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物理学科优势 开发中学生创造力

2020-05-29邹福成

读天下 2020年8期
关键词:创造力开发物理

摘 要:本文通过“物理学科的优势”“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发挥物理学科优势开发中学生创造力的意力”及“发挥物理学科优势,开发中学生创造力的主要途径”四个方面来论述。

关键词:物理;开发;创造力

一、 前言

一个民族的进步、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都来源于创新。一切创新都依赖于具有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而培养这样的人才就要靠教育。在中學物理学科素质教育中,我们应该按照“创造力人皆有之,创造力是一种潜力”的原理,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发挥物理学科的优势,开发中学生创造力。

二、 物理学科的优势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实际运用广泛,创造性思维丰富的学科。它是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在科学的300多种方法中,物理学就占了170多种;它存在守恒、对称、平衡相等的物理美(如牛顿第二定律“F=ma”公式很臻美,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E=mc2”有和谐美)与不守恒、不对称、不平衡、不相等的对立统一的物理唯物思想;它注重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的辩证统一,这对培养创造型人才很重要;它还有许多动人的科学家或学者创造发明或发现的故事;它随着人类认识自然的不断深入,科技实验手段的进步和发展,出现了许多物理学的前沿领域,能成为中学生为之奋斗的“引发剂”。

三、 中学生的年龄特点

中学时代被褒为人生的“黄金时代”,是可塑性强,依赖性和批判性并存的时期,是青少年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身心发展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主要时期,因此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时期。

四、 发挥物理学科优势,开发中学生创造力的意义

启发学生的思路和指导研究,培养学生“举一知百”和“异想天开”的活泼的想象力,进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这是教师职责所在,是当今世界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潮流。发挥物理学科的优势,开发中学生的创造力符合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五、 发挥物理学科优势,开发中学生创造力的途径

(一)介绍科学家或学者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过程,特别是创造思维的轨迹,培养学生优秀的创造品格

优秀的创造品格是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前提。物理学中每一个定律、原理、公式、方程等都蕴藏着科学家或学者美丽动人的故事,富有创造力的科学家都有为科学献身的理想和精神。有了为科学研究献身的精神,就会自寻目标,自加压力,在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实践中自觉地培养创造力;就会激发很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及养成很强的独立性,就会大胆质疑,再坚持真理,最后标新立异;就会先敢于冒险,再百折不挠,而又一丝不苟,求真务实。最终养成具有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良好的创造品格。初中物理教材中出现36位科学家或学者的名字,教师在讲授他们的发明或发现和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定律、原理、公式、方程时,可以结合介绍他们的故事。如阿基米德和瓦特分别在洗澡时发现浮力定律和在散步时发明蒸汽机的冷凝器;:爱迪生做了1600多次实验后才发明白炽电灯等等。

(二)进行实验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在“做”中开发学生创造力

1. 变课堂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

传统的课堂演示实验往往是教师唱“主角”,学生当“配角”,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应该利用学生“爱动”的天性,科学引导,减少教师的参与量,增加学生

活动量,创设师生互动的民主教学氛围。教师可以改进演示实验为探索性实验,采用多种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 用好《物理实验册》,在实验室做好学生实验,提高实验效果

学生实验时要用好《物理实验册》。进实验室前,要求学生完成“实验预习题”和阅读“注意事项”,实验时教师不要手把手教,只给出实验方法、操作规则,重申“注意事项”,要求学生按“实验报告”的次序明确实验课题、目的,认识实验器材,科学严谨地按实验步骤做好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或结果,后巡视检查学生的实验操作并指出错误和维持秩序,以及防止和处理突发事故。最后通过“实验思考题”进一步思考做过的实验,提高实验效果。

3. 课外开展力所能及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

物理课外实践活动是物理实验的延伸,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动手,使学生把理性的知识和感性的实践有机的相结合,寓教于乐,这对开发学生创造力大有裨益。初中物理教材共收集“小实验”31个,“观察·实践·调查”2个,“物理实践活动参考课题”15个,“物理科普讲座参考题目”10个,教师可参考这些组织“物理兴趣小组”“小制作小组”“社会实践小组”,开展“小发明竞赛”活动等,请校外的专家作科普讲座或请在某方面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讲物理科普知识等等。

(三)力戒满堂灌,采用启发式教学,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间,开发创造力

启发式教学是创新教育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创新就是一项具有自主性的创造力活动。教师在创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主要作用在于点拨和开导。只有通过启发式教学才能更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从而培养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能力,并在教师的点拨和开导下,自己寻找物质的内在规律,使之有新的发现和创造。如《人民教育》曾刊登载:上海师大附中一位高一学生学习了平面镜成像后突发奇想:“一个不变的光源前转动平面镜,可以使光源运动,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反过来,运动光源在转动的平面镜中看起来是否可以做到不动呢?”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他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并获得成功,得出结论:“不但转镜能定像,振动镜子也能定像。”他写的论文《动镜定像》获得了上海市一等奖、全国二等奖,他的小发明获得参加在美国举行的47届青少年工程和发明大会的资格,并荣获“少年科学家”的称号。

此外还有介绍物理学科的相关悬念,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求学生采用一题多解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等,在此不再述。

总之,物理教师要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自始至终地把创造力的教育和培养贯穿于物理教学及各个实践环节中,能够开发中学生的创造力,为素质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堂江.人民教育[M].北京:中国教育报报刊社,1998.

[2]钱匡武.创造力开发[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3]杨青英.福建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邹福成,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华安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创造力开发物理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留言板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这才叫指尖上的智慧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