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产业转型绩效的驱动与障碍因素诊断1)

2020-05-29李朝洪孙丹王志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障碍因素产值林区

李朝洪 孙丹 王志伟

(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 (审计署审计科研所)

2010年以前,大小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以高强度采伐方式,累计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木材10.5亿m3,导致森林资源空心化、生态安全保障功能减弱、林区民生问题严重、林区经济发展举步维艰。2011年,实施全面停止主伐并大幅度下调采伐量,尤其2015年“全面停伐”天然林后,该区的森林资源才真正地得以休养并逐渐恢复生态安全保障功能。全面停伐后,大小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进行产业转型是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1],也是一项重要的生态建设与改善民生的工程。为了探寻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产业转型的综合绩效及其推动性因素和障碍性因素,以期对产业结构的整体布局进行规划和调整、促进林区产业、社会、资源统筹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既有利于摸清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产业模式转变的途径,又有利于加强改进其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转型提供重要的量化依据。

1 研究区域概况

大小兴安岭林区占地面积居于我国现代化国有林区之首,总面积4.3×105km2。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可持续稳定发展阶段,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处于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时期,目前各大国有林区都在积极响应转产业、稳增长的新举措。近10年来,虽然转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国有林区民众由于失去了伐木带来的主要收入来源,加上国家下发的补贴标准远不及停伐造成的损失[2-5]。林业产业正面临大而不强、产业集聚度低、产业结构有待继续优化等问题,林业产业的全面升级转型迫在眉睫。

2 研究方法

2.1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数据来源

大小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在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转型中,面临如何调整产业结构、挖掘新的经济点、改善林区人民生产生活、保护和提高森林资源生态安全功能等问题。考虑到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的产业特征、职工群众生活状况以及资源条件,遵循建立指标体系的一般原则,围绕产业转型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目标,从产业-社会-资源三者统筹发展的视角,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见图1)。

从产业转型健康发展目标来看,产业子系统主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探寻产业转型新的增长点、夯实转型支持能力来提升产业实力,因此,从以下4方面评价产业子系统绩效水平:①产业实力由林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来反映形成的总经济实力;②产业结构通过林业总产值中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的构成比率来反映产业转型的倾向及构成;③产业转型新的增长点由森林生态旅游产值、林下经济产值和森林绿色食品产值为代表评测转型强度;④转型支持能力通过科技成果转化率、固定资产投资额和林木良种使用率反映转型支持能力水平。

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目标来看,社会子系统主要通过健全民主法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升社会凝聚力、诚信友爱、提高职工生活水平及社会保障水平来提升社会和谐稳定性,考虑到林区职工上访率、林区消费投诉率、林区对民主法治满意度、刑事案件发生率及破案率、家庭暴力投诉率等反映社会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社会凝聚力、诚信友爱的指标变化不大,而且这些指标主要由职工生活水平、社会保障水平所引发。因此,社会子系统绩效水平主要从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两方面进行测评,选取在岗职工年均工资以及年末参加基本医保人数占比来进行评价。

从保护和提高森林资源生态安全功能目标来看,资源子系统主要通过增加森林资源数量与质量、增强资源保护力度来提升保护和提高森林资源生态安全。因此,资源子系统绩效水平主要从资源存量和资源保护强度两方面进行测评,选取森林蓄积量总量指标、林地保有量总量指标及森林保有量总量指标反映资源存量规模,采用自然保护区占比、森林覆盖率及森林公园占比等指标反映资源保护强度。

数据来源:《黑龙江统计年鉴》、《内蒙古统计年鉴》、《大兴安岭统计年鉴》、《中国林业统计年鉴》以相关统计部门的统计报告(摘要)中的2010—2018年指标数据,对于出个别无法直接找到以及缺失的原始数据通过计算或利用SPSS统计估算取得。

2.2 模型构建

TOPSIS是一种将每个评估方案与理想目标之间的紧密程度,对近似理想解决方案进行排序的方法。由于传统TOPSIS模型无法精确反映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因此,根据相关文献[6-11],使用熵值法和TOPSIS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产业转型绩效进行评价。

2.2.1 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2.2.2 驱动因素分析模型

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产业转型的发展受到产业、社会和资源条件的促进和制约,利用驱动度模型对驱动因素进行识别和确认,为产业转型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

2.2.3 障碍因素诊断模型

在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产业转型绩效评价的基础上,需要确保在资源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对国有林区产业转型水平的主要制约因素即主要障碍因素进行分析诊断,旨在探查国有林区在产业转型过程中的短板,以便及时提出切实可行的产业转型调整方案。

因此,运用障碍度模型对其进行综合分析诊断:

式中。wi表示目标层受到特定指标的影响程度,也就是权重;Ii是指特定指标与最优目标的差距;Oi为单项指标对产业转型的阻碍程度[12-21]。系统层的障碍度可以通过将该子系统对应的指标层指标障碍度加权获得。Oi越大,表示该因素(指标或者子系统)对产业转型的阻碍作用越大,应着重进行后续相关应对。

3 结果与分析

3.1 绩效综合评价

由表1可知,2010—2018年间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产业转型的综合绩效呈现含有一个波动点(2015年)的稳定上升的走势。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产业转型绩效水平逐渐提高,综合绩效指数从2010年的0.084 6提高到2014年的0.499 8,但综合绩效指数由2014年的0.499 8降至2015年的0.413 3,随后稳步提升,在2018年达到0.885 7。在此期间综合绩效水平经由极差、较差、中等、良好4个发展阶段。2015年产业转型综合绩效的波动是由于当年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全面停伐”天然林使产业实力骤降,涌现了大量富余职工待岗就业以及政策补贴资金尚不能及时满足林区民生保障的实际需求所致。

表1 绩效综合评价指数

除了2015年由于“全面停伐天然林”产业绩效和社会绩效出现了小幅回调,2010—2018年期间产业、社会尤其资源绩效指数都呈现稳定增长态势,表明大小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抓住了国家扶持国有林区转型的政策与战略机遇,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全面停伐天然林”后,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积极发展林下经济(中药材种植、林下养殖)、森林绿色食品(黑木耳、卜留克、野生坚果、浆果、饮品等)以及森林生态旅游项目(小兴安岭五营国家森林公园、大兴安岭漠河北极村等)等富民生态产业,从而呈现了2016—2018年产业绩效、社会绩效跨越式上升趋势。2010—2018年资源绩效呈现出良好发展趋势,资源绩效指数由2010年的0.047 9,跨越式发展到2017年的0.939 7和2018年的0.997 3,表明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天保工程”及“全面停伐”极大程度的获得了保护、康复及营造的卓越成效,实现了从森林资源空心化到生态功能安全的转变。

3.2 驱动因素分析

3.2.1 系统层驱动因素

由表2可知,2010—2018年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产业转型中,各年的产业子系统的驱动度远远高于社会子系统和资源子系统的驱动度;也就是说,产业子系统驱动力起到了主导作用,是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产业转型中的驱动因素。经济的增长带动着产业实力的提高,第二、三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张也促进了原有的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以林下经济为首的替代产业产值正蒸蒸日上,节节攀升,为转型支持能力作出贡献最多的是林木良种使用率的提高。社会子系统与产业子系统的驱动度趋势呈急速下降形态,其中在岗职工年均工资占主要部分,说明林区职工的生活水平确实有所提升,但发挥出的力量杯水车薪。资源子系统的驱动度呈平稳波动略有上升状态。这是因为林地保有量、森林覆盖率等指标确实难以产生较大波动。

表2 系统层驱动度 %

3.2.2 指标层驱动因素

由表3可知,产业绩效指标出现39次,社会绩效指标出现3次,资源绩效指标出现3次。其中,林业总产值出现了8次,销售产值、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占比各出现6次、林下经济产值、森林生态旅游产值、森林公园面积占比各出现2次,森林绿色食品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综合科技进步指数与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各出现1次。根据出现频率,驱动度前五的驱动因素分别是:林业总产值、销售产值、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占比。这些指标是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产业转型的主要驱动因素,应予以重点发展。

表3 指标层中前5位驱动因素及其驱动度

2010—2015年,前5位驱动因素主要是销售产值、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占比(也就是产业结构)以及林业总产值。说明在此期间,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和优化,且适合当时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的发展状况,对产业转型绩效起到了显著的驱动作用。2015年10月,把绿色投资作为转型新要求,制度的效果开始体现,从2016年开始驱动因素发生了“大换血”,森林生态旅游产值、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和森林公园面积占比则成了新的驱动因素;2017年,随着国家对天然林禁伐的补贴资金逐渐落实到位,2016年涌现的驱动因素又被固定资产投资额、综合科技进步指数等新的驱动因素取代;直至2018年,驱动度排名前5名的分别是林业总产值、林下经济产值、森林公园面积占比、森林生态旅游产值、森林绿色食品产值。可以看出,林下经济等接续替代产业的发展对大小兴安岭产业转型起到重要的作用。可见,驱动因素在不断更替变化中,从未来趋向来看,排名前5位的驱动因素分别是林业总产值、林下经济产值、森林公园占地面积占比、森林生态旅游产值和森林绿色食品产值。

3.3 障碍因素诊断

3.3.1 系统层障碍度

由表4可知,在2010—2018年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产业转型过程中,产业绩效的障碍度是首要障碍因素,且走势呈先升后降状态,障碍度在2018年低至0.667 6,说明产业转型绩效总体显现趋好状态。社会子系统对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产业转型障碍度变化的影响呈“√”型波动式上升,到2018年障碍度达到0.332 2,表明社会保障问题日益严重,严重阻碍了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产业转型的进程,说明社会子系统已构成产业转型的障碍因素。资源绩效对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产业转型障碍度变化的影响呈波动式下降,且下降速度明显快于产业绩效和社会绩效,因此,反映了在转型过程中对资源的合理保护与运用有了极大成效。

表4 系统层障碍度

3.3.2 指标层障碍度

由表5可知,2010—2018年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产业转型中指标层中前5位障碍因素中,产业绩效评价指标出现36次,社会绩效评价指标出现9次,没出现资源绩效评价指标。根据出现频率的高低排名前5的障碍因素分别是:林下经济产值(8次)、森林生态旅游产值(8次)、森林绿色食品产值(6次)、固定资产投资额(6次)以及在岗职工年均工资(6次)。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全面禁伐天然林,使森工企业失去了“独木财源”,再加上长期以来林区发展遗留的欠账较多,处于发展初期的林下经济、森林绿色食品及森林生态旅游等富民生态转型的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缓慢,尚不能完全消化吸收林区富余职工,政策补贴资金与国有林区生态建设与经济转型所需资金的缺口较大,民生弊病显著,体制、机制、林权问题等尚未捋顺,使2015—2018年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林业产业总产值连续4年出现负增长。

根据障碍度的大小,列出2010—2018年间各年排名前五位的障碍因素。其中,在岗职工年均工资(B1)在2010—2015年为主要障碍因素,随后掉出前5位,说明2015年之后,林区职工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在2010—2016年的首要障碍因素都是林下经济产值,2017年其阻碍作用开始减弱,2018年,淡出前5名;销售产值(A2)是从2015年开始进入到障碍因素前5名序列,且障碍度与阻碍程度逐年增加;在2016年年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占比(B2)为第5大障碍因素,随后障碍度逐年增加,至2018年时,已成为仅次于销售产值的第二大障碍因素,说明近年来年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占比对林区产业转型的阻碍影响急剧增加。固定资产投资额(A9)在2014—2018年间始终活跃在前5名,且障碍度逐年升高,在2018年稍有降低。森林生态旅游产值(A8)在2010—2014年排在第2位,随后4年里名次逐年降低,虽然仍是主要障碍因素,但阻碍作用正逐年递减,表示该影响因素正在向着促进产业转型的良好方向发展;因此,从发展变化趋势来看,销售产值、年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占比以及固定资产投资额是指标层的主要障碍因素。

4 结论与建议

运用熵值法,结合TOPSIS构建了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绩效评价模型,对其产业转型绩效进行分析和评价,结合驱动度模型确定驱动因素并对拖慢转型的主要因素进行了障碍诊断。

2010—2018年,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产业转型绩效水平表现整体呈上升趋势,绩效指数由2010年的0.084 6增长到2018年的0.885 7。随着林区产业经济的发展、社会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资源的保护管理,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产业转型水平逐渐提升,说明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产业转型正朝着高效、合理的方向发展。由驱动因素分析结果可知,从系统层面看,产业子系统是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产业转型中的驱动因素;从指标层面看,2010—2015年间,前5位驱动因素分别是销售产值、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占比及林业总产值,2015—2018年,排名前五位驱动因素分别是林业总产值、林下经济产值、森林公园占地面积占比、森林生态旅游产值和森林绿色食品产值。由障碍因素诊断结果可知,从系统层面看,社会子系统已构成产业转型的障碍因素;从指标层面看,销售产值、年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占比以及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主要障碍因素。

综上所述,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在未来产业转型发展中,产业转型、社会和谐稳定及生态环境建设应统筹发展,坚持充分发挥林区的资源优势,及时优化调整产业布局,推动林下经济、森林生态旅游多功能景区、森林绿色食品等绿色富民的生态产业的发展,使之成为能够充分吸纳就业、并具有澎湃动力以驱动大小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产业转型的接续替代产业;同时要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能力,有计划地组织好培训待岗员工,妥善解决林区剩余员工安置的出路问题,促进社会的协调与稳定;加强恢复和发展森林植被、强化森林资源和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与开发,提升森林资源生态安全保障功能,使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保护森林资源进行深度融合,成为国有林区成功转型的先驱。

猜你喜欢

障碍因素产值林区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分布对土壤交换性盐基组成及比例的影响
低频脉冲电治疗在妇科快速康复护理临床应用的障碍因素分析
土壤侵蚀对紫色土坡耕地耕层障碍因素的影响*
6口塘出虾43000斤!产值超100万元,“万亩虾塘”的成功密匙你了解了吗?
浅谈大兴安岭林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日本印刷产业产值2018年第一季度略增
苏北盐城地区小麦高产稳产障碍因素及对策
区域生态环境法治化治理障碍及破解
张学勤:我为林区建设“鼓与呼”
万利通电镀集控园区投资8亿年产值52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