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曾熙书法的取法及艺术风格

2020-05-29曹梦博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艺术风格书法艺术

曹梦博

摘 要: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艺术瑰宝,书法不仅是具有极高美感的欣赏性物质艺术,也是一种承载书法家个人思想和时代特色的精神艺术,它的发展和传承对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发展、拓宽我国文化艺术视野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文化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文化巨匠,一代又一代的文艺大师为我国留下了宝贵的艺术作品和艺术理念,为我国艺术界的后来者和一颗颗新星提供了艺术基础和经验。曾熙是我国清末民初的一位著名书法家,同时也是一位教育家和学者,他的艺术造诣极高,其书画作品对我国书画界影响深远。在欣赏曾熙的书画作品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得到极大的视觉享受,更能够透过表面的美感欣赏到曾熙的个人书画思想,体会曾熙的艺术境界,一览书画艺术之奇妙,感受书法大家之风采。文章围绕书画家曾熙,探讨其书法思想和书法造诣,体会他的艺术风格,为当代的书法创作提供灵感和借鉴。

关键词:曾熙;书法艺术;艺术风格;书法思想

一、简述曾熙其人

曾熙,字季子,又字嗣元,后更字子缉,号俟园,晚年自号农髯,衡永郴桂道衡州府人,是我国杰出的书法家、画家和教育家,也是海派书画的领军人物。曾熙身处清末民初,其艺术造诣深厚,对我国书画艺术影响深远。有如此高超技艺、艺术思想先进的曾熙,幼年经历了无数坎坷。幼年的曾熙出身贫寒,幼时丧父,全靠母亲辛勤劳苦抚养其长大,曾熙的舅舅也会时常来接济一些。但曾熙并没有感叹命运不公,贫寒让曾熙从小就明白勤奋的重要性,他习惯吃苦,在学知识上很争气,加上天资聪颖,从小就被周边的邻居称为“神童”。长大后的曾熙中秀中举,一直考到进士,仕途通达顺利,还曾在《马关条约》签订时参与“公车上书”,后来转为教育救国。在历史地位上,他与好友李瑞清并称为“南曾北李”,又因为他晚年基本在上海居住,所以与黄宾虹、吴昌硕和李瑞清四人又被称为“海上四妖”。能够拥有如此多称呼的曾熙,在当时艺术领域的地位和社会阶层的地位必然非同一般。

在许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再回顾当年的“海上四妖”,不难发现曾熙和他的挚友李瑞清早已不能与吴昌硕和黄宾虹相提并论。虽然都是书画名家,但在一些方面吴昌硕和黄宾虹的造诣要高过曾熙,这其中有许多繁杂的原因,我们不去一一赘述。不过,针对曾熙的书法艺术,却很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仔细探索。

二、浅谈曾熙的书法取法

曾熙出身贫寒,少年時在学习知识上很下功夫,再加上天资聪颖,学东西速度非常快。在古时,写字为读书人的必要应试技巧之一,很多读书人都会有针对性地练习写字以达到应试要求。不过,曾熙写字除了应试还有与其他人不同的原因,曾熙会把写字当作书法来练习,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书法技巧而不是简单地将字写好看,可见曾熙做事的认真。曾熙的书法始于隶书,他从隶书开始着手练习书法,在隶书方面的功底非常深厚。曾熙在湖南任职期间与何绍基相识并一见如故,他的书法风格深受何绍基的影响,而且有很高的成就。何绍基也非常喜欢他,还送给他自己曾经临摹过的《张迁碑》。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能够从曾熙的作品里看出隶书的影子,无论是字体的形态还是线条,都能够从中发现与何绍基的相似之处,可见何绍基和隶书对曾熙书法的影响。

曾熙学习书法的取法非常多样。细数他流传下来的各个艺术作品就能够发现,他对字体的学习非常广泛,无论是金文还是隶书,曾熙皆有过接触且进行过系统的练习,特别是《瘗鹤铭》,曾熙对《瘗鹤铭》有特殊的偏爱,经常进行临摹,并将部分摹本送给自己的学生。许多古代的书法大家都有将自己的摹本送人的习惯,大师的这种做法想到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对后世来说值得探讨。曾熙认为要想学好隶书,就必须要先学习篆书,把篆书的笔法带入到隶书中才能够达到“入古”的效果,并且不能生搬硬套,只要笔法的“意”达到了即可。这种观点也被曾熙运用到了金文和其他文种的教学上,事实证明,这种取法非常正确且有效。

曾熙的书法学习从临摹碑刻着手,而后才逐渐过渡到临帖,这种学习书法的方法也与当时康有为大力推进碑学发展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关系。推行碑学、抑制临帖是晚清民初时期书法界的重要思想之一。从曾熙身上就能够看出书法初学方向对书法学习的重要影响,早年对篆书、隶书的学习和对何绍基书法作品的临摹为曾熙的书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以至于几乎后来的所有作品都带有何绍基的韵味,字体和线条也处处可见隶书的身影。同样,帖学对于书法的影响也非常之大。从古代许多书法大家身上我们能够发现,很多大家的书法学习都终生主攻一家,曾熙也是如此。曾熙终其一生都在对《瘗鹤铭》进行研究,后来的所有作品也都能看见《瘗鹤铭》的影子,并且,曾熙也将其在《瘗鹤铭》中学到的笔法和思想充分运用到了后来的作品中。在笔法上,可以说曾熙将圆笔运用得炉火纯青,圆笔几乎贯穿曾熙中晚年的所有创作。

三、曾熙的艺术风格

曾熙在上海的时期是其书法艺术风格发生变化的重要转折点。为了能够在海上书坛得以生存,曾熙必须快速适应海上书坛的环境,让海上书坛的名家对其认同。因此,曾熙与昔日挚友李瑞清的关系更加紧密。在上海时期,曾熙相对于从前,他的临摹作品的类型和范围要更加宽泛,但是仔细对作品进行斟酌我们便可以发现,曾熙的字体结构和线条勾勒仍然偏向《瘗鹤铭》。但是与早期的作品相比,曾熙后期的字体更为硬朗,下笔更加有“意”的味道,比从前更加个性和纵然,虽然还能够在作品中看到何绍基作品的影子,但整体结构更加成熟老练。为了迎合海上书坛的整体作品风向,曾熙还特意将《瘗鹤铭》作为碑刻的碑味转化为帖特有的毛笔韵味,他如同阴阳之道,将刚毅与柔静相结合,作品刚柔并济。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书法家实在很少见。

晚年的曾熙除了继续练习书法,还进行了画作的创作。曾熙画画的对象非常广泛,无论是山水还是花鸟鱼虫、人物还是日常景观皆有所描绘。在这一点上,曾熙与同样是“海上四妖”的吴昌硕有一定的相似性。吴昌硕的画作学习也开始得很晚,不过在描绘对象上,吴昌硕专注于花鸟画,曾熙则更加偏向山水画。曾熙的画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空旷萧散。欣赏曾熙的画作能够发现,曾熙的画用墨很少,画面非常的空旷,寥寥数笔即描绘完毕,很有文人画的传统风格。另外,曾熙的画作结构构图也非常传统化,他从不对一些小的景物如小桥、舟船、垂柳进行勾勒,对于水曾熙也选择用留白的手法加以描绘。他擅长把景物从近、中、远三方面来进行构图,让整个画面非常有层次感和立体感,整个画面显得意韵极佳,别有一番风味。如此可见,曾熙能够在当时有黄宾虹一类专业创作山水画的绘画大家的海上书坛有所成就,实属个人实力所得。不过,曾熙的画作还是有不足的地方。曾熙的画风偏向传统,与古代文人画意味一脉相承,但也正是太过于传统,凸显出曾熙的画里创新性有所欠缺。曾熙毕竟学画时间过晚,对画艺的参透远比不上黄宾虹,相比于个性鲜明、画风独树一帜的黄宾虹,曾熙并没有很明显的个人风格,画风也略显平淡,这也是他无法与黄宾虹相提并论的原因之一。说起学画晚,就不得不提起吴昌硕,吴昌硕学画也非常晚,但吴昌硕对于画画的悟性非常高,能够在画中加入鲜明的个人风格,他的花鸟画线条如流水般自然,技巧熟练如同作画已经多年。而且,吴昌硕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他能够把他在书法中的造诣融入到绘画之中,他的作品不被绘画本身所束缚,能够把书法和绘画融为一体,这也是曾熙没有做到的一点。曾熙的画始终书画分离,不能够很好地像吴昌硕一样将绘画与书法自然融合。但这并不能否认曾熙的绘画的地位,曾熙将传统文人画风很好地继承了下来,让后世能够对传统画风有新的认识,能够传承经典,也有很大的功劳。

四、结语

曾熙作为一位书法和绘画皆有所成就的艺术名家,其艺术思想和艺术造诣极高,他年少时努力刻苦,晚年时誉满天下,成就颇高。在书法中,曾熙的书法取法广泛,书法功底深厚,从隶书开始书法之路,贯穿其一生的书法作品。他的书法风格深受何绍基影响,又对《瘗鹤铭》偏爱极深,习得多种字体,对碑学和临帖都有研究。但他并没有受到过多限制,在各路大家的书法风格基础上又添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和个性,将各路笔法和《瘗鹤铭》的碑味巧妙地与毛笔的意味相融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书法流派,在社会上和艺术界地位极高。在绘画中,曾熙虽然没有能够很好地进行创新和书画融合,但其恪守传统,与传统绘画一脉相承,也为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做出了很大贡献。综上所述,曾熙在书法和绘画中的艺术造诣极高,其作品对后世有非常大的研究价值。新一代艺术人要充分对其作品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

参考文献:

[1]张卫武.默契汉矩,奄有晋规:曾熙的书法艺术[J].荣宝斋,2012(3) .

[2]吕晓.偶然梦蹑黄山云,曾疑万松手自植:曾熙绘画及其影响[J].荣宝斋,2007(3).

[3]张卫武.曾熙与沈曾植交游考:曾熙事迹考析之一[J].荣宝斋,2015(4).

[4]李毅.两百年来湖湘书学杂议[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0(8).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

猜你喜欢

艺术风格书法艺术
张阶平水彩画的艺术风格研究
毛焰艺术风格中的自我表达
17世纪中西方绘画艺术风格的比较研究
浅谈书法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18世纪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 庄重与理性
书法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浅谈东北人艺时期对于辽宁话剧发展之深远影响
西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探微
欧阳中石:中国书法艺术生命无限
气酣势畅 沉雄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