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环境下基于QoS用户业务的公平性功率分配算法
2020-05-29李翠然杜欣怡谢健骊
李翠然, 杜欣怡, 谢健骊
(兰州交通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在高速铁路(High Speed Railways,HSRs)环境中,列车具有高移动性且列车与基站(eNB)之间的无线信道状态变化剧烈,同时大多数列车是运行在缺乏散射体的平原地区的高架桥上,在大尺度衰落环境下,往往会出现语音通话中断、切换、频繁掉话和丢包率严重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用户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1]。在多用户多业务传输模型中,合适的功率分配算法是使信道容量达到最大的必要条件。不同的功率分配算法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因此,针对HSRs环境进行功率分配算法研究,对提升高铁用户体验(Quality of Experience,QoE)是十分必要的。
文献[2]提出了在满足用户中断概率的约束条件下,最大化系统容量的功率分配算法。文献[3-4]研究了总功率约束条件下,在不同场景提高系统吞吐量的功率分配算法。文献[5]在保证用户公平性和最低速率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复杂度较低的比例公平资源分配算法。虽然上述算法系统性能及资源利用率有所提升,但忽略了用户自身QoS满意度需求。文献[6]以最小化平均消耗功率为优化目标,提出了一种具有QoS保障的用户调度和功率分配机制。文献[7]为了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将网络容量和功耗效率构建成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得到了适合不同用户需求的最优解集。文献[8]从用户满意度出发,针对不同场景用户对无线资源需求的不同,提出了基于QoE的无线资源调度优化算法。
综上所述,已有功率分配算法主要以提高频谱利用率、系统吞吐量和保证单一业务的QoS为主要研究目标。它们并未兼顾考虑HSRs场景下多业务用户自身的QoS满意度和用户间的公平性,因此无法确保高铁用户的实际传输速率能够达到该用户的期望速率。本文从提升高铁用户对QoS感知性能方面出发,基于不同类型信息流的最大耐受时延,将用户业务分为时延敏感业务和时延非敏感业务,并根据eNB能否预先获知用户的期望速率,分别采用基于用户期望和基于预分配的功率分配策略,使每个用户按其期望速率进行数据传输,不仅可以保证单个用户的QoS需求,而且最大化用户间的公平性,有效地降低了eNB发射功率,节约了网络资源。
1 系统模型
HSRs场景中,eNB等间隔地部署于铁路沿线[9]。为避免由于金属制品造成的穿透损耗和相邻小区间的组间切换,可以采用两跳中继协作的信息传输方式[10],见图1。图1中,列车上的用户通过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与eNB进行通信,AP通常安装于列车顶部,利用WiFi等技术即可实现AP和用户间的高速信息通信。因此,两跳中继协作传输系统的技术瓶颈是eNB和AP之间的信息传输,这正是本文研究重点。
假设高速列车以恒定速度v0沿着铁路轨道行驶,且AP为单天线配置,则列车可被视为铁路线上的移动质点,eNB和AP之间的信息传输可视为点对点通信[11]。典型的HSRs无线通信系统模型见图2[9,12]。令eNB和铁轨之间的距离为d0,eNB天线高度为h0,eNB沿铁路沿线的覆盖半径为L,列车经过点O的系统时间被设定为0时刻,则列车在一个eNB覆盖区内的运行时间t的取值范围为[-L/v0,L/v0],列车的实时位置为v0t,eNB和AP之间的传输距离d(t)可写为
(1)
在eNB和AP之间的点对点通信中,令x(t)和y(t)分别为t时刻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通常地,假设x(t)为均值为0、方差为1的函数,则y(t)可写为[12]
(2)
由此得到eNB在时刻t的瞬时信息传输速率
(3)
式中:B为系统的可用频谱带宽。
2 HSRs环境下的QoS业务
通常地,来自不同用户或应用程序的信息流有不同的QoS要求,如数据速率、最大耐受时延和时延冲突概率等。在两跳中继协作系统中,eNB经由AP与乘客进行通信,eNB传输的是来自列车上不同乘客的混合信息,即一组包含不同QoS要求的信息流。假设一个eNB覆盖区内的用户数目为N,用户期望速率和最大耐受时延向量分别为Rq=(R1,R2,…,RN)和τ=(τ1,τ2,…,τN)[12]。对于第i个信息流(i=1,2,… ,N),若τi≥2L/v0(即列车在一个eNB覆盖区内的运行周期),可将它看作时延非敏感信息,因为一个操作周期足够完成传输且不会产生时延冲突。相反地,若τi<2L/v0,则将该信息流视为时延敏感信息,需要实时传输以避免时延冲突。由此可知,基于用户信息流的不同传输延迟要求,可将信息流分为2类,时延敏感信息流和时延非敏感信息流,它们的数据传输速率Rds和Rdi分别为
(4)
通常地,香农容量是在确定性信道条件下得到的信道容量。实际上,信道状态是一个不断变化的随机过程,应采用统计意义上的信道容量来描述,即中断容量和遍历容量。
(5)
由式(3)得到时延敏感用户i的最大信息传输速率为
(6)
(7)
根据式(3)得到时延非敏感用户i的最大信息传输速率为
(8)
3 公平性功率分配算法
基于不同用户QoS的公平性功率分配算法,不仅要考虑每个用户的差异化业务传输映射的不同期望速率,同时要尽量保证多个用户占用无线信道的公平性。为体现用户满意度,定义单个用户的满意度因子αi为
(9)
则用户间QoS业务的公平性可用差异化因子βij为
∀i,j∈(1,2,…,N)
(10)
βij越小,则说明用户间的公平性越好。
本文研究的公平性功率分配算法,是在eNB平均发射功率P0受限的条件下,使N个用户满足各自的QoS需求(最大耐受时延映射的期望速率),并且使用户间具有较好的公平性。其目标函数为
(11)
约束条件为
s.t.
(12)
式中:ρ为预设的公平性指标阈值。
由式(3)可知,用户的传输速率与发射功率成正比。功率分配算法就是将eNB发射功率按照用户QoS需求(期望速率)进行按需分配。根据eNB能否预先获知用户的期望速率,分别采用基于用户期望和基于预分配的功率分配策略。
3.1 基于用户期望的功率分配策略(算法1)
算法1步骤为:
Step1根据不同时延用户要求的不同期望速率占总速率的比值,按比例分配eNB发射功率,即
(13)
Step3令pi(t+1)=pi(t)·(1+Δp),根据Romberg算法[14],它是一种加速计算方法,在等距基点情况下,通过把区间逐次分半的方法进行加速。定义初始区间[a,b],其中,a=0.01,b=0.1,步长为
(14)
Step4转入Step2进行判定,直到满足约束条件或达到迭代次数为止。
3.2 基于预分配的功率分配策略(算法2)
算法2步骤为:
Step1首先,根据用户数目平均分配eNB的发射功率,即
pi(t)=P0/N
(15)
Step4转入Step2进行判定,直到满足约束条件或达到循环迭代次数时结束。
4 仿真结果
假设用户数目N=120,其中,60个时延非敏感用户和60个时延敏感用户。令时延非敏感用户和时延敏感用户的期望速率各分为3个QoS等级,分别为0.5、0.6、0.7 Mbit/s和1.0、1.1、1.2 Mbit/s。算法仿真参数见表1。仿真过程考虑了3类不同QoS等级的时延非敏感用户(用户1、2、3)和3类不同QoS等级的时延敏感用户(用户4、5、6)。
表1 仿真参数[12]
以用户1为例,将本文提出的算法与定步长算法进行性能比较,其中,定步长算法中的步长取值必须以满足公平性指标阈值为前提,仿真中分别为Δp1=0.045,Δp2=0.025。eNB发射功率与实际速度迭代次数的关系见图3。由图3(a)可知,对于定步长算法,步长越小(Δp2<Δp1),达到用户期望速率的迭代次数越多,而文中算法1具有较优的收敛性能。由图3(b)可知,与定步长算法相比,当用户实际传输速率相同时,文中算法1具有较少的迭代次数和较低的发射功率。较优的算法收敛性能则说明eNB能快速地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期望速率。
采用文中2种功率分配算法时,用户1—用户6达到各自期望速率的迭代次数见表2。
表2 达到用户期望速率的迭代次数
时延非敏感用户和时延敏感用户在相同传输速率下的收敛性能见图4。由图4可知,算法1和算法2均能以较少的迭代次数满足各类用户(6类QoS等级)的数据传输。
当列车在eNB覆盖范围边界时(t=-L/v0=-5 s),6类不同QoS等级用户的功率消耗(eNB发射功率)见图5。将本文所提算法与固定功率分配算法、ε-Optimal比例公平算法和信道反演算法[11]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对比说明。在eNB平均发射功率限定的条件下,5种算法均需满足用户期望速率所对应的最小发射功率。对比提出的2种功率分配算法,可看出:① 时延非敏感用户所需的功率消耗低于时延敏感用户,这是因为时延非敏感用户的期望速率较低;② 对于时延非敏感用户,算法2具有较低的功率消耗;③ 对于时延敏感用户,算法1的功率消耗较低。ε-Optimal比例公平算法的eNB发射功率高于本文所提2种算法;信道反演算法仅适合于时延敏感用户,对于时延非敏感用户会消耗较多的发射功率;固定功率分配算法无法满足时延敏感用户最小发射功率阈值,故既无法满足用户间公平性也无法达到用户QoS需求。
满足用户期望速率1.2、0.5 Mbit/s时,所需eNB最低发射功率与用户数目之间的关系见图6。由图6(a)可看出,随着时延敏感用户(1.2 Mbit/s期望速率)数目的增加,算法所需的eNB发射功率随之增加。对于时延敏感用户(1.2 Mbit/s期望速率),算法1是基于用户期望按比例分配发射功率,对于高期望速率用户分配更多功率,相比于算法2根据用户数目平均分配发射功率能更快收敛到其期望速率,具有较低的功率消耗。由图6(b)可看出,随着时延非敏感用户(0.5 Mbit/s期望速率)数目的增加,算法所需的eNB发射功率随之增加。对于时延非敏感用户(0.5 Mbit/s期望速率),算法2是根据用户数目平均分配发射功率,对于低速率用户分配更多功率,相比于算法1能更快收敛到用户期望速率,具有较低的功率消耗。对比图6(a)和图6(b)可知,具有较低期望速度的时延非敏感用户所需的eNB发射功率远低于时延敏感用户,且本文所提2种算法的功率消耗水平均低于ε-Optimal比例公平算法和固定功率分配算法。对于时延敏感用户,信道反演算法所需的eNB发射功率最低;而对于时延非敏感用户,文中算法具有最低的eNB功率消耗。
所提算法的单个用户满意度因子αi和用户间QoS业务的最大差异化因子max{βij}值分别见表3、表4。由表3可看出,所提2种算法对于6类不同QoS等级用户,其中αi值均大于0.99,说明它们具有较高的用户满意度;而ε-Optimal比例公平算法用户满意度低于本文所提2种算法;信道反演算法,仅能够满足时延敏感用户(用户4、5、6)QoS,却无法较好地满足时延非敏感用户(用户1、2、3)QoS;固定功率分配算法仅能够满足时延非敏感用户QoS,却无法较好地满足时延敏感用户QoS。由表4可知,所提2种算法对于6类不同QoS等级用户,其max{βij}值均小于公平性指标阈值ρ(ρ=0.005),较好地保证了用户间公平性;而ε-Optimal比例公平算法虽然具有较低的max{βij}值,但结合表3用户满意度较低来说,本文算法更具优势;信道反演算法和固定功率分配算法都具有较高的max{βij}值,无法保证用户间的公平性。对比表3、表4可知,对于单个用户的满意度而言,算法2优于算法1;而对于用户间的公平性而言,算法1优于算法2。在实际的列车运行环境中,应折中考虑单个用户的满意度和用户间的公平性这两个指标,以选择合适的功率分配策略。
表3 归一化用户满意度因子αi
表4 用户间QoS业务的最大差异化因子max{βij}
5 结束语
本文针对HSRs环境,采用两跳中继协作的信息传输方式,根据点对点模型,得到eNB瞬时信息传输速率;并从满足不同列车用户QoS期望速率的公平性出发,研究了eNB平均发射功率约束条件下的功率分配问题。基于不同的时延要求,将用户分为时延敏感用户和时延非敏感用户;并根据eNB能否预先获知用户的期望速率,分别采用了基于用户期望和基于预分配的功率分配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2种算法均能获得优化目标的可行解,具有较高的单个用户满意度和用户间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