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沉神恰
2020-05-29方磊
方磊
赖少其 Lai Shaoqi
赖少其( 1915-2000),当代书画艺术大师,著名的版画家、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和作家、诗人。全国第一、六、七届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为南京军管会文艺处处长,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文联主席,华东局文委委员,华东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上海文联副主席,上海美协副主席及党组书记,上海中国画院筹委会主任,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安徽省书协第一任主席,安徽省美协主席,安徽省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协和书协常务理事,中国版协副主席,中国作协会员。
赖少其( 1915-2000) 一生创作的书画作品约万件,其山水画艺术师古人兼师造化,尤为后人称道,可谓“新黄山画派”的代表和执旗人。
赖少其的传统山水画艺术是从1 959年来安徽之后开始的。新安画派和黄山画派是任何一个安徽山水画画家都无法绕开的美术流派,赖少其亦然。自1 962年至1974年,赖少其多次临摹浙江、程邃、汪之瑞、戴本孝的作品。其在1964年临摹程邃的《溪山无尽图》上题: “此图笔致神奇,令人观之神往情移,真法物也。”1980年4-9月,赖少其五上黄山,开始将黄山作為主要的创作对象。半年间,他攀遍黄山的每个角落,饱览了黄山的山石树木和风云雨露,用古人的笔墨创作了描绘黄山神韵的中堂70余幅、丈二匹大画11幅,之后分别在合肥、南京、香港、上海、杭州和广州举办展览,一时间,赖少其的黄山之作声名大振。
1981年底,赖少其来到位于北京颐和园藻鉴堂的中国画研究院,并于次年2月期间再次临摹龚贤、程邃、戴本孝等先贤之作,其中就有梅清的《黄山山水册》。
梅清(1623-1697),字渊公,号瞿山。在宣城,梅氏一族,自宋至明清季,世有名望,代出英才。在乡风和家学的熏陶下,梅清少时便有志于学,以求仕途。早年耽于诗文,声名远播,后移绘事,掩其诗名。清《宣城县志》称其:“诗词雄迈隽逸。遨游燕齐吴楚间,名公巨9即无不推毂。善画理,墨松尤苍雄秀拔,为近来未有。”[1]《清史稿》言他: “英伟豁达,自力于学,以淹雅称。尝作《黄山图》,极烟云变幻之胜,为当时所重。”[2]赖少其称其: “运笔浑厚,善用积墨法,成功地画出烟云浩渺和气象雄奇的景色。”[3]
赖少其在藻鉴堂所见的梅清《黄山山水册》是时任地质部部长孙大光旧藏。画面共12开,表现的是黄山12处著名景点,分别是《汤泉》《天都峰》《鸣弦泉》《炼丹台》《翠微寺》《云门峰》《莲花峰》《文殊台》《浮丘峰》《光明顶》《百步云梯》和《狮子峰》。
赖少其在1 980年五登黄山之时曾遍走十二景,故烟云变幻的松壑奇景每每出于他的笔端,其在第四次登黄山后创作了《飞瀑弥空》( 1980),上题:“飞瀑弥空,梅清有此法,余试为之,顿觉墨沉神贻(怡)。庚申七月四上黄山,赖少其。”[4]可见赖少其对梅清心仪已久且有精研,所以在面对梅清的《黄山山水册》时便有如数家珍之感。赖少其趁机进行临摹,在约一个星期的时间里,临摹了《汤泉》《天都峰》《文殊台》《云门峰》各一开、《光明顶》《百步云梯》各两开,合计8开。册页高57厘米、宽42厘米,画面高45厘米、宽32厘米。赖少其妙笔临摹,幅幅皆出奇致,每一开自成一体而又气韵连贯,通畅自然。
《汤泉》(图1)描绘的是位于黄山紫石峰南麓的温泉,峰下有洞,洞中产朱砂,因此,黄山温泉亦称“朱砂泉”。宋代诗人朱彦在《游黄山》诗中写道:“三十六峰高插天,瑶台琼宇贮神仙。嵩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与梅清原作相比,画面水墨较为润泽,山头树木改梅清的蟹爪、鹿角为焦墨点苔。在中国山水画里,点苔的作用和意义十分关键。唐志契曾云: “画不点苔,山无生气。昔人谓‘苔痕为美人簪花,又谓‘画山容易点苔难。”[5]这里,赖少其用笔更为草草,有黄鹤山樵之韵。画面左侧亦临梅清之题跋:“凝砂喷玉不知寒,闻道仙人此濯丹。浴罢莫疑仙路远,临流忽已长飞翰。”落款“梅清作。壬戌之春于颐和园藻鉴堂,赖少其摹”。
《天都峰》(图2)描绘的是黄山三大主峰之一的天都峰,位于黄山东南处,海拔1810米,四周雾气环绕,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故取名“天都峰”。赖少其曾于1976年作诗《天都峰赋》,诗曰: “若非大手笔,难画黟山图。云来天欲覆,日出地吐朱。墨酣夹风雨,一点为天都。图成神鬼泣,百岳竞狂呼。”赖少其在诗中描绘了天都峰的壮美景观。此幅画面的位置经营忠实于原作,但在笔意上更接近于柯九思。画面山石嶙峋,树木杂草点苔其间,上题: “古帝楼真地,天开此—都。霓旌围碧落,阊阖入虚无。火息丹应转,云来海自铺。何当凌鹤羽,随意遍灵区。”落款“梅清诗画,赖少其摹”。
《文殊台》(图3)即绘黄山玉屏楼前悬岩之上的文殊台。台为一巨石,中间平坦,左右凸起,台前空旷,是观赏南海风景的极佳处。画面远景群峰耸峙,景象广阔,群山由淡墨渲染,再借焦墨渴笔皴出山体结构。赖少其在临摹时,对岩石的体量感和嶙峋质感都进行了较好的把握。中间有一巨岩,顶上较平坦,上有屋宇数间,石上三位隐士盘膝而坐,正在交谈。画面题跋: “云里辟天阊,仙宫俯混茫。万峰齐下拜,一座俨中央。侧之惊难定,凌空啸欲狂。何当凭乌翼,从此寄行藏。”落款“梅清作,壬戌之春于藻鉴堂,赖少其摹”。
《云门峰》(图4)描绘的是黄山三十六大峰之一的云门峰,海拔1645米。此峰岩壁分开如门,相对而工,高入天际,唯有云气可从中穿梭而过,故得名“云门峰”。同时,又因两壁对峙,形似—把张开的剪刀,又得名“剪刀峰”。画面由近及远地望去,松林、云烟、山峦、台阶、远山渐次排列,隐显不定,绿草杂树点缀其间。两山之间石径及携杖观景的老者,则以焦墨细笔勾勒。山石、树木等,似乎都以点苔结出它们的形体,疏密布局,大小映照,一派生机。相比原作,画面水墨更为渲染,画风苍润厚重。画面右侧题跋: “天半云门路,岚光分外明。一节今日倚,双屐旧时轻。幻境原无数,重来更问名。神鸦吾未识,亲见白猿迎。”落款“梅清作,壬戌于藻鉴堂,赖少其摹”。
《光明顶》(图5)描绘的是黄山第二高峰,海拔1860米,峰顶平坦高旷,面积约6万平方米,视野开阔,日光充足,故而得名“光明顶”。山石树冠,焦墨轻点,石显沧桑,树感葱翠,峰体嶙峋,怪石横生。岩顶外长有一苍松,正斜撑而出,状如鹦鹉展翅,松下两位隐士正在交谈。同样,此幅水墨渲染程度相较原作更甚。画面右侧题跋: “旷绝光明顶,天南四望空。谁知孤啸处,身在万山中。呼吸风雷过,巑岏日月通。仙纵如可接,何必梦崆峒。”落款“梅清作,壬戌春于藻鉴堂,赖少其摹”。赖少其对《光明顶》临摹了两开(图6),画面位置经营大体相同,题跋和钤印略有差异。
《百步云梯》(图7)描绘的是黄山莲花峰西北麓峭壁之上的百步云梯。在“莲梗”不远处有两块巨石,一形如龟,一形如蛇,两石平行。在石壁上凿成的1 00余级险峻陡峭的栈道从两石间穿过下行,常有云雾缭绕,十分险要,故称“百步云梯”。画面绘一山峰,突兀而立,高耸入云,三位隐士正徒步攀登。画面远处山势陡峭,苍翠欲滴,似晨岚笼罩。画面右侧题: “伺年辟此径,石巘俯危渊。一杖穿云过,还将梯问天。壬戌春于颐和园藻鉴堂,赖少其摹。”画面左側题: “明梅清作黄山山水册十二幅,大光同志所藏,吾摹八幅共二册,赖少其记。”赖少其临摹的《百步云梯》也有两开(图8),除题跋和钤印之外,画面位置经营大体相同。
在一周的时间内,赖少其眼看、心摹、手随、笔追。虽为临写,但画面危峰深壑,奇松怪石,烟云出没,瑰玮险绝,亦令人可凉可愕。画面格调高古,得意忘象,笔墨则灵动苍润,潇洒清逸,深得梅清之黄山神韵。之所以取得如此成效,一方面是因为赖少其曾数登黄山,这些艰险的、奇特的景致,其均敢于亲身前往,探险求真,已成胸中丘壑:一方面是因为赖少其对梅清用心感受,用情临写,走进了梅清的世界,揣摩其表现自然物象的方法、画法,掌握其构图、笔法、墨法、皴法。临画好比读书品诗,细细品味,妙处自现,这或许正是其解决“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问题的不二法门。
1 987年,孙大光将其收藏的梅清《黄山山水册》连同大量书画珍品捐赠给安徽省博物馆(今安徽博物院)收藏。2003年,赖少其亲属将赖少其临摹的一册,内合《汤泉》《云门峰》《光明顶》《百步云梯》各—开,捐赠给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收藏。原作与临本相聚合肥,不仅完成了赖少其与梅清超时空的对话,也呈现了赖少其与梅清及其藏家孙大光的一段书画情缘,显得弥足珍贵。
参考文献
[1]李应泰,等.宣城县志[G].合肥:黄山书社,2008:
[2]赵尔巽,等清史稿[G].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 4545
[3]赖少其. 中国画精英[G]∥于在海赖少其山水画集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15: 237
[4]赖少其. 《飞瀑弥空》题款,1980年作[G]∥于在海赖少其山水画集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15: 70
[5]唐志契.绘事微言[G]∥于安澜画论丛刊(上)台北:华正书局有限公司,1984: 111-112
约稿、责编:金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