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发展学生的不同个性
2020-05-29许岚
许岚
【摘 要】小学音乐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情智。教学中,应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发展音乐才能提供空间。
这就要求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音乐教师应积极探究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途径,使课堂更有活力,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小学音乐;生本教育;开放;个性发展
一、创设开放式课堂教学,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只有在民主、平等、自由的环境里,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才能感受到尊重。才能乐观和自信,才能敢于表现自己,才能积极主动地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设多种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自愿成为发现者,从而去感受音乐的真谛,体会音乐的魅力。小学生活泼好动,游戏是他们的重要生活内容,如能恰到好处的运用到课堂之中,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他就会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根据这一教学规律,教师可利用教材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进入音乐王国。如低年级学生刚刚掌握了“do、re、mi、fa、sol”这五个音之后我们可以创设“小蜜蜂采花蜜”游戏,此游戏是让学生利用这五个音进行简单的旋律创作。请一位学生把写有音符“do”的蜜蜂头饰戴在头上,其他四位同学则在胸前分别戴上一朵写有“re、mi、fa、sol”音符的彩色花朵。游戏开始,“花”围成一圈,由“蜜蜂”随着音乐飞舞,把采到的“花”按顺序放入预先规定好的节奏中,音乐停止后老师把含有这五个音符的乐句弹出来,唱一唱,点评一下旋律好不好听。这个游戏还可以多次请不同的学生进行最后做出比赛,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创作的兴趣,开发学生创造力。
(二)创造机会,体现学生主体性
随着网络的发展,不少学生受到流行音乐熏陶,特别是高年级学生,他们对音乐的求知及欣赏角度也不再限于音乐书本上的几首歌曲。因此,我在高年级音乐课堂上设立了“音乐分享”这个环节,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搜索自己喜爱的音乐人的姓名、照片及其代表歌曲等,也可以是古典音乐,或音乐知识等,在音乐课堂上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这样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使原本不喜欢音乐课的“瞌睡虫”都热情高涨。
他们的主体参与,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这样的课堂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他们体验欢乐的过程,同时也让这些小主人学会了归纳、表达,学会了交流、合作,学会了倾听、思考。
二、注重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小学生的音乐心理发展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个性,没有两个像滴水那么相似的儿童。”因此,在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我们既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又注重因材施教、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空间。
如教《铃儿响叮当》这一课,学生对这首歌曲已非常熟悉了,但书本上的版本与学生课外听到的版本有许多不同,如一味让学生唱,只会适得其反,无法准确掌握弱起拍,附点音符的时值等的处理,针对这一难点,在教学歌曲之前,先让几个小朋友上台演唱,再反复听书本中的范唱,说说哪些地方不同,然后再进行歌曲学唱,这样因材施教,难点便迎刃而解了。
三、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音乐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形式为客体,通过试教者编制指导的内容安排和实践活动,使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渗透和作用,让学生从中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审美教育活动,新课改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
如六年级上册《龙的传人》一课为例,这首有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的歌曲,從1978年诞生至今已有40年之久,历经了多次的改版、多人的演绎,依然挪不去这首歌的影响力。基于这首歌有多个版本,于是课前,我让学生自己上网学唱这首歌,然后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自己来说说喜欢哪个版本?为什么?这样一来,学生们可高兴了,有人喜欢王力宏演唱的,认为他唱得气势磅礴,唱出了中国人的自信;有学生喜欢张敏明的《龙的传人》,觉得歌声铿锵有力,节奏简单,很好听;有学生喜欢刚出版有李茉、李星童等年轻歌手运用说唱等手段演绎的《龙的传人》,觉得很现代,很独特;还有学生喜欢中国好声音里16强学员合唱的《龙的传人》。教学中,我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被动为主动,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接下来对歌曲的创作背景及演唱歌手的介绍,同学们都已说的头头是道,我俨然成了抛砖引玉者,成了音乐的享受者。“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教学的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但不管哪种教学模式,都应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
总之,在课堂上运用生本教学的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他们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主动学习代替了被动接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锻炼,也极大地挖掘了学生的音乐潜力。让我们放飞学生的音乐梦想吧,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音乐课堂真正“活起来”。
参考文献:
[1]汪姁愉.让孩子挥动“音乐创造力”的翅膀[J].教育研究,2014.
[2]祝瑞雪.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体现“生本”教育[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