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绘画中的象征性对比

2020-05-29吕曼宋丽荣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元代象征性题材

吕曼 宋丽荣

摘 要:尼德兰绘画喜好隐喻、暗示的图绘,绘画作品常常带有象征性意义,其中以扬·凡·艾克的风俗画作品《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最为典型。而在我国元代,文人画发展达到鼎峰,这一时期的画家们多以“四君子”题材作画,借梅、兰、竹、菊的象征性含义来表达自己的志气和情感。文章将主要以文艺复兴时期的尼德兰和中国元代为时代背景对中西方绘画作品当中象征性手法的运用进行一个分析比较,以此来探讨两者在相同手法运用上的不同含义。

关键词:尼德兰;象征性;元代;题材

象征在希腊语中的原初含义是指标识物、信物、通行证,象征性手法的运用最早出现于中世纪。艺术家们常借此种手法来传播教义和表达宗教内容。而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尼德兰绘画中,象征性手法多用于风俗画中来传达宗教情怀。在中国绘画中,象征性手法的运用具有不一样的含义,不是宗教传播的辅助手段。

一、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绘画中象征性手法运用的原因及特点

尼德兰原意为低地,尼德兰地区约为今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及法国北部部分地区。在十五六世纪时,尼德兰人民处于西班牙的统治之下,思想长期受到中世纪基督教义的束缚,伴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人们思想得以解放,画家们的作品多追求人文主义下的美好生活,他们真实地描绘对象的个性,赋予形象以典型的市民气息。由于尼德兰深受基督教的影响,因而他们的复兴又带有些许保守意味。画面中仍然带有对宗教浓厚的眷念之情,常借助象征性手法,赋予画面以神圣的宗教含义。而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在扬·凡·艾克的作品《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中最为典型。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是扬·凡·艾克为好友阿尔诺芬尼所作的一幅木板油画作品。画面描绘了典型的尼德兰富裕市民的新婚生活。画面中几乎每一件物品都有象征意义。画面构图呈“H”形,预示着男女平等。新郎举起右手,表示一种仪式,象征矢志不渝的爱情;新娘则伸出右手,放在新郎的左手上,宣誓要永远做丈夫的忠实伴侣,左手放在小腹上,暗示对怀孕生子的期待。新娘头上的白头巾象征着处女、纯洁,身上所穿着的绿色且华贵臃肿的服饰其实是尼德兰市民阶层中一种富有者的装束,象征具有生育能力。新娘脚边的小狗象征着忠诚,画面上的木屐,暗示缺一不可,表示结婚。

除此之外,吊灯上的蜡烛象征通向天堂的光明,墙上的念珠证明夫妻二人对上帝的虔诚,挂着的扫帚则是清洁灰尘所用,象征时刻保持婚姻生活的纯洁和对爱情、对信仰的忠贞。画中墙上悬挂的镜子不仅起着扩大景深的作用,它还代表着天堂,就像是上帝能洞晓一切,人们的行为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床上红色的帷幔和被套象征着夫妻生活的和谐。苹果是圣经中的“禁果”,窗台上的橘子在当时是一种比较贵的水果,象征着丰饶富裕。

这幅画充满了宗教情结,景物刻画细腻,具有尼德兰细密画的风格。它像是一张结婚证书,记录下了这个神圣的时刻,而我们都是见证人。

二、元代绘画中象征性手法

运用的原因及特点

忽必烈灭南宋建立元,这一时期不再兴办画院,文人墨客们无法通过绘画考取仕途。而且元代作为一个多民族融合的朝代,民族矛盾日趋尖锐。文人们多不满异族统治,常隐居山林,借助绘画这种艺术形式,来隐晦表达思想感情及政治态度。元代为文人画发展的繁荣期,画家们多喜好画墨禽墨花,“四君子”题材也便成为了文人画家们的首选。

万历年间黄凤池辑《梅竹兰菊四谱》,陈继儒据此称梅、兰、竹、菊为“四君子”。该题材结构简单,可以脱略形似,能肆意挥洒且便于比兴言志,表达文人们的思想和情感,所以一直在我国花鸟绘画中十分兴盛。梅花不畏严寒,傲立于风雪之中,代表一种孤傲、不屈不挠的精神;空谷幽兰,立于山野,芳香四溢,像一位高雅的隐士;竹子中通外直,虚心,挺拔,具有谦谦君子风范;菊花朴素,淡雅,不与百花争艳,犹如淡泊名利的文人雅士。元代遗民文人较多,为了抵抗外族统治,常借此题材象征自身不屈品格的坚定,通过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将自己的情感与植物的自然属性相结合。因此,元代成为“四君子”题材绘画的繁荣期。

元代这类题材的绘画名家辈出,如以画墨梅而闻名的王冕、画无根兰的郑思肖等。而墨竹作为元代文人久画不厌的题材,必然名作也颇丰。如赵孟頫的《幽篁戴胜图》、管仲姬的《竹石图》、柯九思的《双竹图》等。

文人画家们标榜士气、清高,在思想上受到儒释道的影响,讲求虚空,常以消极的态度去面对社会的变革,隐逸山林,以诗画寓情。南宋遗民钱选,在面对宋亡这样的现实选择了隐居不仕,从此“不管六朝兴废事,一樽且向图画开”。

同样作为南宋遗民画家的郑思肖,常借助花鸟倾诉亡国之恨、宣泄心中盘郁。所作兰花紧密结合其生平世事,将情感凝聚于笔端,以表悲愤之情。所作兰花叶简而疏,运笔从容,水墨润泽,常漏根,不培土,人问其故,其言:“土为番人夺,忍著耶?”

三、结语

两国在绘画中对象征性手法的运用产生了共识,但二者之间的含义又有所不同。在笔者看来,这种差异性是必然的。两国所处文化背景不同,总归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尼德兰人是基督教的忠实信徒,盡管在文艺复兴时期高举以人为本的旗帜,但也难以割舍对基督教义的虔诚,所以在风俗画中,多用象征性手法表现宗教含义。而中国文人长期受儒释道思想的浸染,追求隐逸闲适的生活,多借用书画书写胸中逸气。再加上元代统治者非汉人,文人士大夫无意仕途,所以这一时期的象征性手法多运用于文人骚客的情感抒发之中。当然,这种差异性也表明了中西方绘画各自的风格特点。我们应该多去探索、比较中西方绘画的关系,从中吸取好的营养应用到今后的创作之中,正确理解绘画背后的含义。

参考文献:

[1]李维琨.北欧文艺复兴艺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勒高夫.中世纪文明[M].徐家玲,译.北京:世纪出版集团格致出版社,2011.

[3]朱伯雄.外国美术名作欣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4]刘兰英.名画《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与天主教的婚姻观[J].中国天主教,2015(5).

[5]傅京生.中国花鸟画学[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5.

[6]姚舜熙.中国花鸟画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

佳木斯大学

通讯作者:

宋丽荣

猜你喜欢

元代象征性题材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跟踪导练(二)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跟踪导练(二)
克制
王绎《写像秘诀》中的肖像画技法研究
从民族文化交流视角论元代蒙古族汉文创作的产生与发展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雪霁里的故事》
具有“人性”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