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晋阳地区北齐墓葬出土镇墓俑年代分期的讨论

2020-05-29高丁丁车环宇

文物季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天保北齐武士

□ 高丁丁 车环宇

北齐虽然立国仅二十八年,却为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存,无论是其“累世北边,原习其俗,遂同鲜卑”[1]的风俗习惯,还是“长帽短靴,合袴袄子,朱紫玄黄,各任所好”[2]的服饰风格,都对后世各朝的民族格局、社会风俗以及物质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晋阳作为北齐陪都,素有“霸府”别称,在其已经发掘的北齐时代墓葬中出土的镇墓俑,基本可以分为镇墓武士俑与镇墓兽两大类。

图一 乔花墓A型按盾执物俑Ⅰ式冲角兜鍪俑

镇墓武士俑可以依据其造型特征,分为A型按盾执物俑、B型按盾扬臂俑及C型垂臂执物俑。而依据出土墓葬的年代,A型按盾执物俑又可分为Ⅰ式冲角兜鍪俑、Ⅱ式圆顶兜鍪俑及Ⅲ式翻沿风帽俑;B型按盾扬臂俑则较为罕见,仅见于天保四年(553年)贺拔昌墓 T99HQH9、T99HQH10;C型垂臂执物俑则亦可分为三类:Ⅰ式翻沿风帽俑、Ⅱ式冲角兜鍪俑和Ⅲ式尖顶兜鍪俑,其中Ⅰ式翻沿风帽俑仅见于河清二年(563年)刘贵墓。

图二 侯莫陈阿仁伏墓A型按盾执物俑Ⅱ式圆顶兜鍪俑

图三 库狄业墓A型按盾执物俑Ⅲ式:翻沿风帽俑

镇墓兽则可以依据造型特征分为A型人面镇墓兽及B型兽面镇墓兽。依据出土墓葬年代,A型人面镇墓兽又可以分为Ⅰ式蹄状足兽、Ⅱ式爪状足兽;B型兽面镇墓兽也可以分为Ⅰ式蹄状足兽和Ⅱ式爪状足兽,其中Ⅰ式蹄状足兽仅见于太原南郊壁画墓。

下面我们通过对两种类型的镇墓俑进行具体的分类叙述及对其造型特征、出土年代进行具体对比分析。

(一)镇墓武士俑:镇墓武士俑多出土于墓室内墓门两侧。镇墓武士多头戴兜鍪(目前所见仅库狄业墓、刘贵墓所出头戴风帽),身穿明光铠,腰束革带或蹀躞带,下穿大口袴,身形魁伟,阔面高鼻,浓眉大眼,神态或威武庄严,或狰狞凶悍,极富艺术感染力及视觉冲击力[3]。在此依据其姿态动作分为三型,依甲胄式样分式(表1)。

A型:按盾执物俑,左手按盾,右手垂于身侧,作执物状。Ⅰ式:冲角兜鍪俑(图一),见于天保七年(556年)乔花墓、天保十年(559年)窦兴洛墓、皇建元年(560年)贺娄悦墓,开化墓地M26,武士头戴冲角兜鍪,中脊起棱,两侧有护耳,后有帽裙。Ⅱ式:圆顶兜鍪俑(图二),见于天保六年(555年)侯莫陈阿仁伏墓、河清元年(562年)厍狄迴洛墓、河清三年(564年)赵信墓、天统三年(567年)韩祖念墓,武平元年(570年)娄睿墓[4]、武平二年(571年)徐显秀墓[5]、太原南郊北齐壁画墓。武士头戴圆顶兜鍪,兜鍪两侧有护耳,顿项及肩。Ⅲ式:翻沿风帽俑(图三),见于天统三年(567年)库狄业墓[6],头戴风帽,帽沿翻起贴于帽顶两侧。

B型:按盾扬臂俑(图四),左手按盾,右手举至肩部,作执物状,仅见于天保四年(553年)贺拔昌墓T99HQH9、T99HQH10,陶俑浓眉耸起,三角吊眼,厚唇高鼻,嘴角下撇,神态威武狰狞[7]。头戴冲角兜鍪,中脊起棱,两侧有护耳,顿项及肩,眉心及额角有圆珠形饰物。上穿明光铠,腰束蹀躞带,下着及地缚袴,脚穿圆头靴。左手按兽面纹长盾,拇指贴于盾上缘,四指贴于盾面,右手握拳举至肩部。

C型:垂臂执物俑,左手抚胸或握带,右手垂于身侧,作执物状。Ⅰ式:翻沿风帽俑,仅见于河清二年(563年)刘贵墓[8],头戴翻耳扇圆顶风帽,颔下系带,上穿明光铠,内着短襦,外罩带袖翻领披风,腰束双股细带,与领口垂下细带呈十字交叠系结,带端坠饰物,下穿及地大口袴,脚穿圆头鞋。两臂微屈,掩于披风内,双手露出。Ⅱ式:冲角兜鍪俑,见于天统元年(565年)张海翼墓,头戴冲角兜鍪,上穿明光铠,腰束革带,下着及地缚袴,脚穿圆头靴。左臂屈于腰间,手腕置于带前,左手缺失,右臂微屈下垂,贴于身侧,右手空握,作持物状。Ⅲ式:尖顶兜鍪俑(图五),见于武平二年(571年)徐显秀墓、太原南郊北齐壁画墓。头戴尖顶兜鍪,兜鍪两侧有半圆形护耳,前有尖角状护额,顿项及肩,身穿明光铠,腰束蹀躞带,下穿及地大口缚袴。二者手臂动作稍有不同,徐显秀墓标本275左臂屈于身侧,左手空握微前伸,作持物状,右臂微屈下垂,右手空握贴于身侧。太原南郊北齐壁画墓标本59则左手抬起,轻抚左胸前护心镜,右臂微屈下垂,贴于身侧,作持物状。

图四 贺拔昌墓B型按盾扬臂俑

表1 镇墓武士俑

(二)镇墓兽:晋阳地区北齐墓葬所出镇墓兽皆为一墓两件,一件为人面镇墓兽,一件为兽面镇墓兽,依此可分两型,依其足部造型分式(表2)。镇墓兽与镇墓武士俑一样,塑造精细,造型夸张,施彩艳丽,人面镇墓兽多神态肃穆,不怒自威,兽面镇墓兽则血口大张,狰狞可怖,皆极富艺术张力。同式间兜鍪、面容、须髯、鬣鬃亦皆有细微差别[9]。

图五 徐显秀墓C型垂臂执物俑Ⅲ式尖顶兜鍪俑

图六 赵信墓A型人面镇墓兽Ⅰ式蹄状足兽

图七 乔花墓A型人面镇墓兽Ⅱ式爪状足兽

表2 镇墓兽

A型:人面镇墓兽,皆为人面兽身,多戴兜帽或兜鍪,脸型圆阔,容貌威武,其面相塑造与镇墓武士俑相似。胸口微凸,肩部有卷曲状翅羽,背后有尖状鬣鬃,多已断失,尾多上卷贴于背后,四肢细瘦。Ⅰ式:蹄状足兽(图六),见于天保六年(555年)侯莫陈阿仁伏墓、河清二年(563年)刘贵墓、河清三年(564年)赵信墓、天统三年(567年)库狄业墓、武平元年(570年)娄睿墓、太原南郊壁画墓。Ⅱ式:爪状足兽(图七),皆为三趾爪状足,仅见于北齐早中期,天保六年(555年)乔花墓、天保十年(559年)窦兴洛墓、皇建元年(560年)贺娄悦墓。同型式镇墓兽之间多有细微差别,此式多为奇蹄状足,仅赵信墓所出为偶蹄状足,首尾多上扬贴于背后,仅侯莫陈阿仁伏墓兽尾盘于身侧。此外,各镇墓兽面相皆有明显不同,赵信墓所出口微张,脖颈前伸,面容诡异,刘贵墓所出下齿外呲,昂首远眺,容貌狰狞,娄睿墓所出则蹙眉闭口,神态凝重。再如人面镇墓兽皆大耳阔轮,贺娄悦墓、库狄业墓所出则为外撇兽耳。

B型:兽面镇墓兽,皆为猛兽头颅,或浑圆如豹头,或凸眉巨口如怪兽。胸口微凸,肩部有卷曲状翅羽,背后有尖状鬣鬃,多已断失,尾多上卷贴于背后,四肢细瘦。Ⅰ式:蹄状足兽,仅见于太原南郊壁画墓;Ⅱ式:爪状足兽,见于天保十年(559年)张肃墓[10]、天保十年(559年)窦兴洛墓、天统四年(568年)韩祖念墓、武平元年(570年)娄睿墓、开化墓地M26,皆为三趾爪状足。此外,贺娄悦墓、韩裔墓所出兽面镇墓兽四足缺失,无法定式。各兽细部特征亦有不同,或大立耳外撇,或小立耳后撇,又如各墓所出多血口大张,尖牙外露,舌上扬顶于上颚,威武凶恶,徐显秀墓、韩裔墓所出则巨口下撇,丑陋狰狞。此外,娄睿墓所出者鬣鬃为九组双尖状,其余则多为三组单尖状。

通过两种类型镇墓兽的具体叙述及其类型特征、出土年代的具体对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关于晋阳地区北齐墓葬出土镇墓俑的一个年代分期问题的具体结论。

1.早期:天保年间——天保四年(553年)贺拔昌墓,天保六年(555年)侯莫陈阿仁伏墓,天保六年(555年)乔花墓[11],天保十年(559年)窦兴洛墓。这个时期晋阳地区北齐墓葬镇墓武士俑主要以A型按盾执物俑中的Ⅰ式冲角兜鍪俑为主,武士头戴冲角兜鍪,中脊起棱,两侧有护耳,后有帽裙,该种风格亦延续至皇建元年(560年)的贺娄悦墓,再之后便较为少见。而A型按盾执物俑中的Ⅱ式圆顶兜鍪俑则在天保六年(555年)侯莫陈阿仁伏墓首次出现,这种风格主要流行于皇建年后,此时应为肇始。B型按盾扬臂俑则仅见于贺拔昌墓,该种风格一手扬起,一手按盾,是为孤例。

对于镇墓兽而言,这个时期A型人面镇墓兽则主要以Ⅱ式爪状足兽为主,皆为三趾爪状足,此风格亦延续至皇建元年(560年)贺娄悦墓。值得一提的是,天保六年(555年)侯莫陈阿仁伏墓又一次独树一帜地出现了A型人面镇墓兽中的Ⅰ式蹄状足兽,这种风格深刻影响了皇建年后晋阳地区北齐墓葬的镇墓兽艺术风格。此外,该时期也主要以B型兽面镇墓兽中的Ⅱ式爪状足兽为主,皆为三趾爪状足,主要见于天保十年(559年)张肃墓、天保十年(559年)窦兴洛墓。

总的来说,该时期镇墓武士俑及镇墓兽风格多元,造型繁杂,如侯莫陈阿仁伏墓镇墓武士俑挺拔健壮,身形呆板僵直;而乔花墓镇墓武士俑则皆肥胖短粗,阔颊短颈,双目半睁,状态慵懒。尤其是侯莫陈阿仁伏墓,在这个时期显得与众不同,熠熠生辉,而此时期以后的北齐晋阳镇墓俑,则多延续了侯莫陈阿仁伏墓的风格,却在细节处加以修改,如人物眉目更为舒展,镇墓兽四肢微微外撇,使人畜整体状态更鲜活生动,可以说侯莫陈阿仁伏墓镇墓俑开启了晋阳地区北齐墓葬中后期时代艺术风格之先河。

2.中期:皇建至河清年间——皇建元年(560年)贺娄悦墓,河清元年(562年)厍狄迴洛墓,河清二年(563年)刘贵墓,河清三年(564年)赵信墓,河清三年(564年)狄湛墓。

这一时期的镇墓武士俑,除河清二年(563年)刘贵墓属于C型垂臂执物俑中的Ⅰ式翻沿风帽俑外,其余均以A型按盾执物俑中的Ⅱ式圆顶兜鍪俑为主,此种武士俑头戴圆顶兜鍪,兜鍪两侧有护耳,顿项及肩。而该种风格亦延续至后期的天统三年(567年)韩祖念墓,武平元年(570年)娄睿墓、武平二年(571年)徐显秀墓、太原南郊北齐壁画墓等等。

该时期镇墓兽中的A型人面镇墓兽以Ⅰ式蹄状足兽为主,见于天保六年(555年)侯莫陈阿仁伏墓、河清二年(563年)刘贵墓、河清三年(564年)赵信墓。此风格在之后的天统三年(567年)库狄业墓、武平元年(570年)娄睿墓、太原南郊壁画墓中亦有所见。此时期的B型兽面镇墓兽中仍以Ⅱ式爪状足兽为主,皆为三趾爪状足。

整体来说,这个时期除厍狄迴洛墓地处寿阳,兼具晋阳、邺城风格外,其余各墓镇墓武士俑及镇墓兽风格都融汇发展,渐趋一统。虽然依然存在独有风格的刘贵墓C型垂臂执物俑中的Ⅰ式翻沿风帽俑,但依然可以看出,晋阳地区北齐墓葬镇墓俑饱满挺拔、圆润丰满的造型风格已基本形成,部分人物动作较之晚期仍稍显僵硬拘谨。

3.晚期:天统至武平年间——天统元年(565年)张海翼墓,天统三年(567年)韩裔墓,天统三年(567年)库狄业墓,天统四年(568年)韩祖念墓,武平元年(570年)娄睿墓,武平二年(571年)徐显秀墓。

目前所见晋阳地区北齐晚期墓葬中,除张海翼(徐州司马)、库狄业(北府少卿)职衔稍低外,其余皆为高等级砖室墓葬。除天统元年(565年)张海翼墓中的镇墓武士俑属于C型垂臂执物俑中的Ⅱ式冲角兜鍪俑,天统三年(567年)库狄业墓中的镇墓武士俑属于A型按盾执物俑中的Ⅲ式翻沿风帽俑,武平二年(571年)徐显秀墓中的镇墓武士俑属于C型垂臂执物俑中的Ⅲ式尖顶兜鍪俑,其余各墓依然延续了中期时代的艺术风格。

就A型人面镇墓兽而言,依然以Ⅰ式蹄状足兽为主,B型兽面镇墓兽仍以Ⅱ式爪状足兽为主,皆为三趾爪状足。

总的来说,该时期晋阳地区北齐墓葬数见王公,意境已渐大成。其中随葬镇墓武士俑不仅对于之前时期有所传承,其更是大胆创新,造就了型式多样、规格齐整的晚期艺术风格。此时人物造型更加圆润饱满,身体构造更加协调,姿态从容潇洒而不失威严,五官面貌也从紧凑古板向疏朗端庄转变,堪称艺术大成。

另有较重要无纪年陶俑墓三座:太原南郊壁画墓、开化墓地M26、M58。发掘者根据其出土镇墓俑、壁画特征,判断太原南郊壁画墓属北齐晚期墓葬,开化墓地M26风格与赵信墓、狄湛墓相似,当属北齐中晚期,M58出土资料较少,尚不易判断具体年代。

[1][唐]李百药《北齐书》卷一《神武上》,中华书局,1972年,第1页。

[2][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四十五《舆服志》,中华书局,1975年,第1951页。

[3]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开化村北齐洞室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2期。

[4]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北齐东安王娄睿墓》,文物出版社,2006年9月。

[5]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北齐徐显秀墓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10期。

[6]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太原北齐库狄业墓》,《文物》2003年第3期。

[7]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太原北齐贺拔昌墓》,《文物》2003年第3期。

[8]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原小店区岗头村北齐刘贵墓》,《华夏考古》2019年第6期。

[9]渠川福、张小兰《太原南郊北齐壁画墓》,《文物》1990年12期。

[10]山西省博物馆编《太原圹坡北齐张肃墓文物图录》,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8年。

[11]乔花墓为被盗墓葬,资料由太原市考古研究所收藏。

猜你喜欢

天保北齐武士
北齐·墓壁画 仪卫出行图
猴子和武士
剑龙是武士吗
向日葵的故事(下)
炭灵记
《陆孝昇墓志》考释
“武士”挡道
《龙藏寺碑》艺术风格浅析
北齐文林馆考证及其对北齐文学的贡献
剑龙是武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