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2020-05-28庄闰明

新智慧·中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科学精神初中化学培养

庄闰明

【摘 要】新时期教师应该在素质教育理念引导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为目标,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技能、创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开展教学工作,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化学人才。本文对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化学;科学精神;培养

从古至今,人们探索科学知识的步伐一直未停息,在探究科学知识历程中,科学精神起着重要作用。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也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在进行化学实验时秉承严谨规范、求严求心的科学精神。

一、拓宽教师专业知识技能,奠定科学精神基础

虽然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凸现,但是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引导作用也不容忽视。化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是否合格,直接影响到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因而,化学教师应努力夯实专业知识技能,为学生科学精神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一方面来说,教师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完善自身的技能结构,通过书籍、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取知识,通过参加和观看创新研究成果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和思维。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积极探究化学知识与科学之间的联系,使化学成为现代化技术与生产之间衔接的媒介。另一方面,化学教师自身要具备科学精神,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事实为依据,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对化学规律和本质的探究,并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会科学精神的重要性。

二、深挖化学史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化学素养

化学知识发展至今,其发展历史具有很深的教育价值,充分利用化学历史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例如,化学元素周期表作为化学学科的重要发现,为化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很多学生认为门捷列夫发现化学元素周期表是靠运气,其实不然,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发展与门捷列夫日常对化学研究的心血汗水息息相关,勇于创新、坚持探究的科学精神以及废寝忘食的钻研科学态度,才是其成就化学发展的根本原因。教师可以通过元素周期表的历史故事渲染科学精神的重要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化学素养。

同样,化学研究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居里夫人对放射性化学的研究也经历了诸多挫折,但正是其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她不放弃的化学精神才使其完成了对放射性化学材料的突破性研究,对化学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居里夫人的故事能够使学生感受抗挫科学精神的重要性。

三、利用社会热点实践,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社会热点问题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而,化学教师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应该以社会热点问题为索引,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体会科学探究精神的重要性。例如,社会污染是当今社会热议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其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而酸雨问题作为环境污染的后果输出,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因而,教师在进行硫的性质这一知识结合讲解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了解酸雨”系列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活动可以包含以下内容:让学生利用化学实验演示并观察SO2演变为酸雨的过程;让学生利用PH试纸测试当地雨水的酸碱性;带领学生参观酸雨对建筑物等的损害情况;以事实案例分析酸雨的现实危害等。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开展和探究,学生可以更深刻了解雨水中的腐蚀物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明白社會污染的严重性,进而培养自己社会责任感和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致力于通过化学知识学习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

四、以实事求是观察实验,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精神

实事求是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在探究真理、获取知识的道路上,只有求真务实、实事求是,才能在实践中获得真知,任何投机取巧、偷奸耍滑的行为,都会使本身与真理方向越行越远。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实验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形形色色的化学实验现象是理论知识的传播媒介。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结果,学生更容易掌握化学知识,但是一定要做到实事求是的观察、记录、总结分析实验现象。例如,在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检测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也必须实事求是观察实验现象,才能较为准确的检测出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在实验过程中,会产生以下现象:红磷燃烧会产生大量白烟,经过一段时间后,钟罩内的水面会上升五分之一。此现象的产生不仅能说明空气中氧气含量占比为五分之一,还能说明白烟能够溶于水;氮气体积空气占比为五分之四,氮气不支持燃烧等。可见,学生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秉承实事求是的精神,能够养成求真的科学精神。

五、利用探究性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

敢于质疑、勇于探究,是学生科学创新精神培养的重要途径。化学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平台,积极组织探究性实验活动,在要求学生对化学实验结果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的前提下,使其进行自主探究,以提升学生探究和科学创新精神。例如,在进行二氧化碳溶解性知识讲解时,教师可以设计对比实验模式,将空气和二氧化碳做对比,使两个塑料瓶中分别装满空气和二氧化碳,在等量水倒入后,装有二氧化碳瓶子变瘪。该试验改进了课本实验,能够排除学生的质疑,让学生开拓化学思维、提升创新精神,以便其在日后化学实验中充分利用自己智慧,获得更好的实验效果。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日后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素质教育理念引导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为目标,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技能、创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开展教学工作,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化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美霞.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前沿知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9.

[2]陈五周.初中化学教学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J].化学教与学,2018(08):29~30.

[3]郑海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要求与建议[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8(12):68~69.

猜你喜欢

科学精神初中化学培养
例谈小学阅读文本解读的角度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初中理科教学养成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研究
电大教务管理中科学精神的应用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