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应用于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0-05-29梁红艳
梁红艳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医院,河北 围场 068450)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一种合成的前列腺素衍生物,能有效促进子宫的规律性收缩,显著减少分娩中及分娩后的出血量[1,2]。已有研究探讨了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及对凝血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认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改善高凝状态、维持的血流动力学稳定[3,4]。然而,自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被引入以来,关于它在预防和治疗高危妊娠产后出血方面的有效性的研究很少,为此,本研究以于我院分娩的高危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其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期间于我院分娩的50例高危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高危妊娠的判定标准为:对孕产妇以及胎儿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且可能引发难产亦或是危及母婴安全的妊娠。纳入标准:①年龄>35岁;②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内科疾病;③剖宫产再孕或距离上次剖宫产手术较近;④前置胎盘(但除外凶险性前置胎盘);⑤双胎妊娠;⑥巨大儿。符合以上任意一项且有剖宫产指征者,对此次研究已知情同意,并已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类疾病者;②存在沟通障碍者;③有生殖系统的恶性肿瘤者;④严重贫血患者或有严重的血液疾病或感染性疾病者。
1.2 方 法
1.2.1 受试者的分组:采用随机数表法将50例高危妊娠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包含25例受试产妇。其中观察组年龄为36~42岁,平均(39.13±0.56)岁;孕周36~41周,平均(38.61±0.36)周;体重43~70kg,平均(57.12±1.63)kg,血红蛋白平均(105.81±13.55)。对照组年龄为36~45岁,平均(39.21±0.45)岁;孕周36~42周,平均(38.74±0.22)周;体重45~73kg,平均(57.36±1.50)kg,血红蛋白平均(105.86±13.48)。两组受试产妇年龄、孕周、体重、血红蛋白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2 干预措施:两组受试产妇均经腰硬联合麻醉处理后实施剖宫产手术:胎儿娩出后,给予对照组受试产妇宫体内注射10U缩宫素(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233),术毕予米索前列醇片(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68)0.4mg塞肛;给予观察组受试产妇宫体内注射10U缩宫素(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233),1mL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美国法玛西亚普强制药公司,批准文号:H20120388)肌肉注射。
1.2.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受试产妇分娩后24h血压情况。②测定并比较两组受试产妇分娩前、分娩24h后血红蛋白水平。③记录并比较两组受试产妇术中、产后2h、产后24h出血量以及分娩24h后血红蛋白水平。
2 结 果
分娩后24h,两组受试产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受试产妇分娩后24h的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分娩前(P<0.05),且观察组受试产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观察组受试产妇术中、产后2h、产后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受试产妇分娩后24h血压情况比较
表2 两组受试产后分娩前后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表3 两组受试产妇术中 产后2h 产后24h出血量比较
3 讨 论
当母亲或发育中的胎儿或两者在妊娠、分娩或产后都有增加并发症的风险时,妊娠被认为是高风险的[5]。胎儿的风险包括早产(<37周妊娠)、多胎妊娠、先天性畸形和胎儿发育不良、胎盘早剥和死胎。母亲可能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糖尿病(GDM)、败血症、基础疾病发作或恶化以及血栓事件。孕期患病不仅导致女性身体功能和身体结构发生变化,而且还导致女性的身体形象、自尊、角色和关系发生变化。此外,由于疾病而产生的心理社会反应和服用的药物对性行为有不利影响。
介入放射科医生经常被要求紧急控制子宫异常出血。妊娠和妊娠相关的情况、创伤和与出血相关的恶性肿瘤可能是许多介入放射学的原因。产后出血定义为胎儿娩出到产后24h出现的大于500mL或剖宫产大于1000mL的失血。研究证实,即任何数量的失血都会导致母亲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无论如何,产后出血可能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需要立即采取行动。原发性产后出血为分娩后24h内出血,继发性产后出血为分娩后24h以上发生的出血。除死亡外,产后出血引起的其他严重发病率还包括休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凝血障碍和子宫切除术导致的生育能力丧失。
尽管医疗保健取得进展,产后出血仍然是全球产妇分娩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每年约有50000人死亡。估计全球产后出血患病率约为所有分娩的6%。产后出血与输血率的增加和严重贫血的发生有关,从而延长住院时间。孕妇子宫收缩乏力占产后出血的80%以上。研究表明,预防性使用子宫造影剂可以降低产后失血的风险。1979年,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首次作为产后出血的一种治疗方法引入,它是一种非手术、微创、极其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用于控制女性生殖道的过度出血,通常在保守措施失败后,但仍存在一些效果不佳的情况。催产素是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首选药物。其他用于预防和治疗产后失血的药物包括麦角新碱、米索前列醇和氨甲环酸。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一种15甲基前列腺素F2α类似物,由于其强大的子宫旋转作用,也被用于治疗产后出血[6]。据报道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所致的持续性出血方面有84~96%的疗效。本文研究发现,分娩后24h,观察组受试产妇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中、产后2h、产后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接受剖宫产的高危妇女的研究发现,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比催产素、米索前列醇更有效[7],与本文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有效减少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量,是一种安全、高效的预防与治疗产后出血的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