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部位脑电图异常的热性惊厥患儿对后期癫痫发生的影响

2020-05-29肖冠华

河北医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枕叶热性弥漫性

肖冠华,吴 娜

(1.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儿童重症监护室, 湖南 郴州 423000 2.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ICU二区,湖南 郴州 423000)

热性惊厥在临床上主要出现在年龄6个月至3岁之间的小儿中,是最为常见的小儿惊厥之一,又被称之为高热惊厥[1]。由于不少患儿在出现热性惊厥后会发展为癫痫,因此脑电图检查也被临床上运用于热性惊厥后的常规检查分析探讨不同部位脑电图异常的热性惊厥患儿对后期癫痫发生的影响[2]。我院为分析探讨不同部位脑电图异常的热性惊厥患儿对后期癫痫发生的影响,选取100例热性惊厥患儿展开相关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热性惊厥患儿,其中男性患儿75例,女性患儿25例,根据其脑电图检查结果将分为脑电图正常组(63例)、脑电图异常组(37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的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的比较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临床上与热性惊厥相关的诊断标准[3,4],并且均经我院确诊为热性惊厥患儿;所有入选患儿均需要采取脑电图检查;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所有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并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合并有中枢系统感染的患儿;排除合并有系统性代谢性紊乱的患儿;排除合并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患儿;排除合并有电解质紊乱的患儿。

1.3 研究方法:所有患儿均采用美国Nicolet One公司出产的V32脑电图仪在热性惊厥出现1周内进行睡眠或清醒脑电图检查,对于部分出现反复高热抽搐的患儿可进行多次的脑电图检查以提供综合分析,分析脑电图异常组患儿中不同部位的脑电图异常率以及患儿后期出现癫痫事件的发生率。

2 结 果

2.1 热性惊厥患儿脑电图异常率:根据我院对100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脑电图异常患儿有37例(37.00%),其中局灶性异常患儿16例(43.24%),弥漫性异常患儿21例(56.76%);局灶性异常患儿中顶枕叶区异常患儿有7例(18.92%),额颞叶区异常患儿有9例(24.32%)。额颞叶区脑电图异常率(24.32%)和顶枕叶区脑电图异常率(18.92%)均显著低于弥漫性异常率(56.76%)(χ2=9.374,χ2=11.293,均P<0.05)。正常及各种异常脑电图见图1~4。

图1 正常脑电图

图2 弥漫性异常脑电图

图3 额颞叶异常脑电图

图4 顶枕叶异常脑电图

2.2 不同部位脑电图异常患儿癫痫发生率的比较:根据我院对100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共有12例(12.00%)患儿出现后期癫痫,均来自于脑电图异常组,额颞叶区、弥漫性、顶枕叶区脑电图异常患儿的癫痫发生率分别为77.78%、14.29%、28.57%。弥漫性异常患儿的后期癫痫发生率显著低于额颞叶区异常患儿(χ2=8.750,P<0.05)。弥漫性、顶枕叶区脑电图异常患儿癫痫发生率与额颞叶区比较,均无明显差异(χ2=0.081、2.133,均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不同部位脑电图异常患儿的癫痫发生率n(%)

3 讨 论

作为临床上最常见的小儿惊厥之一,绝大多数的热性惊厥患儿均具有较好的预后,但是也可能会出现无热惊厥或者是癫痫。该病通常出现在患儿上呼吸道感染或者其他类型的感染性疾病初期,其发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在已知的发病因素中,遗传、感染、发热、年龄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5,6]。该病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突然发作局限性或全身性的肌群阵挛性和强直性抽搐,常常伴有意识障碍但持续时间较短,在发病前也可能会伴有发热、咳痰、咳嗽等急性感染症状或呼吸道症状的出现[7]。目前临床上在热性惊厥患儿发作后会常规进行脑电图、血生化等检查来排除其他导致惊厥发生的疾病,其中脑电图检查对于癫痫的诊断十分准确,对于临床抗癫痫药的使用也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8]。根据既往研究资料显示,热性惊厥患儿出现脑电图异常的几率处于2%至86%之间,而在本次研究中,脑电图异常患儿有37例(37.00%),由此提示了热性惊厥患儿发作后的脑电图异常率波动性比较大,究其原因可能在于样本选择的标准不同有关[9]。在2011年美国热性惊厥的诊疗指南中并没有建议将脑电图纳入单纯性热性惊厥患儿发作后的常规检查当中,该病患儿的脑电图异常与其后期是否出现癫痫的相关性也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10]。但是也有研究表示局灶性慢波和癫痫样放电均是热性惊厥患儿后期出现癫痫的危险因素,并且额叶区出现脑电图异常的患儿在后期出现癫痫的危险性也更高[11]。此外,热性惊厥还会使得成年脑内海马神经元的兴奋性长期增强,而海马损伤或硬化、萎缩等均会导致患者出现后期癫痫。

在本次研究中局灶性异常患儿16例(43.24%),弥漫性异常患儿21例(56.76%);局灶性异常患儿中顶枕叶区异常患儿有7例(18.92%),额颞叶区异常患儿有9例(24.32%)。额颞叶区异常和顶枕叶区异常患儿的异常率均显著低于弥漫性异常率。共有12例(12.00%)患儿出现后期癫痫,均来自于脑电图异常组,额颞叶区、弥漫性、顶枕叶区脑电图异常患儿的癫痫发生率分别为77.78%、14.29%、28.57%。弥漫性异常患儿的后期癫痫发生率显著低于额颞叶区异常患儿。由此提示了局灶性脑电图异常的患儿相对来说更容易出现后期癫痫,其中额颞叶区脑电图异常的热性惊厥患儿出现后期癫痫的几率更高,应该及时加以积极治疗和预防。由于本次研究中所采用的样本量较少,因此本次研究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需要广大专家学者加大样本量进一步展开研究,尽可能地避免热性惊厥患儿后期癫痫的发生。

综上所述,热性惊厥患儿当中额颞叶区出现脑电图异常的患儿后期更容易出现癫痫,参考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枕叶热性弥漫性
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患者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后发生枕叶梗死的影响因素①
关于小儿热性惊厥,家长需要指导的9件事
CMYC、BCL2、BCL6蛋白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颅脑外伤后双枕叶脑梗死致皮质盲伴安东综合征1例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门诊护理干预在预防小儿热性惊厥中的运用
关于儿童热性惊厥的20个疑问
2例线粒体脑肌病的影像学表现
测一测 你是“热性体质”还是“寒性体质”
偏转发作在枕叶癫痫中的定侧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