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优化小学习作教学策略

2020-05-28郭霞

新智慧·中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方法指导兴趣激发习作教学

郭霞

【摘 要】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从小学二年级的写话练习到三年级的写作练习,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一个非常重要转折点。三年级起步习作的好坏,对学生日后的写作水平具有着较大的影响。不少学生一看到习作就头疼,所以,教师要解除学生对习作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所在。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兴趣激发;方法指导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更是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教师要让刚学写习作的学生能轻松拿起笔,写下生动优美的文字,就需要不断地创设新的教学模式。无论教师创设的情境是怎样的,都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水平,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兴趣、爱好等进行创设。

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种种的不足,教师都需要正确地进行引导,要能够让学生从生活当中的细节入手,抓住生活的趣味之处,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感受。真正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一、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教师要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写是写好习作的关键。为了调动学生习作的兴趣,教师要注重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再身心放松的情况之下,能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的过程当中。

同时,教师在训练过程中,还应注意通过多种方式,着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见闻感受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使他们乐于观察,乐于写作。教师可以确定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提出若干问题,并进行讨论交流,学生各抒己见。随后,将学生讨论的内容筛选后逐一写在黑板上,学生边读边看,完整地了解习作的全过程,其目的是让学生确立言之有序的写作思想。

二、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

教师在教学时,要能够挖掘学生生活当中的素材,真正激发学生的生活感受,拉近生活与写作的距离。不少学生在习作时常常觉得无话可说,或者写出来的前言不搭后语。这除了语言表达的能力欠缺外,更主要的是学生缺乏写作的素材。学生只有亲身去接触了事物,并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才能获得更为深刻的体验与感受。在写作时,才会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才能富有真情实感。

为了做到这一点,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提示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比如,教师在教学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引导学生明白作者是按照时间的顺序对小兴安岭的景色进行了描写,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那么,我们在描写景色和事物的时候也要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教师可以拿起学生的文具盒,让学生说说如何对自己的文具盒进行描写。从而让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并发现:文具盒是正方体,有各种图案和花色。文具盒不仅有盛放文具的功能,还可以附带削铅笔的功能,从而让学生明白了要把一件东西写好,细致的观察是最为有效的途径。

当然,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看图学文、看图说话、看图习作,对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都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要能进行合理的运用。

三、突出学生写作的自主性

(一)加大学生写作的空间

由于学生写作基础、生活经验、材料积累等存在差异,对同一习作题,有的学生一节课能完成,有的学生则根本不够。因此,应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内完成习作后,交流讨论,自行修改。特别是对、对习作有困难的学生,应允许其在课外查找资料,寻找帮助。对习作的内容、写法、字数不作硬性规定,让学生按行文所需,该长则长,该短则短。

(二)学生自主选择写作内容

学生生活经历、文化背景、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其选择的习作内容自然也不一样。教师要努力创设各种情境,提供各种机会,打开学生的思路,满足学生习作的兴趣和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得心应手的写作内容,自然有话可说,有感可发。这样,学生写出来的内容才更加丰富,精彩。

(三)独特个性化的评價语言

学生的语言有独特的个性特征。教者要肯定学生大胆地使用一些不很成熟,但极富个性的语言和句式,不强求他们的语言表达成人化,学生的语言更富有与之相符的阶段性特点。

习作方法就是习作的“规”和“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习作方法,写起习作来才会游刃有余。因此,习作讲评课上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评议,把写得好的习作挂在“百花园”中展示,让学生学习别人的优点,自改习作。教师在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时,要注意采取各种评价方式,以此来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要能够抓住一切的契机,不断地树立学生写作的自信心。让每位学生都真切地感受到“我能行!”“我是优秀的!”

此外,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的过程中,还要能够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不要用成人的视角去评判学生想象的内容,只要学生敢于想象了,就会就是为写作教学插上了一双有力的翅膀。由于学生学习能力接受能力都是不一样的,因此,他们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性。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要能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他们想象的内容一定是千奇百怪、风格各异的,教师要呵护好他们的想象力,调动好他们想象的欲望。

总而言之,教师要能够结合学生的具体实情,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真正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同时,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写作方法与技巧,让学生感受到乐趣,进而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与水平。

参考文献:

[1]崔蕾.群文阅读视野下习作教学的关键策略[J].语文知识,2017(10):64~65,75.

[2]袁玲.为“习作”插上快乐的翅膀——小学起步习作教学初探[J].教育科学论坛,2017(14):78~80.

猜你喜欢

方法指导兴趣激发习作教学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浅谈如何指导初中学生写书面表达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构建有效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