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及SAS、SDS评分影响分析

2020-05-29陈平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抢救成功率脑出血

陈平

【摘 要】:目的:评价脑出血采取急诊护理干预对患者SAS、SDS的效果影响。方法:取2018年03月到2019年10月间本科室接治的64例伴有脑出血症状的患者展开研究,依据入院顺序将64例患者划分成参照组(n=31)和研究组(n=33),给予参照组对症护理,予以研究组急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参照组比,研究组急救成功率显著较高P<0.05;研究组SAS、SDS相对于参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脑出血采取急诊护理干预,临床护理效果明确,可减轻负性情绪,提升抢救成功率,为患者赢取更多的生存时间,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脑出血;急诊护理干预;SAS;SDS;抢救成功率

脑出血又被称为脑溢血,是常见病与多发病,典型特征包括病情严重、迁移快、致死率高等。据统计,几乎85%以上脑出血患者均与血压升高密切相关,由此可见,临床护理干预对患者预后的重大影响。急诊护理干预以现代护理观念为依托,基于护理诊断前提,并根据预先制定的方法对患者开展护理[1]。本科室对33例患者应用急诊护理干预,并同参照组实施对比,现就具体过程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选2018年03月到2019年10月间本科室接治的64例伴有脑出血症状的患者展开研究。纳入标准:满足全国第五届脑血管疾病会议对急性脑出血的确诊标准;签署知情书。排除标准:脑肿瘤;免疫系统障碍。依据入院顺序划分成参照组(n=31)和研究组(n=33),参照组男女比例19:12;年龄上、下限37岁、72岁,均龄(65.2±3.5)岁;研究组男女比例18:15;年龄上、下限35岁、75岁,均龄(64.2±3.3)岁。对参照组与研究组的一般资料进行独立样本检测比较,P>0.05,可实施比对。

1.2 方法

参照组给予对症护理,研究组行急诊护理干预:①入院前急诊护理。评估病情:急救护理人员进入现场后第一时间根据患者意识与瞳孔反应、肢体活动度及大小失禁状况评估病情;清洁呼吸道异物,以免因呕吐或误吸造成窒息和死亡。护理人员需携带气管切开包等相关仪器,便于及时清理异物,并置入口咽通气管,如果患者呼吸频率下降至8min以下可采取气管插管;密切注视血压变化,原发性高血压出现脑出血后血压水平极为不稳,可引起高压危险,所以护理人员需对血压实施实时监测,若监测结果高于200/100mmHg,需行降压治疗,确保动脉血压下降至20%以下,以维持脑部正常灌注压力。另外,在运输患者途中,车辆需平稳行驶,尽量降低患者移动频率,如若无法辨识疾病,可在转运途中加以中性诊治,如脱水或补液等。②入院后急诊干预。运送患者至监护室,监测其生命体征,并再次评估病情,保持血压稳定。针对意识障碍者适时留置导尿管,以免尿潴留形成。落实颅内高压控制工作,颅内压升高是诱发脑出血死亡的重大因素,所以护理人员需将患者头部抬升至30度,以中线位置最佳,这样做便于颈部静脉回流,抑制颅内压升高。同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安抚工作,向其宣讲疾病进展情况、治疗意义等,严禁采用敏感性语言与患者沟通,尽量针对其病情及心理等特征进行心理辅导,使其積极配合治疗,防止不良心绪(焦虑、恐惧)及对诊治缺乏信心而耽误抢救[2]。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SAS、SDS及急救成功率实施比较。以SAS、SDS测量表对患者消极情绪进行比较,满分10分,得分越低消极情绪越少。

1.4 统计学方法

取SPSS22.0软件行数据统计处理,SAS、SDS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进行验证。护理效果用率表示,以X?实施检验,P<0.05说明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SAS、SDS实施对比

与参照组比,研究组SAS、SDS显著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2.2 抢救成功率

研究组抢救成功率96.97%(32/33)相比于参照组80.65%(25/31)提升效果更为明显X2=4.3728,据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急救环节包括院前急救和入院急救及重症监护三部分内容,为保证上述各环节有序进行,医院需对护理人员开展定期急救培训活动,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的同时增加患者生命时间,从根本上实现院前与入院急救的无缝隙连接。脑出血后,家属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量保持患者头部不动,护理人员与医生抵达救治现场后立即采取急救,随后护送至医院进行全面治疗。这一过程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血压、心率及脉搏等指标变化,以便及时救治。急诊护理质量可直接影响患者预后质量,而预后在很大程度上与医生临床经验有关,因此,参与急救的医务人员需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保证急救者第一时间得到优质抢救服务[3]。本次研究中,研究组SAS、SDS及抢救成功率相比较参照组明显优异,提示急诊护理干预效果满意。

综上所述,脑出血采取急诊护理干预,临床护理效果明确,可减轻负性情绪,提升抢救成功率,为患者赢取更多的生存时间,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杨世彤. 在急诊脑出血治疗中应用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分析[J]. 吉林医学, 2019,62(6):1404-1405.

朱蓓蕾, 王婷婷, 姚明亚. 综合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心理与康复效果的影响[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7,27(23):42-44.

程敏, 王新燕, 张诚. 心理护理干预对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及依从性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 2018,2(1):167-170.

猜你喜欢

抢救成功率脑出血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颅内减压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急救护理程序在急性多发伤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创伤急救护理对严重创伤患者有效抢救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的影响
院前急诊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分析
循证护理对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抢救成功率及预后的影响
血液透析并发心血管急症的观察与护理效果探究
急诊对于急危重症患儿568例抢救效果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