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让中职电子课堂充满生长气息

2020-05-29单兴巧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以生为本中职学校

单兴巧

摘 要: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课程分为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基本技能两部分,无论是那一部分,对学生来说都需要将认知与体验结合起来,将学生的思维生长与具体的教学环节对接,使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因此在电子技术应用课堂,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展示自己,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让整个课堂为他们的生长助力。

关键词:以生为本;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课程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3B-0048-02

生长意味着改变,意味着学生的素养、能力都跟随课程的深入和自身的思考而渐渐有了新的转变。不论是中职业学生限制所学的课程,还是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都需要教师本着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自主探究事物的原理,将课本的知识真正转化为他们可以带得走的素养。

一、借助平台,让学生在自学中生长自主能力

对中职学生来说,自学能力尤为重要。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课程中的《自感现象》是中职二年级电子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节重要内容,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习了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这就说明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磁路基础知识,已经具备了对本章节内容的自学能力。教师让学生自学,无非是培养他们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自己阅读相应文本的能力。如果自学的內容超越学生的认知太多,自学的效果就不理想,反而会挫伤他们自学的热情。这一节的内容正好是之前认知的补充和拓展,给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拓展自己创设了契机。

同时,为了让学生更自主,也就是说,让他们触及的视域更开阔、使用的工具更多元、面临的抉择更丰富,教师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植入了上网的环节,让他们在熟悉的情境里、熟悉的操作中完成预习。首先,教师在课前将有关的预习资料上传到泛雅平台,如法拉第的实验的视频、亨利的资料袋等。其次,学生对着平台中的预习内容自主地选择学习方式。他们可以先看相关的视频,再看一些文本;也可以先看文本再看视频。教师的预习作业一般都是学生在看过之后提出一些问题。教师可以看到平台上每个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而了解每个学生的思维状况和整体的思维水平。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引起回路磁通量变化的原因有哪些?这些都是他们在阅读相关文本、观察相关视频之后提出的问题。对于自学而言,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进入自学的状态中,让他们自主地参与到具体的学习环节中。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提问不是直接地去回答,而是在平台上观察他们的表情,推测他们的思维状况,以新的问题去给他们的思维搭建支架。教师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在法拉第的实验中两个线圈并没有用导线连接,当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变化时,在另一个线圈中为什么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呢。这个问题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深化,也让他们在解决这个问题的同时,能顺利解决之前的疑问。学生会在平台上再次寻找与问题相对应的认知,再将这些认知经过自己的思考,提取有用的信息,采取合适的方式,解决遇到的的问题。可见借助平台能让学生更自主地参与学习,也能让教师更好地评测他们的自主能力。

二、借助微课,让学生在互学中拓展多元思维

互学也是充分尊重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展示。对于中职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各个方面的发展极不平衡,但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特点。

有的学生抽象思维强一些,对于本章节中出现的自感系数是表示线圈本身特征的物理量,他们能够读懂这样的物理概念,且能够理解其深意。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一些,能够做一些简单的连接使日光灯亮起来。互学正好给他们一个这样的平台,能让他们的优点得到充分地呈现,也能让他们尽可能地学到别人的长处。在互学中,教师呈现给学生讨论的问题,就是自学他们没能解决的部分问题。这一环节的设置其实就是一次课堂的翻转。首先是教师与学生角色的翻转,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地彰显。其次是教与学的翻转,真正实现了以学定教,教师只教学生不会的,让他们的思维得到切实的锻炼。还以这课为例,教师先做了一个微课,微课开始时出现的画面是小明帮爷爷奶奶修好荧光灯的生活场景,这样一个简单环节的出现,能让学生的思维贴近生活,也能及时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同时,他们会更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当然他们也能从微课中感知小明的家庭责任感以及感恩之心,这也萌发他们学习的动机。

接下来在微课中,教师与学生进行了一次互动。教师问,什么叫自感系数呢?留一段空白之后,视频上出现了:自感系数是用来表示线圈的自感特性的物理量。教师接着问:线圈的自感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个问题抛出之后,教师没接着播放视频,而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了讨论。中的讨论发言,可以来自于自学,也可以来自于生活常识的积淀,还可以是微课中展现出来的灵感。互学的目的,就是让每个学生都围绕着主题动起来,让每个学生的发言都能推动问题的解决。总之,互学是一个不看重最后结果的学习环节,它重视每个学生在其中的具体表现。学生讨论后发现,线圈的自感系数与线圈的大小、形状、圈数有关。可见,互学与微课对接,与思维对接,给学生更多生长的空间。

三、借助展示,让学生在展学中生成全面素养

在展学环节中,教师可以设置更多的教学环节,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展示的机会。对于这一章节来说,自感是后续学习互感等知识的基础,学生拥有一定的获得感之后,能将自己更多的潜能挖掘出来。教师在让学生展示的时候,要注意展示的方式,换言之,要对准学生不同的发展领域和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往在教学中,教师最常用的展示方式,就是让学生做题,在做的过程中看学生能不能将学到的知识用起来,能不能让他们的思维方式运用到具体的题目中。

在本节课中同样也有这样的展示,教师在白板上画出电路图并问学生:接通电路灯泡会正常发光,断开电路会观察到什么现象?教师先让学生对着电路图去想,以让他们的发散思维得到充分的拓展。换言之,他们要从相关的信息中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接着教师让他们对着白板的电路图,组建一个真实的电路图。当学生将开关断开时,此灯泡突然闪亮一下才熄灭。也就是说,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完成了教师提出的一个问题。学生会继续思考为什么灯泡不立刻熄灭。这其实是他们自己将展示往前推进了一步,不同于以往的展示,学生自己对题目做了一定的拓展。当然大多学生对这个问题回答不了,教师可将这个问题进行分解,即开关断开时,这时出现了新电源,电源在哪里、电动势方向又如何。可见展示中,学生的思维又推进了一步。教师展示题目之后,学生展示了思维。学生可将学到的画成不同的结果展示出来,教师给他们一个不拘一格的平台。

总之,以生为本的课堂,无论从过程参与情况还是最终的展示情况来看,都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以生为本的课堂,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普遍较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氛围也较好。简言之,以生为本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获得了较大提升。

参考文献:

[1]翟琴静 .浅谈微课在中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9) .

[2]官晓婷.信息技术与中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的整合探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7,(4) .

[3]周报春.中职学生核心素养路径探析[J].职业,2019,(3).

[4]方堃.微课在中职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20,(7).

[5]陈闽蜀.虚拟仿真技术在中职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

猜你喜欢

以生为本中职学校
以生为本视野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的有效措施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试论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质量
德育工作浅谈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