹,陈小勇.“互联网+”机械设计基础教学问题与解决思路[J].教育现代化,2019(24).

[3]罗静.基于“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思考[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2).

[4]侯燚.高职高专《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J].科教导刊,2017(34).

【作者简介】

周佳(1987~),男,汉族,山东济宁,助教,硕士研究生,船舶与海洋工程建模与仿真。

宋磊(1981~),男,汉族,山东济南,教授,博士研究生,船舶与海洋工程建模与仿真。

猜你喜欢

机械设计基础雨课堂混合式教学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雨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
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雨课堂在经管类本科经济法教学中的微应用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导入方法研究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多元化评价的研究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