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自主探究模式对提升学习能力的研究

2020-05-29马荣

知识文库 2020年7期
关键词:师生交流探究

马荣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是培养他们从“不会学习”到“学会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能力。自主探究、实践体会、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贯穿学习过程,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终身学习伴随学生成长。

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我们的课堂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课堂,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从解决问题中增强信心,从不断体验中获得新知。长期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主要靠教师向学生灌输,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是当今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要做课堂的主人,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动脑,主动的去获取知识。

1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教育社会学认为,同辈团体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的现实因素,小组学习是一种动态的集体力量,使学生小集体成为认识的主体来发挥作用。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高效掌握知识,迅速增长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知识源于行动”和“认识发生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观点,认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是教育的最高原则。只有自己具体地和自发地参与各种活动,才能形成自己的假设,并给予相对合理的证实或否定,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

(3)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这一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和外因对事物的发展起不同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属于外部条件,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学生本人没有学的愿望,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教师的“教”就会由于没有学生的“学”这一内在根据而不起作用。因此,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自学、讨论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辅以教师的指导。当学生的主体地位被确立的时候,当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充分发挥的时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被完全的激发和释放出来。

(4)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合作与交往是主体性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共同存在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是人基本的存在方式。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在“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中,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往,达到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突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往使教师明确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畏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2 自主探究模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包括:情景中质疑—交流中合作—展示中自結自悟—师生点评中延伸四个环节。

2.1 情景中质疑

在管理学原理的教学中,例如对环境调查章节环境,设定情境已经毕业的大家现在手上有一笔资金准备进行自主创业,每组确定自己的创业方案,并对自己即将进行创办的企业进行调查和分析。

2.2 交流合作包括组内合作与组际交流

美国学者格拉赛等人首倡的“四人异质小组”教学模式,主要指:分工合作,相互帮助,配合利用小组本位的评比讨论与组间竞赛,提高学习成效,达到取长补短。

(1)组内合作:

1)个体自学。确定课上所要研究的问题后,先让学生个人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尝试性地自学,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寻求答案,这是小组合作成功的重要基础;

2)学生质疑。主要指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一是自己虽解决了但对别人有启迪作用的问题经验;

3)小组互助。在学生自学而不得解的基础上,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讨论,通过相互提问、相互帮助、共同探讨、解决疑难问题。将自学成果转化为全组成员的共同成果,从而进一步拓展和加深对新知学习及学习方法的理解与运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如“逐层揭示学习内容,提供合作素材、引导思考方向,指点探究方法”等作用。

(2)组际交流:

1)小组质疑。小组质疑的问题主要是小组成员相互讨论仍不能解决的问题;

2)大组交流。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归纳,选有代表性的存在共性的问题组织大组交流,为全班提供再次交流信息的机会。某个小组抢先发言后,其它组可做实时补充。师生对小组汇报的探究结果进行评价;

3)教师质疑。把班内同学没有想到的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组织全班学生进行大讨论。

(3)展示中自结自悟

管理学原理属于理论知识偏重的一门课,有些理论知识枯燥难懂,单纯的讲授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让学生来主持课堂教学,课前通过小组合作、自己的预习和先期知识的学习作铺垫,课上对书本知识进行阐述和讲解,学生对这样的课堂学习方式都跃跃欲试,要想课堂表现好,就必须在课前做好很多准备工作,最后班级评选出最佳小老师称号,对表现出色学生进行加分奖励。这样的活动发挥学生的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和自我表达与展示的能力。

(4)师生点评中延伸

课的结尾,通过小组的汇报展示了解各组学习和掌握情况,小组间相互评议,教师进行点评讲解,对章节进行重难点的点拨,最后师生共同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将知识点进行延伸运用到课后作业中。

3 自主探究模式教学模式的意义

新课程的学习观,倡导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改为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既是一种教育思想,又是一种学习方式,探究学习是众多学习方式之一,它使学生通过质疑、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讨论,解决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探究学习活动,获的知识,激发兴趣,掌握程序与方法。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形成知识网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寻找到获得新知识的乐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借助已有知识解决新知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同时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4 总结

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立足点和关键,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采取适合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努力培养出新时代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师生交流探究
如此交流,太暖!
设问引导探究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麻辣师生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