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初中地理信息化教学要素

2020-05-29杨亚楠

知识文库 2020年7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利用信息化

杨亚楠

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有理论知识,还有实践内容。信息化背景下,进行地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信息化素养,同时能够提高学生地理能力。文章以初中地理信息化教学为研究对象,对信息化教学优势进行分析,对教学活动提出几点建议,希望促进地理教学活动开展。

1 引言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深化教学内容,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作用,以此推动后续教学活动开展。

2 信息化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优势

2.1 丰富地理知识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利用互联网教学资源,整合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点。初中地理主要分析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基础的地图,经纬线,地球公转和自传 地区方面的知识及地区位置、人口、地形、气候、经济发展等内容。由于教材空间有限,无法将所有知识都体现在教材中。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动态画面等等,借此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2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传统教学中,教师会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使学生学会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化教学方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中,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学会利用知识解决问题。通过有目的的教学,实现创新思维培养。

3 初中地理教学中信息化教学要点

信息化教学,符合现代教育要求。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教学,可以优化传统教学中不足,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效果。课堂教学中,重视这一教学手段,发挥教学的作用,以此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

3.1 合理应用,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地理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化教学,发挥教学的优势,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中。信息化教学手段作为一把双刃剑,教学中应用可以体现出高效的教学优势,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知识,以此提升教学有效性。课堂活动中,灵活应用地理教学,将此应用在不同教学环节,以此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学习《海陆的迁移》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理论知识教学,将海陆迁移的过程以视频的方式展示出来,将知识直观的展示出来。当海陆迁移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可以利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知识传递。通过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结合,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同时能加深学生理解。课堂教学,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情况,选择信息化教学应用环节,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3.2 动态教学,培养学生地理素养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方式,实现动态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动态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不由自主的参与学习中。地理不仅有理论知识,还有一些地图、实践性的内容。利用信息化教学,将教学内容变得生动立体,使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感受到层次感与空间感,进而更好的学习地理知识。课堂活动中,利用多媒体设备与课件,进行实践操作,将真实地理情景以视频动画的方式呈现出来。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多媒体播放内容。信息化教学的应用,创新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以《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我国气候分布情况以动态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然后将实际的图像展示出来,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南北地区温度差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气候分布地图,分析当地气候环境,并说出当地气候环境造成的原因。通过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使课堂变得动态化,能够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有利于学生地理能力培养。

3.3 辅助教学,深化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实现全面教育,辅助学生深入学习。地理教材中的知识点比较散乱,教师在教学时无法将知识有效串联在一起,会影响学生整体学习情况。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将散乱的知识点贯穿在一起,为学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使学生形成好的学习习惯。课堂教学中,发挥信息化教学优势,辅助教学,以此推动后续教学活动开展。该教学手段的应用,转变传统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学习内容。在现代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动后续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例如,学习《自然灾害》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实现情景教学。课堂活动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创建学习情景,将自然灾害类型、危害等全部展示出来,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自然灾害对人类发展的影响。课堂上,将火灾、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视频播放出来,并对学生提问:自然灾害的出现对人类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并回答问题。当学生讨论结束后,将我国最近几年出现的自然灾害,如四川汶川地震事件以文字图片的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仔细观看,切身感受大自然力量。信息化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同学们造成自然灾害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如何避免此类事件出现,促进自然环境健康发展的同时,提升人们生活环境质量。基于此进行深入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生态观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4 微课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微课,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以视频为载体的一种新型信息化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将微课应用在课堂活动中,引导学生围绕教材内容主动学习,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教学重点、难点内容以为微视频的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在学习期间自主学习,突破教学中存在问题。实际教学中,可以将此应用在不同教学环节,课前、课后、课中,利用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以《自然特征与农业》为例,该内容教学重点为:青藏高原的自然景观主要自然待征,引起地理环境各要素变化的主导因素。“高原农牧业”,青藏高原独有的农牧业生产特点,产生原因等等。课件设计中,将此作为微视频重点,在课前展示给学生,引导在课前自主学习,了解教材内容。微视频播放时间不宜过长,应在10-15分钟左右,以此集中学生注意力。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选择针对性教学,解决学生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此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灵活应用信息化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地理知识。通過信息化教学,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地理素养,以此推动教学改革。课堂教学中,将此应用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利用此活跃课堂氛围,以此推动后续教学活动开展。

(作者单位:雨花台中学初中部)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利用信息化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画与理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