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生研习 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

2020-05-28衡成荣

新智慧·中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深度思考研习学习共同体

衡成荣

【摘 要】现代“课堂学习共同体”理念同样指出:在自愿参与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同课堂资源之间的社会交互建构共性知识,建构自己的身份感以及达成共同学习目标。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因为师生互动贯穿于课堂教与学的始终,所以师生互动是教师引领学生进入课堂学习共同体和推动课堂学习共同体动态发展的主要途径,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尤是如此。

【关键词】研习;课堂教学;深度思考;学习共同体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多年前对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发出这样的感慨和追问:“10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这一“高耗低效”的痼疾虽在局部上有所“好转”,但总体而言仍是“涛声依旧”。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提出“三步导学”教学模式,旨在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三步导学”教学模式:预习——研习——练习,其中研习是关键。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讨论、猜想、假设对问题进行研究,使能力获得提高,思维获得发展。这个过程我将之概括为研习。

一、研习,引领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中,课堂时间是个常数,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实在不该贪多求全。研习的核心就是结合文本拟定一个核心问题,然后围绕这个核心问题引领课堂教学,根据学生的回答反馈进行追问或补问,“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怎样拟定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呢?这既要关注文本表达的内容,更要关注文本的表达方式,要寻求两者的融合与平衡。例如在教学《羿射九日》一课时,就可以紧扣“神奇”进行开放性提问,引导学生研习。

师:我们说神话神话,一定要有神奇的人或物。读完第一自然段,你有没有感受到神话的神奇之处?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相机板书,指导朗读。

生:我觉得太阳很神奇。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轮流坐在两轮车上,从东往西穿过天空。(师板书:十日轮换)

生:我感受到扶桑很神奇。太阳住在扶桑树上,扶桑树居然成了太阳的家。(师板书:日栖扶桑)

师:齐读,边读边想象书中描绘的神奇的情境。

紧扣“神奇”,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展开讨论、想象,感悟神话开头营造的神奇境界,神奇的太阳,神奇的扶桑。接下来仍然继续抓住“神奇”,追寻羿的神迹,师生充分展开交流、对话,感受羿射九日的神奇之处。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抓住“神奇”进行研习,引导学生探究其内涵,激活学生的思维,探究蕴含在文本中的思想和情感,初步感受神话这类文本的特质。

核心问题的设计要依据课后习题。部编本新教材这一点做得非常好,在单元导语语文要素、课后习题、交流平台都或明或暗地告诉教师,发现课文的教学价值,拟定核心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引领课堂教学。

二、研习,引发学生深度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靈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通过核心问题或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自主研习,教师巧妙点拨,相机引导,能够引发学生深度思考。

例如在教学《船长》一课,研习感悟船长英雄形象时,让学生讨论“船长为什么屹立在舰桥上一动不动,而不想办法逃生呢?”学生兴致一下被调动起来,再继续追问“如果船长没有死,最后也想办法脱险了,你认为他还是不是英雄?”学生众说纷纭,继续追问“如果真是这样的结尾,哈尔威船长最后没有死,他最后一个离开诺曼底号轮船,和大家一样都得救了。与课文中的结尾比一比,哪一个更加震撼你的心?”在研习讨论中让学生明白悲剧式的艺术手法更能震撼读者的心。

对人物形象的感悟、作者意识、悲剧手法,可能是学生读书时不容易体会出来的,学生很感兴趣,这就使课堂研习富有趣味。通过对文章塑造人物方法的探究,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学生初步掌握塑造人物的写作方法。这样的研习引发学生深度思考,让学生思维获得发展,能力获得提高。

三、研习,更新教师理念

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师生研习是主要途径。它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教学环节,更多的是一种理念,一种指导思想。在课堂研习中,学生自愿参与,讨论探究,合作互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贯穿于课堂教与学的始终。教者教学思路清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灵动,课堂教学效率自然提升。

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研习不仅可以引领课堂教学,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更重要的是能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课堂角色要变:教师应变大包大揽为循循善诱,变保姆为向导,变主演为导演,而学生则由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由课堂摆设变成了课堂主人;学习形式要变:由学生的独自学习,变成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式要变:勇于告别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大胆采用诱思探究、交流辩论等研习方法。

课堂的主人是学生,看课堂效率不是看教师教的精彩,而是学生学得如何,要让学生在独立探究中学习,在小组研讨中学习,在师生对话中学习。既要让学生学到知识,也要掌握方法,既要锻炼学生阅读思考能力,也要锻炼学生表达探讨能力,既要会听,也要会讲,真正构建起课堂学习共同体,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自学能力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陈瑶.课堂:一种有限的学习共同体[J].教育探索,2010-02.

[4]刘光余,邵佳明,董振娟.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J].中国教育学刊,2009-04.

猜你喜欢

深度思考研习学习共同体
师生共生研习 点燃课堂活力
在课堂中绽放异彩
司法改革背景下民法实例研习课程设置构想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翻转课堂中“学习共同体”构建初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打造深度思考的初中历史课堂探析
深度思考让问题解决就在眼前
数字阅读的消极影响