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课堂的建设路径研究

2020-05-29张康国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信息化课堂人教版初中

张康国

摘 要:初中语文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思维,在当代的初中语文教育背景下,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改革。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老师要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合理化的教学指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从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特点出发,探求信息化课堂构建路径,意在帮助学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语文;信息化课堂;人教版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3B-0050-02

语文是义务教育的基础学科,初中语文重点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有着重要作用。在信息化课堂构建背景下,教师作为课堂教育的引导者,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有效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进行自我转化,对学习内容有辨别、认知、质疑、了解的能力。

一、初中语文信息技术课堂构建的价值分析

(一)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初中语文课堂气氛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初中语文教学气氛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说也有着较大的影响。一直以来,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形式都是较为单一和枯燥的。但是从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和教学效果来看,这种刻板滞后的教学理念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学生学习需要一个相对宽松和自由的环境,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这样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才能拥有一定的参与感,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信息化教学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学习知识内容

对于学生来说,不管是初中语文考试,还是对知识的实际应用,都是建立在充分理解所学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没有理解,或者理解的不够深刻,在考试和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都将存在较多的问题和阻碍。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创新信息化教学形式的主要目标也是促进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然后帮助学生学会实际应用。信息化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能够在传统教学形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让复杂和枯燥的知识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更加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初中语文教学观念陈旧

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就对教师的教学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教师的教学思想不能与时俱进,一直停留在傳统的状态之下,势必会对教学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形式,学生学习是非常被动的,并且学习到的知识记忆得不够牢固,随着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全新的教学理念已经逐渐取代了这种陈旧的教学思想。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教育情况来看,还有部分教师存在教学观念陈旧的问题。这些教师凭借既有教学经验,不愿意接受全新的教学思想,按部就班的开展教学活动,缺乏自我学习和更新的思想意识。

(二)对信息化教学缺乏足够重视

初中语文教学观念对于教学方式的应用和教学整体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缺少与时俱进和创新意识,一味秉持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是不会对教学效果造成较大影响的。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形式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模式和应用流程,教学过程也比较规范,而采用全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就是对传统教学规范的一种颠覆,需要教师具备超前的创新意识,敢于走出教学舒适区,主动尝试全新的信息化教学形式,不断优化和改进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构建信息化课堂的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启发学生

在之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一直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按照多数教师的教学要求,只要跟着教师的思路和步伐,就可以完成相应知识内容的学习,不需要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和创新。在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下,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完成知识内容的传输,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方法,形成自己的独立思想,最终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应用信息化教学方法的时候,教师应该遵循启发性原则,通过教学方法的应用,积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逐渐摆脱思维定式的限制,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如在教学《桃花源记》这篇课文的时候,由于课文之中描写了陶渊明想象之中世外桃源的样子,因此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的影像,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如果学生一直处于教师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下,不仅体会不到学习的成就感,而且还会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因此,缺少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是难以达到相应要求的,也是不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应用信息化教学形式的时候,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让学生能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这就需要教师重新定位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角色,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过多的干预,而是应该扮演一个指导者的角色,在保证教学不偏离预期目标的前提下,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让学生能够自主安排学习活动,发挥自主学习和研究学习的优势,完成相应知识点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收获成功的喜悦,不断提高学习兴趣。比如说,在教学《苏州园林》这篇课文时,可以利用现代绘图软件,在完成学习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对苏州园林进行艺术重构。

(三)营造良好的初中语文教学环境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影响初中语文学习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就包括教学环境等相关因素。生动活泼的多样化教学环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情境之中,但是如果教学情境单一,缺少多样性和趣味性,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学习造成限制,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来说,应该精细构思,科学谋划,通过信息化设备的应用,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注重对学生好奇心的保护,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将学生的思维保持在高度兴奋活跃的状态。在此过程中,教师合理控制教学节奏,把握教学活动的发展方向,让教学沿着既定的教学目标进行,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应的知识内容,提高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利用信息技术充分挖掘知识本身的趣味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际的学习活动之中,从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发挥信息化教学方式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士丹.信息化课堂的建设路径研究——以人教版初中语文为例[J].科学咨询,2019,(17).

[2]黄军伟,从平.微课提升初中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7,(6).

[3]郑佩芳.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综合性学习”小探——以七年级教材为主要实例[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14).

[4]谢明霞.论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记叙文教学——以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5]刘单会.初中语文古文教学微视频的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7.

[6]王林,赵爱军.浅谈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的作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8).

猜你喜欢

信息化课堂人教版初中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类信息化课堂教学方案设计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信息化课堂体验, 创新型教学应用
初中美术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做中学”理念下的信息化教学活动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